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实用范文>导游词大全>江苏导游词>

环城古运河导游词(3)

若木分享

  各位来宾,游船现在驶向南长桥。它的右前方是南禅寺和妙光塔,左前方是望湖门和抚熏楼,城门对面是锡山驿和淘沙巷,他们合称为“南门三景”。下面,我为大家一一道来。

  【“南门三景”之南禅寺·妙光塔】

  南禅寺,历史上曾号称“江南最胜丛林”,始建于南梁太清年间,即公元6世纪40年代后期,初名护国寺,后改名灵山寺、福圣禅院等,因地处无锡南门附近,俗称南禅寺。“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南禅寺包括其中。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南禅寺既有辉煌,又经劫难,多次重建、重修。近代,在太平天国和抗日战争中,曾多次遭受毁损。20世纪90年代,无锡市人民政府在原址0.85公顷范围内,恢复南禅寺和宗教活动。在寺院周围则兴建了商贸步行街市,“以市建寺,以寺兴市”,南禅寺商贸城人气越来越旺。

  在大的寺院中,一般建有佛塔,妙光塔就是南禅寺的标志建筑。造塔的因缘是:北宋雍熙年间(984-987年),无锡常遭水患。某日,有异僧至南禅寺挂单,说有蛟龙在此兴风作浪,“宜建浮屠以镇之”,百姓方能安居乐业。为此,邑人朱承福和寺僧捐资募化,建塔镇蛟。至崇宁三年(1104年),宋徽宗赵佶赐塔名为“妙光塔”。该塔高43.3米,系八角七层楼阁式砖塔,历经多次劫难。现存之塔,塔基仍为宋代原物,塔身为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所重建。妙光塔在1926年、1980年都作过大修,1983年列为无锡市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又作修葺。2007年11月1日,妙光塔回归南禅寺,随后启动重修工程,恢复塔刹原有形制。到了晚上,灯光亮起,耸立于半空中的妙光塔,宛如珍珠塔,佛光普照,令人神往。

  【“南门三景”之望湖门·抚熏楼】

  无锡老县城,原有东南西北四座城门,分别命名为熙春门、阳春门、梁溪门和莲蓉门。明嘉靖三十三年,知县王其勤率民筑城抗倭,四城门改名为靖海门、望湖门、试泉门和控江门。城门之名,引泉入湖、通江达海,又寓意河清海晏、人和年丰。其中南城门命名为“望湖门”,遥望太湖水光,极富想象力。城楼名抚熏楼,令人想起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诗“薰风自南至,吹我池上林 ”。1950年,望湖门和抚熏楼连同城墙一起拆除。2009年,在原址附近重建。恢复后的望湖门,城墙高7米,折合市制二丈一尺,与《无锡县志》记载的原城墙高度完全一致。而重建的抚熏楼,重檐飞角,端庄典雅,与南禅寺、妙光塔互为对景、东西呼应,已成为古运河风貌带的点睛之笔。

  【“南门三景”之锡山驿·淘沙巷】

  在南城门对岸的明代“锡山驿旧址”和明代进士龚勉的“首藩方岳坊”遗迹,现为无锡市文物保护单位。驿站是古代传递官方文书和招待来往官员食宿或者换马的场所。而南门锡山驿是当时古运河岸边水陆驿道上的主驿站。既有为人而设的驿馆,又有饲养驿马的马厂。白天旗幡高悬,晚上天灯一串,人来马往,非常热闹。在古锡山驿之西,沿河为历史街区“淘沙巷”。传统的民居,幽曲的小巷,浸润着浓郁的江南水乡风情,一直延伸至工人文化宫的滨河绿带,从游船上看过去独具审美情趣。

  【无锡市工人文化宫】

  各位来宾:左面那一片绿荫掩映下的建筑,就是无锡市工人文化宫。它建成开放于1954年2月2日,设有电影院、小剧场、文化厅、红旗厅、露天球场、图书馆、展览室等,占地总面积2.6万平方米,起初,文化宫只向工会会员开放,凭工会证和家属证入内活动,1958年后对全市人民开放。当时,工人文化宫对于丰富全市职工业余生活,培养群众文化艺术骨干,曾起过重要作用。因此,虽然时至今日群众文化生活已有很大的变化,但无锡百姓特别是老职工,对文化宫还是很有感情的。

  文化宫对岸,原是无锡古教场旧址,它是清代无锡、金匮两县“试武童、练民壮”的场所。所谓试武童就是考武秀才,练民壮类似于军训。从某种意义讲,有点象今天的体育场。在教场北面,原有坐北朝南的阅武堂,堂之左还有点将台。每年霜降之日,两县的文武官员要来这里祭祀旗纛之神。

