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法律网>法律视野>防骗手册>

老人诈骗防骗的小常识都有哪些

李婉分享

  在生活中,由于老年人防骗意识薄弱,往往成为骗子诈骗的目标。那么,老年人面对诈骗手段,该如何防骗呢?下面就是学习啦小编提供的老年人防骗的小常识,希望对你有帮助。

  老年人防骗的小常识

  1、免费背后往往是陷进。作为老年人,一定不要相信 “天上掉馅饼”的神话,凡是免费讲座、免费体检等活动,背后往往都是伴随着花钱买药、投资入股之类的目的甚至陷进。

  2、祛病消灾实为诈骗。此类诈骗多是结伙作案,一人搭讪寻找有名的神医,另一人称可以找到,并邀老人同去,在路上了解老人的情况后用电话告知同伙,随后遇到的“神医”会说老人家中有灾祸,需拿出家中所有钱财首饰进行供奉(一天后还给老人)即可消灾。并要求老人不能告诉他人。

  3、推销假冒医疗器械、治疗仪、保健食品。除了正规的药店里,只要有其他的人推销的一律不要,不要贪图小便宜,以免买到假东西。

  4、短信诈骗。不法分子利用群发器给某一号码段的手机用户群发短信,编造中奖、购车退税等虚假信息实施诈骗。

  5、打告急电话行骗。骗子通过非法渠道得知被骗对象及家人电话后,让另一骗子长时间与该电话通话。与此同时,以当事人出车祸、意外受伤等理由打给其家人,要求速汇医疗费。

  老人常见的骗局

  骗局1 “专家”义诊免费讲座

  不法商贩在住宅小区、早市或公园推销药品、保健品或医疗器械,通过免费体检途径,无中生有或有意夸大老年人身体的健康隐患,从而达到推销药品的目的。

  骗局2 大肆宣传疗效

  正规保健品都有国家批准的功效,任何保健品最多只能起到保健或治疗时的辅助作用,并不能起到治疗作用。而不法商贩大肆宣传疗效。

  骗局3 产品“包治百病”

  宣传产品神乎其神,对大部分的内科疾病都有效,甚至“包治百病”。

  骗局4 “慢性病也能治愈”

  说乙肝、糖尿病、高血压、癌症等世界医学难题居然能通过服用保健品治愈,违背医学,满足患者急于想治愈、不想长期服药的心理。

  老年人上当受骗的原因

  原因1:年纪越大就越倾向于相信别人

  随着年纪增大,老年人的知识、信息结构明显跟不上社会的发展,对社会中很多复杂的现象知之不多,知觉反应迟钝,轻信花言巧语,加之与社会接触较少,分析判断能力减弱,对花样日益翻新的骗术不易识别,易被歪门邪说所迷惑,便往往成为犯罪分子诈骗的目标。

  原因2:物质、健康需求增大

  部分老年人退休或下岗后经济状况不够稳定,常期望能有机会意外致富,因此容易上假广告和推销商的当,损失钱财。

  另外,随着身体各项机能逐渐衰退,病痛增多,他们对晚年生活的不确定感以及对死亡的恐惧感会增强,这个时候,他们会特别迷信各种“神奇”的疗法,以求“不得病”,一些江湖骗子就利用部分老年人的心理,打着祛病强身、偏方有奇效等幌子进行欺骗。

  原因3:与亲人缺乏沟通、联系

  照理说,老人阅历深,更应该识破骗局,为什么受骗上当的偏偏是他们?感到失落、孤寂,是许多老年人的心理状态。他们非常需要精神慰藉和与人交流。

  然而,多数子女忙于工作,有的还远在国外,对老人难免疏于关心照顾。在这种状况下,热情似火、甜言蜜语的诈骗者很容易乘虚而入,博得老人的好感,使有些老人宁可相信喊“叔叔、阿姨”的推销员,却听不进亲生儿女的劝告,不惜用大半辈子省吃俭用的积蓄去买一堆堆没什么用的废品。

猜你感兴趣:

1.老年人防骗的技巧都有哪些

2.老人防骗顺口溜是什么

3.老人防骗手册

4.老年人防骗指南

5.老年人如何防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