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实用范文>导游词大全>江苏导游词>

关于盐城导游词5篇

文琼分享

盐城是我国重要的革命老区之一,皖南事变后新四军在盐城重建军部,曾有“西有延安,东有盐城”之说,刘少奇、陈毅、粟裕、黄克诚等领导人都曾在这里战斗生活过,拥有全国规模最大、资料最全、最具代表性的新四军纪念设施。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盐城导游词5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盐城导游词1

盐城,东临黄海,西接淮扬,南临通泰,北至连云港,是“京沪东线”的重要节点,“北上海经济区”的重要成员。辖2市 5 县 2 区,面积 1.5万平方公里,盐城常住人口有830万,是江苏省面积第一、人口第二的大市。这里生态环境优美,文化底蕴丰厚,交通便捷,以“东方湿地之都,仙鹤神鹿世界”而闻名。盐城历史悠久,汉武帝元狩 4 年(公元前 119 年)建立了盐渎县,以“环城皆盐场”而得名,距今已有 2100 多年历史。盐城人文荟萃,诞生过东汉“建安七子”之一陈琳、南宋以身殉国的左丞相陆秀夫、吴王张士诚、泰州学派创始人王艮、平民诗人吴嘉纪、中共中央一枝笔胡乔木、杰出外交家乔冠华以及第一个登上太空的华裔宇航员王赣骏等一批杰出人物。三国吴王孙权之父孙坚曾任盐渎县丞;北宋宰相范仲淹在沿海督修海堤;元末明初,施耐庵在白驹场写《水浒》,罗贯中在白驹场写《三国演义》;清代李汝珍在草埝场写《镜花缘》。盐城是我国重要的革命老区之一,皖南事变后新四军在盐城重建军部,曾有“西有延安,东有盐城”之说,刘少奇、陈毅、粟裕、黄克诚等领导人都曾在这里战斗生活过,拥有全国规模最大、资料最全、最具代表性的新四军纪念设施。新四军纪念馆被列入全国 100 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和 30 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行列,新四军军部旧址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盐城也是全国著名的淮剧之乡、杂技之乡。盐城交通便捷,基本形成高速公路、铁路、航空、海运四位一体的立体化交通网络。民航开通了至北京、广州、温州及韩国首尔的国际航班,是江苏省第二个开通国际航线的城市;新长铁路已开通至全国铁路客货运;大丰港为国家一类港口;高速公路四通八达,苏通大桥开通后盐城已融入上海 2.5 小时经济圈。盐城是一座新兴工商业城市和对外开放城市。全市已拥有纺织、机械、汽车、食品等支柱产业。悦达集团是中国520家、江苏省20家重点企业之一,森达集团是世界上最大的单个皮鞋生产厂家。目前,盐城已与128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关系,韩国现代起亚、德国黛安芬、法国家乐福、意大利马佐里等一批跨国公司先后落户盐城。盐城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海岸线总长582公里,滩涂面积45万公顷,是江苏最大的后备土地资源。石油天然气储量2100亿立方米。农业优势明显,是江苏最大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生态旅游独具特色,拥有太平洋西海岸最大的海涂湿地,建有世界上第一个野生麋鹿保护区和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为联合国人与自然生物圈成员。西部地处里下河地区腹地,大纵湖、九龙口、马家荡等湖泊水域面积近百平方公里,为典型的泻湖型湖荡湿地,被誉为“金滩银荡”、“鱼米之乡”。盐城还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和海盐文化资源。全市现有景点 40 多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个,国家 AAAA 级旅游景点 1 家及一批国家农业旅游示范点、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 AAA 级旅游景点及国家、省重点文保单位等。

目前正规划建设的盐城湿地生态国家公园,将打造成“太平洋西岸最大的湿地公园、亚洲东部最佳的生态旅游乐园”。并将以鲜明主题形象、较高资源品位、独特景观形态、巨大生态效应和旅游吸引功能迎接五湖四海宾朋。

盐城新四军纪念馆导游词2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大家参加天天旅行社组织的新四军纪念馆一日游。我是天天旅行社的导游员。我姓李,大家可以叫小李就可以了,在旁边正开车的师傅姓王,有多年驾龄,由他行车大家可以放心,俗话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幸与大家相识,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将由我陪同大家一起游览__,希望在这短暂的时间里大家能通过我走进新四军、了解新四军。在行车途中,为了避免意外发生,请大家不要把您的头、手、肘伸到车窗外,在游览途中旅游车就是我们的第二个家,请大家注意保持车上的卫生,如果您有什么要求,可以直接告诉我,我将会尽力为您服务。大家注意一下我们的车是蓝白相间金龙车,车牌号为苏J4858,请大家上下车的时候记得注意安全哦。

今天我们要参观的是新四军重建军部纪念馆。我是纪念馆的讲解员孟曼曼,希望通过我的讲解能让大家了解新四军所走过的那艰难而光荣的革命历程。大家知道,在中国人民伟大的抗日战争中,有一支被称为铁军的部队,它就是新四军。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四军,从1937年至1945年,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创建了横跨五省包括八个战略区的抗日民主根据地,

形成了与华北八路军南北呼应的战略态势,为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为铭记新四军坚持华中抗战的丰功伟绩,弘扬我党我军的光荣传统,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1986年10月在当年新四军重建军部所在地——盐城建立了新四军重建军部纪念馆,纪念馆馆区面积占地约70亩。

现在,大家已经来到了新四军纪念馆。这是纪念馆广场,广场东西两侧屹立着两组高浮雕组合群像。东边一组是反映新四军指战员战斗生活的《英雄战斗》雕刻,西边一组是根据地人民支持新四军的《拥军支前》雕刻。这两幅画再现了当年广大军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英勇抗战的壮阔场景。这是新四军英文缩写N4A花坛。再往前,中心广场上耸立着新四军重建军部纪念碑,正面是李先念主席题写的“新四军重建军部纪念碑”碑文,反面刻着原国防部长黄克诚撰写的《盐阜会师记》碑文。

好,大家现在看到的就是新四军纪念馆展览。这个建筑整体造型体现了新四军“四”字的特征,正门上方东、西两边各有一幅巨幅花岗岩阴雕画,西边一幅反映新四军在盐城重建军部,东边一幅是陈毅率领新四军、黄克诚率领八路军在盐城白驹镇会师的场

面。两幅阴雕画中间是新四军指战员佩戴的N4A臂章图案,图案内容为新四军的英文缩写。门檐下悬挂着原国家主席李先念题写的“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重建军部纪念馆”金字匾额。展厅面积4600平方米,分序厅、开辟敌后、重建军部、苏中一师和苏中三师、淮南二师和淮北四师、豫鄂边五师和皖江七师、苏南六师和浙东纵队及苏浙军区、抗战胜利和新四军军部兼山东军区七个展厅。展厅内陈列着系统、完整的新四军所属各部队坚持敌后抗战的史料和文物,展出历史照片1000余幅,实物1200多件。这些图片资料和实物详细生动真实地再现了新四军当年坚持华中敌后浴血奋战的艰苦斗争历程。

[序厅] 大家看到的这幅大型雕塑是新四军重建军部后的五位领导人陈毅、刘少奇、张云逸、赖传珠、邓子恢。巨幅屏风嵌刻着毛主席起草的《中国共产党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命令》。

[第一展厅] 主要展出的是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蒋介石被迫放弃“攘外必先安内”的主张,同意将南方8省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即新四军的历史背景。

