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在线阅读>读后感>

大学生瓦尔登湖读后感范文5篇

斯祺2分享

  《瓦尔登湖》毕竟是作者一个人在远离世俗的环境下所思考的结晶,但梭罗无时无刻不在紧扣世人的常态,来仔细地剖析人们的心灵。尤其是他对阅读的思考让我印象深刻,语语惊人,字字闪光,沁人肺腑。下面是学习啦的小编为你们整理的内容,希望你们能够喜欢

  关于《瓦尔登湖》读后感

  瓦尔登湖上冬去春来,河水的流逝,松脂的芳香,鸟雀的啼鸣,带给我们无限的神往……

  ——题记

  炎炎的夏日令人厌烦,闷热的空气使人做事都会觉得焦躁不安。下午我躲在空调房里凉快着,顺手拿起了《瓦尔登湖》,读着读着,慢慢地心变得静谧清凉了,人就不由自主地跟随着亨利?戴维?梭罗(美国作家)离开了现代文明的大城市,来到马萨诸塞州的康科德镇,停留在瓦尔登湖畔,享受着那种自然、真实、简朴的生活,也一点点体会到了他对人生、社会、生活的认识及思考。

  梭罗展现给我们眼前的是一个澄明、甜美、素雅的世界,很安静、很独特。也许当生活归结到一日三餐,简单到最后的财产是明亮的湖水和日月星辰时,充满了智慧的文字才能像潺潺流水清澈流淌,而当这求索着的灵魂将故乡的牌位轻轻供奉在宁静的瓦尔登湖畔,真正的精彩才幻化为迎风铺展的画布,一点一滴圆润丰满,最终造就了这部包括结束语在内分为二十个篇章的自然随笔,《瓦尔登湖》被后人赞誉为“能够塑造读者的书籍”。

  梭罗爱读书,因为书是一切知识的源泉。“无论我们多么赞赏演说家偶尔爆发出的流利口才,但是,往往远处于稍纵即逝的口头语言的背后或高居其上的,是最崇高的书面文字。就像布满繁星的苍穹隐在浮云的背后一样。”“书本是世界的珍室,多少世代与多少国土的最优良的遗产。书,最古老最好的书,很自然也很适合于放在每一个房屋的书架上。它们没有什么私事要诉说,可是,当它们启发并支持了读者,这时候书对于人类的作用就大于国王和皇帝的影响。”在这里, 梭罗给我们讲了一个通俗易懂的例子:“当目不识丁、也许还是鄙视一切的商人,通过魄力和勤奋挣得了垂涎已久的闲暇和衣食无忧的生活,进入了财富和时尚的圈子以后,最终不可避免地会转向那更高的然而却也难以企及的知识和财富的圈子,这时,他才会意识到自己文化的残缺,以及他一切财富的空虚无用,不可以自满,他煞费心机,要给他的孩子以知识文化,这正是他敏锐地感到自己所缺少的。”

  既然读书那么重要,那我们应该读怎样的书以及怎样去读书呢?大多数人对于阅读的态度,都认为是它是一种生存的工具。我们从小就开始接受阅读的训练,读各种各样的书,或许还可以对教科书里的文章、诗词背得滚瓜烂熟,但我们是否能真正领会字里行间深刻含义呢?大多数同学会认为只要记住要点及文章的主旨,应付考试就够啊。

  可是梭罗却是这样认为的:“读得好书,就是说,在真实的精神中读真实的书,是一种崇高的训练,这花费一个人的力气,超过举世公认的种.种训练。这需要一种训练,像竞技家必须经受的一样,要不变初衷,终身努力。”啊,原来,我们要读好的书,要读真实的书,的确时间很宝贵,尤其是我们中学生,平时能抽出时间读点课外书都觉得是很好的享受了,不好好选择阅读的对象,还真觉得对不起自己呀!当我们拿到一本好书之后,未阅读之前,且听听梭罗的建议吧,“书本是谨慎地,含蓄地写作的,也应该谨慎地,含蓄地阅读。许多人学会了阅读,为的是他们的可怜的便利,好像他们学算术是为了记账,做起生意来不至于受骗;可是,阅读作为一种崇高的智力的锻炼,他们仅仅是浅涉略知,或一无所知;然而就其高级的意义来说,只有这样才叫阅读,决不是吸引我们有如奢侈品,读起来能给我们催眠,使我们的崇高的官能昏昏睡去的那种读法,我们必须踮起足尖,把我们最灵敏、最清醒的时刻,献予阅读才对。”

