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法律网>法律视野>法律常识>

安全生产工作的法律规定是什么(2)

李婉分享

  第七章 教育培训

  第43条 新入厂(局、公司)的生产人员(含实习、代培人员),必须经厂(局、公司)、车间和班组三级安全教育,经《电业安全工作规程》考试合格后方可进入生产现场工作。

  第44条 新上岗生产人员必须经过下列培训,并经考试合格后上岗:

  1.运行、调度人员(含技术人员),必须经过现场规程制度的学习、现场见习和跟班学习,200MW及以上机组的主要岗位运行人员,还应经仿真机培训;

  2.检修、试验人员(含技术人员),必须经过检修、试验规程的学习和跟班实习;

  3.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过国家规定的专业培训,持证上岗。

  第45条 在岗生产人员的培训:

  1.在岗生产人员应定期进行有针对性的现场考问、反事故演习、技术问答、事故预想等现场培训活动;

  2.离开运行岗位3个月及以上的值班人员,必须经过熟悉设备系统、熟悉运行方式的跟班实习,并经《电业安全工作规程》考试合格后,方可再上岗工作;

  3.生产人员调换岗位、所操作设备或技术条件发生变化,必须进行适应新岗位、新操作方法的安全技术教育和实际操作训练,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4.200MW及以上机组主要岗位运行人员、地区(市)及以上供电企业调度部门的调度人员220KV及以上变电站的值班人员,应创造条件进行仿真系统的培训;

  5.所有生产人员必须熟练掌握触电现场急救方法,所有职工必须掌握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

  第46条 新任命的各级生产领导人员,应经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法规、规程制度和岗位安全职责的学习,由上级管理部门安排或组织考试。

  各级领导人员参加的生产培训,应有安全方面的课程内容。

  第47条 安全生产法规、规程制度的定期考试:

  1.国家电力公司对国家电力公司分公司、集团公司、省电力公司总经理、副总经理、正副总工程师、安全监督部门负责人一般每三年进行一次有关安全生产法规的考试;

  2.国家电力公司分公司、集团公司、省电力公司对本企业生产、建设等部门的负责人和专业技术人员,对所属生产性企业和调度部门的正副职领导、正副总工程师、安监部门负责人,一般每两年进行一次有关安全生产法规和规程制度的考试;

  3.生产性企业和调度部门对车间负责人、生产科室负责人及专业技术人员,每年进行一次有关安全生产规程制度的考试;

  4.生产性企业和调度部门对车间的运行、检修、试验人员以及特种行业人员,每年进行安全生产规程制度的考试。

  第48条 国家电力公司分公司、集团公司、省电力公司及所属生产性企业和调度部门应根据情况对一线人员的安全考试进行抽考,如抽考成绩与定期考试成绩差距较大,应重新进行考试,并通报批评。

  第49条 生产性企业和调度部门每年应对工作票签发人、工作负责人、工作许可人进行培训,经考试合格后,以正式文件公布有资格担任工作票签发人、工作负责人、工作许可人的人员名单。

  第50条 生产性企业应将安全生产规程制度的考试成绩记入个人教育培训档案,考试不及格的应限期补考,合格后方可上岗。

  第51条 对违反规程制度造成事故、一类障碍和严重未遂事故的责任者,除按有关规定处理外,还应责成其学习有关规程制度,并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第52条 生产性企业应将企业内部及外部的典型事故案例编成教材,及时对有关人员进行教育。

  第53条 生产性企业可运用安全录像、幻灯、电视、计算机多媒体、广播、板报、实物、图片展览,以及安全知识考试、演讲、竞赛等多种形式宣传、普及安全技术知识,进行有针对性、形象化的培训教育,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生产性企业应设置安全教育室,用音像、实物等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

  第54条 公司系统职业培训应设安全技术专业课程。

  第八章 例行工作

  第55条 班前会和班后会。

  班前会:接班(开工)前,结合当班运行方式和工作任务,作好危险点分析,布置安全措施,交代注意事项。

  班后会:总结讲评当班工作和安全情况,表扬好人好事,批评忽视安全、违章作

  业等不良现象,并做好记录。

  第56条 安全日活动。

  班(组)每周或每个轮值进行一次安全日活动,活动内容应联系实际,有针对性,并做好记录。车间领导应参加并检查活动情况。

  第57条 安全分析会。

  国家电力公司分公司、集团公司、省电力公司应每季进行一次安全分析会;发电、供电及施工企业应每月进行一次安全分析会,综合分析安全生产趋势,及时总结事故教训及安全生产管理上存在的薄弱环节,研究采取预防事故的对策。

