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认识新时代思想的思想宣传5篇
【导语】:思想的束缚是最大的束缚,思想的解放是最大的解放。那么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关于科学认识新时代思想的思想宣传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科学认识新时代思想】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全面从严治党管住了一些干部的乱作为,违纪违法滥用权力的现象有了根本性的转变。但是,领导干部不能乱作为也不能不作为。习近平总书记旗帜鲜明地说,“干部干部,干是当头的”。如果身为干部而不担当、不作为、不干事,这样的干部不要也罢。中国古人也讲,如果为官不干事,“不如在公堂摆上一只木偶,连清水都不用喝,岂不更好”。古今一理,今益为然。
新时代呼唤新担当,新时代需要新作为。今日中国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征程中,无论是决胜全面小康还是实现全面现代化,无论是实现从大国向强国的历史跨越还是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都需要也要求中国社会的领导干部“撸起袖子加油干”。
广大干部的担当与作为当然首先来自思想上的觉悟,对信仰的坚守、对事业的忠诚、对宗旨的践履让广大干部“不需扬鞭自奋蹄”。同时,科学的制度安排、有效的机制激励、细致的服务保障对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意义同样重大。中央办公厅近日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是旨在通过思想引领与制度激励双管齐下、综合统筹,为广大干部勇于担当、奋发有为营造良好氛围、消除后顾之忧、提供政策保障。
营造良好氛围是制度设计的入手处。实践表明,领导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要有良好氛围。如果不能形成明确导向,如果不能让担当者受尊重,让作为者有地位,党员干部的一腔热血、满怀豪情也不可能持续太久;如果不能让懈怠者受惩戒,让无为者被淘汰,敢担当能作为的“良币”就会被庸政懒政怠政的“劣币”驱逐排斥。《意见》旗帜鲜明倡导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风尚,旗帜鲜明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正是要向广大干部传递极为明确而又清晰的信号。所以,我们可以讲《意见》提纲挈领又具体深入地宣示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干部政策、干部理念。
什么是新时代的新担当?就是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的政治担当,时不我待、只争朝夕、勇立潮头的历史担当,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责任担当。有了这“三个担当”,领导干部就能在其位、谋其政、干其事、求其效,就可以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业绩。什么是新时代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就是符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好干部标准,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的干部,党的组织选拔任用干部就要选拔这些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实绩突出的干部。
当然,要把这些勇担当善作为的干部发现出来,选拔出来,需要有完整的干部考核工作制度体系。考核制度就是“指挥棒”,考核内容就是“风向标”。适应新时代要求制定出台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工作条例,将会突出对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执行情况的考核,更加强调平时考核,更加强化考核与选任相衔接等,以切实解决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这是《意见》的一大亮点,也是广大干部关注的热点。
消除后顾之忧是容错纠错机制的着力处。干部勇担当难免会触犯一些利益关系而遭受非议,干部勤作为更是不可避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不直面矛盾自然一团和气,不苦干实干也不会让人挑刺,但这是“老好人”,用中国古语讲这是“德之贼”,这不是当代中国所需要的干部,也不是中国共产党干部应该有的状态。那么干部在担当的过程中、在干事的实践中出了问题、犯了错误怎么办?《意见》给出了明确的说法与规范的做法。这就是要综合分析干部做事的动机、态度等因素,切实把干部在推进改革中因缺乏经验、先行先试出现的失误错误,同明知故犯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尚无明确限制的探索性试验中的失误错误,同明令禁止后依然我行我素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为推动发展的无意过失,同为谋取私利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这“三个区分开来”给了广大勇担当能作为的干部一个大大的“定心丸”。
确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条前无古人的新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同样没有现成模板、样本可照抄照搬。怎么办?当然要大胆地试、大胆地干、大胆地闯。在这一过程中,只要广大干部心底无私、心中有戒,依规依法创新,就算犯错也错不到哪里去,这样的学费我们愿意交也交得起。
需要强调的是,《意见》的这种规定是给那些真正担当负责干部的“护身符”,不是给违纪违法干部的“挡箭牌”;这既是为干部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划定出的“安全区”,也是为干部依法办事、规范用权戴上的“紧箍咒”。容错不是搞纪律“松绑”、不是“法外施恩”,决不能把容错当成违纪违法的“保护伞”。《意见》提出的容错是在可容的“边线”内的宽容和保护,不是在坚决不能容、不可容的“红线”外的无原则让步。无论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政治的“底线”、纪律的“底线”、法律的“底线”、规矩的“底线”都决不能破。
