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法律网>法律视野>法律常识>

安全生产工作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李婉分享

  安全生产,是所有生产机构工作的前提,而在法律上,对安全生产工作也有相关的规定。以下是由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安全生产工作的法律规定,希望能帮到你们。

  安全生产工作的法律规定

  第1条 为了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保证员工在电力生产活动中的人身安全,保证电网安全可靠供电,保证国家和投资者的资产免遭损失,特制定本规定。

  第2条 本规定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电力行业的特点和国有电力公司系统(以下简称公司系统)的组织形式制定,用于规定国家电力公司系统安全工作的基本要求和管理关系。

  第3条 本规定所称公司系统是指与国家电力公司有资产关系和管理关系的单位组合。

  资产关系包括全资、控股关系;管理关系包括直属、代管关系。

  第4条 公司系统实行以各级行政正职为安全第一责任人的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有系统、分层次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的安全生产监督体系,并充分发挥作用。

  第5条 公司系统各级组织在各自主管的工作范围内,围绕统一的部署,依靠群众共同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第6条 公司系统各企业应依据国家、行业及国家电力公司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定,制定适合本企业情况的规章制度,使安全生产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

  第7条 公司系统各企业要贯彻“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做到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考核生产工作的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考核安全工作。

  第8条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系统的生产性企业和单位以及管理生产性企业的国家电力公司分公司、集团公司、省(含直辖市、自治区,下同)电力公司,其他企业可参照执行。

  生产性企业和单位指以从事发电、供电、输变电、调度、检修、试验、电力建设等为主要业务的企业(包括多种经营企业)和单位。

  第二章 目标

  第9条 公司系统安全生产的总体目标是防止发生对社会造成重大影响、对资产造成重大损失的7种事故:

  1. 人身死亡;

  2. 大面积停电;

  3. 大电网瓦解;

  4. 电厂垮坝;

  5. 主设备严重损坏;

  6. 重大火灾;

  7. 核泄漏。

  第10条 国家电力公司分公司、集团公司、省电力公司安全生产目标:

  1. 不发生人身死亡事故;

  2. 不发生重大电网事故;

  3. 不发生有人员责任的重大设备事故;

  4. 不发生特别重大设备事故;

  5. 不发生重大火灾事故;

  6. 不发生重大施工机械设备损坏事故。

  第11条 水电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目标:

  1. 不发生人身群亡事故;

  2. 不发生重大施工机械设备严重损坏事故;

  3. 不发生重大质量事故。

  第12条 发电、供电、检修、火电施工和送变电施工企业,实行安全生产目标三级控制:

  1. 企业控制重伤和事故,不发生人身死亡、重大设备损坏和电网事故;

  2. 车间(含工区、工地,下同)控制轻伤和障碍,不发生重伤和事故;

  3. 班组控制未遂和异常,不发生轻伤和障碍。

  第13条 发电、供电企业及有关调度机构每年实现的百日无事故记录个数;

  1000MW及以上容量的火电厂1个,其他容量的火电厂2个;

  500MW及以上容量的水电厂2个;其他容量的水电厂3个;

  主变压器容量1000MVA及以上的供电企业1个,1000~500MVA的供电企业2个,500MVA及以上供电企业3个;

  省级及以上调度机构3个。

  第14条 公司系统各企业及所属的车间、班组可以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确定各自的安全生产目标,但不能低于本规定的要求。

  第三章 责任制

  第15条 公司系统各级行政正职是安全第一责任人,对本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和安全生产目标负全面责任。

  第16条 各级行政正职安全生产工作的基本职责:

  1. 负责建立健全并落实本企业各级领导、各职能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2. 亲自批阅上级有关安全生产的重要文件并组织落实,及时协调和解决各部门在贯彻落实中出现的问题;

  3. 及时了解安全生产情况,定期听取安全监督部门的汇报。按本规定第57条定期主持安全分析会议,及时组织研究解决安全生产工作中出现的重大问题。

  4. 保证安全监督机构及其人员配备符合要求,支持安全监督部门履行职责;

  5. 保证反事故措施和安全技术劳动保护措施所需经费的提取和使用;保证安全奖励所需费用的提取和使用;

