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实用范文>其他范文>事迹>

先进人物事迹材料

家敏分享

事迹就是过去发生的比较重要的事情,对我们而言,事迹有什么含义?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怎样的意义?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有关先进人物事迹材料收集,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先进人物事迹材料收集篇1

夏乾峰同志现任大场镇纪委副书记、区监委派出大场镇监察室副主任,从事过宣传、统战、精神文明、文化、旅游等工作,先后获得“青岛西海岸新区‘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百名青年先锋”、“青岛市2018—2020年度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初心如磐战疫情,责任在肩勇担当。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改变思路谋出路,创新模式促振兴,连续举办两届“大场镇线上草莓节”,打造“线上直播配货+线下无接触配送”体系,“朋友圈带货”助力草莓产销,线上销量占总销量的45%以上,农户收益“不降反增”,亩均增收同比增长2300元,实现防疫发展“两手硬”;制作大场镇“战疫”系列事迹微信推送和视频50余篇,动态更新“防疫爱心榜”记录好人好事上百件,以榜样力量凝聚全镇人民众志成城、防控疫情,极大地鼓舞了全镇打赢疫情阻击战的士气;扶持成立7支爱心服务队,在防疫期间发挥重要作用,开展志愿服务数十次,带动全镇入党积极分子、后备人才和群众投入到抗战疫情当中。

以德为先树典型,行远自迩扬正气。注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按照文明实践所(站)星级建设标准,推动文明实践活动常态化、系统化、制度化,连续举办3届“德润大场”先模人物评选,推选出30名事迹先进的道德模范,组织全镇党员群众广泛宣传、学习,让模范精神直抵人心,在全镇形成“好人有好报”的鲜明导向和崇德向善的社会风尚;选树培育先进典型取得重大突破,积极向上级推荐大场好人好事,叫响文明实践品牌,在“奋斗十三五·最美新区人”发布仪式中,全镇3人获评“最美新区人”称号,1人获评“山东好人”,2人获评新区“十大道德模范”,12人获评新区“最美”人物。

构建宣传新矩阵,擦亮大场新品牌。融合运用媒体资源,拓展宣传阵地,凸显大场发展实绩。近两年共推送微信公众号600余篇、各级媒体报道1200余次,全面展示了“多彩大场”小镇形象和建设成果;拍摄制作的《“莓”好生活》微党课在省委组织部“我和我的支部”平台展播,拍摄以新村融合为主题的微纪录片《新村来了新书记》被新华社等中央媒体报道播放200多万次;深入挖掘全镇廉洁忠孝事迹,参与规划打造“家风传承教育基地”,传播清廉文化;举办“宣讲+文艺”“宣讲+互联网”“庆祝_百年 传颂红色经典”主题歌会等各具特色的宣讲活动200余场,串起了一堂堂让全镇党员群众深受感动与鼓舞的艺术思政大课,推动_宣讲向农村、向群众延伸。

先进人物事迹材料收集篇2

肖杰同志现任泊里镇经济发展与投资促进中心副主任(正科实职),担任过青岛古镇口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联席会议办公室团委书记、新区接待处会务办公室主任等职务,先后获评“青岛董家口经济区先进工作个人”、青岛古镇口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融合先锋”、“东亚海洋合作平台青岛论坛服务保障工作先进个人”和“新区招商引资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高效办文,文以辅政。制定完善10项规章制度,严格规范文件收发和印章使用审批等流程;全面做好保密、政务公开工作,公开政府信息335条,同比增长88.2%;档案管理规范有序,助力镇政府获评山东省档案工作示范单位;建立信息联络员制度,扎实做好上级约稿和工作信息报送,累计撰写上报各类信息300余篇;组织起草的《打造充分就业镇 实现共同富裕路》《坚定法治思维 推进依法治镇》工作报告获工委管委主要领导批示,智慧城市建设经验在《青岛改革》专题刊发。

强化服务,提质增效。主持修订完善泊里镇公务接待、公务用车、政府采购、公共机构节能等相关管理制度,通过制度规范提升行政服务工作。依法依规开展政务公开,做优营商环境工作,落实新区“千名干部进千企 精准服务促发展”活动要求,巩固和拓展“泊长里短”政务服务品牌内容。同时,做好人大政协工作,顺利完成区镇两级人大代表换届选举,2021年设立3处基层立法联系点,泊里镇被区人大确定为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基层立法联系点立法联系单位。

