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法律网>劳动法>工资福利>年终奖>

年终奖是否属于工资

映芳分享

  年终奖就是老板给予员工不封顶的奖金,有的还包括了旅游奖励、物质奖励等,是一年来的工作业绩奖励,也是可给可不给的一个项目。那么有人就有疑问年终奖是否属于工资呢?下面,学习啦小编来为你介绍年终奖是否属于工资的范畴。

  年终奖是否属于工资 法律如何规定年终奖

  现实中,劳动关系双方对年终奖的确定大致有三类形式:一类是劳动合同约定,二类是规章制度规定,三类是由企业老板决定的“红包”这三种不同形式。根据《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的月工资按照劳动者应得工资计算,包括计时工资或者计件工资以及奖金、津贴和补贴等货币性收入。既然年终奖属于奖金的一种,也是一种货币性收入,那么年终奖也自然算入经济补偿的计算基数。

  同时,根据国家统计局《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第四条规定,工资总额由下列六个部分组成:

  (一)计时工资;

  (二)计件工资;

  (三)奖金;

  (四)津贴和补贴;

  (五)加班加点工资;

  (六)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根据该规定,奖金属于工资。国家统计局《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若干具体范围的解释》中对奖金的范围进行了解释,明确规定了奖金包括年终奖(劳动分红)。所以,可以确定年终奖属于工资。既然属于工资,就不得随意克扣。

  虽然有相关法律规定了年终奖这个法律名词。而现行法律法规并没有强制规定年终奖应如何发放,而是将奖金发放的自主权更多地交给了企业。为了更好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建议劳动者一定要有证据意识,平时就应当保留用人单位关于支付年终奖的相关文件或制度,如果入职时用人单位口头承诺会发放年终奖,可要求以书面形式确认。

  年薪包括年终奖吗

  一般会在劳动合同或录用通知等文件中列明工资的构成,是否包括年终奖,如何发放年终奖也应在合同中列明。如果没有明说,就是打了一个擦边球,法律及法规保护的是工资,年终奖属于奖金性质,也就是属于企业根据自己的情况决定是否发放的钱,如果企业没有在劳动合同中列明,即使没发,也没有责任。

  一般人力资源经理在说年薪时会区分情况进行说明,但也有个别人不明说,而是打着高薪的幌子忽悠人,一旦你中招了,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年薪10万,但是是税前的,要包括5险1金的,要包括你的职务消费的,而且一定比例是考核后发放的,结果辛苦一年最后拿到3、4万甚至更低也是很普遍的现象。

  年薪应包括如下六个部分的内容:

  1. 年度固定工资

  年度固定工资是经营者的“保底”收入,它不与企业业绩挂钩,而主要根据经营者个人能力、社会消费水平和企业的经营难度等确定。年度固定工资具有“按劳付酬”的性质,年初确定具体金额后,按月以现金的形式发放。

  2. 年度效益工资

  年度效益工资是对经营者年度经营业绩的奖励,主要考虑的因素不是经营者的“投入”,而是企业的“产出”。年度效益工资每年主要依据企业经营目标实现程度和净资产增值的数量和质量来确定,部分以现金的形式当期发放,部分以风险金的形式留存企业,等到离任时发放。

  3. 长期效益奖励

  长期效益奖励是对经营者为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所作贡献的奖励。长期效益工资在不同的企业可以有不同的考核和兑现方式,可以采用股权激励,也可以采用长期业绩考核的方式来实现。长期业绩考核一般是每三年对经营者考核一次,根据考核结果确定长期效益奖励。此外,经营者离任时,也要对经营者整个任期内的经营业绩进行全面评估考核,根据考核结果确定任期业绩奖励或惩罚。

  4. 社会保险

  企业除了按正常标准为经营者缴纳这些费用外,还可以从长期激励的角度出发,为经营者缴纳补充养老保险金等额外福利。

  5. 职工福利

  这部分是经营者同本企业其他员工一样享受的福利待遇,主要由企业在“应付福利费”项目开支。该项目的管理重点是年薪制考核对象不能搞特殊化。

  6. 职务消费

  职务消费的内容较为广泛,主要是经营者因为任职的原因在企业报销的各种支出。对职务消费的有效管理是一件十分困难的工作,但它的成败直接关系到年薪制其它报酬项目的激励约束效果。我们建议的做法是分三步走:初级阶段的基本任务是做好“摸底”工作,下属企业要建立严格有效的控制制度,对考核对象的职务消费进行完整的记录并及时报告:“摸底”工作完成后就进入了第二阶段,主要是实行“定额制”,即根据企业规模和效益情况设定考核对象职务消费的水准和额度;第三阶段是对那些能够货币化的职务消费项目经过合理换算后转化成经营者的职务工资。