提供政策保障让制度绩效发挥更充分。对于一些干部来说,并不是不想担当,也不是不想作为,而是由于“本领恐慌”不会担当也不会作为。确实,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没有“两把刷子”是不行的,但我们现在有不少干部真的没有属于自己的“刷子”。磨刀不误砍柴工。管理干部、激励干部,也要培养干部、提高干部。《意见》对于加强干部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培训提出了明确要求和具体举措,特别是在为全面提高干部的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险本领等党的十九大提出的这“八大本领”方面作出了明确要求。所有这些要求与举措都是着眼于进一步提高领导干部的专业化水平。在夯实政治能力之后,领导干部能力的提升最基础的还是专业业务能力的提升。
在现代社会,虽然干部本身就是一种专业,但干部还要有自己的“业务”专业。全面全能型的干部不是说当“万金油”干部,而是说在有自己看家本领与独门法宝的同时有更宽广的本领与能力。所以,《意见》对培养专业作风、专业精神给予高度重视。领导干部有了这样的专业作风与精神,就会干一行爱一行,干得有滋有味,干出好成绩;就能钻一行精一行,真正成为本领域、本部门的行家里手;就能管一行像一行,不说外行话、不干外行事。
提高干部本领只是关怀爱护干部的一个方面。政治上激励、工作上支持、待遇上保障、心理上关怀等,都是党和人民关怀爱护干部的具体体现。干部当然要严格管理,干部同样需要真心爱护,尤其对于那些基层干部特别是工作在困难艰苦地区和战斗在脱贫攻坚第一线的干部,更要在政策、待遇等方面给予倾斜。政策与制度相得益彰,鼓劲撑腰与保驾护航同向发力,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必将竞相迸发。
【科学认识新时代思想】二
地方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既有一般性也有特殊性
地方机构改革在指导思想、目标和内容上,与中央层面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一致的。地方机构改革要遵循统一的指导思想和统一的目标,坚持统一的原则。在改革任务方面,要完善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制度,优化政府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统筹党政军群机构改革,推进机构编制法定化。
每一个地方均有一定的特殊性,需要因地制宜。我国是一个大国,在具体实施管理时,分为众多行政区划。截至2016年底,省一级区划有32个(不含2个特别行政区),地一级有334个,县一级有2851个,乡一级有41002个。在众多行政区划中,不仅存在因管理层级不同而导致的管理职责不同,而且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和发展规划、民族构成等方面的差异也都决定了在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上要因地制宜。
妥善处理一般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关键要把握好4个要点:一是确保全国政令统一,二是赋予省级及以下政府更多自主权,三是构建简约高效的基层管理体制,四是规范垂直管理体制和地方分级管理体制。
确保党中央令行禁止和全国政令统一是统筹优化地方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的最基本前提
地方机构设置要保证有效实施党中央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党章规定:“必须实行正确的集中,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保证全党的团结统一和行动一致,保证党的决定得到迅速有效的贯彻执行。”宪法第一百一十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上一级国家行政机关负责并报告工作。全国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都是国务院统一领导下的国家行政机关,都服从国务院。”维护全国政治权力的集中统一,维护全国各族人民的安定团结,是全国人民的政治共识。我们要高度重视确保党中央令行禁止和全国政令统一的极端重要性,并将之贯彻到统筹优化地方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的全过程。
省、市、县各级涉及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和国家法制统一、政令统一、市场统一的机构职能要基本对应。确保党中央令行禁止和全国政令统一,必然要求从中央到省、市、县各级党和国家的机构职能基本对应。基本对应并不排斥每一个地方的特殊性,它强调的是有效实施党中央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而不是强调机构和职能完全对应。基本对应并不是要求“上下一般粗”,它强调的是上下贯通、执行有力,而不是实行机构和职能的机械对接。每一个地方的机构都是有限额的,而且越往下限额越少。如果都一一对接,也对接不过来。所以,在机构总数有限的情况下,能对口设置的对口设置;不能对口设置的,只能保证下级有明确的机构和职能来承接上级机构的指令并贯彻实施。
赋予省级及以下政府更多自主权是统筹优化地方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的重要任务
下放权力是增强地方治理能力的重要途径。地方和中央的事务不完全一样,中央主要是加强宏观事务管理,而地方不仅要保证党中央政令畅通,还要管理好本地区事务。中央大政方针需要地方各级结合本地实际,调配各种资源,通过各种办事环节的具体操作,最终才能让群众得到实惠。要办事就得有能力,增强地方治理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是下放权力。《决定》提出“把直接面向基层、量大面广、由地方实施更为便捷有效的经济社会管理事项下放给地方”,就是着眼于增强地方的治理能力,提高办事效率,更好地服务群众、方便群众。
