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通用学习方法>课前预习>

高中怎么提前预习

欣怡分享

  新高一的学生在暑假的时候肯定对高中生活充满了期待,但是暑假也不要忘了,先了解高中的各科科目,提前作何预习,那么高中怎么提前预习?下面是学习啦小编分享给大家的提前预习高中课程的建议的资料,希望大家喜欢!

  提前预习高中课程的建议

  建议一:提前预习教材

  最好借高一的教材预习,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

  建议二: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专家指出,任何一个知识点的学习都是从最基本的认知开始,这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基本规律。比如你打开高中任意一本数学教材,任选一个章节,都会发现教材中最先讲授的是某一个概念的“定义”。高中需要用两年的时间去学习10本数学教材,仅高一数学第一节课就有12个数学符号,当中所涉及的概念数不胜数,很多同学两年下来仅是理解和区分概念、公式就已经非常困难。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中考毕业生会在暑期选择预习高一数学的原因。

  数学教育专家认为,高中数学学科思维和学习方法最重要,正确的学习方法并不是单纯地去背各种概念。

  建议三:提前积累

  语文和英语这两科需要大量的阅读,暑假正好有自由支配的时间,可以多阅读课外书,多背英语词汇。中考的词汇要求是1800个,高考的要求达到3500个,不少学生上了高中发现英语难度陡增,最关键的还是词汇量突然增大。

  建议四:提前构建知识体系

  高中和初中在学科内容和学习方法上差异非常大,最关键的就是在高中不像初中那样,各个知识点记住就够了。到了高中,需要建立好各学科以及学科之间的知识网络和体系,要学会自己归纳和总结,打通学科之间的联系。比如高一的物理一开始就会学匀加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其实这个公式的原理就是数学必修五的等差数列求和公式,这两部分内容是相通的,但我们正常的高中学习是按照教材一步步走,所以对于这种知识点的联系,学生们在高一之前就要做好准备,在学习过程中多思考多归纳。

  建议五: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上了高一,学科突然增多,高一共有9门学科,而且每科知识点也比初中多,所以每学完一个知识点都要及时复习,当天知识当天消化,每周进行一次总结,做好每天、每周和每月的复习。题目可以少做点,但一定要多思考。

  新高一数学暑假提前预习的学习建议

  01学什么?

  推荐“2017-2018年度新高一暑假预习课程--数学”,共28讲,或者“2017-2018年度高一数学同步基础上学期课程”,共37讲。主讲老师:王晨老师,下面认识一下幽默风趣的王晨老师和他的课程。爱上数学不简单,爱上王晨老师的数学课堂很简单。

  02怎么安排?

  每天建议学习2讲预习课程或者基础课程,14-20天学完上面推荐的课程,课程的知识点的安排参考以下内容:

  集合

  第一部分是集合,课程时长约3个小时,主要的内容是集合间的基本关系,集合的基本关系运算-交并补集。这两个部分也是考试的重点。不过整体难度不大,正常听课,做课后习题就可以了。如果有的小伙伴觉得交并补的运算有点复杂,也可以多听一遍。

  函数

  函数的知识我们在初中学过一部分,高中的函数是在定义和性质进行延伸的。视频课程时长约4.5个小时。其中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单调性和奇偶性是函数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的部分,在高一的期中期末考试中考试的分值比重能占到70%以上。所以在预习的时候一定要多花一点时间,至少要听2遍才能保证对这部分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提醒:

  如果有的小伙伴发现自己初中学的函数相关知识点都忘光了,在听课之前可以先看一下函数的前置知识点:因式分解,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及二次不等式。课程时长约2个小时。认真听一遍之后再听函数的知识点。

  基本初等函数

  接下来是三种新的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和幂函数,难度也是依次加大。视频课程时长约4个小时。考试的重难点是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很多同学学到这部分成绩已经开始下滑了。这些知识点和高二选修2系列的导数息息相关,如果这部分学不好,导数就学不好,导数学不好的话高考就很难上120分了。所以小伙伴们预习这部分知识的时候需要投入至少课程时长3倍的时间。

  高中提高听课效率的方法

  1、科学预习

  预习中发现的难点,就是听课的重点;对预习中遇到的没有掌握好的有关的旧知识,可进行补缺,以减少听课过程中的困难;有助于提高思维能力,预习后把自己理解了的东西与老师的讲解进行比较、分析即可提高自己思维水平;预习后将课本的例题及老师要讲授的习题提前完成,还可以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与老师的方法进行比较,可以发现更多的方法与技巧。总之,这样会使你的听课更加有的放矢,你会知道哪些该重点听,哪些该重点记。

  2、科学听课

  听课的过程不是一个被动参预的过程,要全身心地投入课堂学习,耳到、眼到、心到、口到、手到。还要想在老师前面,不断思考:面对这个问题我会怎么想?当老师讲解时,又要思考:老师为什么这样想?这里用了什么思想方法?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这个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问题多了,思路自然就开阔了。

  3、科学笔记

  常常有学生问我,听数学课要不要记笔记,我毫不犹豫地回答:当然要。不仅要记,而且要记好。当然,什么都记就不是记笔记了,应该针对自身听课的情况选择性记录。

  记问题--将课堂上未听懂的问题及时记下来,便于课后请教同学或老师,把问题弄懂弄通。

  记疑点--对老师在课堂上讲的内容有疑问应及时记下,这类疑点,有可能是自己理解错误造成的,也有可能是老师讲课疏忽造成的,记下来后,便于课后与老师商榷。

  记方法--勤记老师讲的解题技巧、思路及方法,这对于启迪思维,开阔视野,开发智力,培养能力,并对提高解题水平大有益处。

  记总结--注意记住老师的课后总结,这对于浓缩一堂课的内容,找出重点及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掌握基本概念、公式、定理,寻找存在问题、找到规律,融会贯通课堂内容都很有作用。

  4、必须用好你的数学笔记

  记下的笔记只停留在纸上,要成为你自己的东西,必须用心去独立体会笔记里的每一个典型例题,每一个经典方法,每一个想法思路,完全理解并且会熟练运用才是根本。

  当然,课堂的问题解决了,其他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所以,高一的学生们,请不要轻易讨厌数学,因为多半是由于你不了解数学,其实它很善良,也很有魅力,试着用心去学,你一定会成功。

  5. 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辅书

  比如《中学生数理化》每期都很多解题方法的文章,文章短小精悍,每期都有高考试题讲解,每年都能押到很多高考试题,不妨订一本。

    3680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