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实用范文>导游词大全>西藏导游词>

西藏盐井导游词

光宁分享

  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西藏盐井导游词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西藏盐井导游词(一)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万州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

_

  盐井沟龙洞古名石龙洞距万州城区20公里,洞内暗河涌流,钟乳嶙峋。石笋、石帘、石梯田形态万千,巧布其中。洞中泉水每日有规律的涨落,终年不涸,故又称龙泉洞。洞内有12个滩滩滩各有其美妙之处。最有趣的是洞中进最后一滩时就就是要看到定海神针的最后一关,"狗钻洞"是当时人称。现仍存有清光绪皇帝御笔亲书的"功宣朐忍"匾额。

  盐井龙洞位于万州区盐井乡,距万州城25公里。盐井龙洞古称“石龙洞”,因洞中泉水终年不干涸,故名“盐井龙洞”。溶洞深约320米,洞内阴河名曰“十二滩”,定期涌潮,滩滩有景。洞内钟乳石千姿百态,神形各异,有石山、石田、石柱、石笋、石人、石兽、石莲……,龙洞洞中套洞,最后一个大洞宽约40米,高30米,形如宫殿,上有“天楼”。洞的中央有一巨型钟乳石柱冲“天”而立,高近30米,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二,被誉为“神州第一柱”。石柱四周有千万朵钟乳石形成的“莲花”镶嵌围护,又像无数小龙盘绕,又称“莲花柱”。 盐井龙洞口原先建有龙王庙。据传,大禹之子因在治理三峡水患时有所懈怠,大禹便罚他在此洞中修炼,名曰白龙。白龙终日思过,得以悔改,为当地百姓办了许多好事,清光绪皇帝便钦赐“功宣朐忍”镏金匾一块,现存于溶洞管理处。当地流传着许多与龙洞有关的神话故事。著名作家杜宣游此洞后,感慨万千题诗“空阴混沌气鸿蒙,乳石恰虚叹鬼工,好山好水看不尽,自然造化永无穷”。

  美景隐居深山中,钟乳林立洞相通,清泉潺潺细声流,天然雕饰鬼斧工。盐井龙洞是2003年国家旅游局命名的AA级风景区。洞内钟乳奇观千姿百态,“定海神针”高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二,“鳄鱼戏水”“倒挂莲花”“群龙过江”“九莲飞瀑”“万卷书”“农田梯”惟妙惟肖;十二滩虾嬉鱼欢、波光粼粼,泉水每日涨落有律、终年不涸。景区文化底蕴丰厚、遗迹众多,百年龙王庙旧址香火不断,数十块丰碑演绎历史脉络,清光绪帝为盐井龙洞御笔亲书的“功宣朐忍”匾额蔚为珍品,凝藏着一段盐井白、乌二龙扑救京城大火的经典传奇。

  龙洞不仅自然景观神奇,民间的传奇传说亦独具魅力。

  清光绪年间,万州名医刘以仁在城内悬壶济世,其医德医技声名远播。一日清早,有公人管家打扮者入门,恭请先生出诊去为家主疗疾,言江边有专船等候,遂行。船至白水溪,岸边暖轿伺候,顺沟而行至龙洞。先生陡见宫苑巍峨。心知有异。登阶入殿,见一白须老者侧卧玉榻,呻吟不止。抬手令先生近前视其后背。刘先生壮胆上前撩衣一看已明端底。遂请老者显身。老者让先生避过一侧,霹雳一声,十余丈黄龙头外尾内已伏于地。先生将自己的“百宝箱”打开,取出抱钳、丹药等物上前。原来有一近两尺的蜈蚣钻入龙脊鳞下吸髓。钳出蜈蚣煅烧。上完药,龙王痛立止。复形归位,揖谢欲厚赏先生。先生辞不受,龙王道,既如此,将护佑万州黎民风调雨顺,遇难告知必验。从此遇大旱年由地方官亲往龙洞祭祀求雨便成地方风俗。

  又一传奇:一九三三年夏,驻万军阀王陵基前往龙洞,至白水溪乡公所休息,四十名卫队在隔壁茶馆休息。正逢场期,街上热闹。忽一魁梧汉子走进茶馆,摘掉头上草帽,抽出身上短枪,上前抵住正要喝问的警卫队长,沉声说道:“我是贺龙,快叫你的弟兄放下枪,你们王师长已被我们包围了,不然就让你看看热闹。”卫队长只得下令将刚装备的四十枝德国造快枪缴械。一批赶场打扮的人将枪带走。