  会议由安全第一责任人主持,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

  第58条 安全监督及安全网例会。

  国家电力公司分公司、集团公司、省电力公司应每半年召开一次安全监督例会,由公司安监部门负责人主持,发电、供电及施工企业安监负责人参加;发电、供电及施工企业应每月召开一次安全网例会,由企业安监部门负责人主持,安全网成员参加。

  第59条 安全检查。

  发电、供电及施工企业应根据情况进行定期和不定期安全检查。春季或秋季安全检查应结合季节特点和事故规律每年至少进行一次。

  安全检查前应编制检查提纲或“安全检查表”,经主管领导审批后执行。检查内容以查领导、查思想、查管理、查规程制度、查隐患为主,对查出的问题要制定整改计划并监督落实。

  安全检查应逐步结合安全性评价进行。

  第60条 安全简报。

  公司系统各有关单位应定期或不定期编写安全简报、通报、快报,综合安全情况,分析事故规律,吸取事故教训。

  安全简报至少每月一期。

  第61条 国家电力公司分公司、集团公司、省电力公司及发供电企业应结合实际综合应用“安全性评价”、“危险点分析”等方法,对企业和工作现场的安全状况进行科学分析,找出薄弱环节和事故隐患,及时采取防范措施。

  第九章 电网经营企业与发电企业

  第62条 电网经营企业应根据并网发电企业资产或管理关系的变化及时调整并明确对发电企业安全管理和安全监督的内容和范围。

  第63条 电网经营企业对直属发电企业实行安全管理和安全监督,对直属发电企业的人身、设备安全承担直接管理责任。

  第64条 电网经营企业对全资或控股、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发电企业进行安全管理和安全监督;对发电企业安全工作业绩进行考核;通过董事会或执行董事对经营者安全工作业绩进行考核。

  安全管理工作的要求和考核标准应与直属发电企业同等对待。

  第65条 电网经营企业对受委托代管的发电企业应在代管协议中明确安全管理和安全监督的内容、范围、方式以及双方承担的责任,依据代管协议对发电企业行使安全管理职责。

  代管协议中未作明确的,公司系统内部考核与直属发电企业同等对待。

  第66条 电网经营企业对并网运行的公司系统外(无资产和代管关系,或参股但不控股)发电企业,在并网协议中应至少明确以下内容:

  1.对保证电网安全稳定、电能质量方面双方应承担的责任;

  2.为保证电网安全稳定、电能质量运行所必须满足的技术条件和应遵守的规章制度;

  3.电网经营企业对发电企业以保证电网安全稳定、电能质量为目的安全监督内容。

  第67条 电网经营企业对并网运行的公司系统外发电企业,可通过安全性评价确定其是否满足上网的安全条件。

  安全性评价的内容仅限于与电网安全稳定相关的部门。

  第68条 电网经营企业对并网运行的公司系统外发电企业,可邀请其参加与电网安全稳定相关的专业会议、交流管理经验、通报有关信息,并告知国家电力公司有关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

  第69条 电网经营企业对并网运行的公司系统外发电企业,应积极创造条件为其提供有关电网安全运行的重大技术问题和反事故措施所必要的咨询和帮助。

  第十章 省电网经营企业与县级供电企业

  第70条 省电网经营企业应根据县级供电企业资产和管理关系的变化,对纳入到公司系统内的县级供电企业及时调整并明确安全管理和安全监督的内容和范围。

  第71条 省电网经营企业应对直管的县级供电企业实行安全管理和安全监督。

  省电网经营企业通过地区(市)电网经营企业对直管县级供电企业进行管理的,由地区(市)电网经营企业对直管县级供电企业的人身、电网、设备安全承担直接管理责任。

  第72条 省电网经营企业应对全资或控股的县级供电企业进行安全管理和安全监督;对县级供电企业安全工作业绩进行考核;通过董事会或执行董事对经营者安全工作业绩进行考核。

  安全管理的工作要求和考核标准应与地区(市)电网经营企业下属单位同等对待。

  第73条 省电网经营企业对受委托代管的县级供电企业,应在代管协议中明确安全管理和安全监督的内容、范围、方式以及双方承担的责任,依据代管协议对县级供电企业行使安全管理职责。

