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法律网>法律视野>法制教育>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的试题和答案

李婉分享

  在生活中,道德与法治是推动我国法治社会的发展,也是树立正确三观的重要因素。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道德与法治期末试卷,希望对你有用!

  道德与法治期末试卷选择题

  1.一个人如果只靠个人学习而没有朋友,就很难得到广博的知识。下列能够恰当反映这一观点的是( )

  A.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 B.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C.道不同,不相为谋 D.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2.据权威消息:七成的网友认为自己很“宅”,22.4%的网友最长一周“宅”在家里,痴迷于网络游戏和虚拟世界,不愿意与陌生人接触,不爱结识新朋友......一项调查显示,随着当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宅男因为过分依赖网络所形成的虚拟世界,正逐渐脱离现实世界。“宅人族”的心理状态是一种( )

  A.从众心理 B.叛逆心理 C.钻研心理 D.闭锁心理

  眼下的中小学生背负着沉重的考试压力、升学压力,“精神家园”日渐封闭,出现了“心理孤儿”现象。所谓“心理孤儿”现象是指学龄阶段的儿童、青少年在心理上自我封闭,游离集体氛围,家庭亲子关系冷漠,怯于交往,难于融入社会生活的心理不健全现象。据此回答3——4题。

  3.存在“心理孤儿”现象的中小学生( )

  A.会赢得更多的学习时间,以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

  B.可以省去许多交友的烦恼,更不用担心因交损友而使自己学坏

  C.会失去友谊,使自己陷入孤立

  D.可以博得他人的同情,找到更多的朋友

  4.为避免或消除这种现象,中小学生应该( )

  ①培养热情、开朗的性格,敞开心扉,主动与他人交往、沟通②只与学习好的同学交往,不与学习差的同学交往③广交社会上的各类朋友,对朋友言听计从④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A.①② B. ②③ C.②④ D.①④

  5.异性同学正常交往,建立纯洁的友谊,是学校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男女同学之间的正常交往可以 ( )

  ①学习对方的短处②增进对异性的了解③完善自己的个性④缩小交往范围⑤促进身心健康⑥锻炼交往能力⑦增进性别意识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⑤⑥⑦ C.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④⑤⑥

  6.古人云: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启示我们在处理朋友间的关系时应该()

  ①互相尊重 ②相互宽容 ③不对朋友提批评意见 ④寻求无缺点朋友

  A. ①③ B.②④ C. ①② D.③④

  7.“记得当时年纪小,你爱谈天我爱笑,有一回并肩坐在桃树下,风在林梢鸟在叫。”青春的校园总是洋溢着浓浓的同学情谊,这充满诗情画意的句子告诉我们( )

  A.异性同学之间不会有真正的友谊 B.异性同学之间不可能有正常交往

  C.要珍惜青春年华和纯真美好情感 D.男女同学交往要把握原则与尺度

  8. 在人的一生中,总会有许多老师令我们难忘,这是因为( )

  ①老师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②老师让我们学会学习③老师帮助我们塑造良好的人格④老师教给我们知识

  A.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9.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说明了 ( )

  A.教师的言传不重要 B.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

  C.教师高尚的人格具有强大的教育力量

  D.教师不仅教给我们知识,还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

  10. 下列名言警句属于称赞老师敬业精神的是

  ①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②鹤发银丝映日月,丹心热血沃新花 ③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④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1.2016年9月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 到母校北京市八一学校,看望小学和初中老师。习近平强调,要在全社会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这是因为( )

  ①老师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传承者之一②老师比从事其他职业的人更高贵

  ③老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的使命

  ④老师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在我 们成长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2. 在新型师生关系背景下,我们可以( )

  A. 在课堂上直接指出老师的错误 B.把老师既当成良师有当成真挚朋友

  C.让老师主动迎合我们 D.与老师交往不必注意礼节,可以称兄道弟

  13、“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当老师讲课出错时,不正确的做法是()

  A.合理地给老师提出意见和建议 B.私下里与老师交流看法

  C.课后写纸条给老师指出错误 D.当面指出,使老师难堪

  14.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建立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的,下列做法体现这一新型师生关系的是( )

  A.甲同学向班主任提出了班级管理的不同意见,班主任很生气

  B. 乙同学性格开朗,经常与老师开玩笑、取绰号

  C.丙同学在课余时间与老师共同探讨学习生活中的问题

  D. 丁同学畏惧老师,路上遇到老师故意绕道走

  15.右图是某学校开展的教学实验结果,这不仅提醒 教师要正确运用表扬与批评的手段,也在警示学生( )

  A.不要太在意老师的批评和表扬 B.要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

  C.老师的表扬都能提高学生成绩老 D.师的批评会使学生成绩下降

  16.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怒发冲冠。你认为这些句子分别表达的情绪是( )

  A.怒、哀、喜、惧 B.惧、哀、喜、怒 C.惧、喜、哀、怒 D.哀、怒、惧、喜

  17.为了治好“恐考症”,在心理老师的指导下,小王进了考场就提醒自己:“我已经复习好了,肯定能考好。”这办法还真管用,小王彻底摆脱了“恐考症”对自己的折磨。这种调控自己情绪的方法是( )