[第二展厅] 主要陈列“皖南事变”和新四军在盐城重建军部、华中新四军与八路军统一整编为新四

军七个师以及成立中共中央华中局,加强华东党的领导和建设,保卫和建设华中抗日根据地的历史资料。

1941年1月4日,叶挺、项英奉命率领的皖南新四军9千余人到达安徽泾县茂林地区时,遭到国民党军队七个师8万多人的包围突袭。经过浴血奋战,除黄大星、傅秋涛等部2千余人突围外,其余7千余人大都壮烈牺牲或被俘,这就是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周恩来总理在《新华日报》上题写了“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的著名诗句。1月25日,新四军军部在盐城重建并对各部队进行编组。从此,新四军建设走上了健康发展的新阶段。

[第三展厅] 陈列着新四军第一师和苏中抗日根据地、新四军第三师和苏北抗日根据地放手发动群众,开展反扫荡、反清乡,保卫根据地,积极进行战略反攻,扩大解放区的史料和文献

[第四展厅] 展出新四军第二师和淮南抗日根据地、新四军第四师和淮北抗日根据地,坚持敌后抗战,巩固和扩大淮南、淮北抗日根据地的史料和文献、图片。

[第五展厅] 陈列新四军第五师和鄂豫边抗日根据地在空前严重的日伪军夹击与自然灾害袭击下,坚持抗战完成对武汉的包围,积极开展局部反攻,

配合八路军南下发展鄂豫边、皖、湘、赣,以及新四军第七师和皖江抗日根据地坚持斗争,巩固发展抗日根据地的史料和兵器。

[第六展厅] 系统反映新四军第六师和苏南抗日根据地反清乡、反围剿,在日伪军夹击中抗击日伪军,巩固和发展抗日根据地,新四军第十六旅向南发展,挺进浙西、开辟苏、浙、皖边抗日根据地,浙东敌后抗日根据地开辟和新四军第一师主力南下,成立苏浙军区等史料。

[第七展厅] 主要陈列抗战胜利后,新四军编入人民解放军的历史过程,具体反映了日本无条件投降,新四军坚持华中抗战的辉煌战绩,重庆谈判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组成华东野战军为全国人民解放事业继续战斗的伟大转折的历史。

新四军纪念馆各展厅除历史的照片、文物外,还有许多反映新四军革命活动的独特的工艺品。第一展厅有用人发精心绢绣的刘少奇、陈毅大幅画像;第二展厅配有四组泥塑,共一百多个人物,再现了“民主建政”“减租减息”“除奸反霸”“参军支前”的历史画面;第三展厅有巨幅扬州漆雕画,突出反映黄桥决战后陈毅、黄克诚两支部队在盐城会师情景;第四展厅有巨幅芜湖铁画《铁骑凯旋》;第五展厅有东阳木雕《坚持大江南北》;第六展厅有福州脱胎漆画《红军北上抗日图》;第七展厅有红漆浮雕《百万雄师过大江》;还有参加过全国五届美展的油画精品:肖丰的《陈毅出山》、钱峰的《刘少奇在反扫荡中》、鲍佳的《冲锋》等,这些艺术佳作中的人物栩栩如生,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

新四军纪念馆还设有“历史资料馆”、“音像馆”、“书画馆”等,请大家自由参观。我的讲解到此为止,谢谢大家。

 新四军纪念馆主馆导游词3

新四军纪念馆主馆区景区路线: 新四军纪念馆广场(卧碑—东进雕塑—浮雕--重建军部纪念碑—碑林—国防苑--抗日纪念园)---新四军纪念馆主馆----新四军人物馆

各位来宾,大家好:欢迎参观新四军纪念馆,我是导游员___,很高兴为各位来宾作介绍。新四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在华中抗战的一支伟大的人民军队。这支部队为抗战胜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毛泽东同志赞誉为:华中人民的长城。新四军纪念馆,正是新四军十年历史的凝缩、凝练和升华。

新四军纪念馆在1986年建成并对外开放,是全面系统反映新四军从组建到发展、从巩固到壮大光辉历程的综合性纪念馆,先后被命名为 “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全国国防教育基地”。“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 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新四军主馆区占地100亩,由新四军纪念馆广场、新四军纪念馆主馆、新四军人物馆组成。现在我们所在的位置的正是纪念馆广场。

新四军纪念馆广场(卧碑—东进雕塑—浮雕--重建军部纪念碑—碑林—抗日纪念园-国防苑)

卧碑:广场正前方是原国家主席、中共中央总书记、军委主席江泽民同志题写的新四军纪念馆的馆名的卧碑,卧碑从地面向上迎起,象征着新四军部队虽遭受皖南事变的重创,但在新军部和华中局的领导下,迅速崛起,成为华中抗战的中流砥柱。

东进雕塑:东进雕塑是纯铜制作,高4米,是一位年轻的新四军号兵形象,雕塑基座高3米,正面是陈毅手书“东进” 。基座上年轻的号手昂然挺立、聚气凝神,奋力吹响新四军东进的嘹亮号角,正是在东进的号角声中,新四军开始走向胜利、走向辉煌。

群雕区:在东进雕塑的东西两侧的是群雕区,分别由高5米,长7米的红色花岗岩圆雕、高浮雕组合而成。东边群雕是新四军指战员战斗画面,西侧群雕是华中人民支前画面。群雕采用高、中、浅浮雕相结合的雕刻手法,生动再现了华中军民一心,打鬼子,保家乡的历史场面。

象征着革命道路的崎岖与艰难,这条道路不仅有着特殊意义,它也成为整个新四军纪念馆的中轴线。

纪念碑:耸立在纪念馆广场中央的新四军重建军部纪念碑。碑高4.5米,寓意是为纪念新四军重建军部45周年而建,碑身正面镌刻着五师师长、时任国家主席李先念题写的碑名“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重建军部纪念碑”;背面是原三师师长黄克诚撰写的“盐城会师记”;碑顶端的四周镌刻着四种不同时期使用的新四军臂章图案。纪念碑设计凝重大方、朴实庄严,与新四军主体建筑互为辉映。

碑林:碑林位于新四军人物馆的南侧,所刻内容都是从纪念馆的馆藏中精选产生,主要由党和国家领导人、新四军重要将领及部分省军级领导、外国友人和知名书法家的135幅题书组成。作品风骨遒劲,热情讴歌了新四军的丰功伟绩。

抗日纪念园:抗日纪念园位于馆区的西北侧,由群雕、浮雕、警示碑、警示亭组成。“警示碑”碑名由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彭冲题写。警示亭中悬挂警示钟,敲击钟体,钟声长鸣,警示国人“以史为鉴、毋忘国耻,振兴中华”。

国防苑:国防苑位于馆区东北侧。陈列着中国人民解放军东海舰队赠送的鱼雷快艇、南京军区赠送的水陆两栖坦克和两门山炮,空军驻盐部队赠送的我国改装的第一代歼七型战斗教练机等实物。

新四军纪念馆主展馆4

各位来宾,我们现在已经来到了新四军纪念馆主馆展览大厅前。

各位请看展馆正门上方镶嵌着新四军重建军部后,由新四军全军将士统一佩戴的N4A臂章图案。臂章设计简洁,外方内圆;色调明快,蓝白相间,N4A是新四军英文New Fouth Army的缩写。在臂章两侧各有一幅140平方米的花岗石阴雕装饰画,造型就像两面迎风招展的红旗,寓意着八路军和新四军两支抗日的队伍,画面艺术地再现了在盐阜大地上发生的两件重大历史事件:1940年10月,新四军与八路军在盐城白驹狮子口胜利会师、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新四军在盐城重建军部。

