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实用范文>其他范文>教育叙事>

2023幼儿园教育教学叙事

晓芬分享

幼儿园是孩子们最早接触学校教育的场所,提供各类适龄儿童的教育与培养环境,为幼儿的成长奠定基础。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3幼儿园教育教学叙事,供大家参考学习。

2023幼儿园教育教学叙事

2023幼儿园教育教学叙事(篇1)

在幼儿园科研主任的岗位一直致力于带动教师开展教育研究,幼儿园教育叙事论文。屈指数来,获得了不少成绩。但是,仔细想想,对大部分老师来说,搞“研究”还是相当困难。她们总会说,自己理论不够,“研究”还不靠谱。

这些年,伴随着课程改革,各种口号和活动层出不穷,如“聚焦课堂教学、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等等。的确,老师在专业发展上提升了不少。但是细看她们的公开课,或所写的文章,似乎也陷入了一种套路:讲究用理论来套实践,用专家的专业理论来诠释自己的活动。表现在明明是老师按自己的思路、想法设计了活动,也进行得有板有眼,形成文字时,为了提升自己的“专业”、增进所谓的“深度”,她们往往原封不动地搬来专业理论来“作证”。在各种反思笔记、教学研究中,这种现象比比皆是,“师出一门”,看不到教师真正的想法和说法。

如何正确对待专家的引领,发挥教师主体在专业发展中的选择性和创造性?

我以为,教师的专业发展也许已经走到了某个瓶颈处,形式主义的操作技术,套路式的滥用理论,重于用而疏于悟的浅表式“耕作”,看似活动频频,节奏飞快,其实,在重形轻质的过程中,他们的情感、认知、行为并没有得到真正的改变。

在频繁的教学评比、课堂教学展示中,我们的老师倦怠了,人也因此变得麻木了。强势话语的“洪水”淹没了教师。

怎样才能触动教师心灵深处柔软的地方,恢复他们对教育的敏感,找回曾经对教育的热爱和激情,我苦思冥想。

20____年起,我作为学员参加了两期“区教育科研名师工作室”的学习。在学习中,我读到了导师黄建初推荐的好文章——来自基层的“名师”的网络博客文章。孙明霞、沈丽新等一些扎根在基层土地中的“名师”,她们致力于课堂教学,她们也搞研究。但与那些抽象的理论、空洞的说教相比,她们呈现给我的是一个个动人的教育故事。她们用自己的故事、自己的实践,诠释了教育的信念和个人化的理论,让我看到了教育的生命磁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生命对话,感觉到的是生命脉搏的跳动。

她们娓娓道来的教育故事冲击了我的心灵。

早就听说过“教育叙事”这一词语,只是没有在意。20_年初,黄老师向我推荐了刊载于江西的《教师博览》(原创版)杂志,我读到了很多故事,杂志把这些故事叫做教育叙事。卷首的介绍“与教师一起从事教育研究的学者——陈向明教授”,对我促动很大。文中说到,教师自己有很多个人化的理论和知识没有被挖掘出来,把教师的知识总结、提升出来,既能丰富教育理论,也能为教师赋权,提高教师的专业地位和意识。

“教育叙事”这个词不再陌生,在一次次阅读和学习中,我怦然心动!

我想,教育叙事可能就是我一直苦苦寻找的帮助老师找回“失落”的一种方法。因为,教育叙事让老师们讲述自己经历的教育事件,真实地描述自己的心理活动,生动地再现当时的行动,用自己的故事阐述自己的理念。

我想,教育叙事研究会有助于教师找回“迷失的自我”,重现教育生机。

让教育叙事来凸现教师个人的体验。

2023幼儿园教育教学叙事(篇2)

连续几天卫生间的地面、墙上总是湿的,而且班上的保育员也反映肥皂袋里的肥皂总是掉到水池里,没几天肥皂就没有,用得特别快。到底是怎么回事?我询问幼儿,孩子们都说不知道。于是,我决定一定要弄个水落石出。