从严管理,精细提升。在精细化上下功夫,不断提升后勤服务水平。政府采购、公章管理、公务接待全部按照“有审批、有台账、有记录、有专人”的标准精细管理,从严控制费用支出,车辆维护费用同比下降35.5%。完善餐厅管理制度,加强机关食堂日常管理,严把食材采购关,倡导“光盘行动”,不定期督导检查,狠抓用餐浪费行为。推动节能型机关建设,提倡节约用电用水,助推镇政府获评青岛市公共机构节水型单位荣誉称号。

先进人物事迹材料收集篇3

县级“最美家庭”:齐__

忠厚传家远,家和万事兴。在龙洲镇,提起村民齐__一家,那是人人羡慕的幸福之家,全家共6口人,上有两位老人,还有一双儿女,家庭和睦,父慈子孝,受到全村人的一致好评。全家人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积极执行村委会有关规定,参加村委会组织的各项活动,配合村委会完成村里的各项工作目标。

一、辛勤劳动,带头致富

在党的政策鼓舞下,齐__一家在自家的土地上进行苹果种植。外出学习,引进洛川苹果技术,利用学到的苹果种植技术建立了纯天然苹果采摘园与苹果树苗种植基地。种植纯天然早熟、晚熟红富士。培育优质育苹果树苗,带动全县各乡政农民种果树。积极带动村民创业,免费传授苹果种植采摘技术,带动村里苹果种植的发展。为增加果农经济收入,利用龙洲镇旅游事业的发展,在丹霞地貌景区进行宣传,提高苹果知名度,对外销售苹果、打通苹果销路,提高经济收入。一家人响应_建设新农村发展计划,规划属于自己小家的“中国梦”。

二、孝敬父母,和谐维家

百善孝为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种美德在他们家中同样表现得更加细致入微。孝敬老人,关爱父母,以身作则,为自己的孩子树立好榜样。在生活中相互照顾、遇到困惑相互开导、相互帮助。他们认为,只要互相站在对方的角度来看待事物,思考问题,那没有什么事情是解决不了的。在这个家庭里虽然各自的性格有所差异,但是家庭中很少出现矛盾冲突,大家能互相体谅,宽容谦让,形成了互相理解、尊重、平等、关爱的文明家风。

二、邻里和睦,互相帮助

真心待人是齐__家庭的处事态度,他们一家人与邻里都能够和睦相处,村民们有什么事情需要帮忙的时候,他们都热心帮助。他们一家人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微薄之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创造美丽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崇尚环保,勤俭持家

齐__家庭倡导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注重合理消费、勤俭节约。生活中点点滴滴要从每件小事做起。他们注重美化环境,强化环保意识,从不乱扔垃圾,这些意识已深入到这个家庭成员之中并成为全家人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他们还在在房前屋后都种植了树木,为家庭创造了一个舒适、优美的生活环境。

四、爱国守法,廉洁奉公

齐__家庭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日常生活中,每天坚持看新闻联播,关注国家时事。家庭成员坚决拥护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支持改革开放,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疫情期间响应国家号召,减少出门走亲访友,出行带好口罩。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积极维护社会公德,自觉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公共秩序,主动履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全家人遵纪守法,诚实守信,是一个积极进取、文明向上的家庭。

五、以身作则,教子有方

教育孩子在学校尊重老师、同学;在家中,教育孩子要尊重长辈;在公共场所,要孩子自觉遵守公共道德。对于孩子每一个爱心之举,都给以肯定和夸奖。经常陪孩子读《弟子规》、《三字经》等读物,让孩子在阅读中学习做人的道理,培养爱心。周末假期带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劳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该家庭也十分注重子女的思想品德教育,引导子女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共同打造了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

齐__一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和谐家庭的深刻内涵。一个幸福、快乐、和谐的家庭需要每个家庭成员共同的努力。只有每个人都奉献一点爱,家才会更温暖,只有每个家庭都幸福了,我们的社会和祖国更加繁荣昌盛。

先进人物事迹材料收集篇4

县级“最美家庭”:马__

俗话说:忠厚传家远,家和万事兴!在__省__县__村,提起马__家,那是人人称赞的幸福之家。全家共有六口人,夫妻俩,一位老婆婆,三个儿女家庭和睦,母慈子孝,受到全村人的一致好评。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积极拥护和遵守村规民约。他们一家人一直积极执行村规民约,参加村委组织的各项活动,配合村委会完成村里的各项工作。