  代管协议中未作明确的,公司系统内部考核与直属县级供电企业同待对待。

  第74条 新纳入到公司系统的县级供电企业发生的电业生产事故,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省电网经营企业可以不对地区(市)电网经营企业进行考核,但必须按照生产事故统计报告程序由地区(市)电力公司上报:

  1.改制为直管的县级供电企业,自移交协议签定之日起2年内;

  2.改制为全资子公司的县级供电企业,自《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签发之日起2年内;

  3.改制为国家电力公司系统控股的县级供电企业,自第一次董事会召开之日起2年内;改制后1年内未召开董事会的,自《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签发之日起2年内。

  第75条 省电网经营企业对无资产和代管关系,或参股但不控股的县级供电企业,有关地区(市)电网经营企业可通过组织交流、提供咨询、介绍经验等方式,共同提高电网安全管理水平。

  第76条 公司系统内的县级供电企业发生事故的,由地区(市)电网经营企业依据国家电力公司有关规定逐级统计上报,省电网经营企业对地区(市)电网经营企业进行考核,地区(市)电网经营企业对县级供电企业进行考核。

  第十一章 建设项目与施工企业

  第77条 公司系统投资和控股的建设或技改项目,实行建设项目法人和施工队伍共同管理施工现场安全工作的原则。项目法人承担本规定所明确的组织、协调、监督责任;施工企业承担本企业职责和工作范围的全部安全责任。

  第78条 公司系统投资和控股的建设项目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的,必须成立建设项目安全委员会:

  1.同时有两个及以上施工企业在建设工地施工;

  2.建设工地施工人员总数(包括临时工)超过100人;

  3.项目工期超过180天。

  第79条 建设项目安全委员会由项目法人单位负责召集成立,并出任委员会主任,副主任由施工企业推举代表担任。委员会其他成员由各第一承建方(施工企业)法人代表或法人代表授权的人员参加。委员会成员单位发生变化的,要在7天内根据变化情况相应调整委员会成员。

  第80条 建设项目安全委员会的基本任务:

  1.通过并发布建设工地各施工企业必须遵守的、统一的安全工作规定;

  2.决定工程中重大安全问题的解决办法;

  3.协调施工企业之间涉及安全问题的关系;

  4.聘任安全监督人员。

  安全委员会不替代施工企业的内部安全管理工作。

  第81条 安全委员会必须在建设项目开工前成立并召开第一次会议,以后至少每季度召开一次会议。

  会议决议和内容应以书面形式向所有施工企业通告。

  第82条 安全委员会采取重大决议表决形式。对提交讨论的重大决议,如委员会所有施工企业代表均不同意或弃权,决议无效。有关条款未经修正不再次表决。

  第83条 安全委员会下设安全监督机构,安全监督人员由安全委员会聘任。安监人员可以向社会招聘,但不得聘任本工程的施工企业人员。

  安全监督人员的人数根据工程施工人数确定,不少于2人。

  第84条 安全监督机构向安全委员会负责并由安全委员会授权。其主要任务:

  1.监督各施工企业执行安全委员会会议的情况;

  2.对工程中的重大安全问题提出处理意见交安全委员会决定;

  3.完成安全委员会交办的其他任务。

  第85条 委员会安全监督机构应建立与各施工企业安全监督机构(或安全管理机构)的联系制度,共同保证安全委员会各项决议的落实。

  第86条 安全委员会的活动费用、安全监督人员的聘用费用由项目法人单位承担。

  事故扣款可作为安全委员会的活动费用。

  第87条 安全委员会应建立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事故报告制度,随时掌握项目施工过程中的人身伤亡事故情况,并按照有关规定由项目法人单位逐级向国家电力公司报告。

  第88条 公司系统施工企业在工程中的重伤、死亡事故的统计、考核除按照归属关系上报、考核外,还应报告本工程的安全委员会;安全委员会对施工企业的考核办法由委员会决议确定。

  第89条 国家电力公司和有关国家电力公司分公司、集团公司、省电力公司对项目法人执行本章规定的情况进行监督、考核。

  第90条 公司系统各单位作为项目法人,与施工企业签订合同时,应将本章有关条款作为合同内容明确。

  第十二章 发包工程和临时工

  第91条 生产性企业应建立发包工程和临时工管理制度,规范承包合同和用工合同的形式和内容,应履行的审批程序和各有关方应承担的责任。

  第92条 生产性企业对外发包工程项目必须依法签订合同。合同中应具体规定发包方和承包方各自应承担的安全责任,并由发包方安全监督部门审查同意。

  第93条 生产性企业在工程项目发包前必须对承包方以下资质和条件进行审查:

