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教材八上第六单元教学设计:心怀天下,至君尧舜
学习啦:只有教师在探究中才能使自己的教学设计不断优化,为课堂教学提供保障,从而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以下是有关“”的教学设计,希望对你有帮助!
统编教材八上第六单元教学设计:心怀天下,至君尧舜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第三中学 商公涵
【课题类型】“认识孟子”主题探究课
【学习篇目】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国君进贤,可不慎与》《民为贵》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体会孟子散文长于修辞、文气磅礴的特点。
2.了解孟子及其主要的思想主张。
【学习重点、难点】
孟子散文特色及其思想主张。
【课内探究】
活动一:交流资料,了解孟子的生平。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号在汉代以前的古书没有记载,山东邹城人。孟子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活动二:以文识人,理解孟子的主张。
(一)《三字经》中的孟子: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这是一个 的孟子。
参考:孟子成才,离不开母亲的辛勤教导,也离不开他自己的善于学习,勤奋刻苦。从《三字经》中,我读到了一个好学善学的孟子。
(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孟子: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这是一个 的孟子。
参考:孟子被尊为“亚圣”,他就是一个担当着“天降大任”的人,他为自己的主张奔波游走,历尽坎坷。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我读到了一个逆境成才的孟子。
(三)《国君进贤,可不慎与》的孟子:
国君进贤,如不得已,将使卑逾尊,疏逾戚,可不慎与?
这是一个 的孟子。
参考:孟子认为选拔人才非常重要,所以国君一定要慎之又慎,不要被周围的人左右。从《国君进贤,可不慎与》中我读到了一个为国尽忠的孟子。
(四)《民为贵》中的孟子: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这是一个 的孟子。
参考:孟子的时代社会动荡,战乱纷纷,人民生活十分痛苦。面对这样的现实,孟子提出了“民贵君轻”的主张,呼吁各国诸侯重视民生。从《民为贵》中,我读到了一个以民为天的孟子。
小结:孟子学问高深,学识广博,虽生于战乱之时,却心忧天下。他身承大任,怀着“至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伟大理想,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形成为自己的“仁政”学说。他本身也是一个活生生的“逆境出人才”的实例。正因为如此,他才知道人才的可贵,他才劝国君选拔人才要“慎与”。他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政治主张,重视民心的向背,这种“民贵君轻”的思想,在两千年后的今天仍然熠熠放光。
活动三:诵读涵咏,体会孟子的文风。
孟子的散文,长于修辞,气势磅礴,非反复诵读不能体会于心。他的文章议论纵横,善用比喻讲道理,善用排比增加说理的气势,非反复涵咏不能感悟于己。
例: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析:列举了六位圣贤从卑微困穷而成为名垂青史的圣君贤相的典型事例,作者依据这些事实,推出如下道理:一个人要有所成就,必然会经受种种磨难,只有这样,才能“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使之有所作为。排比修辞的使用,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气势雄浑。
请从文章中找出一例,反复诵读,直至背诵,然后说出自己欣赏的理由。
回答格式:我喜欢 ,因为 。
【拓展延伸】阅读丛书《君子不独乐》
作者:潘继云
公众号:云说语文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学习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