主馆展览面积近5000平方米,以时间为序,以新四军各师和华中各抗日根据地为经纬,分为四个部分:组建 “铁军” 开赴敌后、重建军部 挺进华中、驰骋江淮 浴血奋战、战略反攻 夺取胜利”,展示了新四军从1937年组建到1747年撤销番号,波澜壮阔的10年历史。下面请大家与我一起进入展厅,一同走进那段硝烟弥漫的抗战岁月,走近这支有着卓著功勋的光荣部队。

序厅:进入展厅,我们首先来到了序厅。在蓝天白云的穹顶下,毛泽东起草的重建新四军军部命令和新四军十年征程的白色浮雕前,1941年在盐城重建军部时的五位军部领导人的艺术雕像在绿叶鲜花从中静静伫立。左起:政治部主任邓子恢、代军长陈毅,刘少奇、副军长张云逸、参谋长赖传珠。他们是新四军的核心和灵魂,他们领导着新四军走向胜利、走向辉煌,成为华中人民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

第一部分 铁军组建 开赴敌后 主要介绍1937年至1940年新四军组建和挺进敌后开展抗日游击战争的一段历史。

1937年,“七 七”卢沟桥事变,标志着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国难当头,不仅国共两党,所有党派和各阶层民众都意识到只有团结抗日,才能不当亡国奴!在中国共产党的努力下,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在陕北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后,国共两党就南方红军游击队整编问题达成一致协定。1937年10月12日,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正式宣布将南方8省14个地区(不包括琼崖红军游击队)的红军和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任命叶挺为军长(照片)。后经中共中央提名,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核定,任命项英为副军长,张云逸为参谋长,袁国平为政治部主任,邓子恢为副主任(照片)。为加强对新四军的领导,成立中央军委新四军分会,项英为书记,陈毅为副书记。12月25日,新四军军部在汉口成立。2月至4月,各游击部队完成了下山、集结、整编任务。全军下辖四个支队九个团,总兵力10329人。枪械6200多支。各支队司令员分别是:陈毅、张鼎丞、张云逸、高敬亭。

1938年5月4日,中央和毛泽东对新四军任务和行动方针作了指示:----新四军主力应迅速 挺进华中敌后进行游击战争----史称为第一个《五四指示》。国民党军事当局给新四军的任务是:在苏南、皖中敌人侧后方进行游击战争。

1938年4月28日,新四军派粟裕率先遣支队,深入苏南敌后进行侦察。6月17日,在镇江西南卫岗伏击日军运输队,大获全胜,这是新四军进入江南的的第一仗,又称为“江南处女战”。不仅打出了新四军的军威、粉碎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同时也振奋了江南民众抗战的信心和决心。

38年5、6月间,一、二支队挺进苏南,开辟以茅山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11月 ,一、二支队领导机关对内合并 ,在溧阳水西村成立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照片),陈毅、粟裕任正副指挥。三支队在谭震林的率领下留在皖南,保卫军部,并在对日作战中,成功的进行了五次繁昌保卫战。四支队挺进皖中进行游击战争,38年5月12日,在巢县蒋家河口,歼灭日军20多人,我军无一伤亡。这是新四军组建后的第一仗,意义深远,产生了极大影响,蒋介石也致电叶挺表示嘉奖。

随着形势的发展和队伍的不断扩大,新四军第五、第六支队和豫鄂挺进纵队先后组建。五支队开辟皖东,司令员罗炳辉;六支队征战皖东北,司令员彭雪枫;豫鄂挺进纵队开赴鄂豫边区,司令员李先念。

在新四军的组建和发展过程中,社会各界,爱国华侨以及海外正义人士在人力物力上给予了很大的支持,他们为新四军的抗战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1938年9月-11月,党中央召开了六届六中全会,确定了“巩固华北 发展华中”的战略方针。

39年2月,为了传达中央指示,中央军委副主席、南方局书记周恩来从重庆出发,绕道千里,来到皖南云岭新四军军部,与叶挺、项英等人共同确定了新四军“向南巩固、向东作战、向北发展”的战略方针。也是周恩来在皖南期间,他和众人建议,陈毅承担了新四军军歌歌词的创作任务,5月,由陈毅作词,经集体修改,何士德作曲的《新四军军歌》光荣诞生,军歌是战争的号角。这首战歌唱出了新四军的历史渊源,唱出了新四军的作战方向:东进----

39年4月,为打开皖东抗战局面,叶挺在庐江县东汤池组建新四军江北指挥部,统一领导我军江北部队。指挥张云逸,副指挥徐海东、罗炳辉。

1939年秋,中原局书记刘少奇化名胡服来到了华中,他认真分析华中形势,主持召开中原局三次会议,确定向东发展的战略方针,强调建立根据地和抗日民主政权、独立发展抗日武装的重要性。

1940年5月4日,毛泽东起草第二个《五四指示》,再次强调新四军的发展方针:就是不受国民党限制,独立自主的放手发动群众,向一切敌人占领区发展。刘少奇到达在皖东也指出:江苏苏北是我们的战略突击方向,苏北盐城为东进联络点,请中央派八路军一部南下,江南新四军主力北上。

于是40年6月后,陈毅率新四军江南主力渡江北上,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即改称为苏北指挥部,陈毅、粟裕仍任正副指挥,下辖三个纵队。这支部队到达苏北不久,就被迫进行了黄桥自卫反击战。作战双方为新四军苏北指挥部所属部队,7000余人;国民党顽固派韩德勤部,35000余人。无论是兵力还是武器装备,敌我悬殊很大。但由于在39年4月至40年4月间,陈毅三进泰州,与国民党地方实力派李明扬、李长江谈判,再加之40年5月郭村战斗的胜利,争取了二李中立。黄桥战役中,新四军仅用5000余人歼灭韩德勤部11000余人。这是新四军组建后第一次以少胜多战役,使得新四军在苏北迅速站稳脚跟,为进一步巩固和扩大苏北根据地奠定了基础。黄桥战役胜利后,新四军乘胜追击,直下海安和东台。

1940年10月10日,黄克诚率领的南下八路军五纵队一支队和苏北新四军在盐城白驹狮子口胜利会师,1940年11月17日,华中总指挥部(简称华指)在海安成立,6天后,移驻盐城。叶挺任总指挥、陈毅任副总指挥、刘少奇、参谋长赖传珠、政治部主任邓子恢。统一领导陇海路以南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地方武装。从此华中抗战进入到一个崭新的时期,正如陈毅诗中所云:江淮河汉今谁属,红旗十月满天飞。

第二部分 重建军部 挺进华中 主要介绍皖南事变和重建军部的一段历史。

伴随着新四军队伍的不断壮大,新四军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威望与日俱增,这引起了蒋介石政府的恐慌和猜忌,1940年秋,国民党顽固派掀起第二次_高潮。40年10月19日,何应钦、白崇禧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的名义,强令黄河以南的新四军、八路军在一个月内全部撤到黄河以北,同时秘密调兵遣将,用7个师8万多人包围皖南新四军军部和所属部队。为顾全抗战大局,1941年1月4日,新四军军部及所属的部队9000多人从云岭出发北移,1月6日,当新四军北移到茂林地区时,遭到国民党军的围攻,新四军被迫进行自卫还击,皖南阵地上,战斗持续7昼夜,新四军除两千人突出重围,大部分壮烈牺牲或被俘。这三张照片是皖南事变中三大激战地:东流山、高坦村、石井坑。

