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预习方法具体是什么
预习就是预先学习,具体而言,是指学生在上课前自学有关新知识的学习过程,它是学习成功的关键一步。小学生学习语文做好预习很重要,为此,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小学语文预习方法。
小学语文预习方法
一、摘抄知识要点,激发阅读兴趣
“预习”中所涉及的知识比较广泛,包括文章的作者、时代背景、诗词常识、以及课文中重要的人、事、景、物等内容。这些内容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此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课外摘抄本,把有关内容分类摘抄下来,这既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又能提高阅读的积极性,并在兴趣的引导下,逐步理解课文,完成预习任务。
二、指导预习过程培养预习能力
教师在讲授新课之前,可以根据单元导读和预习指示,结合教材,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有效地指导预习过程,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使学生养成自我阅读的良好习惯。
1.阅读“导读”。在进行每一单元的教学前,首先要让学生认真阅读“导读”部分,使学生对教材有一个总体的印象,明确单元训练重点。在指导学生学习课文时,还要让其反复阅读“导读”,以便加深理解。
2.读、思、圈、画。指导学生在认真阅读“预习”文字的基础上,标出课文的自然段,并注意用不同的符号在文中加上不同的标记。比如:文中的生字连词可以用“--”标出;容易写错的字用“○”标记;需要着重理解的词语可用“=”标明,并认真思索,结合上下文或借助字词典理解词意;遇到描写优美的句子用“”画出,并反复朗读;遇到不懂的地方打上“--?”,待课堂上师生共同解决……
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预习,学生手、脑、口并用,既提高了预习能力,又养成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这学期,我特别注重培养学生质疑。在布置每一篇课文的预习时,我都要求学生认真地提一两个问题,写在纸张上并在课堂上交流。在课堂上的高度重视,培养了学生认真预习的习惯。同时也让我知道,老师的教学设计是死的,而学生的学习中的问题才是学生感兴趣的。记得在教学《一件运动衫》这篇课文时,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文章篇幅又长,要在一节课内上完是有很大的难度的。怎么教呢?我在早读课时就先检查学生的问题。发现学生的提问是很有研究价值,同时也就是文中的重难点。如,有的学生提的是“小男孩这么喜欢运动衫,他却为什么用运动衫加上一元四角五分来换鞋?”“小男孩付给售货员阿姨的钱还差五分,售货员阿姨为什么愿意卖出那双鞋,并且还赠送了一双长腰袜子?”“我对康威先生说:‘吉特勒先生说你的鞋子不能再修了,鞋底全坏了’时,为什么老先生眼睛里没有出现失望的目光?”“吉特勒老人竟然用一只小狗跟那个男孩换运动衫”、、、、、、问题提得多好啊!这说明学生是认真地预习并思考了。这么好的问题当然值得重视且要解决的了。于是谈论、争辩、达成共识,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都在释疑中得到了解决。
三、划分层次阅读培养自读能力
叶老曾说:“语文课以读书为目的,老师引导学生俾善于读,则其功至伟。”可见,阅读是一种很重要的学习方法。在学生预习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技巧,逐步提高阅读要求,培养其自读能力,进而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
1.读通课文。“预习”中经常提出:认真读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什么?学生初读课文时,要指导他们注意随手画出文中的生字词,把课文读通顺,而后整体感知,才能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2.带着问题读书。“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指导学生带着问题读书,能启迪思维,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例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在“预习”中有这样的问题:“小女孩几次擦燃火柴,每次都看到了什么?最后这个卖火柴的小女孩怎么样了?”带着问题,学生边读边思,问题解决了,课文内容也就理解了。
3.精妙处多读。文章写得精彩的段落、章节,可以让学生反复朗读、品味。比如老舍先生的《草原》一文,第一段讲作者初次见到的草原景色。文笔优美,意境开阔。“预习”中提出:“预习课文,想想老舍先生笔下的草原是怎样的景象。”预习时,这一段可让学生反复朗读,想像草原的美景图,直至成诵。
