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实用范文>个人报告>调研报告>

二胎政策对社会影响的调查与分析

小邱2分享

二胎政策是与计划生育政策相对应的生育政策。二胎政策的实施不仅与养老问题息息相关,对经济发展,环境问题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对于二胎政策是否适合在我国实施更是众说纷纭,本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二胎政策对社会影响的调查与分析,仅供参考。

二胎政策对社会影响的调查与分析篇一

生儿育女是人类社会得以延续的基本条件之一,传统农村社会存在很严重的养儿防老、重男轻女和多子多福的观念。而随 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农村也逐步走向非农化,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和农民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等因素,广大农民的生育观念也发生了变化。对此,我们这个团队结合我国的国情,以“二胎政策”作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之一,以我校所在地的南岸区村民为调查总体展开调查。通过对南岸区部分村民的调查和结果分析,深入反映重庆农村普遍民众对开放“二胎政策”以减轻养老负担的看法。 

一、现状分析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由2010年的人口普查数据可知,我国现有人口共13.397亿,2010年末全国总人口达13.410亿人。在这样的一个人口基数下,我国的人口老年化也在加剧。据《2011年至2015年老年事业发展纲要》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在10.2%以上,60岁以上的老人超过1.3亿,是世界上老年人最多的国家,占世界老年人口的1/5,占整个亚洲老年人口的1/2。而在2010年年底我国60岁及其以上的人口比重已经达到20.38%。据相关专家推测,在2020年将达到27.53%,2030年更将是37.55%,2040年将为45.00%。所以我国将进入“超老年型”社会。中国迅速上升的老年人口比例,对比为数不多的人均收入,难免会让我们想到未来养老难的问题。

三十年前,为控制我国过快增长的人口数量,国家开始实行以“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为主要内容的计划生育政策。在这一生育政策实施的同时,全国除河南省外,各省、市、自治区均规定了“双独夫妇”(即夫妻双方均为独生子女的夫妇)可以生育第二胎的相关内容。到了新世纪初,当第一批独生子女逐渐进入婚育年龄后,“双独夫妇”开始出现,其二胎生育的问题才逐渐显露出来,并且很快成为学术界特别是人口学学者十分关注的重要问题。人口学学者往往是从二胎生育对整个社会的生育率变动所具有的影响的角度来关注和探讨这一问题的。他们所关注的二胎生育问题可以简单表述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中,我国社会中潜在的、符合计划生育政策条件的二胎生育者(即“双独夫妇”)的规模会有多大?这些符合计划生育条件的二胎生育者实际上又具有什么样的生育意愿?不难理解,如果这种“双独夫妇”的规模很大,如果这些“双独夫妇”普遍都希望生育第二个孩子。那么,他们的生育行为将会对我国目前的生育率水平和人口发展态势带来明显的影响,甚至也可能会形成新的生育小高峰。因此,已有一些人口学者在不断努力地利用人口普查和人口抽样调查的数据资料,去分析和预测未来不同时期中,符合二胎生育条件的“双独夫妇”的可能规模②;然而,对于与此密切相关的另一个重要问题,即这些潜在的、符合计划生育政策条件的二胎生育者是否都愿意生育第二胎的问题,则很少有人关注。 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实行之初,各地政府就规定“双独夫妇”可以生育第二胎。这种二胎生育政策的制定似乎具有一定程度的补偿含义:由于父母这一辈只能生育一个孩子,到了子女这一辈时,父母受到生育限制的两个独生子女结婚,就可以享受到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优惠。实际上,这种带有补偿含义的政策优惠同时还意味着这样一种潜在的前提:即当独生子女父母这一代人的生育受到限制后,等到他们的孩子,即独生子女这一代人进入婚育年龄、结婚成家时,社会中的人们(包括独生子女本人以及他们的父母)都普遍希望生育第二胎。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潜在的前提并不一定成立。这种二胎生育优惠政策的作用,也并不一定能够促进社会中那些符合政策条件者生育第二胎的行为。我们应该思考:当独生子女一代人进入婚育年龄、结婚成家时,当“双独夫妇”在社会中大批出现时,这些可以享受二胎生育政策的 “双独夫妇”们真的都愿意、并且都希望生育第二胎吗?他们的生育意愿与那些不能享受这一优惠政策的非双独夫妇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别吗?又有哪些因素与“双独夫妇”们生育或者不生育二胎的意愿有关?这正是本文所要调查分析的内容。

二、农村生育观原因分析

1、计划生育观

今天的农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了,人们有了更多的积蓄来干别的事,但和城市人口相比,农村人口文化素质偏低,思想不够解放,眼界不够开阔以及农村传统思想的病根,在计划生育观上仍存在严重问题。通过调查,接近90%的村民认为农村不该多生,在多数城里人看来,只有一个才不叫多生,但70%的村民认为农村家庭两个孩子最好,尤其是一男一女,她们看来两个并不为多。在对待农村生育与中国人口压力的问题上,35%的村民肯定农村超生会增重国家人口压力,应该严格控制农村计划生育,只有严格符合条件的夫妇才可以生二胎,然而65%的村民给出他们的看法,认为国家人口压力与农村无关,只要人家有能力抚养孩子,可以接受罚款就让生育二胎。