  A.理智控制法 B.注意力转移法 C. 幽默化解法 D.合理宣泄情绪

  18.解读右边漫画《重负》。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

  ①易造成学生近视、肥胖、睡眠不足,体质下降②造成学习时间过长,易产生逆反心理、厌学情绪,甚至造成精神创伤和人格障碍③容易扼杀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思维④易于养成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A.①②③ B.④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9.目前“路怒族”越来越多,“一遇上堵车就着急上火”“被别人超车、‘插队’就开骂”......“路怒族”的上述情绪()

  ①是一种消极情绪②不利于身心健康③会降低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④一定会让其做出违法行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从我们与老师的关系来看,老师( )

  ①是我们学习的合作者②引导我们进行学习③参与到了我们的学习中来④是我们学习中的权威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21.“当你从内心认定某件事是讨厌的或不好的时候,痛苦便产生了。”所以,你务必使你积极情绪支配你的心灵,诸如宁静、愉快,学会思考、学会观察、学会感恩、学会信任、学会欣赏、学会赞美,以养成保持积极情绪的好习惯。这是因为( )

  ①人的情绪是丰富多彩的 ②积极的情绪使人思维敏捷,体力充沛,精力旺盛

  ③积极的情绪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 ④保持积极的情绪有利于人们战胜挫折,成为生活的强者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22.唐代诗人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 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全诗抒发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情感,以及对亲人的思念之情。这说明

  ①人的情绪是不能控制的 ②人的情绪是复杂的

  ③诗人的情绪是消极的 ④人的情绪是随着情况变化而变化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3.广东省某市公安机关的统计报告显示,当前该市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中,没有预谋的、只是一时冲动而违法犯罪的占82.7%,他们往往事后说:“我真后悔,我当时确实情绪失控。”这启示我们( )

  ①心理冲动若调控不好,就可能做出违背道德和法律的事情 ②要学会适时排解冲动带来的不良情绪 ③要学会用理智控制自己的情感和行为 ④有了心理冲动必然会引发违法犯罪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4.小刚对钓鱼岛事件中日本右 翼分子的言行非常愤慨,发誓要努力学习,早日使祖国强大。小刚这种调节情绪的方法是 ( )

  A.理智调控法 B.注意力转移法

  C.幽默化解法 D.积极的自我暗示

  25.我们对待学习压力和考试焦虑,可以选择的正确方法有 ( )

  ①保持适度的学习压力,克服过度的考试焦虑

  ②正视学习压力和考试焦虑,将学习压力转换为学习动力

  ③养成向消极自我意识挑战的习惯

  ④养成积极的自我暗示意识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道德与法治期末试卷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儒林外史》中的范进,多次赴考不中,以至于在后来中举时,大喜过望,精神失常,狂呼:“我中了,我中了。”

  材料二:《三国演义》中的周瑜,少年英才,身体状况很好,但他嫉妒心强,对于才能比他高的诸葛亮总是耿耿于怀,想法迫害,因诸葛亮识破他的用意,“三气周瑜”,使他怒不可遏,吐血而亡,年仅36岁。

  材料三:据我国史书记载,伍子胥在过昭关时,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因过度焦虑,一夜之间须发 全白。根据上述事例,请你回答:

  (1)材料一、二、三分别反映了什么情绪?(2分)

  (2)从中你得到哪些启示?(6分)

  (3)平时,你用了哪些方法来调节自己的情绪? (6分)

  道德与法治期末试卷简答题

  面对即将到来的升学考试,同学们的反应各不相同:

  小华一脸轻松:“下学期我将去国外读书,再也不用担心考试成绩了!" 小玲平时学习很努力,但每逢考试就瞬张,担心考不好,复习时效率很低。小丹喜欢迎接挑战,她有条不紊地复习,对自己充满信心。

  (1)不同的态度会对考试和考试成绩产生怎样的影响?(6分)

  (2)你有哪些缓解压力的有效方法?(6分)

  道德与法治期末试卷答案

  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A D C D B C C B C C A B D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C B C A A A D D D A A D

  材料分析题:

  (1)(2分)消极情绪

  (2)(6分)①积极影响:能够使人思维敏捷 ,体力充沛,精力旺盛,有利于个人正确认识事物、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能使自己的水平正常发挥,甚至超常发挥;能增强人的机 体免疫能力,有益于身心健康。②消极影响:使人反应迟钝,效率低 下,会对学习产生不良的影响;对身心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

  (3)(6分)理智调控法、注意力转 移法、幽默花解法、积极的自我暗示、合理宣泄法。

  简答题:

  (1)(6分)①适当的学习压力能促使我们努力学习。②过大的学习压力,则会使我们失去学习的信心,甚至产生厌学情绪。长此以往,还会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发展。

  (2)(6分)适当调整自己的目标,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正确看待考试。

猜你感兴趣:

1.人教版道德与法治期未考试的试题

2.道德与法治的相关试卷题目是什么

3.七下的道德与法治试卷都有哪些题目

4.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和答案

5.七年级道德与法治的考试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