军长叶挺下山谈判时被国民党无理扣押,在长达5年的囚禁生涯中,多次拒绝蒋介石等人的劝降,始终对中国共产党保持着坚定的信念,并写下《囚歌》表明自己的钢铁意志。

副军长项英、政治部主任袁国平、副参谋长周子昆都因皖南事变而殉难。1月17日,国民党军事当局发表命令和谈话,诬新四军是“叛军”,宣布撤销新四军番号,军长叶挺送交军法审判。这就是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周恩来在重庆《新华日报》上愤笔写下了悼词和挽诗:为江南死国难者致哀!千古奇冤 江南一叶 同室操戈 相煎何急。

为了和国民党顽固派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为了坚持华中敌后抗战,1941年1月20日,毛泽东亲笔起草了重建新四军军部的命令。1月25日,以华中总指挥部为基础的新四军新军部在盐城正式成立,陈毅任代军长、刘少奇任、张云逸任副军长、赖传珠任参谋长、邓子恢任政治部主任。陇海路以南的八路军、新四军统一重新整编为七个师一个军部独立旅,总兵力9万余人。

原苏北指挥部所属部队改编为第一师,师长粟裕、刘炎、政治部主任钟期光,下辖第1、第2、第3旅,兵力1.3万余人,活动于苏中地区。

原江北指挥部所属部队改编为第二师,师长张云逸(后罗炳辉),郑位三(后谭震林),参谋长周骏鸣(后韩振纪)、政治部主任郭述申(后肖望东)。下辖第4、第5、第6旅,兵力1.5万余人,活动与淮南地区。

原八路军第五纵队改编为新四军第三师,师长兼黄克诚,副师长张爱萍,参谋长彭雄(后洪学智),政治部主任吴法宪。下辖第7、第8、第9旅,兵力2万余人,活动与苏北地区。

原八路军第四纵队改编为第四师,师长兼彭雪枫(后张爱萍)副师长韦国清,参谋长张震、政治部主任肖望东,下辖第10、第11、第12旅和萧县独立旅,兵力1.5万余人,活动于淮北地区。

原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改编为第五师,师长兼李先念,参谋长刘少卿,政治部主任任质斌。下辖第13、第14、第15旅及第1、第2游击纵队、鄂豫边区保安司令部,兵力1.4万余人,活动于鄂豫边地区。

原第二支队和江南人民抗日救国军东路指挥部改编为第六师,师长兼谭震林,参谋长罗忠毅,下辖第16、第18旅、江南保安司令部,兵力6000余人,活动于苏南地区。

原无为游击队、第三支队挺进团和皖南突围部队合编为第七师,师长张鼎丞,曾希圣,参谋长_高(后孙仲德),政治部主任何伟(后王集成),下辖19旅和挺进团,兵力2000余人,活动于皖江地区。

八路军第115师教导第5旅编成新四军独立旅。旅长梁兴初,罗华生,下辖第1、第2、第3团,兵力4000余人。

军部机关驻扎在盐城泰山庙(泰山庙场景)。从此,盐城作为新军部所在地,成为华中抗战的指挥中心,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光辉的名字。

重建军部后,华中各项工作也全面展开。1941年4月27日,中原局和东南局合并组建中共中央华中局。刘少奇任书记。5月,华中局在盐城召开华中局高干会议,刘少奇做了《皖南事变经验和教训》的报告。42年1月20日至3月5日,华中局第一次扩大会议在阜宁单家港召开,这次会议对华中三年工作作了总结,对今后工作作了部署,会后不久,刘少奇经山东返回延安,华中局书记、新四军由饶漱石代理。同年4月,经中央批复,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和各师军员会先后成立。

新四军到了华中,急需大批年轻的干部,于是,新四军结合了华中地区的具体情况,积极筹办各类学校。41年5月,华中党校在盐城创办,校长刘少奇,分批轮训地方县级以上、部队团职以上的干部。鲁艺华中分院是华中地区艺术类的最高学府,陈毅任校长。这张照片是陈毅兼任校长的抗大五分校旧址—正北楼,除抗大五分校,41年1月至42年5月,新四军还先后创办抗大四、六、七、八、九、十分校,进行干部培训,为新四军发展和根据地建设培养了大批干部人才。

从1940年12月开始,我党在华中地区以“三三”制为主要形式逐步建立了各级抗日民主政权,政府中共产党员、左派进步分子、中间分子和其他开明人士各占三分之一,有力的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推动了华中抗战的发展。新型选举方式之一“丢豆子”让美国作家史沫特莱惊叹不已,称为是“世界上最为民主的选举方式”。

对于战场上投降和俘虏的日军,新四军给予人道主义待遇,许多醒悟过来的日军组成反战同盟,成为新四军的可靠朋友。

许多文化人士、知识分子也纷纷来到新四军,他们用笔做武器,纷纷投入到新四军的新文化运动中去。1941年,在陈毅倡议下,阜宁附近设“文化村”,专门接待前来新四军工作的各界文化人士。至今,文化村附近的老人们还能说出许多我们熟悉的名字:贺渌汀、阿英、邹韬奋等

战争不仅仅是军事斗争和政治斗争,经济斗争也是一项重要内容。各抗日根据地创办十所银行,发行抗币(实物)在根据地流通,有效地保持了根据地的经济稳定;制定财经条令,严格了财政纪律;自办工厂,不仅解决部队所需,同时也增加了财政收入,有些品牌至今仍在沿用,(飞马香烟照片);修建民生工程(宋公堤等),让老百姓享受根据地经济建设的慧果.赢得老百姓的真诚拥护。

1943年华中局颁布“拥政爱民十大公约”(照片),44年2月是全军“拥政爱民月”,四师师长彭雪枫亲自撰写拥军爱民对联(照片)要求部队张贴门上,谨记心头。“吃菜要吃白菜心,当兵要当新四军;打仗总是打胜仗,从来不欺老百姓。”的民谣在华中传唱,场景“陈毅托子”展现的是1942年12月的一个真实故事。陈毅长子陈昊苏1942年5月出生在盐城阜宁侉周村。1942年底,为战争需要,军部要离开盐阜移驻淮南,陈毅将襁褓中的孩子留在盐阜地区,托养给当地士绅邹鲁山抚养,邹家人不顾自身安危,承受重托,严守秘密、精心抚养,直至43年孩子回到父母身边。

第三部分 驰骋江淮 浴血抗战 主要介绍了41年至43年新四军各师坚持和保卫、巩固与发展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历史。

首先介绍的是苦战苏中的一师 苏中地区东濒黄海、西抵运河、南临长江、北抵盐城,地理位置重要,资源丰富,是敌我双方必争之地。一师担负着坚持苏中抗战,与苏南六师、苏北三师、淮南二师互相策应开展反“扫荡”、反“清乡”、反“蚕食”斗争和进行机动作战的任务。

1941年10月至12月9日,在盐城东台三仓,粟裕率军民进行了七次保卫战,使得新四军在苏中站稳脚跟。照片上是三仓保卫战中牺牲的吴士寿烈士,多年后,战斗指挥者粟裕将军部分骨灰下葬三仓,陪伴着牺牲的战友们。(展柜中是粟裕将军曾经用过的物品:公文包、放大镜、钢笔)。