中国人口压力因农村超生而加大。这是最为严重也最为明显的一个问题。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同时也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是国家人口的主要组成部分,国家的发展关系着农民的衣食住行,农村的落后制约着国家的改革发展与创新。对中国而言,农村是其兴衰的命脉。我国的资源总量并不少,但为何我们只能排在发展中国家的行列?显然是人多!计划生育是针对中国人口压力大而制定的一项国策,我们应该积极响应号召,严格按照要求,有计划的生育。

2、多子多福

对“你愿意生二胎”这个问题我向所询访的几十个人进行了调查,他们的年龄集中在25-40岁,结果分析,其中,大约78%的人暗示愿意生二胎,20%的人不肯生二胎,另有大约2%的人暗示,一胎都不想生。 该查询拜访预示出了我国农村现阶段主要育龄夫妇的生育观念:大多的夫妇愿意生育“二胎”,少部分夫妇只愿生育一胎,极少部分夫妇不肯生育。而希望生二胎的大多集中在30-40岁。

这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育观念的改变等各种原因,我国也有部分大中城市逐步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国家虽然连续举行计划生育政策,但为了缓解国度老龄化趋向,在计划生育政策的节制尺度上有所放宽,部分符合生育第二胎 的夫妇开始考虑是否生育“第二胎”。而在农村许多生二胎的家庭并不是被允许的。

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的发展,使妇女教育水平提高与生产率上升。这一方面使得生育成本上升;另一方面,农村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可能改变了小孩对于家庭中的消费属性,因为某些地区生育的原因之一是妇女无事可做。生小孩来养就像城里人养狗、猫当作宠物一样。有些人表示,多生个小孩现在家庭就可以多一份换了,以后老年时生活就会多一份保障。一些35岁以上的家庭表示,第一胎在外地读书,一般男人也常年在外打工,妇女在家无聊,生二胎也可以说是为了有一个精神上的寄托。所以有些人宁愿违反政策规定,被罚款也要生二胎。

而对于一些不想生二胎甚至不想生小孩的人来说,原因有三点:1.政策这道红线不敢逾越2、生儿生女都一样。第三点也是大多数家庭不愿多生小孩的主要原因:生小孩成本太高了。生育成本对于农村的生育主体来说是较为实在的东西。人们往往从小孩的经济效益来进行考察,即生育小孩的成本和小孩成长后可能带来的效益的一种比较。而这种比较的结果则是影响农村生育主体生育行为的重要因素。如今社会较高的生育成本毕然使得生育主体少生孩子,也使“超生游击队”减少。另外西方文化传入中国,西方的生育观念、个人独立的观念在中国农村也悄然兴起。市场经济条件下成长起来的人们,对生育问题的看法绝对不同于以往任何一代。另外西方文化的介入,人们对婚前性行为和同性恋的宽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降低了人们的生育欲望和对未来小孩的期望。

另外教育水平的提高,人们观念也发生了改变。人们认识到了在知识经济时代重点是人的“质量”而不是数量。不仅要生孩子,更重要的是使子女得以良好教育,使其成才。生育成本越来越高,培养一个孩子,往往要支付各种费用。高额的生育成本使得父母必然放弃数量,转而重视“质量”,也就倾向于优生优育。

3、重男轻女

中国封建社会中,“男主外,女主内”。男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关系到个体家庭的经济状况乃至整个家族的兴衰妇。而如今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妇女在社会经济、政治生活中的重大作用也显露出了,于是,随妇女解放运动的开展,男女平等地参与工作、参与竞争。尤其在今天,教育水平提高,妇女知识水平提高,男女地位进一步平等,于是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育观中,女儿也是传后人。

所以现在大多数农村人的生育观念大多也变为“生儿生女不重要,关键在培养。能让孩子从小受到好的教育,将来有出息,父母晚年才会有依靠。本次调查显示,85%的被访者在生育前是不知道孩子性别的。在现在的农村,重男轻女的思想已大大淡化了,87%的被访者表示自己对孩子的性别不介意,但还有很小一部分人表示会介意,喜欢男孩子;不到一成的被访者表示如果生的是女孩,会有失落,但也不会太介意。(稍有失落感的人群中,男性比例多于女性。)几乎所有的被访者都表示,不会因为生的是女孩就减少对孩子的培养和投入,因为对孩子的期望值是一样的,将来孩子面临就业压力和社会挑战也是一样的。

农村居民对子女性别的偏好趋向平衡,一男一女是多数人理想中的家庭结构,但隐含着对男孩的偏好。诚然,在现代文明社会里,“养儿防老”的观念是落后的。但是倘若在社会化养老程度低下,养老缺乏保障的情况下,人们不得不靠养儿去防老。而现在国家开始重视农村的养老问题,而且也在逐步地解决农村的养老问题。