  待尚在河边休息的后续队伍得知消息赶到时,已不见贺龙队伍踪影。追至盐井沟,乡民讲只有一支队伍进了龙洞。进洞搜亦渺然。百姓遂流传,贺龙是龙,早借水遁走了。

  国家AA级旅游风景区盐井龙洞位于万州区盐井乡,距万州城25公里,古称“石龙洞”,因洞中泉水终年不干涸,故名“盐井龙洞”。溶洞深约320米,洞内阴河名曰“十二滩”,定期涌潮,滩滩有景。

  洞内钟乳石千姿百态,神形各异,有石山、石田、石柱、石笋、石人、石兽、石莲等。龙洞洞中套洞,最后一个大洞宽约40米,高30米,形如宫殿,上有“天楼”。石柱四周有千万朵钟乳石形成的“莲花”镶嵌围护,又像无数小龙盘绕,又称“莲花柱”。当地还流传着许多与龙洞有关的神话故事。还有清光绪皇帝便钦赐“功宣朐忍”镏金匾一块,现存于溶洞管理处。 盐井龙洞距万州主城28公里,古称“石龙洞”,洞中泉水每日潮汐,终年不断,俗称“龙泉水”。洞中十二滩,滩滩有景。洞内钟乳石千奇百怪,其中有一高约30米的莲花巨柱,人称“定海神针”,高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二。

  光绪皇帝对盐井龙洞大加赞赏,御赐“功宣朐忍”金匾,现存景区休息厅。

  新田盐井沟多次发现古生物化石,日前被发掘出土的东方剑齿象化石,为我国迄今保存最为完好的同类化石。

  盐井龙洞与白水湖、乌龙池森林公园相连,形成大规模原生态景区。行林间小道,赏盐井龙洞,吃农家菜饭,宿土家小屋,享自然温馨,是您假日活动,休闲娱乐,野外考察的好去处。

  万州离盐井龙洞35公里,又被国家评为AA风景区。盐井龙洞景区还有着较为深厚的人文底蕴。盐井龙洞原名白龙洞、石龙洞。相传清代光绪年间,京城某地发大火,几天扑灭不熄,让光绪皇帝很是焦虑。夜晚入眠以后忽梦西南方向飞来一条白龙助民扑火。第二天一大早太监果然来报,因天降大雨,火势已灭。光绪大悦,立即命人往西南方向寻访,回报之在朐忍县境内(万州)有一天然洞穴名曰白龙洞。光绪便命人在洞外修建了龙王庙,并御赐“功宣朐忍”牌匾。

  今天,龙王庙虽已烧毁,但这块牌匾却被完好保存下来,在景区内展出供游人参观。

  西藏盐井导游词(二)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昌都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

_

  芒康盐井古盐田位于芒康县纳西民族乡,距县城 107 公里 , 214 国道澜沧江东西两岸,海拔2300 米 左右 。 "盐井"是由于产盐而得名,盐井藏名为"擦卡洛","擦"即意为盐,就是生产盐的地方,据史料记载早在唐朝时期盐井就有晒盐的历史 , 距今已有 1200 多年历史。这里有纯朴的民俗,当您看到房内的钟乳晶盐,一定会把 您 引入水晶宫的世界,展示在您面前的是一道自然、美丽的大奇观。

  芒康盐井古盐田已有1300年历史,位于西藏芒康县盐井镇澜沧江东西两岸,是我国唯一保持完整最原始手工晒盐方式的地方。

  制盐是盐井人民的生存之本,是盐井人民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之一。目前有盐田3454 块,从事制盐劳动的纯盐民有 64 人,农牧劳动和制盐兼营劳动的人有 2013 人 。 盐的生产方式是 世界上唯一的、 最古老和最原始的 。 人从梯子向下深入到洞底几米至十几米的深处,将卤水背上来倒在盐田里,经过强烈的日光照射,水份逐步蒸发,完后就是盐粒,晒干运入市场 进行 商品交易。每块盐田产盐约十几斤,三至五天扫一次,天气不好的时候十五天左右扫一次,桃花盛开的季节也就是农历二、三月份时的盐产量最高,质量最好,价格也比平常高。年产盐量约 300 万斤,收入 100 万至 130 万左右。盐的销路比较广,除销往西藏昌都的贡觉县、察雅县、左贡县、八宿县、芒康县、林芝的察隅县外,还销往四川的巴塘县、理塘县、康定县,云南的德钦县、香格里拉县、维西县等地。主要是以盐、粮交换的方式为主,特别是牧区最喜欢盐井的盐,说牲畜吃了此盐身体长的较为结实、肉多。