做好地方因地制宜设置机构和配置职能这一套自选动作。《决定》指出:“除中央有明确规定外,允许地方因地制宜设置机构和配置职能,允许把因地制宜设置的机构并入同上级机关对口的机构,在规定限额内确定机构数量、名称、排序等。”对于某一个具体地方来说,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大政方针已经明确,主要的改革任务已经明确,相应的规定动作会逐级下达,地方在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上的自主权也已经明确。剩下的是如何吃透中央精神,结合本地实际,用好自主权,编排出因地制宜设置机构和配置职能的自选动作,并在做好规定动作的同时做好自选动作。各地都有自己的具体情况,也都有自己的特殊性。即便是中央规定的统一动作,落到具体的地方,也是轻重难易各不相同。这就需要在做自选动作的过程中,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深入调查研究,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构建简约高效的基层管理体制是统筹优化地方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的战略选择
乡镇和街道管理体制建设,事关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基础。乡镇和街道是我国最基层的政权,上级指令多数要通过这一级政权来实现。对于城市居民和农村村民来说,更多也是通过乡镇和街道的所作所为来感受党和国家的温暖,并通过其形象来认知党和政府。同样,老百姓对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效果的评价,也主要是看乡镇和街道的办事效率是否提高,是否更公道、更便捷。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必须高度重视基层政权建设,夯实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基础。
基层政权机构设置和人力资源调配必须面向人民群众、符合基层事务特点。上级机关是分部门研究制定政策,乡镇和街道则是组成团队,包村(居委会)到人、包户到人去落实政策。工作模式不同,人员和职能任务的摆布模式自然也就不同。所以,乡镇和街道机构设置必须面向人民群众、符合基层事务特点,不能照搬上级机关的设置模式,不能要求乡镇和街道也对口上级机关设置机构和配置职能。
根据工作需要,设立综合性机构,实行扁平化和网格化管理。《决定》提出,基层政权的机构设置要“根据工作实际需要,整合基层的审批、服务、执法等方面力量,统筹机构编制资源,整合相关职能设立综合性机构,实行扁平化和网格化管理”。一是根据工作实际需要来考虑基层的机构,既不要一哄而起,也不要千篇一律。二是尽可能综合设置。基层的人员编制等资源极为有限,基层办事是综合办事,需要相互补充、相互调剂,只能整合力量、整合资源、整合相关职能,设立综合性尽可能高一些的机构。三是基层机构不要叠床架屋。不要在服务大厅上再搞一个管大厅的机构,然后上面再来一个分管领导。乡镇和街道分管领导可以直接兼服务大厅的主任,实行扁平化管理。网格化管理是现代城市管理的一种手段,即将城市社区分成众多网格化的小格,然后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实现对每一个网格的精细化管理。
推动治理重心下移,保证基层事情基层办、基层权力给基层、基层事情有人办。加强基层政权建设,还必须推动治理重心下移,尽可能把资源、服务、管理放到基层,真正让基层政权有足够的能力发挥作用。基层政权最靠近人民群众、最了解具体情况,人民群众的诉求最先向基层政权表达,最后的管理责任也是由基层来承担的。因此,要将基层办事所需资源给予基层。
真正发挥基层政权的基础性作用,优化上级机关对基层的领导方式。上级机关要改变要求下级对口设置机构的习惯性思维,既允许“一对多”,由一个基层机构承接多个上级机构交办的任务;也允许“多对一”,由基层不同机构向同一个上级机构请示汇报工作。同样,上级机关对基层的监督管理也不能搞成事无巨细都要拿到上级来审批。上级机关要着力明确基层的办事依据,规范政策标准和工作流程,控制基层办事的自由裁量权。同时,辅之以必要的监督和检查,特别是要健全监督体系,发挥人民群众监督作用,发挥行政相对人(到基层办事的人员)评价基层的作用。
不能忽视供水、供电、供气等直接服务民生的公共事业部门的改革。对于人民群众来说,经常打交道的还有基层负责供水、供电、供气等的各种“站”和“所”。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一条极为重要的原则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所以,在推进基层政权改革时,要积极推进直接服务民生、向人民群众提供普遍服务的公共事业部门的改革,改进这些基层单位的服务方式,最大限度地方便群众。
规范垂直管理体制和地方分级管理体制
从政治学的角度来划分,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是单一制,而不是联邦制,并不搞所谓的地方政府专属权。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第三条)。宪法还规定,国务院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第八十五条),国务院统一领导全国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工作,规定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国家行政机关的职权的具体划分(第八十九条第四项)。从宪法第八十九条对中央政府职权的规定和第一百零七条对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权限的规定来看,有少部分事项是中央政府有、地方政府没有的,而多数事项是中央和县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都有的。从政治实践来看,一类事务是中央负责、中央直接管,而另一类是多数事务,是中央定大政方针,具体由地方分级管理。理顺和明确中央与地方的权责关系,要从理顺和明确这两类事务的权责关系入手。
属于中央事权、由中央负责的事项,由中央设立垂直机构实行规范管理。实行垂直管理是强调由中央负责任,并不是搞“井水不犯河水”。在实际工作中,中央垂直管理机构需要协助和配合地方行使职权,也需要地方的协作和配合,因而要健全垂直管理机构和地方的协作配合机制。
属于中央和地方协同管理、需要地方分级负责的事项,实行分级管理。实行分级管理强调的是地方各级的责任,而不是排斥中央的统一领导。为此,中央要加强指导、协调和监督。
【科学认识新时代思想】三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他强调以党的自我革命来推动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伟大社会革命。
时代考卷的核心问题是“实现什么样的伟大社会革命、如何实现伟大社会革命”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一个发展阶段,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社会革命是科学社会主义这场伟大社会革命的一部分。