生育观念的改变是30年农村改革发展的深层次巨变之一,农村生育观发生这些变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的方面。

高额的经济处罚迫使有的农村家庭实难承受,使一部分人想生又不敢生。近年来,各地加强对计划生育的有关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宣传也促成了当地群众生育观念的转变。中国目前已有很多地方在尝试通过奖励扶持的办法,鼓励、引导人们接受正确的生育观。

这种生育观的改变,也是30多年来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之果,更与农村经济发展息息相关,而城市则提供了农村观念变革的现代意识之源和榜样的力量。进入21世纪的今天,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农村的青壮年大批走出家门挣钱,外界的先进文化和超前思想也促成了农村育龄人员生育观的转变。城市的一些思想意识开始通过打工者的渠道,对农村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实行计划生育以来,经过30多年的努力,加之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育意愿和行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群众的生育意愿与国家现行生育政策之间的差距大为缩小。从这次调查中,我们欣喜地看到,多年来,计划生育国策的实行,新型生育文化建设的推行以及生育文明的倡导,不仅控制了人口数量,也影响了农村居民的生育观和抚育观的进步,这其实也是农村走向现代文明的一大步。观念和文化传统的改变虽然通常比较缓慢,但它一旦形成,也将在很长的时间内发生效力。农村居民生育观正在发生的变化,当然也是社会变化的结果,同时也提醒我们对未来农村人口和生活方式的变化要提前有所准备。

三、调查结果及描述性分析

重庆自1997年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以来,老年人口增长快,高龄化、空巢化趋势明显,需要照料的失能、半失能老人比例高。截至2009年底,全省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1317万,占全省人口总数的14.9%,高于全国比例2.9个百分点。预计到2020年,全省老年人口将超过1637万,老年人口比例将达到17.8%。80周岁及以上高龄老人、城乡空巢家庭、农村五保老人、农村留守老人比例加大,他们中的多数人将逐步进入半自理或不能自理状态。

根据《重庆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20条规定,有一个子女的夫妻,符合以下10个再生育条件之一,均可申请再生育一个子女.

其中,非农业户口的夫妻再生育条件有4个: 一,第一个子女经市或区县(自治县,市)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组织鉴定患有非遗传性疾病,不能成长为正常劳动力的;

二,第一个子女患有遗传性疾病,不能成长为正常劳动力,但经医学干预后,市或区县(自治县,市)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组织鉴定可以生育正常婴儿的;

三,夫妻一方经市或区县(自治县,市)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组织鉴定不能生育,依法收养一个子女后怀孕的;

四, 再婚夫妻,再婚前一方有一个子女或者丧偶再婚前一方依法育有两个子女,另一方无子女的;

农业户口的夫妻在以上4个条件的基础上,再增加了4个条件:

一, 夫妻双方为农村居民,一方为烈士独生子女,二等甲级以上伤残退役军人或因公致残相当于二等甲级以上伤残的;

二,夫妻双方为农村居民,一方两代以上都是独生子女或男到独生女家结婚落户的; 三,夫妻双方为农村居民,居住在少数民族自治地区,聚居区,一方为少数民族的

四,市人民政府认定的部分山区农村的独生女户,少数民族户或边远高寒大山区的独生子女户;

另有两个条件没有户口限制:

一,双方均为独生子女或少数民族农村居民的;

二,其他特殊情形申请再生育一个子女的,由市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认定并报市人民政府备案.

民众对二胎政策的了解程度:

由此可见大多数民众对二胎政策或多或少是有所了解的。

城市居民被访者愿意生二胎主要的原因是有利于孩子的身心成长,这是出于中国传统的儿女双全的思想,和自己时间和精力的考虑,其他重要原因还有经济允许、减轻子女生活负担和喜欢孩子等。农村居民被访者中原因较为均衡,相比而言选择养儿防老的更多。根据调查员的得询问和调查,主要原因有:

城市居民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社保、退休金较为齐全,农村居民则不完善,所以他们认为养儿防老较为重要。

另外一个区别在于较少的农村居民被访者会选择经济允许,主要原因:

在农村消费支出较少,抚养孩子的代价较小。

由上分析可知二胎政策不宜全面开放,针对经济允许的家庭,可以试行;全面开放后会加重家庭负担,降低国民的素质水平。不符合国家的人才强国战略。所以可以对经济条件允许的家庭或地区试行允许生育第二胎,来缓解我国的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的局面,减轻子女的养老负担。更加完善农村地区的医保、社保等建设,使其养老要得到保证后可试行二胎政策。

综合以上三个方面得出的意见是:

经济允许的家庭和地区试行开放第二胎,完善农村地区的医保、社保建设后可开放二胎政策。

二胎政策是否开放,最终看的是这一政策是否确实有必要性,该政策的实施对我国的人口数量,国民素质,以及经济的发展确实有积极作用。但是作为普通民众,我们的出发点就仅仅局限于自己家庭和者周边环境的考虑。从上图我们也可以看出,男女都约有40%的人觉得国家应该出台的“二胎政策”来降低或缓解我国男女比例的不平衡。还有25%的男性和29%的女性认为“二胎政策”的实施可以减轻下一代的养老压力。还有较少比例的人群选择开放“二胎政策”,因为他们认为人多了就可以增加劳动力,而且每个家庭有了两个孩子才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总的来说,不管男性还是女性大多都希望自己有两个孩子。

