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观看《返校复学第一课》心得体会最新5篇2020
学习完返校复学第一课,我明白了哪有什么白衣天使,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一身衣服,学着前辈的样子同死神手里抢人罢了。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整理了大学生观看《返校复学第一课》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欢迎阅读!
大学生观看《返校复学第一课》心得体会1
有一篇报道标题是:“我在抗疫最前线,但我的名字不能告诉你”。24岁女护士在最危险的重症感染区工作,当记者问起她名字的时候,她怎么也不肯说,因为戴着口罩,妈妈认不出来,但说了名字妈妈就会知道,她不愿让妈妈认出而担心,可是24岁在妈妈眼里还是个孩子啊!
2019年12月8日,新冠疫情出现在我们的视线里,没有硝烟的战争从此拉开序幕。
2020年1月18日,84岁老院士钟南山教授身先士卒,义无反顾的前往一线,经过钟南山教授一夜未眠的奋斗,最终确定了肺炎人传人的特性。各级部门正式进入一级戒严,才得以使病情为更进一步的恶化。而与此同时,来自天南海北的医护人员毅然放弃了除夕夜与家人团聚的机会,从全国各地奔赴武汉,为疫情的控制献上了自己的力量,他们是逆行的英雄,众志成城,与时间赛跑,担起守护社会安定的脊梁。
除夕之夜,全国各地歌舞升平之际。湖北,却是众生沉默。无数医护人员兴夜不眠,奔波在战场,无数百姓守望家中,每一身长号声中,都在悲悼一个个生灵的逝去。
医生也是人,医生也有家人,他们放弃了所有安逸,他们本不应该如此,却冒着生命的危险去在一线逆行者激流于肺炎作斗争,无数医者白衣如云,汇聚武汉,忘己之危,博都肺炎!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疫情一线医护在采访时说:每一个进入发热门诊隔离病房的医护人员,都有着一个强迫症,在接班的时候反复的上厕所,因为他们都要忍受多个小时的不吃、不喝、不拉,为了减少穿脱隔离衣的次数,减少被感染的风险,节约物资。在有一轮上班的时候,一个医护人员实在憋不住了,也穿了纸尿裤,可心想就将就一下,结果没有控制好,防护服流到了地上。他们都笑了, 笑着笑着,大家的眼眶也都湿了。
他们救死扶伤,尽心尽力;呵护病人,温暖贴心;照顾老幼,无微不至;细心工作,热情有加;乐于奉献,勇于付出;坚守岗位,医德高尚。祝所有的一线守护者永远幸福,你们是最棒的!
大学生观看《返校复学第一课》心得体会2
戴口罩、勤洗手、通风等都是非常有效的预防手段,面对商店里五花八门的口罩我们该如何选择?湖南省疾控中心微生物检验科副主任医师夏昕表示,普通市民一般情况下佩戴医用外科口罩足以,不必过度防护。
记者走访发现,市面上常见的口罩可以分为三类:医用外科口罩、医用防护口罩(N95口罩)、普通棉纱口罩。
医用外科口罩一般有三层,从外到内分别是防水层、过滤层、舒适层,舒适层是一层纱布,佩戴时白色的纱布朝内,蓝色的防水层朝外,有金属片的一边朝上,不要戴反,橡皮筋挂上双耳后捏紧金属片和鼻子贴合,抚平两颊,使口罩和面部之间尽量不留缝隙,医用外科口罩可以阻挡70%的病原菌。
医用防护口罩,即常用的N95口罩,实际上分为两种:一种是防生物口罩(蓝绿色),型号1860或9132;一种是防尘口罩(白色),型号8210。市民在购买时应选择防生物的医用防护口罩,95口罩可以阻挡95%的病原菌。
而棉纱类口罩材质可能为棉布、纱布、毛线、帆布及绒等,由于材质本身不够致密,无法起到预防感染目的,只能阻挡36%的病原菌。
专家表示,市民如果是去一般露天公共场所、不与呼吸道病人近距离接触,佩戴医用外科口罩足以,不必过度防护。但如果会接触疑似呼吸道感染的病人,则需要佩戴防生物的N95口罩,才能起到有效的防护。
不过,口罩不宜长期佩戴。为了防止感染,有些人可能一天到晚都戴着医用口罩,但这样会使鼻粘膜变的脆弱,失去鼻腔的原有生理功能,降低抵抗力,所以在人口密度不高较通风的场所可以不用佩戴口罩。
医用口罩不用时折好放在自封袋保存,不建议口罩摘下来直接塞口袋里或包里,这样容易造成医用口罩二次污染,一定要叠好放入清洁的自封袋中,并且将接触口鼻的一面朝里折好。
如何保护自己和他人远离疾患?世界卫生组织提醒,勤洗手(使用肥皂和清水或含有酒精成分的手消毒剂),咳嗽和打喷嚏时使用纸巾或弯曲手肘掩盖口鼻,避免近距离接触任何有感冒或流感样症状的人,烹调时彻底煮熟肉类和蛋类,在无保护时避免接触野生动物和家禽家畜。
大学生观看《返校复学第一课》心得体会3
面对着手中的考试试卷,我思虑万千;面对试卷上那鲜红的圈圈叉叉,我泪如雨下;面对培育我的老师,我羞愧难当;面对生我养我的父母,唉!又让我如何去面对呢!我手握那份惨不忍睹的试卷站在家门口徘徊。
门前,路灯昏黄,一阵秋风拂过,枯叶如垂死的黄碟扑向路面,行人踩过,生命就此完结。漆黑的夜晚,天空如墨如碳,像一只黑蝙蝠似的,把它的黑翼伸向了世界的各个角落。天很冷,但是我的心更凉。