苏中的东面是浩瀚的黄海,一师组建后,日伪叫嚣要把这支部队赶到黄海去喂鱼,为了让我军在海上有一块可进可退的回旋余地、配合陆上的反"扫荡"斗争,1942年初,根据陶勇同志的建议,粟裕决定组建海防团,后扩编为海防纵队,陶勇兼任司令。陶勇智勇双全收编有民族意识的海匪头目孙二富,跟随新四军抗日后孙二富改名孙仲明(照片),后被任命为苏中军区海防纵队副参谋长兼二团团长等职。(实物 海防团军舰模型 军服)

1941年一师共作战340次。1942年,日伪军对苏中根据地四五百人的小“扫荡”平均每周1次,千人以上的较大“扫荡”平均每半个月1次,均被我军击退。1942年2月,刘少奇在华中局第一次扩大会议上所作的报告中说:“在我全军中以第一师部队作战最多,战果最大。”

1943年是苏中抗日斗争最尖锐、最艰苦的时期,反“清乡”是重点斗争内容。(场景“火烧竹篱笆”)篱笆封锁,是敌人在“清乡”中使出的主要法宝之一。“清乡”特工总头子张北生说:“篱笆打起来,新四军就钻不进来、逃不出去,只要封锁成功,‘清乡’就会成功。为此日伪从江南运了五百多万根竹子,在苏中构筑竹篱笆300多华里,建立梅花桩式的据点200多个,检问所150个,全线日军把守、伪军巡逻。这给我军民极大困扰。43年7月1日,作为向党的生日的献礼,在陶勇、姬鹏飞指挥下,苏中数万群众在主力部队掩护下开展破击战,一夜之间,300华里竹篱笆全部烧为灰烬,苏中反“清乡”斗争取得全面胜利。连日军也不得哀叹,新四军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的支持下,是不可战胜的。

新四军二师坚持在淮南 淮南地区位于华中腹地,东面扬州、西面合肥均是日军战略据点,南面是日伪统治中心南京,西北是伪安徽省会蚌埠。二师担负着坚持淮南抗战的任务。

1941年3月, 2师在淮南津浦路西进行反“扫荡”作战,击退日伪军7000余人的进攻,恢复了路西抗日根据地的中心区。(缴获的山炮的照片)11月,津浦路西军民在定远地区粉碎了日伪军2000余人的大“扫荡”, 第5旅一度袭入淮阴城。可以说,二师从组建之初,日伪军每年都集中数千人对我进行“扫荡”,二师在艰难的环境下,坚持和巩固了淮南抗日根据地,使得43年1月转移到淮南的华中局和军部有了稳定的指挥之所。

随着部队的发展,第二师的兵工生产队伍也在不断壮大。1944年9月,全部工作人员有369人,研制生产的枪榴弹射程一般为200-650米,37毫米平射炮射程达2000米,可打穿6毫米钢板,加强型手榴弹能打小型坦克和碉堡。军工部工务科科长吴运铎(照片)是第二师军工战线上的模范人物。他多次身负重伤仍顽强坚持进行枪、弹试验,被誉为“中国的保尔?柯察金”。

抗战胜利后,二师在师长罗炳辉的率领下北上山东。1946年6月21日,时任新四军第二副军长兼山东军区副司令员的罗炳辉在兰陵因病去世,年仅49岁。病重期间,远在延安的毛泽东非常挂念,在信中殷切嘱托道:留的青山,是很要紧的。80年代电影《从奴隶到将军》曾经教育和鼓舞了一代人,剧中主人公的原型就是罗炳辉。

保卫苏北的是新四军第三师 苏北由盐阜和淮海区组成,位于陇海铁路以南、东濒黄海、西临运河,联系着山东、华中两大战略区。三师 担负着坚持盐阜、淮海两个地区抗战和进行机动作战的任务。

苏北是华中局和军部所在地,是日伪军进攻的重点,他们在这犯下了血腥罪行,41年7月,日伪军出动两万多人第一次“扫荡”盐阜地区,鲁艺师生在转移途中与日军发生遭遇,邱东平等30多人不幸牺牲。

1941年7月至1943年4月反“扫荡”期间,苏北有四仗影响最大:“杀伤敌人最大的”单家港之战,1943年3月19日,新四军3师8旅22团在阜宁单家港进行阻击战,在三个多小时的战斗中,以伤亡23人的代价,消灭日军260余名、伪军80余名。为纪念在单家港战斗中牺牲的第22团副团长童世明烈士,当地政府将单家港命名为“世明港”。“最漂亮”的陈集之战1943年3月25日,新四军3师23团在阜宁陈集地区全歼日军中队长崖畅也以下89人,缴获其全部武器装备。“最激烈”的八滩之战,1943年3月29日,新四军三师八旅24团,奉命攻打滨海八滩。此战歼灭日军山本中队长以下100多人和伪军一个大队。“最壮烈”的刘老庄之战。1943年3月18日,7旅19团4连连长白思才、指导员李云鹏率全连82人,担任保卫淮海区党政机关转移任务,至淮阴刘老庄,遭千余名日军袭击,全部壮烈牺牲。朱德赞誉他们是“我军英雄主义的最高表现”。战斗结束后,三师重新组建第四连,命名为刘老庄连。

刘老庄战斗同一天,三师参谋长彭雄、八旅旅长田守尧一行赴延安学习,在连云港外小沙东海面遭遇日寇袭击,彭雄、田守尧等16人壮烈牺牲。三师参谋长由洪学智继任。

巩固淮北的是新四军四师部队 淮北位于陇海铁路以南,淮河以北、新黄河以东,津浦铁路两侧,联系着华中和华北抗日根据地。四师肩负着坚持淮北抗战和向中原发展的任务。

1942年11月14日至12月17日,日伪军出动7000余人,兵分5路,在坦克、飞机、汽艇掩护下“扫荡”淮北,四师部队在师长彭雪枫、邓子恢的指挥下英勇作战,历时33天,发动战斗37次 ,毙伤日伪军578人,俘日军272人。朱家岗战斗是33天反“扫荡”关键的一仗,四师26团在朱家岗与日寇展开血战,炸弹、子弹打完了,最后7、8个小时完全靠刺刀,刺刀断了,就把老百姓的锄头、铁叉拿起来和敌人拼,其中8连“小鬼班”十几个十多岁的小战士也参加了战斗。这场战斗,26团73名指战员壮烈牺牲,日军伤亡280多。

四师在发展过程中,形成有淮北三件宝:骑兵团、拂晓剧团、拂晓报。这三件宝不仅是四师队伍建设的特色,也成为四师在战场上克敌制胜的法宝。1943年,山子头反顽作战,大获全胜,全歼来犯之敌,生擒顽军指挥、国民党江苏省省主席韩德勤。战后我军以抗战大局为重,将其释放。1944年9月11日,四师师长彭雪枫在河南夏邑八里庄指挥作战中不幸牺牲,年仅37岁。彭雪枫是抗日战争中新四军牺牲的级别最高的将领。1945年2月7日,中共中央在延安、中共淮北区党委在洪泽湖边大王庄,分别为彭雪枫将军隆重举行追悼大会。中共中央的挽词是:“为民族 为群众 二十年奋斗 出生入死 功垂祖国,打日本 打汉奸 千百万同胞 自由平等 泽被长淮”。彭雪枫牺牲后,张爱萍继任四师师长兼淮北军区司令员,继续领导四师的革命征程。