  盐井是块风水宝地,盐井村就驻扎在山神的怀里,因为这里从古到今都是交通要道,过去是"茶马古道"的重要驿站,现在是国道 214 线的必经之路。历来就是各种商品集散地。\

  早在西藏吐蕃王朝以前,西藏的部落各占一方的时候就有盐田,传说在朵康六岗当中,芒康岗是产食盐的岗,所以很出名。传说中的格萨尔王和纳西王羌巴争夺盐井食盐而发生的交战,叫"羌岭之战",最后格萨尔王战胜了羌巴,占领了盐井,活捉了纳西王的儿子友拉,到西藏吐蕃王朝后期,纳西王子友拉成了格萨尔王的纳西大臣,盐田给了纳西王子友拉,一直到现在还都保留着最古老、最原始的制盐生产方式。芒康盐井古盐田已有1300年历史,位于西藏芒康县盐井镇澜沧江东西两岸,是我国唯一保持完整最原始手工晒盐方式的地方。

  盐井的铁链木桥自"茶马古道"开通至今,是藏汉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解放以前,那里集聚着很多来自云南德钦、芒康、昌都、四川巴塘等地的马帮群,交易各种物资,主要有藏族的盐、羊毛、羊皮、绒毛、青稞等东西和汉族带来的茶叶、哈达、瓷碗、布匹、红糖、白砂糖、粉丝、大米等商品。运货的途中经常会遇到盗窃物资的情况,因此在"茶马古道"的路上最好的防备措施便是马帮群一起上路。白天上路,到了夜晚有些人睡觉,有些人值班。最多的马帮群有 700 多匹马和 70 多个人。他们之间非常讲信用,也特别团结,同甘共苦地穿越茶马古道,为藏汉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盐井所产之盐还有些独特之处,如澜沧江两岸,西岸地势低缓,盐田较宽,所产的盐为淡红色,因采盐高峰期多在 3 - 5 月,俗称桃花盐,又名红盐;江东地势较窄,盐田不成块,一处一处的,但产的盐却是纯白色,称为白盐。红盐和白盐的颜色与土质有关。红盐产量高,但价格低;白盐多在江东高地筑田晒得,量少,略贵。世代采盐的盐井人最怕阴雨连天,日照不足,出盐极慢且少,还容易出现水患冲毁盐田。洪水季节,卤井将被淹没掩埋。昌都地区准备将其列为受到保护的"盐井盐田博物馆"。

  "羌"是现在的纳西族。当时羌巴人把留下的很厚的石墙土墙叫羌宗,至今还可见古建筑物的遗迹。盐是当地人民生活中的必需品,在西藏吐蕃王朝之前,盐比金子还要昂贵,所以盐井就成了兵家的必争之地。盐井曾经发生过多次争夺盐田的战争。目前盐泉主要分布在澜沧江东西两岸。在当时澜沧江东岸的盐井百姓要向巴塘有个名叫巴桃花王(桃花盛开的时候巴桃花王来收税,为此而得名)的贵族家交税,这给当地百姓增加了沉重的负担。盐井百姓的生活本来就过得十分困难,无法承担额外的上交任务。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盐井的百姓们下定决心要消灭巴桃花王,在预先都已经商量好的情况下,盐井的百姓趁巴桃花王来收税之机,杀死了巴桃花王,为了不让个人承担罪责,每家每户都在他的身上留下了一个刀痕。盐井所有的百姓都自愿共同来承担责任。巴桃花王死了,百姓们请来巴贡寺的寺主土瓦喇嘛到巴塘解决此事。巴塘方面决定分两场比赛来解决这次的杀人事件:一、比力气;二、比马背上功夫。土瓦喇嘛法力高强,两个比赛都赢了对方。按照当时的惯例,被杀人的头、耳朵、眼睛等值多少钱,要给被杀人的家庭作赔偿。在给巴桃花王的头、耳朵、眼睛等作价后,百姓们一次性交了赔偿费,从此摆脱了交税的厄运。