互敬互爱是家庭和睦的基础,是家庭幸福的源泉。他们夫妻十一年来在生活中相互照顾,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取长补短。每次遇到难事,两个人都会互相互安慰,虽然他们都不是知识分子,讲不出大道理,但就是那些朴实,简单的话语,让他们各自的心更加踏实,这就是所谓的“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吧!当然,也因为不同的性格,不同的习惯、不同的爱好,所以有时会拌嘴,这就需要彼此多点宽容,多点谦让,多点谅解,做事多从对方的角度考虑。

在对待长辈方面,不得不说,她是一个孝顺的儿媳妇,平时对长辈嘘寒问暖,关心他们的生活起居。每次全家一起吃饭时,她总把好吃的菜往父母碗里夹,让他们多吃点。上街时,也会惦记着给老人添置新衣新鞋。家里的重活,都是他们自己干,从来不让老人沾手,怕他们累着。有一年,她的公公发生意外导致生活不能自理,更是把饭端在他旁边吃完,再端着去洗碗,每次都是等他公公吃完后,她才吃饭,有时候饭已经是冰凉的了,可她却没有一句怨言。虽然她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妇女,但她却用她最质朴的行动,照耀着我们每个人的内心,她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

在教育孩子方面,他们要求孩子尊重老师,同学,最重要的是做什么事都不能半途而废,因为家庭情况的原因,再加上子女三个,懂事的孩子们都不想给父母增加负担,打算辍学,可夫妻俩的态度很坚决,不管是砸锅卖铁,都要把他们供去上学。现在三个儿女已经都成家了,但是三个孩子总是时不时给他们夫妻俩送吃的,喝的,穿的,也许他们也明白,如果没有父母亲的坚持,他们也不会有今天。这也算传承了他俩的优点吧!所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应该就是这样吧!

幸福是什么?幸福是携手走过困境的从容,是笑看人生痛苦的豁达、幸福不在别人眼里,而在他们自己的心里。其实,他们家不过是千万个普通家庭的缩影,但他们懂得:幸福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家庭成员之间要用心照顾对方,用情建设家园,大事面前懂得奉献,小事面前知道珍惜,如果每一对夫妇、每一个家庭都能乐观向上互敬互爱,那么平凡生话就会变得甜甜蜜蜜,普通家庭就会变得美美满满,整个社会就会变得更加和谐!

先进人物事迹材料收集篇5

张金秋同志现任珠海街道办事处党政办公室(人大办公室)主任,从事过组织、扶贫、纪委、政协、社会治理等工作,先后获得青岛市“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奋斗十三五 最美新区人”、新区“业务标兵”等荣誉称号。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参加工作以来,无论部门怎么调整,都能及时转变角色,脚踏实地投入工作。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日常工作中发现的问题,通过学、问、查、访等方式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增强对实践的认识和感知能力,努力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2021年6月负责珠海街道社会治理工作以来,坚持“学中干”、“干中学”,坚持提质降量,切实为群众解决问题,共受理公众投诉事件8509件,居民综合满意度达90%以上。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2017年临危受命负责扶贫工作,在人手少、任务重的情况下,带领扶贫办3位工作人员对全镇547户938人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多次遍访,实施扶贫产业项目15个,累计投资资金约3800余万元。为了确保数据精准,带领工作人员连续2个月加班加点,对全镇脱贫享受政策贫困户近三年收入情况进行核算,实行收入纪实一户一档,积极协调10个行业站所提供数据材料,累计整理资料达10000余份。围绕脱贫质量、“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政策落实、行业扶贫等内容开展各项工作,确保政策不漏一户、不落一人,累计发放物资约64.5991万元。2020年11月,海青镇代表青岛市迎接省脱贫攻坚验收评估工作,以满分成绩通过验收,获得省、市、区领导的认可和肯定。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善于主动从实践中探索规律,练就“会者不难”的巧功夫。脱贫攻坚期间,为进一步解决贫困群众增收致富难题,创新工作思路,为60户贫困户争取企业帮扶,累计帮扶100户次,畅通企业与贫困群众的联系渠道;累计发放22.39万元收益资金,帮助全镇失能、弱能贫困人口增收固本;以“环境脱贫”新理念投入100余万元对贫困户住房进行提升。社会治理工作,以珠山路社区为试点,挖潜攻关,创造性地把支部建在物业上,首创“呼 应 助 联”四步工作法运行机制,实现了群团共治的双向奔赴,其中“红色物业”项目被评为2021年新区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成果一等奖。

    1599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