因此,我特别关注幼儿进入卫生间的那一个过程。有一天上午,我站在卫生间门口看着幼儿一个一个擦肥皂,冲洗干净之后孩子们都走出来,结果毫无线索。

下午,我故意在教室里忙里忙外,大约过2分钟,我就悄悄地走到卫生间,看见张艺奇小朋友两手放在水龙头上,水龙头里的水一下子冒出来,溅到墙上、地面上,然后她两只手握着肥皂袋使劲儿地搓呀,挤呀,不一会儿水池里就多几块碎肥皂块。我走近张艺奇身旁,她还没发觉。于是,我轻轻地叫一声:“张艺奇,你在干什么呀?”她马上回过头,把手伸出来对我说:“我洗手呢,马上就洗好。”说完便去擦毛巾。

事情虽然已经真相大白,但是,当天我并没有在全体幼儿面前批评她,而是耐心地询问她:“告诉老师,你为什么在卫生间里玩水,玩肥皂?你一定有什么新发现对不对?”原本神情紧张的她听我这么一说似乎轻松不少,她很自豪地对我说:“我发现用手堵住水龙头水花溅出来象喷泉一样,特别好看,我想,如果再加点肥皂泡泡就一定更漂亮。”听她的解释,我笑着问她:“那你进行新发现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我们卫生间的地面上,墙上都溅上水珠,而且,肥皂也被你挤碎掉在水池里多浪费啊。”她抬起头看看我,又低下头抠着衣角,嘴巴张张,但是我没有听见什么,于是,我对她说:“没有关系,大声说,老师不批评你。”她这才说:“我也发现水都跑到外面,可是我真不是故意的。”

事后,我针对这件事情进行分析:也许是一个偶然,让张艺奇发现用手堵住水龙头溅出来的水花象喷泉一样很漂亮,后来,她可能觉得光靠水龙头溅出的水花还不够美,于是她就想到用肥皂泡装饰一下水花。她这种探索的精神我们还是应当给予鼓励和赞赏的。但由于年龄小的关系,她在尝试的过程中根本无瑕顾及玩的过程中水花四溅所造成的后果,所以,这时我们老师就必须给予必要的引导。

2023幼儿园教育教学叙事(篇3)

幼儿天生就喜欢依赖吗?幼儿天生就胆小吗?有些幼儿为什么会这样呢?只能说从小父母太忙,没有时间看管幼儿,只让幼儿的爷爷奶奶来照看,老人喜欢宠爱幼儿的,时间长了幼儿就有依赖性,所以什么事情都要靠大人。还有些是因为父母不会引导幼儿,所以就能出现了撒娇、胆小、内向的表现。

每天早上幼儿都要晨练,因为怕晨练太单调了,所以各班都制作了一些新的晨练器材,有一次我班上借用了别的班制作的新的器材,是用王老吉的瓶子做的,三个瓶子绑在一起,用脚在上面踩,像过独木桥一样的,要慢慢的,走不好会倒下来的,我班上没有玩过的,感觉比较新鲜,不过也有一点难度。我班上有一个女孩子今年4岁半叫刘心怡,她有一个表哥在我班上,所以她跟着表哥一起上学也来到我班上了,可是她的独立性不太好,可能是因为年龄有点小跟不上,不过这段时间写字进步了不少。她爸爸妈妈都很忙,每天都是奶奶来送,经了解她在家很喜欢依赖大人,独立性太小,有一点自己做不来的小事就喜欢哭。这天早上,我班在玩这个器材,有几个小朋友都不怎么会玩,不过他们胆子比较大,自己敢往上踩,慢慢就会了。刘心怡早上来到幼儿园和我打过招呼后,我就让她排队,她看到别的小朋友玩,也看到了有些小朋友在上面站不稳,有的也倒下来了,有些害怕,轮到她时她说:老师我不想玩;我说:为什么啊?小朋友都在玩你为什么不玩;后来我一想,我明白了,因为我了解她的性格比较胆小,喜欢依赖别人,我知道她有些怕,平常我们玩的都比较简单,都是一些爬、钻、跳之类的。我就告诉她:不用怕,老师扶着你好不好;她说:我不想玩;我说:你看别的小朋友都玩的很开心,都会踩的,只要用脚心踩到瓶子中间就不会摔倒的,再说老师扶着你不会摔倒的;她就点点头同意了,我就扶着她慢慢的踩着瓶子走,有一个是两个瓶子绑在一起的,她不敢踩,就看着我,我说不用踩了,直接走到下一个瓶子上就行了,她点点头慢慢的都走过去了。我说:刘心怡好棒啊,好了,到后面排队吧;她很高兴的到后面排队去了。过一会儿又轮到她了,她又让我扶着,刚开始我就慢慢的扶着她,走到一半的时候,我就试着不用力扶她,让她轻轻的用手搭到我的手上,走到两个瓶子的地方也敢用脚去踩了。第三次玩的时候,我说告诉她:老师不扶你了,老师跟着你走;这次她就很大胆的去走,我就跟着她走,她有点站不稳的时候,就用手碰一下我的腿,慢慢的走过去了。我看她差不多了不用我扶了。我就走到旁边帮汪老师组织一下别的幼儿,我看到她第四次玩的时候也不怕了,慢慢的走过去了,走到中间时,一时不注意把瓶子踩倒了,她自己扶起来,继续走过了,走过去后很高兴的跑到后面排队,第五次玩的时候一点就不怕了,很快的就走过去了。我看她玩的那么开心也不特殊照顾她了,因为她现在和别的小朋友一样,不怕了玩这种器材了,也玩的很开心。