  芒康县位于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东南部,川、滇、藏三省交界处,横断山脉腹地,境内高山连绵,金沙江、澜沧江穿境而过,属大陆性高原立体型气候,年平均气温7.6℃,年降水量200-700毫米,无霜期80-127天。由于山高谷深,地形复杂,素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称。东与四川的巴塘县隔江相望,南与去南省德钦县毗连,北、西与西藏昌都地区的贡贡觉县、察雅县、左贡县相连。盐井盐田位于芒康县南部的纳西乡和曲孜卡乡,"盐井"名字来源于盐业生产,"盐井"这个名字是由于生产盐,并将卤水从澜沧江边打井开采得名。盐井藏名语为"察卡洛","察"藏语意为盐,就是生产盐的地方。

  盐井目前生产盐的有二个乡,即纳西乡、曲孜卡乡。盐井的盐业生产目前仍处于原始的生产方式,生产力水平低下,由此也产量也不高,年总产量(二个乡)仅达70万余斤。从事盐业生产的就有320多户,有2700多块盐田。

  由于地质、土壤等的条件差异,盐井生产的盐以澜沧江为界,有很大的差别,江东的纳西、上盐井盐田出产黄盐,江西加达、曲孜卡生产的盐为红盐。

  盐井盐业生产方式在目前来说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晒盐方式,也是最原始的晒盐方式,不仅生产工具原始,方式也是最原始的,纯属于天然的风干。盐民从澜沧江边的盐卤水井中以木制筒背上卤水倒在各自的卤池中风干浓缩,再倒在盐田进行风干,结晶成盐。盐业成为当地居民生活的主要副业来源。盐井盐田是世界上独有的一座人文景观,也是世界上仍保留完好的一座古老文化,独一无二的原始晒盐方式和当地特殊的自然环境形成了一处自然和人文溶为一体的世界奇观之一。若有幸来到盐井,参观考察盐井盐田,使人感到惊叹不尽,必定有很大的收获。汹涌澎湃的澜沧江两岸的斜坡上有一群群平房式的建筑,房顶上铺盖着一层白雪晒盐,这就是盐田。走进盐田,盐民在险峻的羊肠小道上背着木桶运着盐卤水而过,她们长年累月无数次在这条条险峻的小道上背着木桶踏着澜沧江湍急的节奏,沿着祖先的足迹,在狂呼怒吼的恶劣环境下,勇敢地无畏地追求着生活,延续着生命。深入盐民的生活,她们生活朴素、勤劳、纯朴、善良,生产方式独特、原始,盐田所处的地形险峻,气壮雄伟,真可谓是世界上独有的风景线。进入盐田看到房顶的洁白盐晶,房内钟乳晶盐,引入于水晶宫的世界,穿入于密密的的立柱之间,又是一种扑朔迷离,给人于无法想象的惊奇的感受。

  目前,由于受市场经济的影响,现在的年轻人不想从事这古老的制盐业,而想出去做生意或其它更挣钱的事情,制盐技术目前只有部分家庭在从事,做盐业的越来越少,有面临失传的危机。盐井古盐田现仍是当地群众从事副业生产增加收入的主要来源,目前由于江水浸泡、风吹日晒等外力作用盐井古盐田的木质支柱受到损坏,每年澜沧江涨水时,受到江水冲毁的可能性极大。另外由于盐井古盐田处在陡坡下,存在有泥石流将之冲毁的可能风险。

  芒康县为了挽救这一独有的制盐业,己于2003年成立了盐井古盐田芒康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相关规定对其进行保护。由盐业加工户对立柱和晒盐场地进行了加固,搬迁到了不易被洪水淹没的地方进行晒盐,由乡政府成立了文物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盐业加工户自己也成立了相应的安全保卫组织。

  芒康县盐井古盐田,位于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芒康县,是自吐蕃时期开始生产的古盐田。

  芒康县位于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东南部,四川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交界处,横断山脉腹地。芒康县东与四川省巴塘县隔澜沧江相望,南与云南省德钦县相邻,北面、西面与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的贡觉县、察雅县、左贡县相邻。盐井盐田位于芒康县南部的纳西乡、曲孜卡乡。"盐井"一名是因生产盐,并从澜沧江边打井采卤水而得名。盐井的藏语名为"察卡洛",藏语"察"意为盐,"察卡洛"意为生产盐的地方。