转战鄂豫边区的是新四军第五师 主要活动在武汉外围,是鄂、豫、皖、湘、赣5省交界处,地形复杂、敌情复杂,四周都是敌占区,与兄弟部队长期隔绝,再加之1941年,边区遭遇干旱,五师的斗争环境极为艰苦。五师任务是独立坚持鄂豫皖边区抗日斗争。

1941年10月,五师发起侏儒山战役,生俘伪军900多人。这场战役,打开了武汉的西大门,保障了我军在江汉粮棉之区的物资供应,牵制了第三次“长沙会战”的日军,对于新四军在敌后的迅速壮大,都起到巨大的历史作用。由于路途相距太远,电台联络常常中断;新四军军部缺乏鄂中地区有关地图,行军作战不便指挥,所以从42年7月以后,五师由中央军委直接指挥。师部移驻大悟山白果树湾(照片)。师部移驻大悟山后,日寇的铁蹄也随之踏来,42年12月,日军出动万余人对大悟进行“铁臂合围”的“扫荡”,五师激战后歼日伪军200余人,粉碎了敌人的“扫荡”。

1944年10月,成立鄂豫皖湘赣军区,第5师师部兼军区领导机关,下辖第13旅和8个军分区。1945年1月,坚守边区的五师与王震、王首道率领的八路军三五九旅南下支队5000人在大悟会师(照片),10月下旬,第五师与八路军三五九旅南下支队、河南军区部队合编为中原军区,后进行了著名的中原突围战。

鏖战苏南的是新四军第六师 主要活动在西起南京、芜湖,东至淞沪,北濒长江,南抵天目山麓的广大地区,战斗在日伪的心腹之地,六师担负着坚持苏南抗日游击战争,阻止国民党顽军破坏根据地的任务。

苏南是华中最富庶的地区,一直为日伪垂涎。再加上长江阻隔,六师不能像一二三四师那样密切相互策应,基本是独立作战,环境也是极为险恶的。日伪对苏南的“扫荡”连续不断,最后发展到对苏南逐次发动军事、经济、政治、文化全面的“清乡”运动。(照片)苏南地区军民经历反“扫荡”、反“清乡”和反“摩擦”数百次战斗,1941年9月6日,苏南第五行政区(茅山)专员巫恒通同志(照片)在反“扫荡”中负伤被俘,铮铮铁骨,在狱中痛斥劝降的敌伪,拒医绝食,14日壮烈殉国。陈毅同志赞道:“死节之惨烈,抗战以来所仅见”。41年11月28日,日伪军3000多人奔袭十六旅和苏南党政机关住地溧阳塘马村,16旅长罗忠毅和廖海涛率领部队与敌人展开血战,毙伤日伪军300多人,与270余指战员一起壮烈牺牲。

新四军六师在江南的抗战活动,深得江南人民群众的支持拥护。这几位是正是万千支持新四军抗战的苏南老百姓代表,1943年句容县抗日民主政府通令嘉奖反“清乡”的有功人员:伟大的母亲朱云峰之母、朱礼德之茅山地区拥军模范小红妈王吉娣、澄西地区革命老寄娘邹兰英、丹阳延陵地区老交通员韦金法。

坚守皖中的是新四军第七师 皖中东起江浦、西到岳西、南至太平、旌德,北到合肥。七师主要任务是坚持皖南,发展皖中抗日游击战争。

这支部队基本上是皖南事变中突围战士组成,在新四军各部中人数最少,组建时只有2000多人,师部驻三水涧村。1943年3月,新四军实行主力部队地方化,在巢无中心根据地周围,成立了三个地委,即沿江地委、皖南地委、含和地委。与此相适应,部队也进行统一整编,成立了沿江支队、皖南支队、含和支队、巢湖支队和师独立团。(地图)(照片组合)

七师有 “富七师”之说,卓有成效的财经工作是皖江根据地建设的一个特色,皖中平原是我国四大粮仓之一,物资丰富,经济基础比较好,七师以此为依托,成立皖江贸易管理总局,大力发展经贸活动。不仅解决部队所需,带动一方经济,还大力支援了军部和其他兄弟部队,成为新四军中最富的一支部队,新四军中还流传着这样一首打油诗:“七师小弟弟,吃穿无忧虑,钱多粮食足,兵民抗战乐悠悠!

1943年春,日伪军集结6000兵力,对巢县无为中心区发动大规模“扫荡”,七师历时一周战斗,伤亡日军300多人,取得了反“扫荡”的胜利。

浙东抗日根据地 1941年2月1日,毛泽东致电刘少奇、陈毅等,明确指出:“关于浙东方面,即沪杭甬三角地区,我们力量素来薄弱,总指挥部应增辟这一战略基地----”

1941年5月起,浦东工委领导淞沪五支队进入浙东,1942年华中局、军部先后派谭启龙、何克希率一批干部到达浙东,开辟以四明山为中心的浙东抗日根据地。8月,成立“第三战区三北游击司令部”,统一整编了浙东部队,何克希任司令员,谭启龙任。

1942年10月到12月,浙东抗日武装粉碎日军上千人对三北地区的“扫荡”,并取得第一次反顽斗争的胜利。1943年4月,粉碎了日、伪军2000余人的“清乡”。初步形成以四明山为中心的浙东抗日根据地初步形成。

1943年底,浙东抗日游击武装正式对外宣称为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1944年8月25日,海防大队一中队68人,在大鱼山岛与在飞机、军舰掩护下进攻的日、伪军500多人血战7小时,毙伤敌100余人后,因寡不敌众,弹尽粮绝,除26人突出重围外,40余名指战员壮烈殉国(照片)。

1944年9月,中共中央重申发展东南的战略方针。12月底,新四军一师主力从苏中南下苏浙皖边。1945年1月,苏浙军区成立,司令员粟裕,谭震林,副司令叶飞(照片),统一领导苏南、浙东、浙西部队。浙东游击纵队编为苏浙军区第二纵队,共1万余人。45年5月,金明、朱克靖分别担任浙西区委书记和浙西行署主任,开始了浙西根据地的建设。

抗战胜利后,浙东、浙西新四军和地方党政干部全部北撤。(北撤途中,45年10月15日夜,苏浙军区四纵队韦一平等近千人,从武进乘“中安”号轮船北渡长江,轮船意外沉没,800多指战员殉难。)

1941年到43年,新四军由9万多人发展到12万多人,毙伤日伪军6万余人,俘日伪军3万余人,保卫和巩固了8块抗日根据地,胜利的度过了抗战最为艰辛的岁月。1944年,部队开始局部反攻,下面就请大家跟随我前往一楼,进入第四部分战略反攻 夺取胜利。

第四部分 战略反攻 夺取胜利 主要介绍了1944年到1947年新四军战略反攻、夺取胜利,以及胜利完成使命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段历史。