通过这件事后,我明白了,对待胆小喜欢依赖的幼儿需要老师耐心、细心的去教,首先要了解她的性格,才能够针对性的教育她。像刘心怡的性格我就比较了解所以教起来比较顺手。所以以后和幼儿沟通首先要了解她,才能够针对性的的引导她们变得自信、大胆、独立。我们也会多和她的家长沟通,让她慢慢的学会独立,不再在依赖大人。

2023幼儿园教育教学叙事(篇4)

这学期,我接任的是一个大班。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我发现孩子们的表达表现能力不尽如人意,常常表现出揪衣角、伸舌头、双臂夹紧、身体僵硬等焦虑、紧张的神态。在与原任教师交流后我了解到以前幼儿表现的机会比较少,大部分幼儿羞于当众表达。由此,我想到从讲故事入手,帮助孩子培养自信,提高表达表现能力。

才艺展示会

有了想法以后,我就立即引领孩子进入积极的准备状态。我先让孩子自选一个喜欢的故事,待熟悉故事内容后让他们在小组内讲述,再逐步过渡到在全班故事会上讲述。

我没有想到,在练习过程中,不少孩子不但不够自信,还总有抵触情绪。有的孩子不管我怎么鼓励、怎么引导就是不肯开口讲故事。于是,我只能调整原来的方案,把“故事会”改为“才艺展示会”,让幼儿根据自身的特长,表现最拿手的才艺,如唱歌、跳舞、朗诵、武术表演等都可以,这个想法得到大多数孩子的认同。为了让幼儿体验到成功感,我又与孩子商讨、与家长沟通,发掘每个孩子的优势、特长,帮助他们将自己的才艺表现出来。

在才艺展示会上,我们除了看到唱歌、跳舞、讲故事,还看到了滑轮滑、抖空竹、唱豫剧等。孩子们的表现获得了同伴的阵阵掌声,他们的自信心也在逐步建立。后来,在区域游戏或自由游戏时,孩子们经常会自发地进行才艺表演。

每月故事会

第一次的才艺展示让孩子有了自信。为了帮助孩子较快地提高口头表达能力,我决定举办班级故事会。为了确保这次故事会不再“夭折”,我做了很多准备工作。首先帮助孩子选择适宜的故事内容,建议字数控制在500字以内,角色关系要简单,便于幼儿记忆,语言要通俗易懂。其次,我通过“家长园地”等途径及时与家长沟通,争取家长的支持、配合、帮助。

经过一个月的准备,班级故事会终于开始了。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大部分孩子表现得从容、自然,个别孩子虽然还有些紧张,但能在全班幼儿面前讲故事,这就已经迈出了一大步。孩子们对自己的表现也比较满意,因此,信心更足了,积极性也更高了。我决定以后每月举办一次“故事会”,为孩子提供充分地表现、表达的机会。