开放二胎所带来的不好影响:

当然开放二胎也会产生许多不好的影响,比如说人口压力、经济压力还有家庭负担等,其中经济压力大和家庭负担重是最主要因素。

四、研究对策

二胎政策更应该对哪些家庭开放:

现在我国已经从“十一五”规划过度到了“十二五”期间。据全国政协委员、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王玉庆说,目前计生部门正在考虑放开二胎政策,很多专家对此做了研究。放开二胎政策不会导致人口暴涨。他个人赞成逐步放开二胎政策。现在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如果第一个是女孩儿,政策允许生第二胎。这一政策可以在城市逐步放开。因为中国的老龄化问题比较突出,人口红利也到了一定阶段。王玉庆透露,目前计生部门也在考虑此问题,很多专家对此做了不少研究,他个人认为,二胎政策到“十二五”末期可能会放开。王玉庆认为二胎政策一旦放开不会导致人口暴涨。现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人口出生率都在下降,特别是本地常住人口。因为现在养一个孩子的成本高了许多,且年轻人的观念也在发生变化。这也符合国际规律,生活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不需要政府控制,人口自然会下降。所以开放或者试点开放二胎政策的条件是允许的。因此二胎政策更应该对出生率较低地区的家庭、老龄化程度严重的地区家庭、夫妻中一方或双方是独生子女家庭开放。

就宏观上看,在人口政策三十年这个重要节点上,产生的种.种变化,意味着调整人口政策的微妙期已经来临。而具体落实到每个家庭,在这个高消费的时代,人们的家庭收入水平与是否愿意生育二胎成为了又一大问题。的确,养孩子的“经济成本”不容小觑,这不仅在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表现明显,在很多西方国家也尤为常见,据统计显示,在美国,中等收入家庭抚养一个孩子到18岁成人的费用是291570美元。美国农业部发表年度报告说,它的这一估算考虑了通货膨胀因素,但不包括孩子的出生费用和大学教育费用。那么在中国养一个孩子要多少钱?据媒体报道,从直接经济成本看,0~16岁孩子的抚养总成本将达到25万元左右。如估算到子女上高等院校的家庭支出,则高达48万元。估算30岁前的未婚不在读的子女的总成本达到49万元。孩子们花了多少钱?这是一笔苦中有甜的糊涂账专家勉为其难推算大致费用。由此可见,人们的家庭收入状况,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他们对是否开放二胎政策的看法,以及他们自己生二胎意愿,甚至是否有能力养一个孩子。当然不同层次收入的家庭,对是否开放二胎政策有不同的看法。

从国家现状客观上说,我国人口生育尴尬现状令政策调整两难,中国社会的快速老龄化和新一轮的“用工荒”已经敲响了警钟,所谓的“人口红利”正面临严重的挑战甚至是行将枯竭。一方面,劳动力人口下降和老龄化加速,国家似应对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适当的调整,以保障必要的人口基数和劳动力数量;但另一方面,中国经济虽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巨大的进步,但总体水平还比较低,发展还很不平衡,人均收入落差大,在普通居民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因此生育二胎对大多数家庭来说都将面临很大的经济压力,大多数普通城市居民因为生活的高成本负担而不敢或不愿意生育。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农村地区人们的住房、饮食等方面的压力相对城市居民较小,再加上农村地区的居民受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较为严重,所以即使在巨大的经济压力下,大多数的农村居民都愿意生育二胎,或者目前已经生育了两个及以上的孩子。

在实地调查中,我们发现超过7成的已婚人员在年龄上和经济状况上都要高于未婚人员,并且,较多已婚人员表示,由于社会压力的不断加大,父母工作节奏的提高,独生子女的孤单感日益加重,而且在中国普遍本地人员外地上大学的情况下,可以减轻自己对孩子的思念之情。此外,有相当一部分人表示,有2个及以上的孩子可以有效地缓解孩子们的养老压力。所以,如果政策开发及经济条件的允许,55%的人员认为自己会选择生育第二胎。而对未婚人员的调查中,由于本身人群的年龄较低,经济状况尚处于较低水平,接近6成的人员表示,在社会上再拼搏2~3年后才会考虑成家立业的问题,而鉴于目前的情况,暂时只打算要一个孩子。

2009年成都市农村居民人均年纯收入7009.9元,城镇居民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7589元。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性出4141.4元,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0857元(数据来源于四川省2009年统计年鉴)。

结论:我们通过对不同性别,年龄,居住地,月收入,受教育程度民众的调查与分析得出不同人群拥有1个孩子的比例都比较高,但如果在经济条件允许下,大多数的男性和女性都希望拥有第二个孩子。而且大多数的男性和女性都希望拥有第二个孩子,并且认为可以先试点开放,然后全面开放。