1944年8月,毛泽东发出指示:不论在任何情况下,把日寇打出中国去。华中的新四军经历了多年的历练和洗礼,开始局部反攻。

1944年3月5日,位于淮安东南的车桥战役也正式打响,在粟裕、叶飞的指挥下,一师、三师协同作战,采用攻坚打援的作战办法,经一天两夜的战斗,共歼日军大佐以下465人(生俘24人)、伪军483人(生俘168人)。这次战役,打通了苏中与苏北、淮南、淮北地区的战略联系,巩固和扩大了苏中抗日根据地。新华社向全国进行了广播,赞扬新四军打了一个大歼灭战,粟裕也作为抗战名将从此闻名遐迩。车桥战役,是1944年以前我军在一次战役中俘日军最多的一次。日本东京大本营也承认,车桥战役,标志着新四军反攻的开始。

陈家港位于盐城北部,是一个产盐重镇。日军从1939年就在这里建立据点,控制着陈家港的盐业资源。为了解放陈家港地区的盐民,消灭伪军,1944年5月,三师副师长张爱萍(照片)指挥打响陈家港战斗,日军分别从连云港、响水口等地出动飞机和汽船增援,均被新四军打援部队击退。这一仗,新四军俘虏伪军大队长以下425人,缴获大量枪械物资,仅食盐就有40万吨,张爱萍在《南乡子-解放陈家港 》词中描述:瓮中捉得鬼子兵,红旗风扬陈家港。威凛,食盐千堆分人民。

1945年4月,由洪学智任前敌总指挥的阜宁战役开始实施,阜宁是新四军在苏北战场从日伪手中夺回的第一座县城。阜宁战役作为苏北攻城的第一个攻坚战而被载入军史。(阜宁大捷照片)

伴随着众多的胜利,新四军也缴获了大量的战利品。各位请看展柜中陈列的这辆自行车正是1943年我军在战场上缴获的, 龙头下方,白底红色的“满”字还是那么的刺眼。自行车被缴获之时,骑车的侵华日军落荒而逃。作为战利品,自行车分配给三师民运女干部李春华使用,从此,这辆自行车伴随着她一起度过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和新中国建设的岁月。1986年,已在北京的李春华得知新四军纪念馆建馆,就把伴随着自己数十年的“无声战友”送到了盐城新四军纪念馆永久展出,谁也未曾想到,1988年的一次外宾接待中,中日合拍纪录片《话说长江》日方总编导、侵华老兵佐田雅人在参观过程中认出了这一辆车,并凭借记忆中的一组钢号印“120424”确认这辆车就是他当年所丢弃的。作为一件特殊的有着传奇经历的战利品,一段历史的见证,这辆自行车已成为新四军纪念馆的珍贵馆藏。

新四军在华中局部反攻的同时,充分利用时机,抓紧整风,开展大生产运动和军训运动,为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作着积极充分的准备。整风运动是从42年6月到45年8月间展开的,增强了党性,较好的克服了官僚主义、宗派主义、主观主义。展柜中陈列出的是三师罗有荣同志的整风笔记。为了在物质上做好准备,华总地区广泛组织群众开展了大生产运动。同时部队也从44年冬开始,进行军事训练、干部培训以适应新局势的要求。

1945年7月,中、美、英三国政府联合发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政府无条件投降,8月9日,毛泽东在延安发表《对日寇最后一战的声明》,8月10日,朱德总司令发布命令,限令日伪军缴械投降。(照片)8月14日,日本国天皇接受波茨坦公告,无条件投降。1945年9月9日上午9时,中国战区的受降仪式是在南京陆军总部举行,中日双方代表为何应钦、冈村宁次,为了这一刻,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付出了极为沉重的代价,从31年九一八事变到此时,中国人民坚持抗战14年,14年中,仅人员伤亡就达三千五百万之巨,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巨大的贡献。

因为蒋介石政府的阻挠,华中日伪军拒不向新四军缴械,为此,华中局和军部命令,在做好全面反攻的前提下,将局部反攻转为全面反攻。45年9月,苏中军区解放兴化县城(照片)。摄于我军军威,许多伪军纷纷投诚,45年3月,伪警卫三师师长钟健魂率3000人起义,8月,伪空军飞行员6人驾驶原汪精卫座机“建国”号飞往延安。

1945年9月,三师打响两淮战役,共歼灭伪军1.3万余人,解放了淮安、淮阴城。45年10月,盐城战役打响,在军事打击和政治争取下,伪第二方面军第四军军长赵云祥率部6000余人起义,盐城和平解放。

45年12月,华中地区仍有一座县城---高邮被日军控制,12月19日,新组建的华中野战军第7、8纵队等部,向盘踞在高邮、邵伯等地拒投降的日伪军发起进攻, 26日凌晨4时,日本军队投降,战斗胜利结束。被日军盘踞6年零2个月之久的高邮城终于解放!毙日军近200人,伪军200人,生俘日军大队长岩奇大佐以下890人和伪军3500人,缴获大量枪械。高邮战役日寇投降仪式举行地在高邮市公园礼堂。高邮战役是中国战场对日寇的最后一战,是我军从日寇手中解放的最后一座城市,也是新四军在华中对日的唯一一次受降。

(枪炮模拟墙, 墙身被硝烟所浸染,上面有着许多斑驳的枪炮留下的痕迹,当我们靠近它,仍能听到那似乎离我们远去的枪声、炮声、军号声,它在警示我们,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要铭记屈辱与抗争,为振兴中华而奋斗。)

1945年10月,成立华中军区,司令员张鼎丞,邓子恢。11月,华中野战军成立,司令员粟裕,谭震林。1946年1月7日,津浦前线野战军改称山东野战军,陈毅任司令员,黎玉任。

1946年8月26日,中央任命陈毅为新四军军长,饶漱石为。为执行中共中央作出的“向北发展 向南防御”的战略部署,新四军军部北移山东临沂,并兼山东军区领导机关,陈毅任新四军军长兼山东军区司令员。

1946年6月,解放战争拉开序幕,1946年7月13日至8月31日,华中野战军三万多人在粟裕指挥下,在江苏中部地区反击国民党军12万大军进攻,七战七捷,共歼国民党军5.3万余人。这时全面内战爆发后,解放军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的战役,也奠定了粟裕优秀军事指挥家的历史地位。1946年12月15日至19日宿北战役歼敌2.1万人,创解放战争以来一次作战歼敌最高纪录。1947年1月,陈毅等领导指挥了鲁南战役,共歼敌两个整编师,一个快速纵队,共五万余人。缴获坦克24辆、各种火炮200余门、汽车474辆,开创华东战场人民解放军一次歼灭国民党军2个整编师和1个快速纵队的纪录,挫败了国民党军进攻临沂的计划,为组建自己的特种兵部队奠定了基础。

1947年1月21日,新四军兼山东军区与华中军区合并为华东军区,山东野战军与华中野战军合编为华东野战军。新四军番号至此结束。新四军部队5师编入中原军区,3师进军东北,其余部队编为华东野战军第1、2、4、6、7、11、12纵队和特种兵纵队。

(图表)在抗日战争中,新四军抗击和牵制了16万日军,23万伪军,作战2.2万余次,其中对日伪军作战1.9万余次,歼日伪军31万余人;反顽自卫作战3千余次,歼国民党顽固派军14万余人。新四军作战伤亡8.9万余人。新四军从最初的1万余人,发展到拥有主力21.5万余人,地方武装9.7万余人,计31万余人;另有民兵自卫队96万余人。(地图)建立了地跨苏、浙、皖、豫、鄂、湘、赣七省的苏南、苏中、苏北、淮南、淮北、鄂豫皖湘赣、皖江和浙东八块抗日根据地,面积达25.3万平方公里,人口3420余万,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新四军人物馆导游词5

各位来宾,大家好:

