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的赏析
如何去学习《烛之武退秦师》呢?听听别人的赏析也是一种不错的方法!下面请欣赏学习啦网络编辑为你带来的《烛之武退秦师》赏析 ,希望你能够喜欢!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
九月甲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烛之武退秦师》译文
晋文公、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南。
佚之狐对郑伯说:“郑国处于危险之中,如果能派烛之武去见秦伯,一定能说服他们撤军。”郑伯同意了。烛之武推辞说:“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做不成什么了。”郑文公说:“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
夜晚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上放下去,去见秦伯,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那就烦劳您手下的人了。越过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是困难的,您何必要灭掉郑国而增加邻邦晋国的土地呢?邻邦的国力雄厚了,您的国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假如放弃灭郑的打算,而让郑国作为您秦国东道上的主人,秦国使者往来,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所缺乏的东西,对您秦国来说,也没有什么害处。况且,您曾经对晋惠公有恩惠,他也曾答应把焦、瑕二邑割让给您。然而,他早上渡河归晋,晚上就筑城拒秦,这是您知道的。有什么能满足晋国的呢?现在它已把郑国当作东部的疆界,又想扩张西部的疆界。如果不侵损秦国,晋国从哪里取得它所企求的土地呢?秦国受损而晋国受益,您好好考虑考虑吧!” 秦伯高兴了,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并派杞子、逢孙、杨孙帮郑国守卫,就率军回国。
子犯请求晋文公下令攻击秦军。晋文公说:“不行!假如没有那人的支持,我就不会有今天。借助了别人的力量而又去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国,这是不明智的;以混乱代替联合一致,这是不勇武的。我们还是回去吧!”晋军也撤离了郑国。
《烛之武退秦师》赏析
《左传》相传是左丘明所著,相传他还写了《国语》,当然,都只是相传。左丘明到底是谁,没人知道;甚至生存年代也没人知道。拿《论语》和《左传》比较一下就知道了。《论语》中有“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的句子,貌似左丘明是孔子之前的人。但是《左传》也有很多的“孔子曰”,并且记载到了孔子死后几十年的事,貌似左丘明又是孔子之后的人。于是我就纠结了。曾经就这个问题问过陈宁,他给了一似是而非的答案,从那以后我就更纠结了。个人见解,左丘明可能是古代的一个史官,很有知名度,所以后来的史家都自称左丘明。
《烛之武退秦师》记载的是公元前630年的一件事,当世的两大boss晋文公和秦穆公合伙进犯郑国。所以文章劈头就是“晋侯、秦伯围郑”,《左传》记战争一般都只记国家,如“晋伐楚”。而这次却记了国君,当然是强调两人的身份。两个超级大国打一个小国,而且国君还是春秋五霸中的两个,而且已经“围”了,郑国岌岌可危,一句话,紧张的气氛就出来了。
攻打的原因是“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这一句看似朴实地交代背景,其实暗藏玄机。原因有两个,其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的时候,郑国没搭理他。这当然是幌子了,第二个才是关键。两年前晋国和楚国在城濮干了一架,郑国帮的是楚国,这会晋国是来秋后算账的。想想上一句“晋侯,秦伯围郑”,问题就出来了,这里面压根没有秦国什么事啊,那秦伯跑来干嘛了?固然有秦晋结盟的原因,但那时候的结盟基本上相当于二战前夕希特勒和斯大林签订的和平协定。最合理的解释恐怕是穆公老小子想落井下石,破鼓万人锤,趁火打劫捞上一票。