二胎政策对社会影响的调查与分析篇二

“单独二胎”是指夫妻双方一人为独生子女,即可生二胎。 2013年11月15日,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外发布,其中提到“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这标志着“单独二孩”政策将正式实施。单独二胎政策是国家根据现在的中国的人口状况和现实切实需要提出来的,是对计划生育政策的肯定和坚持,同时也是根据客观实际做出必要的调整,从我们的身边即可感觉到单独二胎政策带来的影响,也给我们国家带来很广泛的影响。

为什么要实施单独二胎,实现单独二胎的条件:

首先是我国随着实施计划生育累计减少出生4亿人口,我国出生的人口减少,人口增长率一直维持在低的增长率。由于出生人口减少,低龄人口的比重在我国人口结构比中越来越低。现实生活中我们可发现我们的朋友同学大都数都是独生子女,上学的人数一年比一年再减少。如果继续严格控制出生人口,会导致低龄人口继续减少导致以后的劳动人减少给国家的生产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

其次就是我国随着时间的推移,步入老年的人口在继续扩大,2010年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到全人口总数的8.87%,我国已步入老年人社会。现在老年人的比重越来越大,我们的周围,父辈伯父等渐渐老去。人老了失去了劳动力,身体骨子变差,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需要赡养。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医疗等一系列问题的存在,需要在以后适当扩大低龄人口的出身比重,老了以后有更多的年轻人来创造更好的养老条件,减轻国家的负担,使经济依旧活力无比。

最后,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创造的物质财富足够承担更多人口所带来的压力,适当地增加出生的人口也不会给国家经济和环境带来严重的影响。在计划生育实施下,大部分人只生育了一个子女,给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做出了贡献。当然他们也是计划生育做出了一定的牺牲,例如很多失独家庭的出现,仅有的儿女因为身体健康或一些不测而离开了人世,留下父母在人间。有的单独子女,一对夫妇就要养四个老人等。现在有条件,也就如改革之初,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一样。为了增加低龄人口给国家减少未来的未知压力,允许单独一方子女的家庭可以生育两个小孩,这样既有利于消除独生子女带来的影响,有利于出生人口的增加,但又不会引起整个社会人口爆发式的增长。 对于放开单独二胎,全社会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热议,给社会带来巨大的影响。从我的身边分析放开单独二胎带来的影响。

实施单独二胎,对于曾经在计划生育下,只有生育一个小孩的家庭的人来说很是激动和喜悦。就如我的邻居,只生了一个小孩,现在他的小孩也结婚生小孩了。他们很希望能够多生一个孙子或孙女,但又不允许或面临超生高额的罚款。但现在放开的单独二胎,在计划生育政策下像他们这种情况完全可以生第二胎。我的邻居很是高兴,等待着政策正式落地去办理第二胎的准生证,他们始终觉得他们有能力抚养两个小孩,多一个小孩给家庭带来多的希望和更多的心灵安稳。 的确也是,如果双方都是独生子女,一对夫妇就要赡养四个老人,很大的压力,多一个子女多一份分担,对社会也是一种稳定和贡献。

实施单独二胎对目前来说已经在有形和无形中影响着未婚者的择偶对象。现在的家庭都已经大多富裕起来,在经济实力提高财产的增多,更多的人都想着多生一个小孩。由于目前如果对方是独生子女便可多生一个小孩,于是很多父母多想着找一个独生子女作为自己的配偶。,“单独二胎”放开后,有1/4左右的未婚网友表示会改变择偶标准,以后更倾向于选择独生子女。独生子女是婚姻市场的抢手货,的确是现在 一个不可争辩的事实。在我身边,我认识很多朋友的父母都希望能找个独生子女的作为自己子女的对象。因为自古而来多子多女的思想在中国人心中根深蒂固,谁都想开枝散叶,多子多福。现在有单独二胎这样的政策颁布,他们就努力抓住这个机会了。

随着生活成本的提高,多种原因夹杂在一起,很多独生子女并不想会多生一个小孩。在一项腾讯网做的调查中,现在尽管政策允许独生子女可以生第二胎了,依旧不想生二胎的原因中,近八成网友选择“经济不允许,生孩子成本太大”,而这几乎没有地域、性别和年龄的差别;如果政策允许,经济问题成了阻碍所有人群生二胎的最大原因。不过,从受教育程度来看,选择此项的比例与受教育程度成反比,研究生以上学历的人,选择经济障碍的比例最小,只有六成左右,三成左右研究生以上学历的人选择了“工作太忙,多一个孩子没精力照顾”;高中以下学历的网友则超过八成认为经济为第一障碍。的确在像广州,深圳这样的大城市里,养一个小孩的成本从出生到大学毕业绝对要超出100万,很多家庭难以再花费那么多钱去多养一个小孩,在时间和经济的条件下他们决定好好养好一个小孩就足够了。虽说经济原因是影响单独二胎出生的重要原因,但是在我们周围,想在我们贵州我们家乡那边,现实中很多人都有生二胎,现在放开了单独二胎,给她们生第二胎更减少了罚款的压力。因为他们的观念不同,生多一个也是这样抚养长大,地域和环境的不同,越是富裕的地区国度出生率越低,像日本出生率负增长,而贫穷的印度人口将超越中国。