时代考卷的基础题是如何认知伟大社会革命要改变社会和人的面貌。伟大社会革命是建立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的社会全面变革。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调整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使社会主义中国不断呈现出崭新的面貌。科学社会主义革命的最终目的是人的解放,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党的十九大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正是这场伟大社会革命改变社会和人的面貌的具体体现。
时代考卷的关键题是如何把握伟大社会革命要坚持正确道路。回看走过的路,在党的历史上,有过把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教条化的失误,更有过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成功创举。比较别人的路,僵化封闭的道路不足取,全盘西化的道路不能取。远眺前行的路,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弄清楚从哪儿来,就要弄清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40年的伟大实践中得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近70年的持续探索中得来的,是在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97年的实践中得来的,是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由衰到盛17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得来的,是对中华文明5000多年的传承发展中得来的。要弄清楚往哪儿去,就要弄清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景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伟大复兴,是人类文明进步事业的伟大复兴。
时代考卷的重点题是如何应对伟大社会革命中的各种艰难险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场伟大社会革命,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如何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如何走向共同富裕,如何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如何落实全面依法治国任务,如何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新的伟大工程,如何坚守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阵地,如何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如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等。中国共产党只有答好时代考卷中的这些重点题,才能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
中国共产党答卷的主体思路是“不断推进伟大社会革命、以党的自我革命来推动伟大社会革命”
一场社会革命要取得最终胜利,需要漫长的历史过程。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党必须勇于进行自我革命,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中国共产党以“分阶段持续推进伟大社会革命”回答了推进伟大社会革命的可行性问题。97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相继进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开创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阶段的伟大社会革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因此,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也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继续,必须一以贯之进行下去。
中国共产党以“伟大社会革命的领导者要勇于自我革命”回答了推进伟大社会革命的可能性问题。共产党要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永葆马克思主义革命党的本色。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自我革命的精神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把管党治党推向了新的高度。在新时代,我们党必须继续以党的自我革命来推动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伟大社会革命。
中国共产党以“伟大社会革命的领导者要善于自我革命”回答了推进伟大社会革命的可靠性问题。中国共产党正是通过不断探索自我革命路径、完善自我革命内容、丰富自我革命举措而达到自我革命目标。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突出强调党的自我革命,在全面从严治党方面实现了历史性创举和历史性成果。党的十九大提出完整系统的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进一步彰显了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善于进行自我革命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人民阅卷的评判标准是“伟大社会革命取得了什么成果、伟大社会革命的领导者是什么状态”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时代考卷的阅卷人。中国共产党是否很好完成了考卷,最终要由人民来评判。