第三句“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也是暗藏机锋。晋国驻扎在国都新郑附近,秦军只是远远地驻扎在中牟。这也颇能看出秦伯趁火打劫的动机。就远远地看你打,打赢了老子就进去捞一票,打输了就班师回朝,权当旅游了。另外也看出两国的联系并不紧密,烛之武劝秦伯也不至于被晋国捉住,为后文埋下伏笔。
短短三句,25个字,而能有如此表现力,这就是《左传》。
第二段,佚之狐对郑伯说“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一个“必”字,显示出佚之狐的魄力,国家危在旦夕,而能有师必退的信心,相信烛之武有使“师必退”的能力,着实不易。“若使烛之武见秦君”也很值得玩味,真正攻城的是“晋国”,而佚之狐建议让烛之武见“秦君”,也见其高明,一眼就看出问题的要害在于秦国。而他自己说不定心中也早就有了说服秦君的方法了,否则也不会用“必”字。
其实就当时的形势,明眼人都能看出两国各自的出兵动机和问题的症结所在,所以“公从之”,一点犹豫都不带。
然而烛之武却“辞之”,事情起了波澜。“臣之壮也,尤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这一辞,足见烛之武的性格特征。他不是那种曹刿式的人,平日不计较得失,危难的时候力挽狂澜的人。而是一个怀才不遇,心中悒郁的普通臣子。这句话说得很激愤也很有艺术,“我年轻的时候不如人,现在老了,更不行了。”言下之意,“平常没事的时候不把我当人,这会出事了想起我了,哥们不干。”面对此情此景,郑伯果断认怂。“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前半段晓之以情,后半段动之以理,诚恳而不失气度。
“许之”。其实很容易看出,烛之武并不是真的不干,只是发发牢骚解解气。正因为他平时怀才不遇而悒郁,正因为他是个普通人,这份临危受命的果断才显得伟大。这让我想起辛亥革命之后清政府请袁大头出山时的情形,和烛之武比起来袁大头要多猥琐有多猥琐。
而开始能够果决的听从佚之狐的意见,听了烛之武的牢骚也能果断认怂,而且即使认怂也能有理有节,不失君王的气度。郑伯也是强人。
于是烛之武就去了。我估计烛之武见到秦伯之后肯定有往他脸上吐一口唾沫的欲望,谁不知道你这厮居心叵测,跑到我们郑国是趁火打劫来了,现在还衣冠楚楚,像个人一样坐在大帐里。然而烛之武没敢,他把原本打算吐在秦伯脸上的唾沫咽了下去,开始劝他。说了四个层次:
1、你们两个boss一块打,郑国肯定是不行了。
2、郑国挂了只对晋国有好处,秦国离郑国太远,分不到一杯羹(想趁火打劫是没戏的)
3、你要是放郑国一条生路,我们就从了你。
4、晋国反复无常,他本来就对不住你。
5、晋国强大了,占完了郑国就会来占秦国。(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烛之武这段话历来为人称道。他抓住秦国和晋国利益的不一致,和两国原本的矛盾,只字不提郑国,只是站在秦国的立场上为秦国考虑。终于搞定了秦伯。
其实真正打动秦伯的是第二条,“亡郑以倍邻”。至于放了郑国,郑国就从了秦国,那基本是不可能的事。郑国与晋楚接壤,向这两个国家磕头还忙不过来呢。这次挨打就是因为城濮之战的时候拜错了码头。晋国与楚国一直都为争郑国而不可开交。最白热化的时候楚国来了郑国就从了楚,楚国刚走晋国就来,于是又从了晋,晋军一走,楚国一看不对啊,军队还没进国境,又回来了,于是又从了楚。这当口郑国要是真从了秦国,这两个国家肯定会群殴。至于楚国衰败之后秦晋争霸的局面,穆公还用烛之武来教?欠城不还那是惠公干的事,而打完郑国就攻秦国,完全是扯淡。烛之武之所以把这些不相干的都扯进来,说得如此夸张,说白了就是挑拨离间,渲染“晋国威胁论”的氛围。
“秦伯说”,秦伯很开心,可见秦伯这人的不厚道。刚放弃了对郑国落井下石,又开始很开心的对晋国落井下石了。不但落井下石,扔得石头还很大,“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不但不打了,还派人守城。
是秦伯主动要帮郑国守城吗?也未必。假使烛之武此行只是为了退秦师,剩下的晋军郑国依然打不赢,那退秦师根本没有任何意义。所以很大可能,秦伯的守城也是烛之武撺掇起来的。
这边晋文公就郁闷了,兄弟别介啊,你要回就自己回去,哥们一个人又不是干不过郑国,你别帮着守城啊!
子犯一看秦君背后给了晋国一刀,就嚷着干他。晋文公没答应,觉得现在和秦国翻脸并没有好处,并说了一段满含仁义礼智的大道理。虽然都只说了一句,但是子犯和文公的形象也就出来了。文公能临乱镇定自如,不被情绪干扰判断,做出最合理的选择。并且还能给选择披上仁义道德的外衣,真一世枭雄也!
短短五六百字,塑造了六个鲜明的人物形象,把故事讲得生动曲折,条理清晰,含义隽永,这就是《左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