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通用学习方法>复习方法>

初中语文复习资料大全(2)

淑航分享

  初中语文复习资料大全:戏剧

  指以语言、动作,舞蹈,音乐,木偶等形式达到叙事目的的舞台表演艺术的总称。

  文学上的戏剧概念是指为戏剧表演所创作的脚本,即剧本。

  剧本是舞台演出的基础,是戏剧的主要组成部分,直接决定着戏剧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剧本通常包括两部分:

  一是剧作家的舞台提示,内容包括人物表、时间、地点、布景、服装、道具、以及人物台词的心理情绪、动作、上下场等;

  一是人物自身的台词,包括对话(对唱)、独白(独唱)、旁白(旁唱)等。

  戏剧的表演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话剧、歌剧、舞剧、音乐剧、木偶戏等。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情节的一种综合艺术。

  外部结构分为幕、场、景等,其任务是根据舞台条件的要求,解决时间和地点的问题。

  内部结构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有的还有序幕和尾声。

  戏剧冲突是推动情节发展的关键。

  戏剧语言也极富个性色彩。

  戏剧文学具有两重性:

  1、一方面,它作为文学作品,应当具备一般叙事性作品共同的要求,诸如塑造典型形象,揭示深刻的主题,以及结构的完整性、统一性等等,并应当具有独立的欣赏(阅读)价值;

  另一方面,它作为戏剧演出的基础,只有通过演出,才能表现出它的全部价值,它又要受到舞台演出的制约,必须符合舞台艺术的要求。

  2、话剧、歌剧、戏曲剧本,虽然它们各自有一些特异性,但作为戏剧文学,又具有某些共同的特征。

  戏剧文学的特征:

  1、戏剧人物逼真,戏剧创作的中心任务是要塑造出个性鲜明并富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

  戏剧是通过人物自身的逼真性表演,来完成一种直观性的人物形象创造,其主要通过人物的神态、动作和语言来表现。

  2、戏剧冲突尖锐戏剧冲突是戏剧艺术最基本的审美特征。

  戏剧冲突是戏剧人物之间的抵触、矛盾和斗争。这种抵触、矛盾和斗争有3种表现形态:直接冲突、社会生活环境的冲突和外部冲突与内心冲突。

  3、戏剧场面集中从形式上说,戏剧集诗歌、音乐、舞蹈诸艺术特征在一身,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从写作和演出上说,戏剧不像诗歌、散文等极具个人性质,往往需要集体讨论和修改。

  4、台词口语化和动作化戏剧艺术的表现力主要是凭借诉诸听觉的语言和诉诸视觉的动作,这是戏剧与生活最为接近的特色。

  戏剧人物语言的口语化和动作性,既是戏剧体裁的特点,又是从事戏剧文学创作的基本功。

  戏剧文学特点和要素:

  包括集中性(人物集中、情节集中、场景集中)、舞台性、动作性三个特点。演员、剧场、观众、剧本三个必备要素。

  戏剧种类划分:

  1、按照表现形式可以划分为话剧、歌剧和戏曲外,

  2、按照内容的性质,可以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

  在古希腊戏剧和法国古典主义戏剧中,只有悲剧和喜剧两类,二者是不能混淆的;

  到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时期,出现了正剧,当时叫做“严肃喜剧”,也称“悲喜剧”。

  在中国古代戏曲中,悲剧、喜剧和正剧是本来就存在的。在现代戏剧中,悲剧和喜剧的界限已不那么严格,为数最多的则是正剧。

  3、按照题材所涉及的方面,分为现代剧、历史剧、神话剧、儿童剧、科学幻想剧等。

  4、按照主题、情节分为情节剧、社会问题剧、心理剧等

  5、按照篇幅规模分为多幕(或多场)剧和独幕剧、大戏和小戏等。

  初中语文复习资料大全:传记

  体名,亦单称传。是一种常见的文学形式。主要记述人物的生平事迹,根据各种书面的、口述的回忆、调查等相关材料,加以选择性的编排、描写与说明而成。传记和历史关系密切,某些写作年代久远的传记常被人们当史料看待。一般由他人记述,亦有自述生平者,称"自传"。