人民很关注伟大社会革命领导者的答案和成绩。中国共产党的答卷是否令人民满意,最根本的要看是否维护和发展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站在了理想制高点上,发展21世纪的科学社会主义站在了规律制高点上,向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站在了道义制高点上,不但向中国人民交出了优异的答卷,也向世界人民交出了优异的答卷。
人民更重视伟大社会革命领导者的态度和能力。伟大社会革命不是一蹴而就、一劳永逸,世界上一幕幕不同国家和地区执政者兴衰成败的历史剧往往是“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当前,我国正处于一个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要继续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就要求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心中有人民、经常想人民、奋斗靠人民。
时代出卷和人民阅卷不是“一考定终身”。“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考试自觉”。“考试自觉”的本质是责任自觉和使命自觉。中国共产党要深刻认识党面临的“四大考验”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四大危险”的尖锐性和严峻性,做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一以贯之,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要一以贯之,不断在领导人民推进伟大社会革命中完成令人民满意的答卷。
【科学认识新时代思想】四
努力站在前人(尤其是巨人)的肩膀上!这应是每一个体、每一代人的共同价值追求。马克思作为人类思想史和发展史上一位里程碑式的伟人,无疑值得我们关注、学习、追随。而首先需要做好的基础性工作,就是认真阅读马克思,细心读懂他的文本、读懂他的实践、读懂他的追求。
要阅读马克思“说了什么”,更要阅读马克思“呼唤什么”
马克思的思想阐发,以批判精神著称于世。他的语言和文字,如同一支支投枪和匕首,义无反顾地刺向错误的思想、陈旧的制度、不公的现实。从中学毕业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起,马克思就表现出了一种强烈的忧患意识,正是这一意识使马克思在纷繁复杂的现实面前显得十分深沉并富有远虑,能从风平浪静中洞察到潜在的危机和方向。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大声疾呼:“向德国制度开火!一定要开火!……在同这种制度进行的斗争中,批判不是头脑的激情,它是激情的头脑。它不是解剖刀,它是武器。”
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正是这样,在浓浓的忧患中不断艰辛探索——《共产党宣言》的呐喊、十月革命的炮声、南昌城中的红旗、天安门城楼的宣告、改革开放的澎湃——忧患意识融入马克思主义的灵魂中,成为马克思主义宝贵的、不可缺少的组成因素。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再次提醒全党,国内外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前景十分光明,挑战也十分严峻。全党同志一定要登高望远、居安思危。
这种博大凝重的“忧患意识”,本质上是一种生存意识和发展意识。它所激发的是人们的紧迫感、责任感和历史担当,是促使人们在危机中不断完善自我的希望和动力。它以理想的名义观照现实,却不是以理想诋毁和代替现实;它表面上是对现实的警惕,内在却是沉毅地对待社会人生的一种理智的、富于远见的精神状态。
推动社会的良性发展,必须有主流声音的建构,必须有“最大公约数”的认同。需要以正能量、建构性来表达社会良心和民族责任感。我们应该科学地引导各种社会心态特别是负面情绪,树立和传递自尊自信、乐观豁达、开放包容、踏实拼搏、积极向上、恒毅追求的思想认识,更多地用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态度去看待他人、看待社会,并观照自己。
要阅读马克思“学了什么”,更要阅读马克思“创作什么”
即使“图书馆里足印”的著名典故已不完全可考,但客观留存下来的马克思的学习笔记、读书摘录、心得体会、提纲手稿等,也足以向我们印证这位伟人勤奋好学、孜孜以求的一生。这种可贵的好学、博学精神,当然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和秉承。我们也应该广泛而宽容地阅读各领域、各方面的理论成果,以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更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更具有开阔的理论视域。但学习本身不是目的,学习也不是满足于“知道”,更不是照抄照搬。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固然离不开马克思、恩格斯对包括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在内的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的继承,但绝不是这些成果的简单拼凑,而是消化吸收基础上的理论革命。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尤其在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以后,中国学术界不断反思,要求摆脱“以苏解马”的传统解读模式。近年来,“回到马克思原初语境”等理念得到拓展和彰显。对此,我们应该给予一定的重视。这种开放的、多视角的、紧跟时代的总体研究逻辑转换,是具有一定积极意义的——不仅有助于我们放眼看世界,而且有助于我们更富启发地理解马克思主义,更重要的是隐藏于其中的中国学者自身理论研究思维方式的进步:从对一种话语的简单重复走向多种话语的参与式对话、从对结论的评论走向对提问方式的质询。但一个潜在的问题是,在这样一种新的阅读和研究模式中,我们如何才能够像当年的马克思一样,找准自己的理论定位并在此基础上推动理论的发展?在这样一个重要问题域中,人们常说的“要学会学习”,对于阅读马克思显现出了特殊的意义。
世界上从来没有纯而又纯的哲学社会科学。学者的担当首先就是不能忽视自己肩上的担子,不能忘了扛什么旗、领什么路。随着中国由大向强的迈进,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如果我们更多的还是搬用一串串“高深”的概念,模仿一套套“时髦”的体系来解释当代中国,就很难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只有像马克思当年在学习前人成果基础上实现划时代创造那样,我们才能踏踏实实地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思想理论。
