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8李桂科人物事迹心得
李桂科是云南省大理州洱源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名誉主任,“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榜样8李桂科人物事迹心得,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榜样8李桂科人物事迹心得篇1
2014年山石屏疗养院更名为山石屏村,正式成为炼铁乡茄叶村委会的一个村民小组,彻底摘掉了“麻风村”的帽子。4名康复者还积极入了党,村里成立了党支部,李桂科被推选为支部书记。
患者全部治愈,康复者已融入社会,李桂科也该歇歇了,但李桂科还是没有走。2017年2月的一天,李桂科像往常一样为村民余振华理发,余振华突然啜泣着说:“李医生退休了我们怎么办啊?”一旁87岁的曾信开哭着说到:“李医生,您走了,哪个给我们滴眼药水,哪个管我们的死活”。李桂科坚定地说到“退休就是个说法,我不走了,这里就是我的家。”
退休后的李桂科带着村民修建蓄水池,种植核桃,养鸡、养猪、养牛……山石屏村逐步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以前我们到街上卖鸡蛋,人家远远地躲我们,说我们的鸡蛋会传染,都不敢买,现在我们的东西都好卖,我们的日子越来越好了。”村民赵凤桃自豪的说。
2019年7月27日,全国首个麻风历史博物馆在山石屏村落成。一直在争取项目,积极奔走的李桂科说“建这个博物馆就是为了宣传麻风病可防可治不可怕,讲好这60多年来变迁的故事,让山石屏村世世代代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榜样8李桂科人物事迹心得篇2
1990年的中秋节,忙碌了一天后满载丰收喜悦的山石屏村民坐上了回疗养院的渡船,突然一个大浪打过来,汹涌的黑潓江瞬间吞没了渡船,6名康复者遇难,本是团聚的日子却阴阳两隔。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建一座通往外界的桥。通过李桂科多方奔走、筹资建设,1995年6月通往山石屏村的人行索道桥建成,那天,村民们到桥上来来回回走了好几趟,年迈的老人被搀扶着到桥上走走、摸摸,摸摸、走走。都说,“从进来那天起到现在就没有去过江对面,今天就像做梦一样!”。
2013年3月3日,洱源县发生5.5级地震,山石屏疗养院受灾严重,李桂科第一时间带领大家抢救财物、抗灾自救。2013年12月恢复重建结束后,山石屏的村民全部搬进了新居。村民们说:“现在的居住条件,就像以前李医生带我们去旅游一样,天天住宾馆”。
榜样8李桂科人物事迹心得篇3
“生、老、病、死,李医生都为我们考虑好了”,从寿衣、棺木的准备,到安葬逝者,给逝者上坟祭扫,李桂科都亲力亲为,让健在的老人得到心灵上最大的慰藉。
此外,李桂科积极联系旅游团、大学生志愿者、社团组织,到村里开展活动,还带着村民走出去到城市旅游,了解外面的世界。40年从没有离开过村子的李福章激动地说“我这辈子最大的愿望就是看看洱海,喝喝三道茶,这些李医生都帮我实现了,我没有遗憾了。”
下一代是山石屏村的未来和希望。孩子们没学可上,李桂科就从县城找来旧课本,让一位识字的康复者担任“临时教师”,办起了学校。茈碧湖镇卫生院医生宋荣坤就是从这所“特殊学校”里走出的大学生。宋荣坤由于父母都是麻风病患者,李桂科帮他协调学校上学,帮他开家长会,给他生活费、进行面试辅导。在李桂科的帮助下宋荣坤性格从自卑变得自信,有了稳定的工作、幸福的家庭。
现在,山石屏村21个学生中已经出了6个大学生、1个研究生。他们都说:“人生中第一个老师是李医生,一辈子的老师还是李医生。”
榜样8李桂科人物事迹心得篇4
2017年4月,李桂科到了退休年龄,确实他也该歇歇了。
“李医生退休了我们怎么办啊?”87岁的山石屏村老人曾信开哭着说道:“李医生,您走了,谁给我们滴眼药水,谁管我们的死活。”
李桂科坚定地说,“退休就是个说法,我不走了,这里就是我的家。”