  到21世纪初,盐井生产盐的有两个乡:纳西乡、曲孜卡乡。盐井的盐业生产仍使用原始生产方式,产量不高,纳西乡、曲孜卡乡的年总产量仅70万余斤。从事盐业生产的有320多户人家,共有2700多块盐田。

  盐井生产的盐以澜沧江为界,澜沧江东的纳西、上盐井盐田生产黄盐,澜沧江西的加达、曲孜卡生产红盐。

  盐业是当地居民的主要副业。盐井盐业生产方式是最原始的晒盐方式,使用原始生产工具,靠天然风干。盐民从澜沧江畔的盐卤水井中,用木制筒背回卤水,倒入各自的卤池中风干进行浓缩,再倒入盐田风干,结晶成为盐。

  澜沧江两岸的斜坡上,有平房建筑群,房顶上铺着一层晒盐,这便是盐田。进入盐田,可见房顶上洁白的盐晶,房屋内的钟乳晶盐,好似水晶宫。

  21世纪初,因受市场经济影响,年轻人不想从事这种原始的制盐业,仅有部分家庭仍在从事制盐,盐井的制盐业有失传的危险。盐井古盐田仍是当地民众进行副业生产增加收入的主要来源,但由于澜沧江水浸泡、风吹日晒等原因,盐井古盐田的木质支柱受损,每年澜沧江涨水之时,盐井古盐田遭江水冲毁的可能性非常大。盐井古盐田处于陡坡下,也存在遭到泥石流冲毁的风险。

  为保护这一独特的制盐业,芒康县于2003年将盐井古盐田定为芒康县文物保护单位。由盐业加工户对盐井古盐田的立柱及晒盐场地进行加固,迁至不易遭洪水淹没之处晒盐,乡政府成立了文物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盐业加工户自己也成立了安全保卫组织。

  2009年,"芒康盐井古盐田"被列为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芒康县盐井古盐田"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于同年挂牌。

  西藏盐井导游词(三)

  盐井天主教堂位于芒康县上盐井,国道214线旁,占地面积6000多平方米。1855年由法国传教士创建

  教堂所在地百分之八十的村民信奉天主教,现有一位当地藏族神父主持教务,他叫鲁仁第。吟诵译成藏文的《圣经》。信徒由神父取名,名字多与欧洲人相似,丧事也按天主教的仪轨进行安葬,是西藏唯一的天主教堂。

  天主教1865 年传到盐井,至今已有近一个半世纪了,自1865年至1949年历经17位外藉本堂神父。首次打开这种局面来到盐井传教的有两位神父(邓德亮神父和比神父)。两位传教士经过长途跋涉,翻山越岭从之南贡山的朋卡来到现在盐井的根拉村,并在根拉村住了一段时间,当时群众中已有信教的人,1865 年从贡格喇嘛手中买下了上盐井的这块地皮,并盖起了教堂,有十五间的住宿。据说那时候盐井并没有多少户人家,很多地方是未开垦之地, 至此这两位神父在上盐井有了自己的栖身之处,这也成了二位神父传教生涯中的里程碑和转折点。

  后来又盖起了非常壮观的西式教堂(当时用英文传教),从此教徒们慢慢聚集在上盐井落户,教堂也随之逐步扩大,传教士们不仅在灾难之中渡过难关恢复了教堂,而且还解决了群众住房等问题,让群众安居乐业, 使他们逐步了解了天主教的文化内涵。经过岁月的蹉跎,盐井不仅在传教上取得了成果,而且与巴黎教会区域的教士取得了联系 。 因当时四川甘孜的康定、道浮、芦霍、巴塘等都有了属于巴黎教会的传教区,也有他们的同道,这样他们就得到了人员和物质上的帮助,后来经过他们的不懈努力,终于把三省一区(藏区一带)所有的教堂 融合为 一个教区,教区设立在巴塘,后 因 多种原因教区搬到康定,教区专门设立藏文学校,让传教士上学学习藏文,这样可以更好地为藏族同胞传教。上盐井教堂第四位本堂神父叫尼德龙,他的成绩最显著,他不仅翻译了大量的藏文经书,而且设立了夜校,聘请本地的老师为信徒授课,让他们认字,自己翻译藏文经书,他的这一行动不仅提高了信徒的素质,而且增加了信徒的数量,从而天主教在本地的地位和影响越来越大,信徒越来越多,天主教在盐井蓬勃的发展起来了。

