学习啦>实用范文>个人写作>自我评价>英文自我评价>

对英国的评价

燕欣分享

  英国是世界的发达国家之一。那么我们对他的评价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对英国的评价,相信对你会有帮助的。

  对英国的评价篇一

  英国重视教育,在英国不仅云集了世界上最着名、最古老的学校、学院以及大学,而且不乏有全新式以及最富创新性的院校。教育是人们讨论的永久性话题…教育不仅是一个令教师反复思索的问题,而且也令家长以及学生们倍加关注。英国是一个有悠久教育传统的国家。它的教育体系经过几百年的沿革,相当的完善和复杂,且具有非常大的灵活性。总体来说分为三个阶段:义务教育,延续教育和高等教育。

  英国人普遍认为,对孩子的溺爱和娇宠是孩子独立性格形成的最大障碍。要使孩子在日后能适应社会的需要,独立地去生活、工作,必须从小就培养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让他们学会尊重他人和自我克制,知道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如果孩子日后不能像其他人一样适应社会,作为父母就没能尽到教育的职责。

  英国中小学校里的道德教育不叫道德教育,而称“个人的社会健康教育”,或称“社会化过程”,英国学校一般不设专门的道德教育课,但开设包括佛教和道教在内的各种世界主要宗教信仰课供选修。这门课被认为是对孩子品德和良知培养十分重要的一门课。。目的是让他们懂得平常做人的基本道理,如何自律以融入社会,成为社会的一分子。核心道德观念有四:尊重生命、公平、诚实、守信。

  英国人还有个观念,即“道德是被感染的,而不是被教导的”。它体现在英国中小学的道德教育里,那就是不要求孩子们去死记硬背道德准则,但是,要求孩子们从心灵深处、从日常生活中懂得和理解伦理道德。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在英国的家庭中,绝对看不到对儿童的没有理由的娇宠,犯了错误的孩子会受到纠正甚至惩罚。父母们往往在尊重孩子独立人格的前提下,对孩子进行严格的管束,让他们明白,他们的行为不是没有边际的,不可以为所欲为。英国的法律明确规定允许父母体罚孩子,至今许多学校仍保留着体罚学生的规矩。

  中国大学讲师比较敬业,总是抓紧课堂90分钟不断地灌输新知识,作为中国学生也比较辛苦,每天都要消化大量的信息。从中国高等学府深造出来的学生往往都有深厚扎实的理论基础,因为在中国学的多考的也多,最终成绩也通常是由期末考试决定的。而在英国,每门课程开课前,讲师都会说明掌握这门课所需花费的时间,一般每门课100小时,其中有70小时都是留给学生看书自学的。

  通常在课堂上,老师会发自己打印的资料,但是资料覆盖的知识面比较少,所以在上第一节课的时候,老师会推荐学生去买或者去借阅一些相关的图书,而且外国学生从小教育就是基于学以致用,动手能力也很强。

  有留学生家长这么说:“在英国高中,老师会把每个学生都当作最优秀的学生,坚持每个学生都有闪光点。”留学生则说:“在英国高中,体育是主课,数学是辅修课。”其实,归根到底就是,国内教育还是主要以应试为主,考试第一;在英国则不然,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才是更重要的。

  英国早上9点开课,每节50分钟,下午4点以后就是学生的自由时间。这样的教学安排让很多人误以为英国学生的学习很轻松,其

  实不然,英国的每门课程成绩都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报告或论文占一部分,期末考试占另一部分,两项中的任何一项完成得不好都会影响单科最终结果。在国外,写论文非常讲究,引用别人的观点必须标上出处和作者,否则就认定作弊,作弊在国外有可能是要上法庭的,非常严重。

  国外很重视团队合作,大多数的工作都是在团队情况下完成的,尤其是英国的企业。他们很喜欢一个小组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观念想法,所以接触过更多的文化无疑在英国会很受欢迎,当然团队合作的前提是语言不受阻碍,英语得相当出色。团队合作里面,你就会发现国外学生的说写能力是很强的,这是中国学生完全比不上的地方,个人认为也许中国学生在考试成绩上占有优势,但是能力方面还是比不过英国学生,这就是中国教育的差距,外国教育培养的是能力。

  我们不能批判性地说是中国的教育好还是英国的教育好,或许在某些方面中国的教育没有英国的那么具有针对性,但是在一些方面中国教育还是很值得我们信赖的。面对英国教育我们该做的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有选择的借鉴是可取的,例如“道德是被感染的,而不是被教导的”这个观点很值得我们思考,而在能力培养方面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以及对于学生的肯定方面,对于国内“采取以学习考试成绩作为评定一个学生优秀与否的唯一标准”这个做法则不是所有学生都能接受的,相信大部分同学还是会比较喜欢国外的评判标准的,显得不那么绝对性。