  年终奖的个税计算方法

  1、发放年终奖的当月工资高于3500元时,年终奖扣税方式为:年终奖*税率-速算扣除数,税率是按年终奖/12作为“应纳税所得额”对应的税率。

  2、当月工资低于3500元时,年终奖个人所得税=(年终奖-(3500-月工资))*税率-速算扣除数,税率是按年终奖-(3500-月工资)除以12作为“应纳税所得额”对应的税率。

  这里我们以一个示例进行计算演示:

  小王在2013年12月工资6000元,同时领到2013年的年终奖20000元,当月所需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如下:

  1)当月工资个人所得税=(6000-3500)*10%-105=145元

  2)年终奖个人所得税=20000*10%-105=1895元

  当月个人所得税总额=145+1895=2040元

  由于单位发放给员工的年终奖形式不同,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也不尽相同。

  一、员工当月的工资薪金超过「3500」元,再发放的年终奖单独作为一个月的工资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全年一次性奖金,单独作为一个月计算时,除以12找税率,但计算税额时,速算扣除数只允许扣除一次。

  例一:赵某2013年1月工资5000,年终奖24000,无其它收入。

  赵某工资部分应缴纳个人所得税:(5000-3500)*3%=45元

  赵某年终奖(24000)部分应缴纳个人所得税计算:

  先将雇员当月内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除以12个月,即:24000/12=2000元,

  再按其商数确定适用税率为10%,速算扣除数为105.

  赵某年终奖24000应缴纳个人所得税:

  24000*10%-105=2295元。

  赵某2013年1月份应缴纳个人所得税2340元。

  二、员工当月的工资薪金不超过3500元,再发放的年终奖单独作为一个月的工资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但可以将全年一次性奖金减除“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额的差额”后的余额,作为应纳税所得额。其中“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以收入额扣除规定标准的免税所得(如按规定缴纳的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等)后的数额。

  例二:钱某2013年1月工资2000,年终奖24000,无其它收入。

  钱某当月工资2000元,未超过费用扣除标准3500元,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钱某2013年1月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额的差额为3500-2000=1500元。

  钱某年终奖24000元,先减除“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额的差额(1500元)”,22500元为应纳税所得额。

  22500除以12个月,即:22500/12=1875元,

  再按其商数确定适用税率为10%,速算扣除数为105.

  钱某年终奖24000应缴纳个人所得税:

  (24000-1500)*10%-105=2145元。

  钱某2013年1月份应缴纳个人所得税2145元。

  三、员工一个年度在两个以上单位工作过,只能按照国税发[2005]9号文件规定,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对每一个纳税人年终奖计税办法只允许采用一次,纳税人可以自由选择采用该计税办法的时间和发放单位计算。

  该条款的要点是:

  1,一个员工2013年1月发放的年终奖适用了除以12找税率的优惠计算政策,2013年其它月份就不能再适用了。

  2,一个员工一年一次,在两处以上取得年终奖,也只能适用一次。

  3,员工即使工作时间不足12个月,也可以适用一次。

  例三:孙某2012年1-3月在石油企业工作,2012年4-8月跳槽到电信企业,2012年9月至今跳槽到房地产企业工作,

  如果孙某2012年12月在房地产企业取得工资5000,年终奖24000,其它无收入,虽然钱某只2012年在房地产企业工作4个月,但其应缴纳个人所得税与例一赵某相同,即当月工资部分应缴纳个人所得税45,年终奖部分也是除12找税率,应缴纳个税2295元。

  房地产企业计提年终奖时,计提、发放会计处理同例一。


猜你喜欢:

1.平均工资算不算年终奖

2.奖金算不算工资

3.年终奖算不算工资

4.奖金算工资还是福利

5.国家规定奖金算工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