单独二胎有助于减少失独家庭。随着计划生育的推行,出现很多的独生子女,很多独生子女因为多种的原因离开了人世,留下了孤独的父母在人间,这对父母是最沉重的打击,而他们的老去也给社会带来负担。就如我们村里,已经有好几对这样的父母,没有了仅有的小孩,现在还没老,生活还能自理,万一重病来临和年老日子苦不堪言。一个村都有这样的父母老人,纵观全国,带给我们的是很多悲凉,国家也要救济他们负担重。如果独生子女可以多生一个小孩,将在以后提升家庭抵御风险的能力,增强家庭养老照料功能,多一个子女多一份希望多一份内心的安慰。

实施单独二胎能够增加未来的劳动力数量,提高社会生产率,推动经济增长社会稳定。单独二胎,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出生人口的数量。中国一直保持低生育水平,甚至目前已接近超低生育水平。过低的生育水平不仅会导致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的短缺,更会降低经济潜在增长率。近年来我国劳动人口的降低,人口红利在不断消失,工人的人工成本在不断地增加,很多劳动密集型企业迁往东南亚等国家,不利于经济的增长。潜在增长率的正面影响,负面影响程度也非常微弱。但是,当放开生育政策后出生的这一代人进入劳动力市场,政策调整对潜在增长率的积极作用将会比较明显。有了充足的劳动力,各行各业才会兴旺发展,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勃勃动力,稳定社会环境,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实施单独二胎对于相关的行业发展带来机遇。该政策的实施,最为受益的当属与母婴有关的消费产业,而这涉及医疗检测设备、免疫疫苗、婴儿配方奶粉、奶瓶、婴儿纸尿裤、婴儿护理产品、妇婴服饰、早教幼教、玩具、游戏、动漫、教具教材、游乐场等一系列围绕母婴消费的产业链。带动这些行业的发展会吸纳更多的人就业,刺激和推动经济的发展。随着出生人口的下降,现在我们周围很多小学的学生在不断减少,随着减少的时间规律,高中和大学的学生都会相应的减少,而我国目前就拥有较多规模的高等院校学校等,对进一步充实生源,稳定学校教育的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这次政策调整放开单独二胎,人口的增加,将极大促进楼市刚性需求的增长,有利于房价的健康稳定,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平稳发展。

二胎政策对社会影响的调查与分析篇三

为了控制人口过快增长,遏制人口暴增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中国从1971年开始实行计划生育出政策,并且从1980年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然而近几年来,随着人口数量的有效控制以及人们对人权的呼吁不断增高,国家逐渐放宽了独生子女政策,实行二胎政策。2013年下半年的“一独生二胎”政策消息更是引发了广大群众的高度热议。因此,本小组对此情况展开了一场深入调查,调查情况如下:

调查目的:探究二胎政策给人们、社会和国家带来的影响

调查时间:2013年11月20日-2013年12月10日

调查地点:网上

调查方式:问卷调查

调查内容:关于人们对二胎政策实行的反应以及二胎政策将会对人们,社会,国家带来的影响。

调查过程:本小组成员通过在网上发放调差问卷的形式,充分调动社会群体,发动亲戚朋友参加到调查中来,进最大可能地搜集到最广泛群体的意见

调查对象:未婚人士(在校同学,哥哥姐姐,朋友),已婚人士(35 岁以下的老师,工薪阶层,打工族,35岁以上的有稳定工作并生养一个孩子的家庭)

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中国在中国大陆地区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当时正值改革开放初期,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医疗水平提高,社会环境趋于稳定,全国人口出现了迅猛增长,到1 995年2月1 5日零时,人口达到12亿,为了应对这个人口难题,计划生育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面推行,1982年定为基本国策,但南开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教授原新指出,中国已经持续了20多年的低生育水平,已经达到或接近一个超低生育水平,一些人口结构性问题逐渐显现。在经历了迅速从高生育率到低生育率的转变之后,我国人口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增长过快,而是人口红利消失、临近超低生育率水平、人口老龄化、出生性别比失调等问题。国内20多位顶尖人口学者历经两年的研究指出,我国的人口政策亟待转向,尤其是生育政策应该调整。基于各方面考虑,中国于2013年提出单独二胎的政策,这将是中国人口政策上的一次大变革。

为了了解人们对单独二胎政策的了解程度和观点看法,我们做了这次调查,本次调查对象多为在校大学生,同时也是单独二胎政策影响最为直接的一代人,他们即将面临结婚生子的人生抉择,在此问题上最有发言权,他们的观点总结为此政策对个人,社会国家等各方面的影响。主要为以下几点:

1. 生育率短期内显著回升;

2. 老龄化程度也降低;

3. 出生人口性别趋衡;

4. 劳动年龄人口增加;

5. 家庭发展能力提升;