退休后的李桂科仍然坚守山石屏村,尽心尽职履行党支部书记职责,带领群众修水利,种植核桃,发展养殖,种植各种果树800多株,改造提升人居环境,改造卫生间30套,污水沟加盖板320米,山石屏村逐步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以前我们到街上卖鸡蛋,人家远远地躲我们,说我们的鸡蛋会传染,都不敢买,现在我们的东西都好卖,我们的日子越来越好了。”村民赵凤桃自豪地说。
为了消除人们对麻风的歧视与偏见,李桂科积极奔走、争取项目,筹建麻风历史博物馆,开发旅游(生命关怀公益之旅)。
李桂科说:“建这个博物馆就是为了宣传麻风病可防可治不可怕,讲好这60多年来变迁的故事,让山石屏村世世代代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2019年7月27日,全国首个麻风历史博物馆在山石屏村落成。随后,党建教育基地、医者仁心道德教育基地、麻风科普教育基地在该村相继挂牌。
李桂科,与黑潓江畔的山石屏村结下了不解之缘,40年坚守,40年奉献,是医生,不只是医生,退休不褪色,在岗离岗都一样。
从北京参加庆祝大会回来后,他激动地表示,“一定牢记嘱托,努力把群众的事情办好,将更加认真细致地做好疾病防控等工作,与乡亲们共同努力建设美丽新农村,创造幸福新生活,永远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榜样8李桂科人物事迹心得篇5
最初的十年,李桂科几乎所有的时间都在山里,以疗养院为家。自从与麻风院第一次接触开始,母亲因担惊受怕一天天流泪,妻子因生活压力一次次劝他离开,一双儿女对父亲一年年的思念和渴望,同事有意无意保持距离逐渐疏远,药品缺乏导致治疗效果不好的挫败感,每次途中往返八、九个小时的颠簸疲惫……但看到患者那一双双渴望康复的眼眸时,李桂科选择继续留下:“我来,就是要治好你们的病,不把你们治好,我是不会走的。”
经过近十年的不懈努力,到1990年,山石屏麻风院的病人全部治愈。除此之外,李桂科还负责洱源县三营镇洋芋山麻风村等地的救治工作。他和同事再花了近10年的时间,治愈了洋芋山村64名麻风病患者。2001年,洋芋山最后一个麻风患者杨兆元搬离居住了26年的麻风村时激动地说到“共产党万岁!李医生了不起!”
榜样8李桂科人物事迹心得篇6
1981年4月,刚刚到县防疫站工作的李桂科第一次走进距县城65公里、没有公路和桥梁,不通水电、几乎与世隔绝,住着181名麻风病患者的山石屏疗养院为麻风病人治疗。
当天,李桂科和同事们完成治疗任务,乘渡船离开时,麻风病患者们不约而同集中到江边眼巴巴地看着他们离去的身影,久久不愿离开,眼里充满了无助、无望和不舍。
看到患者那一双双渴望康复的眼眸时,李桂科的内心被深深震撼了,“麻风病人太需要医生了,我一定要帮助他们!”
这以后,他不顾家人的劝说、儿女的思念、同事的远离等等,选择从县城搬到了镇上居住,并下定决心:“我来,就是要治好你们的病,不把你们治好,我是不会走的。”
最初的10年李桂科几乎所有的时间都是以疗养院为家,专心治疗麻风病。在给大家治病时,李桂科为病人造出很多实用的小工具,为切菜困难的病人固定刀子、为坐着轮椅炒菜的病人降低灶台、为脚上有溃疡走路困难的病人特制了又厚又软的鞋垫,反复交代手指失去知觉无法感知温度,经常烧伤烫伤的病人不能靠近火和烫水。经过近10年的精心治疗,到1990年,山石屏麻风院的病人全部治愈。
榜样8李桂科人物事迹心得篇7
山石屏疗养院是国家1953年在洱源县大山深处黑潓江边建立的麻风病院,距县城65公里,没有公路和桥梁,不通水电,几乎与世隔绝。
1981年4月,刚刚到县防疫站工作的李桂科第一次走进住着181名麻风病患者的山石屏疗养院,这里只有简陋的垛木房、脏乱不堪的生存环境和嘴歪眼斜、肢体残缺的患者,当李桂科给一位60多岁老人检查身体时,发现老人小腿大面积溃烂,溃口洞里都已有蛆虫并发出臭味。看到眼前的这一切,李桂科的内心被深深震撼了。当天,李桂科和同事们完成治疗任务,乘渡船离开时,麻风病患者们不约而同集中到江边眼巴巴地看着他们离去的身影,久久不愿离开,眼里充满了无助、无望和不舍。
作为一名医者、一名共产党员,他深深地感到,自己应该帮助他们解除病痛、摆脱困境、改善生活。也就是从这一天开始,李桂科与山石屏麻风村结下了不解之缘,开始了漫长的救治之旅。
榜样8李桂科人物事迹心得篇8
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疾控中心名誉主任李桂科又获得新的荣誉!
