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教学方法>

认识角教学设计苏教版(2)

芷琼分享

  认识角教学设计苏教版篇二

  一、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在这一环节,我利用做手工的情境,让学生说说手工桌上的物品分别是什么形状的。借机复习了平面图形的知识。告诉学生在这些已经认识的图形朋友中间还隐藏着一位新朋友。此时揭示课题,这位新朋友的名字叫做“角”,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角。

  二、 自主探究,建立表象

  这一环节是本课的重点,因此我分了三个层次进行教学:

  第一层次:逐步抽象出角

  认识角这个新朋友之前,先带领学生拿出自己的三角尺摸一摸,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

  调动了学生的触觉之后,课件出示三角尺图片。

  首先,利用电脑出示图片,是从现实生活到图形世界的第一层次的抽象。

  此时让学生指一指,三角尺上的角在哪里。教师课件演示在三角尺上描出角的形状。

  接着,我在课件中制作了将三角尺上的角剥离并移动到空白处的动态过程,这是更进一层的抽象,即从图形世界中更深入的进入角的世界。

  抽象出“角”之后,再介绍角的各部分名称,课件标出角的各个部分,使学生直观的看出角的组成。并告诉学生一般用一条弧线从角的一条边延伸到另一条边来标记角。

  第二层次:发现角的共同特点

  认识了角,知道了角的各部分名称之后,让学生带着对角的初步认识,寻找在纸工袋和闹钟上的角。当学生找出了三个形状各异的角之后,课件隐去三样实物,使学生能更清楚的看见角的形状。明确:虽然形状不同,但是这些都是角。追问:这些角有没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学生不难说出角都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第三层次:适时练习,及时巩固

  当学生已经在脑海中建立起了高度抽象的角的表象之后,适时让学生再次从数学走进生活,找找看教室里藏着的角。并且指一指这些角的顶点和两条边分别在哪里。此时学生对生活中的角的认识已经比之前上升了一个台阶。

  接着出示辨一辨,让学生说说下列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如果是角,指出角的顶点和边,如果不是角,说明原因,课件将不是角的原因部分加深,使学生直观的看出为什么不是。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对这些图形的位置进行重新排列,将是角的分在一个圆圈中,不是角的也放在一个圆圈中。图形的重新排列能让学生直观看出角的共同点,即两条边是直直的。

  之后出示数一数的四个图形,先让学生说说这些分别是什么形状。再数数这些图形分别有几个角。课件中特别设置了形状和几个角上下对齐的格式,使学生能很快找到规律:即几边形就有几个角。

  三、 动手操作,积累经验

  这一环节是本节课的难点,我设置了两个层次来突破难点:

  第一层次:活动角

  教师介绍活动角,通过课件演示活动角的活动方法,让学生一目了然的理解活动角的含义。

  再让学生拿出老师事先给每人准备的活动角,自己利用活动角创造出一个角。再将自己创造的活动角和同桌的比比看。从而发现角是有大小的。并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比的。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比法:首先,把两个角的顶点对齐; 然后,把两个角的一条边对齐;最后,再看另一条边。

  第二层次:红角蓝角大小之争

  在学生初步了解角的大小的比较方法之后,教师通过课件出示红角和蓝角,红角的边比较长,蓝角的边比较短。这里教师在制作课件时,故意将蓝角做的比红角大一点点。使最后比较的结果大大出乎学生的意料,从而使学生深刻的记忆: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程度有关,而与边的长短无关。

  四、 练习巩固、大显身手

  这一环节我设计了两道练习题:

  1、 大小三角尺之争

  课件出示两把形状相同、大小不同的三角尺,让学生猜一猜三角尺相同位置的角的大小。教师通过课件演示,将三角尺相同位置的角重合,使重合的表象深刻的印在学生脑海,从而巩固角的大小的比较方法和影响角的大小的因素。

  2、 动手折一折

  这一题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长方形纸,动手折一折。

  学生折纸,教师巡视,邀请几位有代表性的同学上台阐述折法,为了坐在后排的学生能更清晰的看到折法,教师课件演示折角的方式。

  五、 回顾总结,提升认识

  在课的最后,让学生思考,如何向爸爸妈妈介绍今天认识的“角”,教师课件出示开头“我今天认识了一个新朋友,它的名字叫做“角”,角……”,由于二年级学生语言的组织能力较差,因此教师在课件上出示,先帮学生开好头,再放手让学生自己说出对角的认识。

  认识角教学设计苏教版篇三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1、师:小朋友,近段时间天气忽冷忽热,如果我们不小心感冒生病了,该怎么办?(生答:打针、吃药……等)如果看病应该到下图中的那个地方?(出示医院、车站、银行三幢有各自标志的楼房平面图)为什么?生:因为第一幅图上有红十字架,这个标志是医院的标志,第二幅图上有汽车的方向盘的标志,应该是车站,而第三幅图从其标志看应该是银行,所以应该去有红十字架的那幢楼。也就是说有红十字架的地方就是医院。

  2、师:小朋友们的理由说得很好,今天我们要学的知识就在这红十字架上。(师按住该红十字架在黑板上画出一个直角。)

  二、操作比较,深化认识

  1、找角、揭题。

  (1)师:你能从桌子上找到与黑板上这个角相同的角吗?(课桌上有直角、锐角、钝角),你能利用这个教具通过旋转做出一个与黑板上这个角相同的角吗?(学生先讨论后指名演示)

  (2)师:揭题《认识直角》,介绍直角的记号。

  (3)师:你能在我们生活的周围找到一些直角吗?(电脑先出示教材上的例1;学生再找角,交流,教师巡视倾听。)

  2、做角。

  师:我们不但会找直角,还会用纸做出直角,是吗?请大家看老师是怎样用纸折出一个直角的。(看电脑)

  学生折直角。(学生折完两个直角后展示作品。)

  3、比较

  (1)比一比,折出的两个直角的大小,你有什么发现?

  (2)比一比,三角板上的直角与折出的一个直角的大小,你又发现了什么?(小组合作交流)

  三、观察发现,拓展视野

  1、出示三个钟面。

  师:小朋友们有趣的学习活动把小闹钟也吸引过来了,他们想说些什么呢?(电脑出现问题情境),观察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形成的角,哪个是直角?哪个比直角大?哪个比直角小?(根据学生的回答,电脑分别抽象出锐角钝角的平面图形。)

  2、介绍锐角、钝角。

  师:象这种比直角小的角叫做锐角,比直角大叫做钝角。

  [评析:观察实物,进行比较,从而知道直角、锐角、钝角的关系,同时也认识锐角和钝角。]

  四、巩固练习,发展延伸

  1、下面哪些是直角?哪些是锐角?哪些是钝角?

  ( ) ( ) ( ) ( )

  2、下面的图形各有几个直角?

  ( )个直角 ( )个直角 ( )个直角

  五、全课总结

  师:今天你学会了什么?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今天学习的知识,请你做个有心人,注意观察,咱们下节课再交流!

猜你感兴趣的:

1.二年级数学《认识角》微课视频

2.七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苏教版

3.人教版角的分类说课稿

4.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计划

5.苏教版二年级下数学教学计划

3045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