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个人对不足之处的自我评价_教师教学工作自我评价
教师是教书育人的执行者,教学的过程中有好的地方也会有不足的地方,自我评价就是对自己的不足的地方的一种认识。下面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出教师对不足之处的自我评价范文,希望你会喜欢。
教师对不足之处的自我评价篇一
一、教师自我评价
教育评价是教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而教师评价是教育评价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教师评价中教师自我评价又称“自我反思评价”,是指“学年开始前、学年开始后和学年结束时,教师对照《教师自我评价标准》,对自己的工作分别进行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从而实现教师的自我教育、自我激励、自我提高、自我完善、自我反思和自我发展。 教师自我评价中,教师长期以来都扮演着被评价者的角色,社会、政府和学校领导则一直作为评价主体掌握相关评价权利和评价资源,包括评价标准的制定、参与评价的自由选择及对评价结果的解释等等。这样的评价方式确实在某些方面具有较高的客观性和实效性。但是对于在教学中占有主导地位、同样作为教育主体的教师群体,自我评价我国目前还未全面开展,有些地方和单位只是自己小范围内开展,并且开展过程中所采取的方式、方法和标准并不统一,主要采取的方式为教师自己对自身的教学行为进行评价,外部监管机制并未完善,效果也并不能同日而语。
二、教师自我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自我评价以自我为中心,主观性强:
教师在学校教育过程中,本身处于多重的社会角色中,主要有教授知识、学生课堂行为的管理、学生言行的示范者、学生心理行为的塑造者、学生家长心目中的佼佼者、被校方、教育部门管理的人员、朋友等等,教师需要考虑的事情方方面面,由自身作为考核评价的决策人员来考核自身,考核评价的结果往往比较片面,受自我为中心、主观性、传统评价思想的影响,考核评价结果不全面,并且不客观、不深入。
2、教师自我评价无明确的目标,自我评价的结果不理想
(1) 教师评价一直以他评为主,自评流于形式
目前实行的教师自我评价,还处于逐步完善、进行充实的阶段,并没有成功的经验和范例进行借鉴,教师评价一直以他评为主,教师的自评仅仅被看作是他评的辅助手段, 未受到人们的重视和有效利用,使得自评流于形式,学校和教师本身都未有效地落实教师自我评价。因此教师自我评价结果往往指向多个方向,有的注重自身学识课堂经验的积累、有的倾向于学生心理的导向学生行为的管理、有的关注在与学生的交流,使的学生能更加顺利的获取知识或者有的更注重于自身的修身养性等等,自我评价无明确的方向,从而导致自我评价的结果不理想。
(2)实施自评的前提问题。
学校在开展教师自我评价的过程中,缺乏必要的自评培训和观念的普及,从而使教师缺乏必要的自评知识而导致教师自我评价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受到影响。
(3)自评的标准问题。
教师自评尚未形成明确统一的自评标准,从而教师自我评价的实施和结果处理就难以进行,从而形成了教师自评的巨大阻碍。
3、教师自我评价中缺乏持续改进机制
教师自我评价完成后,本次自我评价与下次进行的自我评价过程中,因自身关注点的不同而导致自我评价的结果不具备可比性,本次自我评价着力于自身学识的范围,下次自我评价可能会关注于与学生的课堂交流,另外,教师自我评价不确定最终目标,也就是例如,与学生的课堂交流并不是一层不变的,而是在遇到新事物、新问题的过程中,逐步积累逐步完善的,目标并不是一个固定的目标,同样,教师自我评价的最终结果应为教师各个方面的逐步完善,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针对新事物、新问题,逐步改进,完善自我评价;
三、教师自我评价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针对教师自我评价存在的一些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应从自身因素、社会因素两个方面确定:
1、教师自我评价存在问题的原因一:自身因素
(1)教师自身知识水平对评价的影响的限制
教师如果没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广博的文化知识和一定的评价知识,那他很难认清自身所存在的问题,即便认清自身所存在的问题,也不能够根治,不能形成独具见解性的意见,不能自我更新、自我完善。
(2)教师自身价值观的限制