这一次,是中宣部、国家发改委表彰的“诚信之星”。
“一定要让山石屏变得更好!”从42年前初到山石屏村开始,对党忠诚、恪尽职守,求真务实、敢于担当,为麻风病防治事业无私奉献的信念就在李桂科心里扎下了根。
“不需要坚持,自然而然地去做就好。”这些年,他获得了一个又一个耀眼的光环和荣耀,心绪却依然平淡如水,为山石屏村做着一桩桩、一件件规划好的事情。正如每日所需的呼吸,从来不曾动摇。
42年的坚守,李桂科将一个与世隔绝的麻风院建成了黑潓江边一座通路、通桥、通电、通水、通网络的美丽家园,摘掉了人人惧怕的“麻风村”的帽子,变成了人人向往的“幸福村”。
榜样8李桂科人物事迹心得篇9
山石屏村麻风病治好了,按理说李桂科可以离开回家了。他把大家召集在一起,高兴地对大家宣布:“现在你们的病完全治好了,以后我就不用再来了”,“李医生,你不管我们还有谁管我们呢?外面个个都怕我们,话都不跟我们说。”李桂科知道,他们都是一些无家可归或有家不能归的人,对他们来说山石屏村就是他们的家,虽然身体治好了,但更严重的是内心依旧孤独、自卑,对外面的世界依然害怕、恐惧,他们要的是尽快治愈心灵,重新融入社会。从此,李桂科继续走上了对患者们的漫长治心之路!
他与康复人员同吃同住同劳动,闲暇里经常陪他们说说心里话、聊聊家长里短,头发长了帮他们理发,指甲长了帮他们修剪,悉心帮每位患者清理溃疡,精心为每位老人过生日,无微不至照顾年老体弱者的生活起居。清明节、火把节、中秋节……李桂科都组织康复人员逢节必过,营造了山石屏村亲如一家的和谐氛围。
榜样8李桂科人物事迹心得篇10
李桂科,这个名字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可能并不熟悉。但是,他的事迹却值得我们深深地敬仰和感激。
李桂科是一位普通的中国农民,但是他却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一个人的价值。他的故事始于2015年,当时他在田里发现了一只受伤的小鹰。他没有犹豫,立刻将小鹰带回家里,并花费了自己全部的积蓄为它治疗。经过几个月的治疗,小鹰终于康复了,李桂科也成功地将它放归了自然。
这个故事看似平凡,但却让我们感受到了人类最纯粹的善良。李桂科并没有被小鹰的残疾和陌生所吓倒,反而用自己的爱心和耐心,让这只小动物重新获得了自由。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救助,更是一次对人性的考验。
然而,李桂科的事迹并没有就此结束。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他又多次在田野间发现了受伤的野生动物,并将它们带回家里进行治疗。他甚至放弃了自己的农活,专心致力于救助这些动物。他的善举不仅让许多受伤的生命重获自由,更让我们感受到了人类对自然的尊重和保护。
如今,李桂科的事迹已经成为了许多人关注的话题。他的爱心和善良激励着更多的人去关注野生动物的保护和生态环境的改善。他的行动,不仅仅是一次个人的行为,更是一种社会责任的体现。
总之,李桂科的事迹让我们感受到了人类最纯粹的善良和爱心。他的善举,不仅让许多受伤的生命重获自由,更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我们应该向李桂科学习,用自己的行动去关爱自然、保护环境,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榜样8李桂科人物事迹心得篇11
李桂科,数十年如一日坚守在洱源县山石屏村麻风病科学防治一线,40多年来用实际行动服务于我国医疗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他,就是洱源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名誉主任李桂科。盛夏时节,李桂科再次迎来了最美的“收获”,荣获全国“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今天,小编为您讲述李桂科“医者仁心”的“最美”故事。
山石屏疗养院是国家1953年建在洱源县炼铁乡黑潓江畔山坳之中的麻风病院,住着181名麻风病患者。这里山高谷深、江宽水急,没有公路和架桥,不通水电,几乎与世隔绝。1981年4月,刚参加工作的李桂科来到山石屏疗养院,从此他倾尽心力为麻风病患者做治疗康复。
榜样8李桂科人物事迹心得篇12
虽然没有亲自走进山石屏村,没能亲眼见证它的变化,但跟着李桂科的讲述,依然感受到了这个曾经与世隔绝的小山村40余年的变迁史。
很难想象,当年若没有李桂科执拗的坚守和努力,这里的人和物,将会面临怎样的光景!他如同一束光,点亮了麻风病人生命的希望,也让这个因麻风病而出现的村庄,成为中国麻风病历史上一个极为独特的存在。
从今年4月到7月,李桂科斩获了一系列殊荣,先后入选“2022诚信之星”“2023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022最美科技工作者”,振奋之余,他感慨地讲,“这是党和政府对我们基层疾控工作者的重视,我会一如既往,努力做好该做的事情!”