  请大家注意,前面那座桥,原名文化宫桥,由于该桥是清扬路的起点,后来改名“清扬桥”,过了此桥,就进入了古运河风貌带的第七个景区——梁溪晓月。桥的西南堍,是老体育场改建的体育公园。

  【体育公园】

  各位来宾:文化宫与体育公园仅一桥之隔。体育公园的前身是无锡市人民体育场,它于1950年4月建成,占地13.3万平方米,可容纳10万多人,是当时苏南地区最大的运动场。上世纪50年代,先后在体育场内还先后建成田径场、灯光球场、儿童运动场、游泳池、射击场等。1973年3月又建成建筑面积4971平方米,观众席位4078个的体育馆。80年代初又建旱溜冰场和体育训练馆等。在该体育场内,先后举办过全国性的田径、篮球、排球、乒乓球、举重等正式比赛,并多次接待外国体育团队,举行球类比赛。直至1993年3月5日位于无锡西郊的新体育场开工建造,第二年在新体育场举行江苏省第十三届运动会后,这座老体育场举办正式比赛的 功能才逐渐淡化。1999年9月30日,以老体育场为基础,集休闲健身、体育锻炼和竞赛于一体的体育公园建成开放。公园总投资1200万元,占地10.67公顷,其中绿化面积2.2万平方米,为古运河增添了一道充盈着力与美的绿色风景线。

  说到体育场就必须讲到运动员。无锡人杰地灵,非但人文荟萃,体育运动也可圈可点。1936年,田径运动员张家夔参加在德国柏林举行的第十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他是参加奥运会的无锡第一人。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融会世界冠军的无锡籍运动员有:男子乒乓球运动员蔡振华、惠均,女子羽毛球运动员顾俊;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江阴籍运动员陆春龙夺得蹦床比赛金牌;此外,宜兴小将丁俊辉,在世界级斯诺克球比赛中,智勇双全,迭创佳绩。他们为国争光,又是无锡人的骄傲。

  【清真寺】

  各位来宾:前面那座桥是“体育场桥”, 桥头右面有新月标志的阿拉伯风格白色建筑,是移建的无锡清真寺。早在清康熙五十七年,即公元1718年,就有回民从常州奔牛徙居无锡县陆区桥,这是无锡最早的穆斯林,也是迁居无锡聚族而居的第一个少数民族。到了1920年,南京回民蒋翰臣的儿子蒋寿山、孙子。蒋慕周根据先辈遗愿,捐资在东门外长庆路建清真寺,占地600平方米,建筑面积357平方米。至20世纪末,在锡定居的回民将近2000人,往来无锡的穆斯林日益增多,原来清真寺已不敷使用。为此,无锡市人民政府根据广大穆斯林的意愿,核准在解放南路586号易址重建清真寺。重建工程始于1999年初,当年年底竣工。重建的清真寺占地949平方米,建筑面积2170平方米。清真寺内,礼拜大殿、讲经堂、尖塔、水房以及阿訇居室一应俱全,尽善尽美。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56朵花。古运河畔绿化丛中的清真寺,就是民族大团结的有力见证。

  【振新纱厂旧址】

  各位来宾:游船驶过体育场桥,左面的“振兴纱厂旧址”,现已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这家工厂是由著名工商业家荣宗敬、荣德生兄弟和荣瑞馨等人,在1906年集资创办的。工厂当时占地81亩,安装纱锭1.2万枚,日产棉纱22件。该厂在1937年底,被侵华日军烧毁了大部分厂房、设备,抗战胜利后重建并恢复生产。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公私合营,改名为国棉四厂,它是无锡现存最早的一家棉纺织厂,是重要的工业遗产。目前,该厂已整体迁出,老厂房多数保存良好,特别是那座大烟囱依然高高耸立,成为标志。规划将这处工业遗产作保护性整修,并利用原有厂房作为创意产业园区。

  【西水关桥和西关古渡】

  请大家往前面看,在学前街西头横跨古运河的那座大桥,是沿用古地名新建的 “西水关桥”。造桥处附近,原来是个老渡口,摆渡船一直摇到20世纪80年代方才完成其历史使命。今天,虽然这里造了桥,但“西关古渡”依然记忆着当年的历史掌故:在它的东面,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薛福成故居建筑群”;西对岸是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茂新面粉厂旧址”;前头是被称为运河“地轴”的西水墩,墩上有无锡市文物保护单位“西水仙庙”,庙旁是古运河与梁溪河的分水口,梁溪河上架着“显应桥”。这几处地方,合成了文化的渊薮,可说是故事多多。

62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