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实用范文>其他范文>事迹>

2024“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主要事迹

泽慧分享

“共和国勋章”授予的对象是在维护国家尊严、推进国家建设、推动国家科技进步、参与国际重大活动等方面作出巨大贡献的杰出人士。下面是关于2024“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主要事迹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4“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主要事迹

2024“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主要事迹(篇1)

对于粮食,李振声一如既往地珍爱、敬畏。在李滨的印象里,父亲从没说过哪顿饭“不好吃”。

在陕西时,李振声总和农民打成一片。陕西人喜欢吃面,农户饭桌上经常放一盆面、一小盘醋、一小盘辣椒面、一小盘粗盐粒。李振声能很好地适应这种饮食,对初到陕西农村蹲点的穆素梅说:“放几个盐粒,放点醋,放点辣椒,一搅就挺好吃。”

后来到了北京,他们实验室开完组会订饭时,李振声大多时候只点一碗牛肉面,怕“多了吃不了”。在昌平育种基地农场的食堂打完“份饭”后,担心自己吃不完,他会让学生先拨走一些再吃。他的餐盘里从不剩一粒米,而且要求学生也要做到。

“中国用全球9%的耕地养活了世界近20%的人口,这非常不容易。”李振声说。

在同事和学生眼中,爱惜粮食、要种好粮食的“老李”十分好学。

李振声64岁时,为了开展高光效育种,向中国科学院院士沈允钢和匡廷云请教光合作用的知识和研究方法。他听说叶子的气孔在中午关闭,就和匡廷云顶着大太阳,一起跑到田里观察叶子。

他40岁学英语、50岁学电脑、80多岁学用微信,样样不落。90岁后,他不能亲自到田间地头去,就用微信向学生、遗传发育所副研究员李宏伟了解“滨海草带”工作的落地情况。

李振声认为,科研生涯中能够取得一些成绩,除了要有社会责任感、持之以恒的毅力,依靠集体和团队外,还要有明确的目标。

在今天的遗传发育所,很多科研人员都知道李振声说过的这句话:“做科研要‘打大鸟’,而不是弄一堆‘小麻雀’。”

李振声经常鼓励学生克服困难,做更重要的事情。遗传发育所副研究员郑琪继承了李振声的衣钵,根据他的要求创制小偃麦种质库,培育耐盐抗旱小麦新品种。郑琪把在北部冬麦区水肥地选育的小麦品系拿到黄淮麦区旱薄地试种时遇到了挫折,李振声用一幅字“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鼓励她。

“一个人的精力有限、时间有限,一生中能做的事情有限,所以目标必须明确、集中。”李振声说。

2024“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主要事迹(篇2)

李振声是山东淄博人,1931年2月生,1951年毕业于山东农学院(现山东农业大学)农学系,是中国科学院原副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第八、九届全国政协委员,山东农业大学“首届杰出校友奖”获得者。

李振声是我国小麦远缘杂交育种奠基人和农业发展战略专家,系统研究小麦与偃麦草远缘杂交并育成了“小偃”系列品种,开创了小麦远缘杂交品种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先例;创建了蓝粒单体小麦和染色体工程育种新系统,开辟了小麦磷、氮营养高效利用的育种新方向。李振声还组织实施农业科技“黄淮海战役”、提出并推动“渤海粮仓”项目建设,为促进我国粮食增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他曾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和“全国劳动模范”等称号。

2024“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主要事迹(篇3)

1953年,未能如愿归国的钱老正被美国政府无辜扣押拘禁。清华大学为此组织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抗议美国无端阻挠,声援钱学森回国”的大会,刘仙洲、梁思成等许多学界名流纷纷上台发言,声援钱学森。当时正在清华大学读一年级的王永志参加了集会。这次集会,让王永志心潮澎湃:大洋彼岸还有一位如此了不起的中国人,连美国人都不愿意放他回来!清华大学毕业后,王永志来到莫斯科航空学院学习火箭技术。1957年,钱老利用出访苏联间隙,悄悄到学校看望了包括王永志在内的留学生,勉励大家好好学习,回国后报效祖国。

1961年,王永志作为中国第一位火箭导弹设计专业留苏毕业生学成归国,进入了钱老担任首任院长的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工作。

钱老一直非常重视对年轻人的培养。尽管当时钱老的工作非常繁忙,但还是经常挤出时间在研究院的小礼堂给大家开讲座、作报告。这样的学习机会,让刚刚毕业的王永志可以直接接受钱老的指导。“他眼界高远,知识面宽,每次聆听我们都受益匪浅。”王永志说。