教师自身的思想观价值观的正确与否对教师自我评价的结果存在巨大的影响,如果从自身不能建立正确的评价思想,就不能发现自身的问题,可能把似是而非的东西当作正确的东西,或者把次要的因素当作主要的因素,甚至把相互矛盾的东西放在一起,那么偏差自然就会出现,从而教师应从自身上确立正确的评价观点,摆脱思维定势的影响,把自身的价值观提高到很高的水平面上,抛开复杂关系的打扰,正确对待自身的不足,并进行改进完善;
(3)受自我情绪和情感的影响
在教师评价的过程中教师本人的情绪和情感对自我评价也有很大影响,当情绪低落时往往注意分散,反应迟钝,效率下降,自我评价就会降低,反之,心情愉悦时可能会过多的宽容自己,过高的评价自己。
2、教师自我评价存在问题的原因二:社会因素 (1)社会关系对教师评价的影响
教师为社会的一份子,处于多个社会关系的集中点上,教师处于社会关系中,社会中出现不利的社会风气,以及不公正的评价管理体制也是教师自我评价出现偏差的原因,社会上应树立正确的评价管理体制,创立良好的评价氛围,建立宽松的监督机制,使得教师能够心无旁骛的专心于自身的不足之处的完善,不受到外部的影响;
(2)传统教育评价思想的影响
传统思想中,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成了评价的判断准则和标准,由于我国地区发展不均衡,地方经济水平不高,一般地区教师的待遇还很低下,这种以经济为导向的利益性评价,注定教师自评时不敢超越社会习俗。只重结果的评价压抑了有创新意识的教师。这都使教师在自评时缩手缩脚,不能放开进行评价,偏差也就相应而生。
(3)教师评价结果反馈的顾虑
评价结果关系到教师的职称评定、奖金的分发、荣誉的获得、职位的提升等等,所以在汇报评价结果时总会有不同的顾虑。
三、如何避免教师自我评价中出现的问题
1、提高教师自身的知识水平
教师不但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广博的文化知识还应有一定的评价知识,只有这样才能高屋建翎,全面分析自己,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权衡得失。由于自己知识水平的限
制自我评价往往马虎草率,图形式走过场;或者挑剔别人评价过程中的缺点、问题和失误以否定他人的评价结果;或者以自身纵比与他人横比的评价否定客观评价等。这些评价现象的出现与教师的水平有关,因此,教师进行合理的自我评价必须提高知识水平。
2、树立正确的自我评价观
教师进行自我评价,一定要摆脱传统的以功利为导向的评价观,认为评价仅仅是一种判断,而忽视评价的激励和交流等其他功能。要清楚评价的目的不仅是找出不足,更重要的是纠正缺陷,以促进发展,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合理正确的自我评价有利于对教师进行宏观指导和管理,达到教学活动最优化,也有利于教师间的友好竞争。
3、制定正确的评价方案
教师在自评的过程中一定要事先制订评价方案。一个完整的评价方案一般有评价目的、评价准则、各准则的权重、量表和标准、各类表格构成,在实际的运用中可根据情况增减内容。自评方案是自我评价时根据一定的自评目的和教育活动与评价活动的一般规律对评价的内容、范围、方法和手段加以规范的计划。他有一定的目的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保证在评价的过程中排除人为心理因素的干扰,能够公正客观的依照制定的方案按部就班的施评。
4、要有良好的评价环境
教师在自由、民主、平等的评价气氛中会有一种被信任的感觉,能够感受到他人对自己的理解和支持,这时更愿意主动诚实的汇报自己的评价结果。相反,如果在一种不平等、权利横行的环境下,教师会产生失落感,认为自己的评价只是徒劳。教师的心理复杂多样,结果反馈应灵活多样,有启发式的反馈,有讨论式的反馈等等,也要考虑反馈的结果范围不要太扩散。
总之,教师要想提高教育质量和自身素质,确保教师自我评价能够实现最初的目的,就离不开自我分析、自我诊断、自我评价。当发现偏差时,就应该及时地找出原因,采用多种行之有效的调控手段纠偏,使自己不断发展、不断完善以适应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
教师对不足之处的自我评价篇二
教师的自我评价是指教师对自己进行准确的定位、深刻的剖析,是教师对自己职业发展现状
的分析,是制订教师个人发展规划、确定未来的职业发展目标的前提和基础。 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问题着手,对自己的职业发展现状进行评价: 一是“我是谁”。也就是思考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与自己的特征。 二是“我在哪里”。也就是思考自己在职业生涯中当前所处的位置。 三是“我将走向哪里”。也就是明确自己到底需要什么,今后朝什么方向发展以及如何发
展。
具体地说,教师的自我评价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以教师自身为指向的,即教
师对自己的教育理念、态度、道德、价值观以及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的反思,也就是自我反