家园联谊故事表演会

通过每月故事会的锤炼,孩子们已经摆脱了羞涩和胆怯,他们不再满足于单纯的讲述,更不满足于只在班级这个小圈子里表现,他们希望能表演故事,并得到更多观众的支持、帮助。于是,一个新的创意——“家园联谊故事表演会”诞生了。

有了创意,我便和孩子们一起做起策划和准备工作:准备新故事、制作宣传海报、设计邀请函、征集家长意见、商讨会场布置、确定人员分工……在大家的精心筹划下,故事表演会如期举行。看!活动室内外到处是忙碌的身影,接待的、摄影摄像的、计分的、主持的……所有任务都由孩子和家长承担,他们各司其职,忙而不乱。“演员”更是不负众望,现场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孩子的表现得到了大家充分的肯定。

故事表演会结束后,园长给孩子们颁发了奖状,有最佳表演奖、最佳选题奖、最佳设计奖,还有最佳制作奖、进步奖、合作奖等,孩子们激动万分。而园长发表的活动感言和“快乐生活,快乐学习,快乐成长”的真心祝愿,更使在场的所有人感动不已。

在故事会上,孩子是活动的主人,他们主动、自然、自信,学会了共同协商、探索,不怕困难,积极寻求解决的办法。总之,“故事会”使孩子们充满阳光、充满自信。

2023幼儿园教育教学叙事(篇5)

今天游戏后,孩子们一个个陆陆续续从我前面走过,入厕、饮水,与往常一样,我在旁边一个个的摸着他们的头,逗逗他们开心,摸摸他们的鼻子,和他们说悄悄话······此刻的我已和他们融洽在一块儿了。玩了稍微一会儿,正当趁着孩子们都忙着自己的手上的活儿的时候,我正准备自己也去喝点儿水,无意中听到两个小女孩的对话,对我触动非常大。其中一个小女孩说:“郑老师好漂亮,我好喜欢她。”另一个小女孩说:“我也喜欢郑老师,郑老师美美的。”看着两个孩子边说边开心地笑起来。我站在她们身后,听着她们的评价,感动极了。没想到这时我的傻样不小心被她们俩给发现,一边含着水一边腼腆的笑着,我愣了一下,此时,她们走近我,两个人一左一右的一只手抱着我说:“郑老师你好美哦。”好温馨的感觉,这时我便轻轻地蹲下来,微笑着说:“你们也好美哦。”无意间我不由自主的加了一句:“为什么说我很美呢?”“因为你喜欢笑。”“你很爱笑”“我喜欢看你笑得美美的”“老师老师我很爱看你笑的样子,你也很可爱。”·····此刻,在我的身旁已经来了更多的小小评价家。听到孩子们的言语,心里真的好甜好甜。此刻也更加的触动了我的心弦······

此刻也让我更加的肯定在幼教的岗位上老师的微笑,特别是发自内心的微笑是具有巨大的魅力的,会使我们的孩子和老师的距离会拉得更近更近。同时,对孩子们来说,老师的微笑是鼓励﹑是赞许,是宽容。当孩子遇到困难时,老师一个简单的微笑能增加他的信心,帮助他克服困难;当孩子获得成功﹑做了好事时,老师一个肯定的微笑使他觉得获得认同,倍加高兴;而当他们不小心犯错时,老师一个原谅的微笑又能减轻他们的恐惧感和心理压力。因此老师能时时发自内心的微笑,会如同春天和煦的春风,轻轻吹开了孩子们的心扉;如同春雨,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田。同时在家园方面,对家长来说,老师一个真诚的微笑不仅是礼貌,更是家园共育的润滑剂,更能拉近家园之间的距离,使家园工作开展得顺利。而对于我们自己呢,微笑不但能使我们变得年轻﹑漂亮﹑充满自信,更能获得同事和朋友的喜爱,人际关系融洽。因此,经常保持发自内心的微笑,是通往事业成功﹑生活幸福的一条捷径﹗

得到孩子的赞赏声,我要更好的时刻提醒自己,记得在每一天清晨的开始,在你睁开眼睛的那一刻,你要将你最美的微笑带给你身边的每一位。

    1986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