孩子,什么时候回来的呀!还不快进屋,小心在外面冻着了。随着母亲往屋里走去。看着母亲那劳累过度而微陀的身影,泪水湿润了我的眼睛。来到屋里,那满桌的美味正冒着那朦胧的白烟,白烟仿佛跳跃着,在半空中旋转而升腾。看着白烟下那终日为家操劳的母亲,看着母亲那新增的皱纹和白发,看着母亲那充满爱意的笑。酸涩的泪水禁不住夺眶而出,我投入母亲的怀抱把那不争气的卷子交给了母亲。‘‘孩子,不要哭泣,你永远是最棒的!只要健康,只要快乐,只要永不言弃,失败这一次又何妨呢!不要考虑自己能够走多远,只要像骆驼一样一步一个脚印的在沙漠中向心中的绿洲前进就行。甚至不用考虑自己能够走多快,只要知道自己在努力向前就行。’’我明白了,母亲,您的话我明白了。面对困难与挫折,我们要与它们勇敢的做斗争,我们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此刻,一缕爱的阳光射入我的心芳,温暖了我那颗冰凉的心,就是这道光给了我温暖和力量,这就是母亲那爱的力量。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十五六岁的我走进了花一样的季节,站在这由少年走向青年的门槛上清点行囊,我发现我多了一份力量。这便是母亲给我的爱的力量,勇敢地向中考迈进。中考,你等着我,我一定会带着这份爱的力量战胜你,走向成功的巅峰。
大学生观看《返校复学第一课》心得体会4
2020年即将来临之际,一场名为“新型冠状病毒”的疫病,疯狂的肆虐开来,截止2020年1月28日,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已确诊2984例,死亡82例。面对这样的数据,相信我们每个人都会心中为之一震,对抗新型冠状病毒,已不仅是政府部门或者医务工做作者的事情,它与我们每个人都休戚相关。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疫病抗击战中,涌现出了一幕幕令人动容的画面:有的医护人员瞒着家人,主动请缨走向战场;有的在防护服下连续密封8小时,任汗水滴淌也不下火线;有的坚守了432个小时,夜以继日的救治病患……但在厚重的防护服下,他们也是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也有自己温馨的家,但他们依然选择了走上前线。一位一线医生说:“其实我也害怕,但我必须冲在第一线,给患者活下去的希望!”
我们看到,在医护人员奋战一线的同时,各行各业的人已经行动起来,共同汇聚起守望相助的温暖希望,有的在镜头之内,有的镜头之外,但他们的努力凝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在这场战争中,如一道光芒,将温暖撒入每个人的心中。
有一位年逾八旬的老人,2003年非典爆发之时,他奔赴疫区,主持我国“非典”等急性传染病诊治指南,为战胜“非典”疫情作出重要贡献,然而,在新型冠状病毒抗击中,他再次临危受命,出任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他就是84岁的钟南山教授。从广州到武汉,再到北京,连日来,实地了解疫情,研究防控方案,上发布会……他的工作行程安排的满满当当,看到他在防疫前线的照片,顿时令人肃然起敬。84岁,不顾个人安危,再战防疫前线,给全国人民吃下一颗定心丸,向钟南山院士致敬!
抗疫一线工作者在前方攻坚克难,我们每个人也要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我们应养成戴口罩,勤洗手,不随地吐痰等良好习惯,这不仅是我们对自己的健康负责,更是对抗疫一线工作者的支持。
让我们每个人的力量凝聚起来,共同度过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大学生观看《返校复学第一课》心得体会5
拉响警报,一批批白衣天使写下请战书,按下鲜红的手印,主动请缨,毅然奔向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
最美逆行者,传递的是信心与力量。在疫情面前,他们舍小家为大家,团结一致众志成城,在最危险的地方默默坚守着。
最美逆行者,守护的是生命与希望。他们坚持生命至上,将患者视为亲人朋友,用陪件一同走过这段令人刻骨铭的时光。
最美逆行者用行动守护生命,用尽全力在黑夜中发出最耀眼的光芒!
全民战疫平民英雄
疫情爆发得格外实然,让每个人都措手不及,14亿人口被禁足在家,听指挥,共配合,不再给社会添麻烦。但在这其中,依然有人奔赴在大街小巷,连夜加班,志愿服务,无私无怨、尽职尽责,他们心中只有一个念想:你安然,我无恙。没有什么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
时势造英雄,每个人在这场战疫中都激发了自己的潜能,发扬了内心的真善美。平民英雄在平凡中闪烁着不平凡的微光,温暖着全民的心。
行有所止敬畏自然
自古以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密不可分,维护生态平衡,是全人类的共同心愿。当立足于山顶,既有“一览众山小”的感叹,更有“人是一粟太仓中”的无奈。在自然灾害面前,人类显得是那样微不足道,真正需要被拯救的不是自然而是人类自己。
人和动物、人和自然,讲究平街,如果人类自以为占尽了优势为所欲为,那么对不起,枪响之后没有赢家。敬畏自然尊重生命,是我们一生的责任和行动!
心怀家国志存高远
幼时,中国情神只是浮于记忆里的一个词语,现在,在疫情中,中国精神无处不在,更让我感受到了中国的强大力量,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大国形象印在了心底。
少年强则国强,作为青少年不能仅限于教科书的学习,更要关注社会,心系祖国,将自己个人的理想追求与国家的实际需要结合起来,全力以赴,为祖国做出自己的贡献,向世界证明,我们是伟大祖国的接班人!
大学生观看《返校复学第一课》心得体会最新5篇2020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