思。另一方面是以教学为指向的,即教师对自己的具体教学行为进行评价和反思,包括对教
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堂管理、对学生的反馈和评价等,也就是教学反思。 自我反思
1、对自己知识结构的反思 ①本体性知识——教师应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如语文、数学等专业知识。 ②条件
性知识——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科学知识。 ③实践性知识——教师在不断变化的教育环境中,由教育经验提供的应对教育 事件的教育情景知识。 ④一般性知识——专业知识之外的关于科学、人文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⑤技术性知识
——关于先进的教育技术的知识,如网络、教学媒介等。
2、对自己能力水平的反思
①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能力 *善于鼓励学生在各种场合发表自己的意见; *能容纳不同意见;
*能经常为学生提供反馈信息,以鼓励他们学习中的每一点进步; *善于组织学生参
与课堂上的讨论等各种活动。 ②明确地表达自己思想的能力 *思维清晰,逻辑性强; *语言深入浅出,形象生动。 ③与学生形成良好的关系,并使这一关系与教学任务联系起来的能力 *教师与学生有良好的沟通关系;
*了解每一学生的经历与特长及其对学习的影响; *能敏锐地感受学生个人的特殊需要,并能据以调整教学工作。 ④最大程度地利用有关资源的能力 *能有效地利用各种现代化的教学设备; *能有效地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及时了解本学科当前的发展; *能有效地与同事、家长、学校领导沟通,获取多方面的反馈意见。 ⑤研究能力——针对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设计研究方案实施研究,并 及时总结研究成果的能力。
3、对自己的教育理念的反思 ①教育价值观
*对教育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的认识; *对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认识; *对素质教育的认识; *对新课程的理解。
②对教师角色的认识
*学习者——学习和思考学科知识、教育教学林论、他人实践经验教育教学 理论。
*观察者——即敏锐地体察、捕捉教学过程中值得反思的事件及师生内心的 各种感受,并及时予以解释、分析和研究。 *批判者——不迷信权威、不盲从他人、不固守传统的观念和经验,以审慎 的心态质疑、洞察、分析和评判教育教学理念及实践中的各种 不合理因素。
*协作者——勇于开放自己的课堂,积极与学生、同事、领导、家长、专家 进行合作交流。
③教师的态度 *虚心——能够以开放的姿态看待事物,易于接纳新的思想,能倾听更多人 的意见。
*责任感——教师对发展学生的知识、技能、态度情感负有责任。 *全心全意——教师对教育事业能充满热情,不断思考自己的教学,不断进 取。
教学反思
1、对教学设计的反思 ①明确所教课程的内容; ②明确学生的兴趣和需要; ③明确学生的发展水平; ④明确教学目标;
⑤明确教学方法与手段;
⑥预测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可能的教学效果。
2、课堂的组织与管理 ①关注学生的反应;
②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③有效应付课堂上的突发事件。
3、学习活动的促进——对教学进程、教学方法、学生的参与随时保持有意识的反省,并
能根据这些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活动,使之达到最佳效果。
4、言语和非言语的沟通 ①教师通过语言、体态、表情等对学生的行为、反应、思维和感情等进行接受、表扬、
支持,积极的对学生提供反馈; ②以积极态度感染学生。
③对师生之间言语和非言语的沟通效果进行及时评价与调整。
5、评价学习行为——对学生的提问、回答、作业、交流、操作等学习行为进行及时评价。
6、教学后反省——在一堂课或一阶段的课上完之后,对教学情况进行回顾与评价。 通过对自我和教学进行反思和评价,我们可以对自己进行全面的诊断,发现自己在知识能力方面的不足,审视自己的教育信念和道德,评估自己的教学中存在的弱点和问题,进而明确自己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应该努力的方向,针对自己的发展现状选择自己愿意接受并且有效的改进方案,如参加培训、进修、请求专家型教师的指导帮助等,不断提高,不断成长。
>>>下一页更多精彩“教师对不足之处的自我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