  对英国的评价篇二

  中国普遍有一种传统心理,觉得有房才有家。拥有一间属于自己的小窝,哪怕再小也能感觉踏实,仿佛也有了一份归属感和家的感觉。正因为这样,近年来中国的房产市场才会如此火爆,买房成为很多人的一生奋斗的目标。但其实在国外,大多数人可能终生都没有自己的房子,而是会选择租房。如果他们在一个地方呆久了腻了,可以随时退掉租来的房子,搬到另一个地方,非常洒脱。下边就是一位英国留学生讲述的关于英国人对房子的观念及看法。

  我在英国的租住的第一个地方,房东是我们公司市场部的一个品牌经理,一个三十岁左右的单身女人。

  她的房子是一套联排别墅,两层。门前只有一个很小的花园,因为她没有时间打理;后面是个小院子,用于晾晒衣服。一楼是会客厅,起居室和厨房。二楼有四间房,最大一间她自己住,然后两间卧室分别租给我和一个大学生,还有一间书房,比较小,紧挨着她的房间。入住当天,她说除了她和另一个租客的房间,其他房间我随便进入和使用,只要保持整洁就好了。水电费都全包在房租里了。我当天就发现,每个睡房都没有门栓,我们都只能虚掩房门而睡,这个包括房东自己的房间。很显然,她买这个房子本是自住,可能也没想过要去为陌生的租客们改装一下门锁吧。

  每逢周末,她就去曼切斯特探望男朋友,而大学生就总是出去开派对,很晚才回来。我从小到大就没一个人睡过一房,在学校是宿舍,在家是爸妈房间里的小阁楼,这一下一个人守着大房子,怕得要命。我常常拼命看录像带,为了等大学生回来!终于有一天,等到快两点了,他也没有回,我困得不行就去睡了,楼梯和走廊的灯都特意没有关掉。第二天一大早,有人敲我虚掩的房门,我爬起来睡眼惺忪地跑到房门前,显然大学生在外面玩了个通宵刚回来。他一本正经颇为严肃地对我说,“你昨晚为什么不关灯-”我没好意思说怕黑,只好说忘了,他说,“我们英国是个岛,资源很贫乏的,你以后不要浪费啊!”我听得一愣一愣的,这关个灯都上升到能源层面了-我虚心地点头答应。一个星期后的周末,他出门前,竟然专门提醒我别忘了关灯!

  渐渐大房子住习惯了,也不怕黑了。正当我幻想着安定地在大房子里住满一年时,房东告诉我她把房子卖了,工作也辞了,要去曼城结婚了。

  我原来觉得,工作和房子都是天大的事。换成中国人,这样的夫妻怎么都得两地分居一段时间再从长计议,但这对于她来说竟然是在一个求婚后的周末就决定了。这房子说卖就卖,看来谁也没想过和房子过上一辈子呢。

  关于房子的事,后来终于听到了真正英国人的版本。朋友带我去看望她住在名城York(约克)郊外的一套cottage(农家小别墅)的父母。农家小院只有一层,客厅加三个卧室,房子前后都是很大的花园草地,除了老两口的房间外,另外两个房间都收拾成客房,等成年子女或客人来的时候可以过夜。我去做客的时候,问老人家,你们一定在城里还有房子吧?老人打开了话匣子:“这个房子是退休后才买的,房贷是三十年。这是我们第四套房子了,不过我们从来就没拥有过房子。刚结婚,我们买了一套两房的,生了一个孩子后就换成三房,再生一个又换成四房。现在他们都离开家了,我们也退休了,就换成郊外的三房,圣诞节都回来也是够住哦。每次的房贷都是三十年,就这么一直换着,供着,却从来没有拥有过。现在我们估计到死也不会拥有一套房子啦!”老人家说着说着,爽朗地大笑起来。

  拥有快乐的家庭生活,原来和“拥有”一套房子并无多大关系。英国人对房子的洒脱,是来自于岛国文化的开放性和迁移性,还是成熟资本主义社会的金融养老保障体制呢?

  大家看了后,应该都会有所感叹吧!咱们年轻的一代,不妨也向他们学习学习,不要被房子、车子压得喘不过气!

  对英国的评价篇三

  My opinion on the monarch in England

  It’s known to us all, that there are still kings or queens in England, different from many other countries. What is rational is actual and what is actual is rational. So, let’s figure out the reasons for that.

  Reason 1. By searching in Baidu, I know that the king or queen of the Great Britain is also the leader of Canada, Australia and so on to some extent at the same time, for they are in the Commonwealth of Nations. They need a common leader who has a respectable identity to region and show their continuity in politics.

  Reason 2. Once given a chance to England , I would not miss to see the soldiers beside the palace. So do many people. It’s exactly the charm of royalty. I wonder what a big loss the tourism of England will suffer once there were no longer king or queen.

  Reason 3. the monarch also has it cultural meaning. We know there are many special parades in England which has some thing to do with monarch. And they need a person to be regarded as their god or goddess for solidarity.

  All in all, monarch do benefit the England in politics, economic, and culture. That’s exactly why the monarch exists in the great Britain .

对英国的评价相关文章:

1.对简爱的英语评价

2.英国人为何总是喜欢谈论天气

3.十九世纪英国文化视野中的中国形象

    1672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