4.总结评价。课堂上,对于在预习过程中阅读表现积极、声情并茂者,教师要不吝赞美之词,及时表扬、鼓励,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调动其读书的积极性,使“预习”更好地服务于课堂。
四、围绕预习重点精心设计训练
不少课文在“预习”中涉及到了文章的重难点,提出了理解课文的关键性问题,包含着语言文字训练的内容。围绕预习重点,确定语言文字训练点,精心设计训练,把预习重点贯穿于课堂教学,使学生的理解能力与语言训练相结合,有利于突破教学重难点,从而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获得良好的整体效益。
例如,《草船借箭》一文,在“预习”中指出:查字典弄清“神机妙算”这个词语的意思,把课文中表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地方画下来。这也是这一课的教学重点之一。围绕这一预习重点,可以设计以下训练:
1.草船借箭为什么能取得成功?请找出课文中的一个重点词语回答。初步理解“神机妙算”的意思。
2.讨论:周瑜为什么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在借箭过程中,哪些地方表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试举例说明。
至此师生共同归纳诸葛亮“神机妙算”的表现:知人心,识天文,晓地理。周瑜的慨叹,反衬出诸葛亮过人的才干。这样设计训练,把启迪学生积极思维贯穿于课堂教学,使学生处于主体的位置上,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落实了语言文字的训练。
预习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预习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希望同学们重视预习,不要流于形式。
做好语文预习的好处
(1)预习能开拓听课思路
经过预习,心中已经有数,容易跟上老师上课的思路,甚至跑到老师思路的前面。当老师讲到一个陌生的概念时,就会想一想它时怎样建立起来的,与它相关的概念有哪些。例如,老师讲到化学中的盐时,就能马上想到酸和碱,想到酸、碱、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预习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通过预习,可以解决一些自己能弄明白的问题;而对不懂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这样上课时就能集中注意力去听老师讲解;而且疑难处由于自己预习时思考过,再听老师讲解就容易明白。这样,学习内容更集中,目的性更强。同时由于一部分知识自己已经搞懂,这样就能节省一些时间来更深入地思考疑难问题,归纳并学习老师解题的思路和方法。
此外,对于自己预习时已经搞懂的内容,也可以将自己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老师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相对照, 从中得到较大的启发,进一步打开思路,从而加深对已知知识的理解与巩固。相反,由于未知的东西太多,什么东西都要去记,结果跟不上老师上课的节拍,手忙脚乱,其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3)预习有助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中学阶段不但要学习有关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认真预习便是良好的习惯之一。
(4)预习可以发展自学能力
学生将来要走出学校走向社会,需要接受大量新的知识,这就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在中学阶段独立地做好预习就是培养自学能力的最好方法之一。
自学能力只有在自学活动中才能发展起来。预习是学生首次独立地接触新课,在预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经过自己阅读、自己思考、自己联系、自己检验等阶段。久而久之,自学的能力就形成和提高了。
小学语文的学习方法
1.上课认真听讲,仔细做笔记,整理成一本笔记册,关键是不能让别人的话使得自己思想开小差.笔记册上到大学都可以看,所以要好好保护!
2.有时间观念.上课就是上课,不能想着下课要去干什么.下课就是下课,就是一节课疲惫的快乐时间,不能想着课堂上讲了点什么.
3.要求背会的课文或词句,就一定要活学活用,不能生搬硬套,死搬教条.不能只从字面上来背诵,只要真正理解了其中的含义,自然就会背了.
4.不懂就要问.时刻记住虚心请教.不论是老师还是同学,朋友还是家人,只要你诚心诚意地去问,对方也一定会认真给你讲解的.讲解了还要记住,避免下次出现类似的题的时候又犯难.
5.要充分拓展思维.不能使它只局限在一小片地方.多看课外书,注意课本中补充的小知识,养成积累好词好句的习惯.
6.对那些含义比较深的句子要往深去挖掘,体会.尽量达到完美的效果,同时参考别人的答案,对照自己的,再加以改进.
7.学完一定量的课文,就要翻回来复习,多背多写多记,三多要落实.
只要用心去学去想,就一定可以学得巧学得妙学得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