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读后感范文
国家、民族的灵魂,是由一个个我凝聚而成。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就是要努力奋斗,让灵魂从汗水中开出花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读后感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和采纳,希望大家喜欢!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读后感范文一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灵魂是人干事创业的思想之“根”,是人修身处世的底色之“源”。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上撰文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离开了根源,万物难以生存生长,做人容易失去方向,家国难以绵延壮大。对党员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担当本领而言,这个“根”就是“德”。共产党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就要真正将“德”字融入灵魂深处。
育牢思想“根系”,“勤学”以明德。“人才有高下,知物由学”,勤学善问是坚定信念、获取知识、成长成才的基本途径。德为才之帅,从“炼德”着眼、入手、用劲“升才”,可真正激发灵魂深处的内在定力。党员干部培根铸魂,首要的是练好思想“内功”,不断强化思想觉悟、坚定理想信念,坚持终身学习理念,久久为功、固本培元,从不断的学习中汲取专业养分、实干本领,切实增强担当作为的内在自觉,做政治上立场坚定的带头人、工作上真抓实干的明白人、人品上高尚正派的公道人。
烧旺实践“熔炉”,“实干”以践德。“人在事上练,刀在石上磨”,实践是锤炼党员干部的“熔炉”,也是磨炼灵魂的天然“练兵场”。德为实之根,工作扎实、办事老实、对人真实的灵魂底色要以德为根基。要摒弃华而不实的“文山会海”,不做形式主义的“花样文章”,放下架子、俯下身子,在实践中学习、在问题中成长,自觉到“吃劲”岗位上摸爬摔打,主动在基层一线、艰苦地区、重点岗位摸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面对困难矛盾迎难而上、勇往直前,不断增强担当作为“逆商”,确保在“熔炉”中百炼成钢。
夯实清廉“基石”,“自律”以养德。“纪纲一废,何事不生”,清廉自律是做人做事不可逾越的“红线”。德为廉之源,高尚的品德如清风、如细泉、如磁石,涤滤清廉之弦,净化心灵之魂。要锚定遵规守纪的定力、秉恪干净作风的气力,时刻坚守“半点错误、满盘皆输”的思想防线。要懂规矩、守纪律,襟怀坦白、心存敬畏,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以心境淡泊、无欲则刚,激荡党员干部应有的合格、先锋、纯粹形象。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读后感范文二
4月16日出版的第8期《求是》杂志将发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文章对做好新形势下文化文艺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提出了要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四点要求。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是铸造灵魂的工程。做好新形势下的文艺工作,文艺工作者要切实充当起“工程师”角色,创造出更好更多不负时代召唤、不愧人民期待的文艺精品。
要认清工作职责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文艺工作者是文艺事业的具体推动者,用文艺作品说话、传播正能量、讴歌新时代是立身之本,一言一行都可能会影响千万受众。因此,每个文艺工作者都应有“铁肩担道义”的社会责任感,自觉肩负启迪思想、陶冶情操、温润心灵重要职责,把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作为毕生追求,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回答时代课题,从当代中国的伟大创造中发现创作主题、捕捉创作灵感,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
要坚持正确创作导向。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的方法是扎根人民。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和社会生活是文艺创作最深厚的源泉,只有扎根人民,创作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脱离人民的文艺创作,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文艺工作者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走进实践深处,观照人民生活,表达人民心声,坚持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要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多从人民的实践创造中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不断进行生活和艺术的积累,不断进行美的发现和美的创造。要始终把人民的冷暖、人民的幸福放在心上,把人民的喜怒哀乐倾注在自己的笔端,让人民群众成为文艺作品的主角。
要练就过硬创作本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文艺工作者要履行好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自身的思想水平、业务水平、道德水平至关重要。要坚守艺术理想、保持文艺的独立价值,合理设置发行量、收视率、点击率、票房收入等反映市场接受程度的量化指标,既不能忽视和否定这些指标,又不能被这些指标牵着鼻子走。要努力加强知识储备、文化修养和艺术训练,多下苦功、多练真功,做到勤业精业。要涵养“板凳甘坐十年冷”的气魄,努力克服心浮气躁和贪图名利之病,静下心来、精益求精搞创作,踏踏实实地创作出一些能够留得住的作品。
要传递崇德向善新风尚。文艺作品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动心,让人们的灵魂经受洗礼。文艺工作者要树立高远的理想追求和深沉的家国情怀,把个人的艺术追求、学术理想同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紧紧结合在一起,同人民福祉紧紧结合在一起,努力做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有贡献的艺术工作者。要自觉抵制模仿抄袭、套路生产、快餐消费型作品,努力创作生产出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作品。要通过文艺作品传递真善美,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引导人们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崇尚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