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法律网>劳动法>劳动假期>产假>

产假规定工资是要如何计算

俏霞分享

  新的《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女职工生产的时候可以休一定时间的产假,工资是照常发放,那工资是怎么计算的呢?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产假规定的工资计算相关资料,希望大家喜欢!

  产假规定的工资计算

  1、按新的《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

  2、产假期间应当支付给你生育津贴。如果用人单位依法为职工缴纳了生育保险,生育津贴有社保基金支付,用人单位无须另行支付;如果用人单位没有参加生育保险,用人单位则应按照生育津贴的标准向职工支付生育期间的工资。

  现行的国家产假规定是2012年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的《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草案)》。草案调整了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将女职工生育享受的产假由90天延长至98天,并规范了产假待遇。女职工生育或者流产的,其工资或者生育津贴以及生育、流产的医疗费用,所在单位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未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用人单位支付。

  《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自1988年发布施行以来,对解决女职工在劳动中因生理特点造成的特殊困难,保护其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征求意见稿拟根据《劳动法》第七章关于对女职工实行特殊劳动保护的规定,将条例名称改为《女职工特殊劳动保护条例》。

  产假工资的发放办法

  我国法律规定,产假期间,工资照发,但实践中应分两种情况讨论:

  第一种,是用人单位未女职工缴纳生育保险的,女职工的的产假期间的待遇为:(一)生育津贴;

  (二)生育医疗费用;

  (三)计划生育手术医疗费用;

  (四)国家和本市规定的其他费用。

  上述费用均有社保基金支付。

  值得注意的是:在该种情况下,生育津贴即应视为女职工的产假工资,但由于生育津贴的计算方法是:女职工本人生育当月的缴费基数除产假天数得出的,该津贴的数额可能低于女职工的本人工资数额。因此,若生育津贴的数额低于女职工工资的,由用人单位补足差额。

  第二种,用人单位未给女职工缴纳生育保险的,女职工产假期间,工资由用人单位照发,这里的工资应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岗位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应是女职工休产假之前的月工资标准。另外,女职工还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报销生育医疗费用及疾患生育手术费用。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北京市规定,只有具有北京市常驻户口的职工才能缴纳生育保险。

  产假规定是有多少天

  我国实行最新产假规定,法定产假天数由原来的90天增至现行的98天,同时也对产假做了进一步规定,现在我们来看一下:

  1、顺产者产假为98天,其中产前15天,产后80天。

  2、生育难产者产假在原基础上增加15天,也就是113天。

  3、多胞胎生育者,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

  4、孕妇怀孕未满4个月不行流产者,享受15天产假。

  5、孕妇怀孕满4个月不行流产者,享受42天产假。


猜你喜欢:

1.2017劳动法产假工资

2.新劳动法产假工资发放标准

3.2017产假工资新规定

4.2017劳动法对产假工资的最新规定

5.职工请产假工资怎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