要阅读马克思“看了什么”,更要阅读马克思“怎么来看”
马克思一生涉猎领域广泛,著就了百科全书式的经典。正如恩格斯深情回顾的,除了著名的“两大发现”,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阅读马克思,当然应该追随他的目光,尽可能全面系统地把握马克思各个领域的创见,而不是分立、割裂、肢解他的思想。这也正是近年来特别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块整钢”的原因和意义所在。美国学者海尔布隆纳曾经在《马克思主义:支持与反对》一书的导言中写到:“今天有各种各样的马克思主义者,其中有的把马克思的著作原封不动地加以捍卫,有的要把马克思的著作几乎全部加以改变;有的认为资本主义的情况基本上如马克思所云,有的认为《资本论》的分析已不再适用;有的想突破禁区,涉足宗教和精神分析领域,有的认为这些只不过是资产阶级的邪门歪道;有的骄傲地自诩为正统派,另有人则认为马克思主义已蜕变为意识形态……”出现这种混乱情况的原因何在?其根本症结在于,有些人太紧盯和固守于马克思的具体言论,而忽视了恩格斯曾经反复告诫的:“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经典之所以具有永恒的魅力,就在于其中蕴含着回答时代问题、解决时代课题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例如,马克思在逝世前,还在密切注视电学方面各种发现的进展情况,并且具体关注了马赛尔·德普勒的发现。他关注的真的是电学本身吗?如果是这样,我们或许真的应该得出结论:那个时代的电学早已被超越了,因此马克思主义也应该“过时”了。事实并非如此,“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它的实际应用也许还根本无法预见——都使马克思感到衷心喜悦,而当他看到那种对工业、对一般历史发展立即产生革命性影响的发现的时候,他的喜悦就非同寻常了”。由此不难得出结论,超越具体知识和技术之上的深沉的历史感和发展观才是马克思真正关切的。与其说他留给我们的财富是那些关注点以及具体的卓越判断,毋宁说是他为我们示范了应该在什么层次上以及应该如何关注和判断这些问题;与其说他更多看到了现实社会的“如是性”,毋宁说他更多追问了“应如何”。因此,阅读和追随马克思,更根本的不在于了解马克思将目光投向了何处,甚至也不在于把握他深邃的目光捕捉到了什么,而是承袭他依凭怎样的方法论才洞察到常人无法捕捉的奥秘和真理。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我们要做好啃硬骨头、过险滩的各方面准备,一项前提性基础性工作就是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用科学的立场观点方法透彻地看待改革开放进程中的矛盾和问题。我们不仅要知道应该关切什么,更需要学习和思考应该如何关切。每位同胞都应该自觉“提高阅读生活的能力,善于在幽微处发现美善、在阴影中看取光明,不做徘徊边缘的观望者、讥谗社会的抱怨者、无病呻吟的悲观者,不能沉溺于鲁迅所批评的‘不免咀嚼着身边的小小的悲欢,而且就看这小悲欢为全世界’。”
要阅读马克思“写了什么”,更要阅读马克思“为什么写”
马克思一生笔耕不辍,用热情、勤奋和智慧为后人留下了一座取之不尽的思想宝库。这个宝库中无论是其生前已发表还是未发表的,其身后已被整理还是待被整理的,都值得我们视若珍宝、潜心研读。但在我们倾心于在思想层面考证其渊博知识、欣赏其优美文字、汲取其精彩论断的同时,更需要意识到这座宝库的根基是火热而伟大的实践。马克思是一位理论家,更是一位实践家;是一位智者,更是一位革命导师。他呕心沥血致力于的是全人类的解放,而不是书斋式地解释世界;他核心关注的是无产阶级的命运,而不是象牙塔式地建构体系。因此,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理性形态,不仅包含有知识理性,更包含有实践理性。而后者所蕴含着的价值追求在某种意义上来得要更深沉更根本,就如同我们对自己的母亲、自己的祖国的热爱一样,如果总是需要理智地提醒自己去热爱,这至多只能算是有知识有教养,而只有那种血脉相连、深入心灵底蕴的热爱才是一个人的真正感情和价值观。所以阅读马克思主义绝不能把价值观层面的追求置身事外。
马克思本可以过衣食无忧的体面生活,但他数度经济异常窘迫;马克思本可以过安居乐业的稳定生活,但他数度被强制驱逐出境;马克思本可以过天伦之乐的闲逸生活,但他一生为人类之解放奔走呼号。他虽然没有富贵荣华,但“卡尔·马克思”凝铸成了人类思想史的重要里程碑。是什么支撑马克思选择和成就了如此灿烂辉煌的人生?答案或许不是唯一的,但远大的价值追求一定是至关重要和最为根本的。
从马克思的传记和当时的有关记载,我们可以了解到,马克思人生的第一个职业是报刊工作者——1842年4月马克思开始为《莱茵报》撰稿,同年10月起,成为该报编辑。20多岁的年纪,马克思还没有成长为站在历史唯物主义高度的深邃思想家,但即使仅仅作为一位年轻的职业报刊人,他也是成功的,这种成功既表现在马克思的报纸深深打动了当时广大民众的心灵,更表现在他只是摇摇笔杆子就已经能让当时的统治阶级惶恐不安。而不论是对人心的打动还是对统治阶级的鞭挞,都主要不是来自马克思的文采,而是来自他的使命感。在马克思看来,“写作”不再简单地是作家的个人行为,而是一项社会工作——“作家当然必须挣钱才能生活,写作,但是他决不应该为了挣钱而生活,写作。”由此,我们或许就不再难理解,为什么马克思留下的彪炳千秋的思想遗产中多是笔记和手稿。就是因为马克思更多地不是为了发表写作,而是为了思考写作;不是为了自己写作,而是为了人民写作;不是为了当下写作,而是为了历史、为了未来写作。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能否认真阅读马克思主义、真正读懂马克思主义关乎党运国脉。“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中国也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我们必须在理论上跟上时代……”一往情深爱经典,凝神静气学经典,皓首穷经研经典,与时俱进用经典,让马克思主义绽放出耀眼的时代光芒!
【科学认识新时代思想】五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时指出,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全面启动,标志着全面深化改革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改革将进一步触及深层次利益格局的调整和制度体系的变革,改革的复杂性、敏感性、艰巨性更加突出。步入新阶段,我们要把握新时代的机遇,适应新变革的要求,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推向一个崭新的高度。