  早在中世纪,传说喜马拉雅山以北有个约翰长老的王国,不少传教士试图翻越喜马拉雅山到这个失落的王国传福音。从17世纪开始,便有传教士来到西藏传教。历史上,违反中法条约的非法传教多经波折。对于盐井天主堂的兴建,有许多不同说法。有的说,1855年法国传教士邓得亮在盐井创建天主教堂。也有资料称,盐井天主堂始建于1862年。还有其他史料称,1879年10月,一位姓白的法国传教士进西藏传教,首先在盐井传教,1880年赴巴塘会合已在当地的比特(A.Biert)神父,1887年自巴塘被驱逐后,赴打箭炉,又辗转来到盐井,1894年8月在盐井逝世。另外,1991年,刘君在《西藏研究》上发表论文《康区外国教会览析》称:"盐井教堂为19世纪60年代法籍吕司铎开办,有信徒342人。"

  清朝史书称,在西藏噶厦及拉萨三大寺、清政府及英国、俄国的压力下,1865年9月至10月,法国传教士从西藏东部的察瓦博木噶被驱逐出西藏边境(即被驱逐出西藏噶厦控制区),从已经营十多年的察瓦博木噶殖民传教据点完全撤离。1986年,熟悉盐井天主教堂历史的阿色老人回忆称,撤离察瓦博木噶的传教士很快便来到盐井,继续传教。所以天主教传入盐井的时间可视为1865年9月至10月。首位来盐井的传教士是毕天祥(Biet Felix)。

  到西藏的传教士只能在西藏的东南一隅即盐井传教。传教士在盐井为村民看病,随后有两三个村民成为天主教徒,这是盐井的第一批天主教徒。1850年代至1860年代,传教士在上盐井强买下地皮,创建教堂,发展教徒,开设圣徒药房。传教士还带来法国葡萄酒酿造技术,如今盐井人依然自酿葡萄酒。

  外国传教士在当地传播天主教曾受到当地藏传佛教僧俗及西藏传统势力的强烈反对,从盐井天主教堂建立到1940年代该教堂与刚达寺的最后一次冲突,该教堂共有15任神父,其中7任被杀害。在西藏和平解放前,天主教徒因为他们是洋人"古达"(藏语"古达"意思是奴颜,形容摇尾乞怜的狗)且常常欺压乡邻,受到佛教徒嘲笑,。

  1940年代,上盐井天主教与刚达寺发生至今为止最后一次冲突。因为天主教先后受到清廷及中华民国政府与当地驻军的保护,天主教的势力越来越大,原属刚达寺的土地被教堂逐步侵吞,原先信奉佛教的民众大批被迫皈依天主教,导致刚达寺及其信徒强烈不满。1940年代,该教堂神父杜仲贤被刚达寺的武装僧人强行驱逐出上盐井天主教堂。据说杜仲贤赴南京向中央政府求助但未果,便返回盐井希望继续传教,但再遭刚达寺驱逐。他和当地教民多尔斯等人想通过察瓦碧土、扎玉、左贡等地到拉萨向西藏噶厦诬告当地佛教徒,但在盐井与察瓦碧土交界处的察瓦堆拉(即松拉山)山口图谋杀害刚达寺的武装僧人时反被杀,遗体被上盐井天主教徒葬在上盐井旧墓地。自此,外国传教士在盐井的非法传教历史终结。刚达寺重新占领被教堂占用的所有土地。

  1951年,天主教教民向昌都地区人民解放委员会申请,经该委员会主任邦达多吉等人调解,教堂再度成为天主教教民的宗教活动场所。

  1997年,上盐井村28岁的鲁仁第成为首位藏族天主教神父。此后,上盐井村每到重大节日便不再请云南等地的神父前来。2004年,鲁仁第还俗,但仍继续担任盐井天主教堂民管会主任的职务。继他之后担任神父的是丁耀华神父,丁耀华是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县人,藏族,1997年入陕西天主教神哲学院学习,2004年7月毕业,2005年8月11日晋铎之后到盐井天主教堂担任神父。2010年4月18日主日,西安南堂晚上专门安排为主教的弥撒,迎接丁耀华神父率领的盐井朝圣团教友一行32人,这是这些藏族教友今生第一次见到主教做弥撒。他们还朝拜了西安北堂、户县圣母山、眉县十字山

    4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