  6. 其他有关安全管理规定中所明确的职责。

  第17条 各级行政副职是分管工作范围内的安全第一责任人,对分管工作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负领导责任,向行政正职负责;总工程师对本企业的安全技术管理工作负领导责任,向行政正职负责。

  第18条 各部门、各岗位应有明确的安全职责,做到责任分担,并实行下级对上级的安全生产逐级负责制。

  第19条 公司系统内母公司对子公司实行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度,包括对经营者进行责任追究。

  在公司系统内部考核上,母公司为子公司承担连带责任。

  第20条 公司系统内各子公司的安全管理工作向母公司负责,母公司通过董事会或执行董事贯彻国家电力公司的各项安全工作规定。

  第四章 安全监督

  第21条 公司系统实行内部安全监督制度,母公司对子公司、上级对下级进行安全监督。

  母公司的分公司在授权范围内对子公司行使安全监督职能。

  第22条 安全监督机构行使安全监督职能。各级安全监督机构业务上受上级安全监督机构的领导,机构的资质及人员的资格接受上级安全监督机构的审查。

  第23条 国家电力公司分公司、集团公司、省电力公司,水电施工企业,发电、供电、火电施工和送变电施工企业必须设立二级独立的安全监督机构。

  其他与电力生产有关的企业、部门及多种经营企业安全机构的设置要求由国家电力公司分公司、集团公司、省电力公司自定。不设独立安全监督机构的,必须设专职安全员。

  第24条 发电、供电、水电施工、火电施工和送变电施工企业的主要生产性车间设专职安全员,其他车间和班组设兼职安全员。企业安全监督人员、车间安全员、班组安全员组成三级安全网。

  第25条 国家电力公司分公司、集团公司、省电力公司、水电施工企业安全监督机构由公司行政正职或行政正职委托的行政副职主管;发电、供电、火电施工和送变电施工企业一般由行政正职主管。

  第26条 安全监督机构的人员配置及装备应满足安全监督工作的实际需要。安全监督人员应选择责任心强、坚持原则、熟悉本专业技术的人员担任。

  第27条 安全监督机构职责:

  1. 监督本企业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的落实;监督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反事故措施和上级有关安全工作指示的贯彻执行。

  2. 监督涉及设备、设施安全的技术状况,涉及人身的安全的防护状况。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重大问题和隐患,及时下达安全监督通知书,限期解决,并向主管领导报告。

  3. 组织编制本企业安全技术劳动保护措施计划并监督所需费用的提取和使用情况;监督所属企业对计划的执行情况;监督劳保用品、安全工器具、安全防护用品的购置、发放和使用。

  4. 监督本企业及所属企业安全培训计划的落实;组织或配合《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的考核和安全网活动。

  5. 参加和协助本企业领导组织事故调查,监督“三不放过”(即事故原因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应受教育者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采取防范措施不放过。)原则的贯彻落实,完成事故统计、分析、上报工作并提出考核意见。

  6. 对安全生产做出贡献者提出给予表扬和奖励的建议或意见;对事故负有责任的人员,提出批评和处罚和建议或意见。

  7. 参与工程和技改项目的技术审查、施工队伍资质审查和竣工验收以及有关科研成果鉴定等工作。

  第28条 安全监督人员的职权:

  1. 有权进入生产区域、施工现场、控制室、调度室检查了解安全情况。

  2. 有权制止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反生产现场劳动纪律的行为。

  3. 有权要求保护事故现场,有权向企业内任何人员调查了解事故有关情况和提取事故原始资料,有权对事故现场进行拍照、录音、录像等。

  4. 对事故的调查分析结论和处理有不同意见时有权提出或向上级安全监督机构反映;对违反规定,隐瞒事故或阻碍事故调查的行为有权纠正或越级反映。

  第五章 规程制度

  第29条 公司系统各企业对国家和上级颁发的有关安全生产法规、标准、规定、规程、制度、反事故措施等必须严格贯彻执行。

  各企业在贯彻中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细则或补充规定,但不得与上级规定相抵触,不得低于上级规定的标准。

  第30条 公司系统各有关企业应建立健全保障安全生产的各项规程制度:

  1. 根据上级颁发的规程、制度、反事故技术措施和设备厂商的说明书,编制企业各类设备的现场运行规程、制度,经总工程师批准后执行。

  2. 根据上级颁发的检修规程、制度,制定本企业的检修管理制度;根据典型技术规程和设备制造说明,编制主、辅设备的检修工艺规程和质量标准。经总工程师批准后执行。

  3. 根据国务院颁发的《电网调度管理条例》和上级颁发的调度规程,编制本系统的调度规程,经总工程师批准后执行。

  4. 根据上级颁发的施工管理规定,编制工程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和安全施工措施,按规定审批后执行。

  第31条 公司系统各有关企业应及时修订、复查现场规程、制度:

  1. 当上级颁发新的规程和反事故技术措施、设备系统变动、本企业事故防范措施需要时,应及时对现场规程进行补充或对有关条文进行修订,书面通知有关人员。

  2. 每年应对现场规程进行一次复查、修订,并书面通知有关人员;需要修订的,也应出具经复查人、批准人签名的“可以继续执行”的书面文件,并通知有关人员。

  3. 现场规程宜每3~5年进行一次全面修订、审查并印发。

  现场规程的补充或修订,应严格履行审批程序。

  第32条 国家电力公司分公司、集团公司、省电力公司应定期公布现行有效的规程制度清单;发电、供电企业每年公布一次本单位现行有效的现场规程制度清单,并按清单配齐各岗位有关的规程制度。

  第33条 发电、供电企业及在发供、电企业内工作的其他组织、个人必须按规定严格执行两票(工作票、操作票)三制(交接班制、巡回检查制、设备定期试验轮换制)和设备缺陷管理等制度;施工作业必须严格执行安全施工作业票和安全交底制度。

  第34条 发电、供电企业必须严格执行各项技术监督规程、标准,充分发挥技术监督专责人的技术管理作用,保证设备和电网安全可靠运行。

  第六章 反事故措施计划与安全技术劳动保护措施计划

  第35条 国家电力公司分公司、集团公司、省电力公司及发电、供电企业每年应编制年度的反事故措施计划和安全技术劳动保护措施计划。

  电力施工企业应编制年度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及项目安全施工措施。

  第36条 国家电力公司分公司、集团公司、省电力公司及发电、供电企业年度反事故措施计划应由分管生产的领导组织,以生产技术部门为主,各有关部门参加制定;安全技术劳动保护措施计划由分管安全工作的领导组织,以安监或劳动人事部门为主,各有关部门参加制定。

  第37条 反事故措施计划应根据上级颁发的反事故技术措施、需要消除的重大缺陷、提高设备可靠性的技术改进措施以及本企业事故防范对策进行编制。

  反事故措施计划应纳入检修、技改计划。

  第38条 安全技术劳动保护措施计划、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应根据国家、行业、国家电力公司颁发的标准,从改善劳动条件、防止伤亡事故,预防职业病等方面进行编制;项目安全施工措施应根据施工项目的具体情况,从作业方法、施工机具、工业卫生、作业环境等方面进行编制。

  第39条 安全性评价结果应作为制定反事故措施计划和安全技术劳动保护措施计划的重要依据。

  防汛、抗震、防台风等应急预案所需项目,可作为制定和修订反事故措施计划的依据。

  第40条 国家电力公司分公司、集团公司、省电力公司及发电、供电企业主管部门应优先安排反事故措施计划、安全技术劳劝保护措施计划所需资金。安全技术劳动保护措施计划所需资金每年从更新改造费用或其他生产费用中提取。

  电力施工企业及有关部门应根据国家、行业、国家电力公司的有关规定,优先安排安全措施计划所需费用。

  第41条 安全监督部门负责监督反事故措施计划和安全技术劳动保护措施计划的实施,对存在的问题应及时向主管领导汇报。

  第42条 国家电力公司分公司、集团公司、省电力公司及发电、供电企业主管领导和车间负责人应定期检查反事故措施计划、安全技术劳动保护措施计划的实施情况,并保证反事故措施计划、安全技术劳动保护措施计划的落实。

  >>>下一页更多精彩“安全生产工作的法律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