  传记大体分两大类:一类是以记述翔实史事为主的史传或一般纪传文字;另一类属文学范围,传记作者在记述传主事迹过程中,可能会渗透自己的某些情感、想象或者推断,但和小说不同,传记一般不虚构,纪实性是传记的基本要求。

  传记特点:

  “实用类文本”中的人物传记,是遵循真实性原则,用形象化的方法记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及其历史背景的一种叙事性文体。

  其文体特点是真实性和文学性。其中,真实性是传记的第一特征,因为传记叙写的是历史或现实中存在的活生生的人,有真名实姓、居住地点、活动范围等,写作时不允许任意虚构。

  但传记不同于一般的枯燥的历史记录,它又具有文学性。它是写人的,有人的生命、情感在内;它通过作者的选择、剪辑、组接,倾注了爱憎的情感;它需要用艺术的手法加以表现,以达到传神的目的。

  从叙述人称看,传记可分“自传”和“他传”:前者是作者自己撰写的,后者是他人撰写的。从表达方式看,一般的传记以记叙为主,还有的传记,一面记述人物的经历,一面加以评论,记叙与评论各半,这种传记则被称为“评传”。

  从创作方法看,有的传记以记叙翔实的史实为主,用语比较平实,称为“历史性传记”;有的传记多用形象化手法,描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及其活动的历史背景等,以史实为依据,但又不排斥某些联想性的文学描写,称为“传记文学”。

  传记分类:

  传记阅读的体裁,包括一般的传记、自传、评传、人物小传、人物特写、回忆录、年谱、小说化的传记,等等。

  一、自传体传记。这是某一个人物自己写的记载自己的生活经历的文章。记载自己前半生或大半生的生活经历的一般称为自传,如《马克?吐温自传》,爱新觉罗?溥仪的《我的前半生》等。有些是以记载自己生活中的某些片断或某一方面的经历为主,这一般称为自述,如《彭德怀自述》。

  二、回忆体传记。这类传记的作者往往是被立传者的亲属、朋友、同事或部属,他们主要是通过自己的回忆记载被立传者的生平与事迹。

  三、采访体传记。这类传记的撰写人,一般与被立传者原来并无交往,或者是与被立传者相隔几代的后人,他们主要靠采访被立传者的亲友,搜集被立传者的各类资料,然后经过作者取舍、创造,形成传记。如罗曼.罗兰的《名人传》、魏巍的《邓中夏传》等。

  四、自传体传记和采访体传记融汇在一起的传记。如闻名于世的瑞典电影明星英格丽?褒曼和美国作家阿伦?吉伯斯合作写成的《英格丽?褒曼传》。

  五、在传统的散文体传记外,还有一些特殊体例的传记。比如80后诗人、学者风来满袖所著的《被隐喻的四月??徐志摩诗传》就是我国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体传记。

  传记和志传区别:

  传记在内容表述上忠于史实和抑恶扬善,是我国人物传记写作的优良传统,一直持续到了今天,这是各种形式的人物传记的共同的特点。但是,各种传记在表述方法上又存在着很大的差别。

  首先,志传和纪传不同。

  一是“纪传”注重在文采方面,特别是在“词藻”上下功夫。有大量的形容词和修饰语,以增强传记的文学性;

  二是“纪传”在撰写人物时虽然也以事实为根据,同时它又偏重于文学形象的刻划。使历史传记同文学传记合为一体,这就不能不使人物历史的真实性受到某种程度的影响;

  三是在“纪传”文章的最后都要加上一段评语,如“太史公曰”、“赞曰”等等。作者公开站出来对人物进行评价。以上三点在“志传”中是绝对不能允许的。

  志传与史传区别:

  有专家从“志属史体”出发,进一步指出方志传记与历史传记是一样的,属于同一种体裁??史体。但史传可以史论结合,有史有论,志传不能议论,是“寓褒贬于记述之中”。史传手法多样,可以夹叙夹议,也可以先议论、后记事,或者先叙述后议论。而志传只能记述人物的生平、事迹和功过。人物的善、恶、美、丑则需要通过叙述反映出来。应该说志传别于史传,因此在志传的写作中,文字运用就要仔细地斟酌,对传主的是非不能明断,但又要让读者从字行间看得出来。

487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