6. 对公共资源造成一定压力;

7. 生育势能释放后产生波动;

反对单独二胎的声音层出不穷。如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程恩富等人认为,中国应该推行更为严厉的“独生子女政策”,即:“城乡一胎、特殊二胎、严禁三胎、奖励无胎”;并将总人口逐渐减至5亿人左右。政府机构中也有一些反对者。他们的理由大致相近:担心放宽生育政策会导致人口突然增加,不利于环境、资源、城镇化、就业、人均国力和人均生活水平等很多问题的解决。有的政府经济部门甚至担心人口总数增加,会导致人均GDP下滑等。一位国家人口计生委的重要官员曾对记者介绍,“单独二胎”政策还遭到了几个省份省委书记的反对。

单独二胎政策开放后,多数家庭在短期内考虑生育二胎的可能性,在家庭结构和子女成长方面,二胎是很好的选择,调查中超过半数的调查者对于单独二胎政策持支持观点,但现实中很多家庭也在再三权衡后选择了保持现状,这主要来自于中国社会较低的就业率,上涨的房价,教育资源短缺等现状。单独夫妻生育二胎的意愿 由生活压力高低决定。而生育成本占本次调查结果的86.36%、大家庭抚养压力占72.73%,教育成本占54.55%正是阻碍他们生二胎意愿的首要因素。其中最大因素是“养不起”,大多数家长为孩子买房就要耗尽一生的积蓄,仅是孩子的衣食住行、医疗教育成本也是大开销,社会学家徐安琪的调研报告《孩子的经济成本:转型期的结构变化和优化》显示,从直接经济成本看,0~16岁孩子的抚养总成本达到25万元;到子女上大学再读研,则高达48万元。所以尽管开放了单独二胎政策,仍有大多数人抱着多养一个利大于弊,不如养好一个孩子的想法,也有调查者提到看似生育二胎前期花费较头胎少,但后续隐形成本上涨无可避免,生育二胎后不仅会带来经济压力,还有精神上的压力,感觉责任重大,现在不少年轻的购房者都反映出一种新的购房思路,因为有生育二胎的打算,购买新房方面趋向于“一步到位”而多选择大户型住房,而在教育方面,现在儿童多为精养,常有家长抱怨各种教育困难和鸿沟,如果面对二胎,将会牵扯进更多的精力,同时升学压力的不断加剧,迫使应试竞争早已出现里幼龄化趋势,单独二胎政策全面放开的几十年内,随之而来的人口高峰期会催生孩子们之间更激烈的升学竞争。现在的社会教育资源也存在不均衡现象,单独二胎政策被广泛应用后,若不及时推进教育改革,相应公共资源也将呈现短缺局面,特别是在一些人口基数不大的小城市或县城,公共资源保障的弹性很小,再加上资源原本不足,出生人口哪怕增加不多,幼托、幼保、幼教机构等公共服务就难以满足。

在支持放开二胎政策并且打算将之付诸于实际行动的人群中,我们不难看出,对二胎政策最欢迎的是两个群体:一是先富人群,他们有充分的物质基础来抚养二胎,甚至多胎,但在缺乏信仰和制度保障的前提下,其后代面临未富先奢的危险,甚至是移民潮的先行军,导致社会资源使用的不公加剧甚至浪费;二是奉行多子多福哲学的广大农民阶层,充满生子改变命运的冲动,但鉴于现在阶层分化加剧,贫富差距拉大,贫二代上升越发受限,每年高考弃考人群剧增,终演化成社会负担的可能大增。

但是就调查结果显示来看,多数人还是认为二胎的利大于弊,半数以上人认为二胎有利于平衡比例。放开单独二胎的政策也让人们回想起了中国传统大家庭中人丁兴旺的传统观念,拥有多个孩子的家庭中的孩子是能够获得宝贵的成长经验的,多数调查者反映在计划生育政策下的独生子女们太孤单,若有兄弟姐妹,他们可以互相照顾。按照联合国的标准,60岁以上老年人口在人口中的比例达到10%,或者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7%,一个国家或地区就成为老龄化社会。中国早在2000年就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如果继续坚持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不放开二胎,那么按照联合国的预测,本世纪中叶以后中国人口抚养比依然持续上升,2070年将达到0.8的超高水平,即4个劳动力至少需要供养2个老人和1个小孩,既是中国现代社会普遍的4-2-1家庭结构,这种家庭结构不利于家庭抗风险能力的提高,反而提升了社会压力,滋生了社会不安定因素,单独二胎政策从政策上终止了这种不合理的家庭结构,有利于家庭经济社会功能的发挥。很明显,若不尽早放开二胎政策,老龄化将成为中国未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