抓住更加有利的改革机遇
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在全面深化改革迎来新的历史机遇的背景下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要抓住有利时机,继续打好改革攻坚战,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制度保障。
这个新阶段顺应了新时代要求。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形成一条科学可行、独具特色的现代化路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性地交汇于此,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发展轨迹无比清晰。在这个关键节点,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恰逢其时,必将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实现新突破。
这个新阶段具有坚实的改革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整体推进、重点突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国有企业改革成效显著;政治体制改革稳步推进,法律制度改革、司法体制改革、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进展顺利;文化领域体制机制逐步完善,社会民生领域制度建设不断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框架基本形成,国防和军队改革实现历史性突破,全面从严治党逐步实现制度化、规范化,“四梁八柱”主体框架基本确立。这些重大成就和改革举措,进一步清除了束缚创新创造活力的体制机制障碍,进一步完善了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制度安排,为新阶段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坚强支撑和强大动力。
这个新阶段是党心政心民心所向。作为一个拥有8900多万党员的大党,一个13亿多人民大国的执政党,一个肩负着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伟大使命的坚强领导核心,我们党始终秉承居安思危、勇于变革、勇于创新的勇气和品格。面对党和国家机构设置、职能分工、履职能力和治理体系中的新问题,“以党的自我革命来推动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伟大社会革命”成为全党上下的高度共识和行动指南。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人民期待更为高效的行政效率,更为便捷的公共服务,更为公正透明、运行规范的经济社会环境,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充分反映了人民呼声和群众意愿。
适应更加鲜明的改革要求
进一步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改革开放40年的伟大实践和成就证明,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过去五年多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证明,全面深化改革关键在党。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新阶段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推进的根本保证。党的十八大以来,党更加注重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极大增强了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面对新阶段的改革要求,要不断完善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体制机制,以巩固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取得的重要阶段性成果,同时要注重解决一些深层次难题,如党的机构设置不够健全有力、党政机构职责重叠等,从而不断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
进一步巩固人民主体地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改革取得的巨大成就,使得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不断增强。改革进入新阶段,面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改革的任务更加艰巨,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通过改革进一步完善为民谋利、为民办事、为民解忧、保障人民权益、倾听人民心声、接受人民监督的体制机制,为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提供更有力的保障,确保改革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
进一步加大改革的力度、广度、深度。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的判断,要求以更大决心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五年多来全面深化改革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涉及一些重大利益关系的调整,涉及很多牵动全局的敏感问题和重大问题,充分彰显了我们党以壮士断腕的勇气推动伟大变革的定力和智慧。改革进入新阶段,系统性、整体性、重构性的特征尤为突出,力度规模之大、涉及范围之广、触及利益之深前所未有。要以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为突破口,确保各项改革任务责任明确、协同推进,不断推动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互适应,完善治理体系和提升治理能力相互促进。
构建更加完善的制度体系