1964年6月底,我国组织第一枚自行设计的中近程导弹试验。试验过程中,出现了导弹射程不够,打不到落点的问题。试验现场的技术专家们都在考虑如何在弹体有限的空间内添加更多推进剂时,军衔中尉的王永志却提出了应该减少600公斤燃料的建议。然而,当时年轻的王永志并未被专家们重视,他的建议也没有被理睬。王永志并不就此甘心。他想起了坐镇酒泉发射场的技术总指挥、大科学家钱学森。于是在临射前,他鼓起勇气敲开了钱老的房门,把自己的想法跟钱老进行了汇报。钱老听完汇报后,立即对负责这个型号的火箭总设计师说:“这个年轻人的意见对,就按他说的办!”果然,火箭卸出一些推进剂后射程变远了,连打3发导弹,发发命中目标。改进后的中国第一枚中近程导弹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运载火箭取得了关键性的突破。钱老,也因此记住了这个年轻的中尉,对他有了更多的关心和培养。

2024“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主要事迹(篇4)

王永志,这位出生于辽宁昌图的航天技术专家,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之一。他长期致力于中国战略导弹和运载火箭的总体设计与研制工作,参与和主持了多个导弹型号、运载火箭型号以及“神舟”系列飞船的设计研制。在他的领导下,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用十年时间跨越了国外四十年的发展历程,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千年飞天梦想。王永志不仅是中国航天事业的领军人物,更是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获得者,他的贡献将永远镌刻在共和国的航天史上。

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2年考入清华大学航空系(后因院系调整并入北航) ,1961年毕业于莫斯科航空学院导弹设计专业,1992年当选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俄罗斯宇航科学院外籍院士,1994年5月当选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2003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10年5月4日国际永久编号第46669号小行星命名为“王永志星”。2017年6月12日,入选“八一勋章” 首批候选人名单。2019年9月,被授予“最美奋斗者”称号。

王永志长期致力于中国战略导弹和运载火箭的总体设计与研制工作,参加和主持了6个导弹型号、2个运载火箭型号和“神舟”系列飞船的设计研制工作。

一户贫农家的孩子,起初想通过读书改变命运,不曾想命运却推着他的梦想越变越大,逐渐成长为中国高科技重大专项——载人航天工程的总设计师。中国人千年的“飞天”梦想终在他的引领下成为现实。

2024“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主要事迹(篇5)

1987年,李振声告别杨凌,担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从亲力亲为的耕耘者成为运筹帷幄的中国麦田谋划者,在我国多次粮食“危机”中挺身而出。

当时,我国粮食生产连续3年徘徊在8000亿斤左右,但人口增长接近5000万。李振声会同中国科学院的农业专家,经过3个月的调查,提出了黄淮海中低产田治理方案。

“在推动什么事情时,我们常说‘手中无典型,说话没人听’。”李振声说,为了找到鲜活的典型,他带队跑遍黄淮海地区。时间紧、任务急,他们就夜里坐车、白天调研。在一次次实地调研中,他逐渐成竹在胸。

李振声的女儿李滨记得,有一年为了写调查报告,父亲每天都睡得很晚,似乎梦里也在思考。他想到什么,醒来马上打开台灯,把问题记下来。那段时间,父亲的卧室经常在半夜或凌晨透出光亮。

1988年2月,在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周光召的支持下,李振声带领25个研究所的400多名科技人员深入黄淮海地区,与地方科技人员合作开展了大面积中低产田治理工作。我国粮食年产量从8000亿斤增长到9000亿斤,仅黄淮海地区就增产504.8亿斤。

我国粮食产量多次徘徊,李振声都及时敲响警钟,提出增产对策。

1991年至1994年,我国粮食生产出现4年徘徊。1995年,李振声率领中国科学院农业问题专家组进行调查研究,撰写了《我国农业生产的问题、潜力与对策》报告。

1999年至2003年,我国粮食生产出现5年连续减产。2004年,李振声在“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上发表题为《我国粮食生产的问题、原因与对策》的演讲,分析了连续5年减产的原因,提出了争取3年实现粮食恢复性增长的建议。

2005年,在博鳌论坛上,李振声对美国经济学家莱斯特·布朗10年前发表的文章《谁来养活中国》逐一批驳,并果敢地提出“中国人自己养活自己”的思路。

一个个响当当的科研创新成果和农业策略的落地,让李振声在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06年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但他并未止步。

“新中国让我有饭吃,又能上大学,这是我过去从不敢想的事情。”李振声说,“国家培养了我,我应该向国家作出回报。”

2013年,82岁的李振声组织实施“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历经5年攻关,实现环渤海地区增粮200多亿斤。2020年,年近90岁的李振声又提出建设“滨海草带”的设想,以确保我国饲料粮安全。

    2269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