从中国自古以来的家庭传统来看,家庭养老一直是中国的最主要的养老方式,并且中国现在的社会养老保障体制仍不完善,还不能覆盖和保障每一个中国公民的养老问题,大多数公民并不完全寄希望于社会养老而是中国传统方式——子女赡养。所以在父母方面,许多家长考虑到若是多子女家庭,父母自身的晚年生活会更加有保障,随着我国首批独生子女的父母正步入老年,“失独老人”和“失独家庭”问题也日益凸显,实施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使得因为各种意外产生的失独家庭难以正常生活,当“失独老人”年老体衰,需要孩子照顾时,不仅孤立无援,养老院也因为资源紧缺而无法完全消化,老无所依加上精神寄托的缺失,使这一人群成为计生政策的间接牺牲品。当年,数以亿计的中国父母响应计划生育号召,诞下唯一的孩子,将所有希望寄予其身上。然而中国现在有超过1000万独生子女家庭遭遇丧子,造成2000万失独父母,而开放单独二胎政策则有利于缓解此问题的发生。另一方面,对于孩子自身来说,这种多子女家庭也可以缓解由于独生子女政策造成的一系列青少年性格缺陷问题,父辈的溺爱娇宠容易使孩子变得自私,早期难养成尊重长辈、遵守纪律的自觉性,多数独生子女缺乏安全感,没有兄弟姐妹一起成长的宝贵回忆,缺少与人协同合作的精神,社会交往能力较差,易于对父母形成依赖性,并且孩子缺乏应有的游戏时间。但是在多个孩子的家庭中,父母的关爱被分配到每个孩子身上时,这不仅可以增进感情,更可以从小培养他们的责任心,与人相处等能力。这就可以大大避免过度关注的压力和过度溺爱。由此可看出放开单独二胎政策不仅有利于这些陈年积习的缓解,同时使孩子更易于养成“温良恭谦让”的优良传统品质。

与此同时,放开二胎政策也会对社会带来一定的冲击和影响。可以预计到,放开二胎的政策将对某些行业带来直接的影响,将使婴儿和儿童相关行业和产品,如奶粉、尿布、婴儿推车、儿童服装等明显受益。各方面的数据和信息均显示,中国生育水平已经明显低于2.1的更替水平。同时,按照国际经验,城市化、工业化和受教育水平提高等因素还会进一步加剧这一趋势。人口红利加速消失、老龄化加速以及未来可能的劳动力短缺问题将成为新的重大挑战。所以现在尽管在生育二胎上仍存在许多困难,许多家庭是保持一种积极的观望态度的,可以预见到,如果中国社会环境有所缓解和改善的情况下,生育二胎是绝大多数人的优先选择

二胎政策一旦放开会不会导致人口暴涨?会不会像几十年一样使中国人口再次走向巅峰?据调查,2013年中国的劳动年龄人口将不再增长,而是零增长,之后就是负增长。今年将是一个极具标志性的转折点,根据测算,2013年人口红利就将结束。中国不得不面对即将到来的“未富先老”局面,放开二胎是重要解决办法之一。中国在人口大国的基础上再一次面临首都经贸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副院长童玉芬说,放开“单独两孩”政策下,未来15年后,劳动力总规模将每年多出2800万,到2050年劳动力规模减少幅度将相差3个百分点。她说,如果生育政策不变,我国每年减少有效劳动力供给811万;实行“单独两孩”政策后,每年减少760万左右。这将大大缓解我国未来劳动力的供需失衡。尤其是我国劳动力规模大幅度下降的拐点将出现在2025至2030年前后,当前调整生育政策正是时候。同时也应该指出的是现今中国的人口环境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中国的发展程度也发生了变化。随着科技和生产的发展,现在的资源已经能够承受起人口政策的调整。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人口出生率都在下降,特别是本地常住人口。因为现在养一个孩子的成本高了许多,且年轻人的观念也在发生变化。这也符合国际规律,生活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不需要政府控制,人口自然会下降。

此外,人们担心生养二胎后,孩子的教育质量不能保证。孩子多了,老师顾不过来,继而不能保证每个孩子的教育质量。其实,换个角度,这种情况其实可以缓解中国的就业形式。目前,中国的就业形式严峻,孩子多了,原来的学校也不能满足学生,相应地,就要增加一些学校,学校增加了,老师的数目就要增加。 中国现在正在大力推行教育改革,这必将有力地促进中国教育的软实力的发展和各种硬件设施条件的提升。

综合我们此次调查反映出来的现象,我们小组认为放开二胎政策在新世纪背景下的中国社会是一项中国人口政策上的重大改革,虽然它的可行性任存在许多争议性,但现在多数人群是偏向于持旁观赞成的态度,人们按捺住喜悦的心情,同时也出于转型中的中国社会各种矛盾压力,新一代中国人对于子女概念的转变等原因,综合这些原因而选择了理性面对这一新政策。不难预料,这一新政策会对中国未来几十年社会国家的各个方面带来一定影响。


二胎政策对社会影响的调查与分析4篇相关文章:

二胎政策对社会影响的调查与分析4篇

二孩调查报告3篇

关于二胎的调研报告

计划生育调查报告范文3篇

计划生育调研报告范文3篇

当前就业前景调研报告范文4篇

老龄化调查报告范文精选5篇

居委会2020年终工作总结

大学生思修报告范文4篇

调研报告

    798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