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完善制度设计,体现制度优势。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保障,也是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重要支撑。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从五个方面对完善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制度作出具体部署,将党的全面领导这一关系改革方向和前途的核心问题,置于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的制度框架中心,确保党的领导更加坚强有力。《决定》还就统筹党政军群机构改革和统筹中央地方改革作出制度安排,从而更好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作用,更好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确保集中力量办大事、凝心聚力谋发展的制度优越性得到更加充分的体现。紧紧抓住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这根红线展开制度设计,是全面深化改革新阶段完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亮点。
从整体上谋划制度设计,统筹推进各领域改革。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强调,要统筹安排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和各领域改革,既要通过机构改革推进各领域改革,又要在深化各领域改革中优化机构职责配置。在这一要求中,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是重要节点,优化协同高效是实现路径。将构建优化协同高效职能体系与推进改革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整体设计,形成确保各领域改革在内容上相互衔接、效果上相互促进的更高层次的制度安排,有利于构建适应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的制度体系,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进一步增强整体性、系统性、科学性,更加成熟定型。
在法治下推进改革,在改革中完善和强化法治。法治与党的领导相统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供了根本政治保障;法治与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相统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效运行提供了法治依据;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供了法治路径。法治为全面深化改革发挥规范和保障作用的同时,其自身也是改革的重要内容,需要在改革中不断完善强化。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依法治国犹如鸟之两翼,既要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又要通过改革加强法治工作,二者同频共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才能既有定力,又有活力。
凝聚更加强大的精神力量
思想再解放。40年改革开放历程,也是不断解放思想的历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为解放思想增添了新时代的注脚。解决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无不伴随着改革思想的充分解放,此次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也是思想解放的实践智慧结晶。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新阶段要将改革进行到底,必须继续解放思想,打破束缚人们的思想和体制桎梏,营造鼓励探索、保护创新、宽容失误、激发创业的改革氛围,才能极大调动亿万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创造更加辉煌的改革奇迹。
改革再深入。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全面深化改革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形成了改革开放以来最为丰富、全面、系统的改革方法论。坚持问题导向,牵住改革“牛鼻子”,以重点突破带动全面推进,是改革方法论的重要内容。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就是牵住了新阶段改革的“牛鼻子”,抓住这个关键环节带动各领域改革举措。牵“牛鼻子”强调要精准发力、精准施策,对症下药,分类实施,制定个性化改革方案,提高改革的精准度、针对性。应鼓励试点探索和基层创新。试点是改革的“试验田”,可通过抓好改革试点,多出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带动面上改革。此次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就是在总结前期试点经验的基础上面向全国推开的,今后应当有更多这样由点及面的创新探索。
工作再抓实。真抓才能攻坚克难,实干才能梦想成真。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三次会议时强调,各级主要负责同志要自觉从全局高度谋划推进改革,做到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善始善终、善作善成,把准方向、敢于担当,亲力亲为、抓实工作。面对新阶段全面深化改革的艰巨任务,要以勇往直前的精神状态狠抓落实,尚未完成的改革任务要紧抓快干,已经推行的改革要巩固成果,防止改革陷入形式主义泥潭。抓实工作最终要落到为人民做实事、真正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上。要顺应人民期盼,抓住群众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新阶段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更多看得见的实效。
科学认识新时代思想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