  1.有关部门核发的营业执照和资质证书,法人代表资格证书,施工简历和近3年安全施工记录;

  2.施工负责人、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的技术素质是否符合工程要求;

  3.满足安全施工需要的机构、工器具及安全防护设施、安全用具;

  4.具有两级机构的承包方是否设有专职安全管理机构;施工队伍超过30人的是否配有专职安全员,30人以下的是否设有兼职安全员。

  第94条 发包方应承担以下安全责任:

  1.对承包方的资质进行审查,确定其符合本规定第93条所列条件;

  2.开工前对承包方负责人和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全面的安全技术交底,并应有完整的记录或资料;

  3.在有危险性的电力生产区域内作业,如有可能发生火灾、爆炸、触电、高空坠落、中毒、窒息、机构伤害、烧烫伤等容易引起人员伤害和设备事故的场所作业,发包方应事先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要求承包方制定安全措施,经发包方审查合格后监督实施;

  4.合同中规定由发包方承担的有关安全、劳动保护等其他事宜。

  第95条 工程开工前,发包方可以预留一定比例的施工管理费作为安全施工保证金。在发生人身死亡或重伤事故时,由发包方根据工程规模和工期确定安全施工保证金的扣除比例。

  第96条 承包方施工人员在电力生产区域内违反有关安全生产规程制度时,发包方安全监督部门应予制止,直至停止承包方的工作。

  第97条 因承包方责任造成的发包方设备、电网事故,由发包方负责调查、统计上报,无论任何原因均对发包方进行考核。

  第98条 因承包方负主要责任造成的承包方人身事故,不对发包方进行考核,但发包方与承包方有资产关系或有管理关系者除外。

  第99条 生产性企业的车间(工地、工区)、班组禁止作为工程的发包方向外发包工程项目。

  第100条 临时工上岗前,必须经过安全生产知识和安全生产规程的培训,考试合格后,持证或佩戴标志上岗。

  第101条 临时工分散到车间、班组参加电力生产工作时,由所在的车间、班组负责人领导。

  第102条 临时工从事有危险的工作时,必须在有经验的职工带领和监护下进行,并做好安全措施。

  临时工进入高压带电场所作业时,还必须在工作现场设立围栏和明显的警告标志。开工前监护人应将带电区域和部位,警告标志的含义向临时工交代清楚并要求临时工复述,复述正确方可开工。

  禁止在没有监护的条件下指派临时工单独从事有危险的工作。

  第103条 临时工的安全管理、事故统计、考核与固定职工同等对待。

  临时工从事生产工作所需的安全防护用品的发放应与固定职工相同。

  第十三章 考核与奖惩

  第104条 公司系统安全生产工作实行以责论处的原则并设立奖励基金。对安全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应予以奖励;对安全工作严重失职、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章调度造成后果的单位和个人,应予以处罚。

  第105条 安全工作的奖罚实行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批评教育与经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以奖惩为手段,以教育为目的。

  第106条 国家电力公司每年对上一年度实现安全生产目标的国家电力公司分公司、集团公司、省电力公司,发、供电企业,水、火电施工企业和为安全生产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予以表彰。

  第107条 国家电力公司分公司、集团公司和省电力公司至少每年一次以适当的形式表彰、奖励为安全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

  第108条 发电、供电、检修、火电施工和送变电施工企业至少每年一次以适当的形式表彰、奖励为安全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

  第109条 国家电力公司对公司系统内企业、单位、个人的安全生产奖惩具体办法另行规定。

  第十四章 附 则

  第110条 国家电力公司分公司、集团公司、省电力公司可按本规定,结合各自的具体情况制定实施细则。

  第111条 本规定用于调整公司系统内部安全管理关系和规范安全工作行为,不作为处理和判定民事责任的依据。

  第112条 本规定解释权属国家电力公司。

猜你感兴趣:

1.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有哪些

2.安全生产法规定从业人员的权利和义务

3.安全生产相关法律知识

4.哪些是安全生产法律责任形式

5.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知识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