欢迎参观新四军人物馆。新四军人物馆是新四军纪念馆主展馆内容的的拓展和延伸。2009年10月12日,在新四军成立72周年的纪念日里正式建成并对外开放。新四军老战士、原中央军委副主席张震上将题写馆名。3000平方米的展厅分上下两层,以文字图片、实物、场景、电脑查询、音像等多种形式向我们展示了近900位新四军杰出代表人物的风采风貌。

现在我们所在的位置是人物馆的序厅。

序厅:由2米高新四军号兵铜雕,“N4A”浮雕和动态影视背景墙组成。军号是战争之魂,序厅中年轻的号兵昂首挺胸、聚气凝神,吹响着新四军“东进抗战 保家卫国”的战斗号角。让我们的目光穿过雕塑,在N4A造型墙的映衬下,最前方动态影视背景墙上,千千万万的新四军将士在拼搏厮杀、在奋战呐喊,成立人物馆的目的正是为了更好的展示这样一个英雄的群体。

新四军人物馆的大纲是经中宣部牵头、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文献研究室论证,形成了今天我们所要看到的四大部分:治国精英、将帅风采、群星璀璨、英烈千秋。第一部分人物以人物担任党和国家领导人时间为序的,其它三部分的人物是以姓氏笔画为序。

第一部分 治国精英 展示出从新四军队伍中走出担任党和国家领导人的22位杰出代表。他们是:刘少奇、陈毅、李先念、邓子恢、黄克诚、谭震林、陶铸-----他们是共和国的栋梁。战争年代,他们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开创了华中抗战的新局面;建国以后,他们呕心沥血,躬行实践,领导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使贫穷落后的中国走上了繁荣富强的道路。他们的名字与共和国的宏伟基业紧紧相连。在这里的版面设计上,采用了天安门、人民大会堂、金水桥的元素,充分契合治国主题。这一展区除了展示了刘少奇、陈毅和李先念“一帅两主席”的资料图片外,还展出了19位担任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新四军将领资料。展区中间的展柜中,陈列着李先念担任国家主席时使用的公文包,黄克诚复出后任中央军委顾问时穿用过的军装、军帽和拖鞋,彭冲用过的玉质砚台、笔筒等,张爱萍的部分书籍文稿……详实的资料、熟悉的名字,他们都是新四军的骄傲。

连接着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是重建军部泰山庙的场景。为了突出第一部分治国精英和盐城的关联,我们在这设立了新四军重建军部旧址-泰山庙场景和两位军部领导陈毅、刘少奇的艺术雕像。

第二部分 将帅风采 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新军衔制的实施,新四军的队伍中,涌现出了近400位将帅,他们组成了人物馆的第二部分:将帅风采 。他们是共和国的元勋,他们的名字为共和国的军旗增添了光彩。他们中有元帅1位:陈毅;大将4位:粟裕、徐海东、黄克诚、张云逸;上将9位,中将44位,少将290位,另有88年以后授衔将军3位。开国将帅正年轻,平均年龄四十多岁,战争年代,他们统率铁军、殊死卫国;和平年代,他们居安思危,献身国防。他们是民族解放的中流砥柱,保家卫国的忠诚卫士,人民军队的坚固栋梁。展柜中陈列着陈毅的大衣,徐海东的供氧箱、四套将帅服等珍贵文物。在第二部分最后影视屏中播放的是55年中南海授勋的资料片,大家看完后请随我前往下一展区。

第三部分 群星璀璨 如果说在第一、第二部分,我们了解到是新四军的辉煌和灿烂,在这里,我们将感受它构成的丰富多彩,群星璀璨标题来自于陈毅诗句 “众星何灿烂,北斗向延安”。

这一部份分为五个版块:地方领导、文化名人、外交人才、国际友人、民主人士。主要介绍的是没有参加授衔,从事党政工作的省部级领导、各条战线上的精英人才以及新四军的挚友。

1、地方领导 展示从新四军队伍中走出的新中国的省部级领导131位,他们都是是新中国各省级行政区和部委建设和发展的中流砥柱,在波澜壮阔的时代舞台上起着主导和决策作用。

2、文化名人 毛主席说,一支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作为新型部队的新四军一直重视部队的文化建设。华中地区群贤毕至,人文荟萃。这里展示的61位人物,是新四军文化队伍最精英的代表,涵盖哲学、历史、经济、音乐、美术、文学各个方面。尤其是作家和音乐家们,新四军的经历成为他们创作的源泉和动力,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文学作品和音乐作品。

3、外交人才 新四军中外交人才有27位,他们在国际舞台上展示了新中国外交官的风采,他们当中,抗战时有1/3的人曾在盐阜地区工作过。还有两位将军大使:彭明治、谭希林被授予中将军衔。

4、国际友人 他们是新四军的真挚的朋友,在新四军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艰苦岁月中,他们不远万里,长途跋涉来到中国抗日前线,与中国军队和中国人民并肩作战。他们不仅为我们赢得了更多的国际支援,也从另一个角度再现了那一段不同寻常的历史。

5、民主人士 抗日洪流将他们凝聚到铁军的旗帜下,茅山脚下,陈毅三顾茅庐,争取民族资本家纪振纲拥护抗日;黄海之滨,陈毅、邹鲁山结下深厚友谊,1942年,军部挥师淮南,陈毅以子相托,成就根据地军民鱼水情的一段佳话;“苏北鲁迅”宋泽夫,拥护我党,投身抗战,身陷囹圄,铁骨铮铮……他们义无反顾,甚至牺牲了生命。

第四部分 英烈千秋 新四军十年征程,牺牲将士十万,他们中有叶挺、项英、周子昆、袁国平、彭雪枫、罗炳辉等一大批高级将领和优秀指挥员,还有更多不知姓名的烈士,他们没有能够听到新中国建立的隆隆礼炮声,没有能够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授衔受勋,他们用鲜血染红了五星红旗,用生命铸就了铁军军魂。

在各位来宾前方的一面凹凸不平的墙体是烈士墙。墙面凹凸不平象征着革命历程的坎坷艰难,墙体全部采用纪念碑材质建造,墙上共包含着380位团级以上的干部,年龄最大的63岁,最小的21岁,只有很少留有照片,大多数只是一个名字,走在烈士墙前,我们仿佛穿过了岁月的沧桑,重现了战火纷飞的岁月。在烈士墙中,我们看到有不少烈士,他们的生命虽已消逝,但他们的名字,如郭猛、方强、朱廉贻等已成为盐阜大地上的处处地名,永远留在盐阜人民的心中。

这里设立有两个场景:上饶集中营和刘老庄战斗,体现了新四军将士不屈的钢铁意志和大无畏的牺牲精神!

一路感受完人物馆的四个部分,我们来到了最后一个展点:无名烈士纪念碑。浮雕前,横卧着大理石的纪念碑。碑身没有任何繁琐装饰,只有碑前铜铸火坛的火在静静的燃烧,它象征着新四军将士铸就的铁军精神的不朽,象征着革命先烈在烈火中得以永生!

各位来宾,新四军纪念馆的参观到这就要结束了,新四军历史浩瀚、博大,我们只能是精选其中的主要内容、重要事件、重要战斗,重点人物和重要文物,向大家作一简单介绍。愿我今天的讲解,能使大家对这支光荣部队多了一点了解和崇敬。

很高兴和各位一起重温新四军十年光辉历程,谢谢 。

    355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