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法律网>法律视野>防骗手册>

网络找工作时防骗的小技巧

李婉分享

  如今,越来越多的学生会在网络上投简历找工作,那么,网络找工作的防骗技巧有哪些呢?以下是由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网络找工作的防骗技巧,希望能帮到你们。

  网络找工作的防骗小技巧

  1.不要登录非正规的网站。一般而言,正规网站上的招聘信息来源比较可靠,在校的大学生可以尽量在高校就业网上寻找自己满意的职位,因为学校会对招聘单位的资质与招聘信息的合法性、真实性和有效性进行严格审查。

  2.不要向任何网上“雇主”发送自己的某些个人重要资料。例如身份证号码、信用卡号及银行账号。由于网络的安全性还无法控制,个人或企业在网络上输入的信息有可能被他人窃取、利用,造成名誉和经济上的损失。

  3.不要盲目地发送自己的简历。网上的信息量很大,但自己要有准确的定位,根据个人的专业、爱好、特长,有目标、有方向地向招聘单位求职,否则接下来的面试或通知会让你疲于奔命,应接不暇。

  4.不要同时应聘同一单位的数个不同岗位。不少大公司的软件系统会直接删除应聘信息含糊不清的简历。同时这样做,非常容易给招聘单位留下随意、不专业的不良印象,甚至认为你缺乏必要的诚意和诚信。

  5.不要以同一份简历来应聘不同的公司或不同的职位。简历的作用是让招聘单位在最短的时间获得关于你最多的有用信息。针对不同的要求,略微地改动一下,写几句量身定做的求职语句,表现出你对该行业、企业的了解,对该工作的重视。

  6.不要申请不符合自己实力的职位。衡量一下自己所申请的职位要求是否和自己简历中的描述相称,如果学历、工作经验、年龄、职称、认证、性别等条件仅有一至两项符合的话,很可能第一轮就被按照条件设置进行检索的HR们刷了下来。

  7.不要以附件的形式来发送自己的求职简历。因为技术的原因,某些招聘单位的电脑无法打开附件,有的时候附件会感染病毒,招聘单位也不会打开。所以最好按照公司网站招聘区域的要求发送,或者干脆用纯文本格式。

  网络兼职常见的骗局

  其一,要求应聘者在注册前在各个网站及论坛上发布“网络兼职打字”的招聘广告,承诺每发一条信息能收到3-5元不等的工资。骗子利用这种方法免费传销,多数应聘者不会得到工资。

  其二,兼职前要求应聘者交纳几十到上百元不等的保密费或者材料费,一旦交纳相关费用便会被直接“罚没”,再也联系不到职位提供方。

  其三,在注册时,需要应聘者用个人手机回复注册短信,以领取公司的工作证号,每条收费3-6元不等,几条信息发完后,几十元话费也没了。

  其四,应聘者注册时会被要求办理“个人卡”,在完成任务后,被通知钱已经打到公司给的个人卡里,需要电话转账到应聘者的银行卡上,应聘者会获得一个400的客服转账电话,并且需要按照电话提示输入个人账户及密码,输入后,应聘者卡里的钱将全部转入骗子卡里。

  网络诈骗的特点

  (1)行骗面广。行骗人一般采取广泛撒网重点培养的方式,只要少数人上钩就达目的。受害人上钩后,行骗人便设连环套,层层诈骗。

  (2)异地行骗。由于互联网的无边界的特性,行骗人往往选择异地“鱼儿”行骗,受害人上钩后一般不会直接到异地去找行骗人。即使到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办理异地的案件周期也较长。这就是行骗人选择异地行骗的缘故。

  (3)是行骗人不用直接接触受害人,带有极强的隐蔽性。四是得手后毁掉一切网上证据,消失迅速,难寻踪迹;另辟一套网上虚拟身份和虚假信息“重操旧业”。

  (4)网络诈骗的手段各式各样,这些都巧妙地应用了现代科学技术及专业技术。

  (5)犯罪工具智能化。以计算机及网络为作案工具,网络的发展形成了一个与现实世界相互影响又相对独立的虚拟世界,智能型的犯罪分子利用互联网的无地域性进行跨国界、跨地域作案。

猜你感兴趣:

1.防骗的知识 防骗识骗小常识

2.大学生防骗的感悟

3.大学生防骗的小常识

4.网络兼职防骗的技巧有哪些

5.小心网络招聘骗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