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实用范文>心得体会>心得体会>

2020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伍淑清观后感心得4篇_伍淑清人物事迹

慧良2分享

  伍淑清,香港商界奇女子。她祖籍台山市四九镇塘虾村,出生于香港,是香港美心集团老板伍沾德之女,祖籍广东台山。小编整理了2020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伍淑清观后感心得4篇_伍淑清人物事迹,供大家参考。

2020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伍淑清观后感心得4篇_伍淑清人物事迹

更多感动中国伍淑清观后感作文范文(点击↓↓↓)

2020感动中国伍淑清观后感作文【3篇】

2020感动中国伍淑清观后感作文【4篇】

2020感动中国伍淑清观后感作文【范文】

2020感动中国伍淑清观后感作文【精选】

2020感动中国伍淑清观后感作文【最新】

  2020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伍淑清观后感【1】

  40年前,一位来自香港的大小姐顶着各方压力,创办了中国第一家合资企业——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获得中国“001”号合资企业许可证,成为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的标志性事件,她本人也被人们称为“001小姐”,伍淑清。”

  在香港,富豪的女儿们会被叫做“太子女”。她们从小在蜜罐里泡大,要啥有啥。但伍淑清是个画风不同的“太子女”,这都得归功于她老爸伍沾德。

  伍沾德是白手起家的富豪。上世纪50年代,他和哥哥伍舜德从身无分文、没有背景的小餐馆打工仔开始干起,经过几十年打拼,成了拥有百亿资产的美心集团老总。

  白手起家的富豪有钱之后,在教育子女方面一般会走两种极端。一种是“我吃过的苦不要让孩子再吃”;另一种就是“孩子要懂得赚钱不易”,培养他们从小吃苦,不能养尊处优。

  伍沾德属于后者。他给伍家制定了自己的家风,那就是“节俭”和“谦虚”。在这样的家教理念下,身为长女的伍淑清聪明懂事,毫无所谓富家千金的娇气与傲气,还是个学霸。

  在香港读完中学,伍淑清便前往美国学习工商管理专业,只用2年半的时间就完成了4年的课程,所有的功课都是“A”,被评为学校的“杰出学生”,而且是第一个被评为这个称号的华人学生。

  有家族、学霸光环双重加持的伍淑清完成学业后,没有到家族企业去当“大小姐”。1970年,伍沾德的餐厅到日本世博会上参展,她跑到展会上,做的却是服务员。每天营业结束后,她顾不上身体的疲倦,还要跑去其他国家的展台去交流、学习,比一般服务员还辛苦。

  伍淑清认为,这些基层工作是难得的学习机会:“什么能够做我就去做,多做一点也无所谓,因为学到的东西都是自己的,别人也拿不走。”

  回到香港后,伍淑清开始协助父亲经营集团旗下的星光、翠园两家餐厅。她一接手,就成功将两家餐厅打造成城中美食名店,“翠园”更成为游客访港必去的餐厅之一。

  初试身手成功后,伍淑清开始创业,一手建立了香港世界贸易中心会,更成为“香港50富豪榜”中榜上有名的女富豪。

  1978年底,伍淑清获邀到内地考察。这次的内地行,给伍淑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她也发现了一个商机。坐飞机时,她从空姐手里拿到食品,没想到食品冰凉,让人很不适应,周围的乘客也是抱怨连连。伍淑清灵机一动:要不要成立一家航空食品公司?

  当时香港还没有回归,伍淑清还属于“外商”之列,内地也没有过此类先例。伍家父女想尽了办法,可两眼一摸黑,甚至找不到要从哪里入手……

  那时,恰逢中美两国间的直飞航班即将开通,但遇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障碍:内地没有任何一家企业有能力提供合格的飞机配餐。当时,首都机场的配餐间连冰箱都没有,用放入大冰块的木柜代替,大白菜就堆放在地窖里。美方人员来考察后,觉得实在达不到标准,提出一个解决方案:在东京中途停站配餐。

  这件事,甚至惊动了小平同志,他坚持配餐必须在北京解决:“中途停站就不叫直航!”

  一开始,民航部门联系的是日本、瑞士的合作方,但都没能谈成。这时候,香港美心集团进入了他们的视线。因为事关重大,民航总局又专门请示了邓小平。邓小平只问了一个问题:“这个伍家会不会做面包?”

  这一问,算是问着了,美心集团在香港有着“西饼大王”的称号,面包做得鼎鼎有名。邓小平当场拍板:“那就可以了。”伍家父女听后,信心大增。

  那时,公司手续一直办不下来,中美通航时间又已经定好,民航局负责人跟伍沾德说:“老伍,我们都是中国人,您个人能不能帮忙先垫付费用?”伍家父女听后,马上将价值500万港币的机器设备运到北京。

  1980年4月12日,伍淑清终于拿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投资管理委员会外资审字(1980)第一号》许可证。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这也是中国的第一家合资企业,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的注册编号是“001”,人们风趣地称其为“天字第一号”。 伍淑清本人“001小姐”的称号,就是这么来的。

  2020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伍淑清观后感【2】

  ,伍淑清相信的那个理由帮助她获得了新进展:国家高层得知消息后高度关注合资兴办航空食品这件事。

  国务院连续三次召集各有关部门专门会商此事,邓小平也在得知消息后对此给予了肯定,甚至还关心了美心做的面包是否掉渣。因为他在法国时,吃过法国的面包,并留下深刻印象,而是否掉渣则是他认为评价面包好坏的重要标志一。

  后来,这个插曲也被改编到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予以了不完全真实的反映。

  得到邓小平“面包不掉渣,很好”的肯定后,伍淑清信心大增,开始双管齐下赶时间,抢进展:一边开始围绕建工厂进行实质性筹备,一边接着谈。甚至准备先把工厂建起来,然后再谈。很多人认为她太冒进了,但她义无反顾,谈判期间就耗资500万港币,将所需的食品机械从海外订好并启运到北京。

  500万港币在1979年是一笔不少的投资,伍淑清的压力自然不小。最终,艰难的谈判在一个清晨取得了实际进展。1980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投资管理委员会批准了京港合资经营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公司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的注册编号为001号。

  因为事前已进行了建厂筹备而且主要设备都已基本到位,批文下达的第二个月,伍淑清运筹下的北京航空食品便正式开业投产了。

  1980年5月3日下午,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第一家合资企业诞生了。时任中国进出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的江泽民莅临祝贺,为历史性的“001”号剪了彩。

  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的成立填补了中国民航航空食品生产的空白,开启了中国引进外资和兴办三资企业的序幕。伍淑清也因此成为标志性历史人物。

  “频繁的公务和旅行拓展了我的事业,丰富了我的阅历,更赋予了我崭新的人生意义。”伍淑清告诉记者,作为改革开放初期的践行者之一,她参加创建了中国第一家合资企业—北京航空食品公司。从此,为密切中国香港与中国内地间的经济联动而奔波成了她全部生活的基调。“这让我有幸见证了这几十年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变化。”伍淑清笃定的眼神中透着满满的坚毅与自豪。

  作为香港“西饼大王”伍沾德的女儿,伍淑清出生豪门却朴素低调、兢业打拼—珠宝、八卦等“标签”都与她无缘;至今未婚,每天凌晨1点后睡觉,6点起床,她还总说工作时间不够用。在旁人看来,这位含着金汤匙出世的“太子女”牺牲太大,伍淑清本人却不这么看。“人生没有所谓的牺牲,只有选择。我可以选择每天穿金戴银,聊天打牌,悠闲地度过这一生,但那不是我想要的。每个人追求的东西不一样。”

下一页查看更多

218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