榜样8李桂科人物事迹心得篇13
李桂科是洱源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主任,他是一位白族人,自1981年开始从事麻风病防治工作,至今已经40年。他带领康复人员过上美好生活,用40年坚守诠释医者仁心,用40年陪伴书写大爱之心,用40年耕耘践行入党初心。
他带领医疗团队走遍山石屏村的每一个角落,为麻风病患者提供治疗和关怀。他不顾家人的反对和周围人的误解,坚定地留在了这个被人们视为“麻风村”的地方。他用他的专业知识和医者仁心,为麻风病患者解除病痛,让他们过上正常的生活。
除了治疗疾病,他还关心患者的心理和生活。他不仅治疗患者的身体,还治愈他们的心灵。他带领患者们开田种地,筹集资金修建道路和学校,让“麻风村”变成了“幸福村”。
李桂科的事迹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他先后荣获“中国好人”、“中国好医生”、“全国疾病预防控制先进个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他的事迹感动了无数人,成为了一位真正的榜样。
总的来说,李桂科是一位非常值得尊敬的医生,他用他的专业知识和医者仁心,为麻风病患者提供了治疗和关怀,让他们过上正常的生活。他的事迹激励着更多的人投身于医疗事业,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贡献。
榜样8李桂科人物事迹心得篇14
李桂科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医生,他对麻风康复者还承担起了代儿女尽孝、替父母尽责的分外之责。他不仅代做父母的教育小孩、解决了子女读书、工作问题,还替做子女的赡养老人。陪他们说话聊天、理发、剪指甲、洗衣服,照顾他们的饮食起居,快乐安度晚年,为他们料理后事,每年清明节组织集体扫墓,同时,还组织大家一起过火把节、中秋节、春节等,让大家感受到家的温暖。
李桂科多次带着麻风康复者及家属外出考察生态种植、养殖。他带领大家养鸡、养猪,种植核桃等经济林木;为疗养院修路、架桥、通水、通电、通网络,将一个与世隔绝的麻风院变成了黑潓江边一座郁郁葱葱的美丽家园,并更名为山石屏村,摘掉了麻风村(院)的帽子;把山石屏村建成为中国麻风防治协会、云南省医师协会党建教育基地,大理州卫健系统“医者仁心”道德教育基地,洱源县科学技术协会、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科普教育基地,共青团青年之家,洱源县总工会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基地,建成了麻风历史博物馆。
洱源县历史上是麻风高流行地区,在李桂科及团队的努力下,患病率从最高年的27.3/万降至0.06/万,达到消除麻风危害的指标,防治工作与科学研究成效显著。李桂科发表科研论文31篇,荣获州县科技进步奖13项,先后荣获第四届马海德奖、中国麻风防治突出贡献奖、全国医德楷模、云南省最美科技工作者。他光荣当选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榜样8李桂科人物事迹心得篇15
2017年4月,李桂科到了退休年龄,确实他也该歇歇了。
“李医生退休了我们怎么办啊?”87岁的山石屏村老人曾信开哭着说道:“李医生,您走了,谁给我们滴眼药水,谁管我们的死活。”
李桂科坚定地说,“退休就是个说法,我不走了,这里就是我的家。”
退休后的李桂科仍然坚守山石屏村,尽心尽职履行党支部书记职责,带领群众修水利,种植核桃,发展养殖,种植各种果树800多株,改造提升人居环境,改造卫生间30套,污水沟加盖板320米,山石屏村逐步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以前我们到街上卖鸡蛋,人家远远地躲我们,说我们的鸡蛋会传染,都不敢买,现在我们的东西都好卖,我们的日子越来越好了。”村民赵凤桃自豪地说。
为了消除人们对麻风的歧视与偏见,李桂科积极奔走、争取项目,筹建麻风历史博物馆,开发旅游(生命关怀公益之旅)。
李桂科说:“建这个博物馆就是为了宣传麻风病可防可治不可怕,讲好这60多年来变迁的故事,让山石屏村世世代代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2019年7月27日,全国首个麻风历史博物馆在山石屏村落成。随后,党建教育基地、医者仁心道德教育基地、麻风科普教育基地在该村相继挂牌。
李桂科,与黑潓江畔的山石屏村结下了不解之缘,40年坚守,40年奉献,是医生,不只是医生,退休不褪色,在岗离岗都一样。
从北京参加庆祝大会回来后,他激动地表示,“一定牢记嘱托,努力把群众的事情办好,将更加认真细致地做好疾病防控等工作,与乡亲们共同努力建设美丽新农村,创造幸福新生活,永远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