  现在我们可能都按照梭罗所说的去做了,然后会觉得自己很不错,收获了很多,真的是这样子的吗?《瓦尔登湖》第三章也展现了梭罗有关阅读的许多新的认识。“别期待着你能从书中获得多大的益处,别想着读多少书就能有多大的学问。”诗人马斯特马说过:“读书的美妙之处在于,舒适地坐着也可以驰骋自己的思想。”舒适地坐着本身就是一种享受,当翻开一张纸飘来一缕缕墨香,思绪飞扬,那真是一种美妙的享受。

  有人觉得我们与书中的世界相隔太遥远,产生的共鸣不多。但当你静下心来也许会不同吧。“并不是所有的书都像它们的读者那么了无生趣,或许某些文字就能针砭时弊。倘若我们真能倾听和理解这些,那对我们的生活将大有裨益,胜过清晨和春天,并可使我们的生活焕然一新。”书能给人带来智慧,但前提是读者得先有智慧,而不是一味追求读几本书就成为圣人。当我们真正想问题时,“今天我们难以启齿的,或许在一些书里已经出现了。那些困扰,迷惑我们的问题,也同样为难过所有的智者,而每个智者都用各自的言语和人生,尽力地去解答这些问题。再者,拥有了智慧,我们才能有开阔的胸怀。”

  以上只是我阅读了《瓦尔登湖》第三章之后,一点点的想法和理解,我相信这还是远远不够的。这本书只有不停地去阅读,我肯定我还会发现更多值得我去珍惜的。今天,尽管我们不能够像梭罗那样去体味孤寂的山林生活,尽管瓦尔登湖已经永远的消失,但这些都不能阻碍我们在自己的内心里拥有一泓清澈的瓦尔登湖,瓦尔登时刻都能在我们的心中声声唱!

  就让这文章戛然而止吧,我已决定不给它写结尾,在青春尚未结束的如今,不愿意写下这个句号……

  《瓦尔登湖》读后感

  合上《瓦尔登湖》墨绿色的封面,一股清凉的湖水已然汇入心间,澄澈见底,将心境荡涤得如一泓秋水,不染纤尘,瓦尔登湖 读后感。正如徐迟先生在《序言》中所说:“《瓦尔登湖》是一本寂寞的书,是一本孤独的书。他只是一本一个人的书。”当你的心静下来的时候,再去拜读这篇神的思想吧!

  这本书写于19世纪中叶,那时正是资本主义的飞速发展时期,在当时的背景下,人们追逐利益,想尽一切的办法来使自己,获得更高的权利和更多的金钱。工业文明、喧嚣社会挤压着人类、侵蚀着人性。而在这个大背景下,毕业于哈佛的这位智着,他单身只影,拿了一柄斧头,跑进无人居住的瓦尔登湖边的山林中。他特立独行,怀着一颗向往自然的心,宁静地踏上了这段心灵的路基。而在这个被成为“神的一滴”的瓦尔登湖的土地上,他坦然在空间里,孤独在思想中!“我喜爱我的人生中有闲暇的余地。有时,在夏季的一个清晨,我像往常一样沐浴之后,坐在阳光融融的门前。从红日东升直到艳阳当头的正午,坐在这一片松林,山核桃树和漆树的林中,坐在远离尘嚣的孤寂与静谧中,沉思默想。” 他静静的卸载城市的喧嚣,用心写下孤独。每次看他的书都是一种震撼,他思考人生,让我的心如净水般澄澈。他让我感到敬畏,原来一个人的生活这里是这样的,他的一生是如此的简单而又芳香扑鼻,虽然短暂而又意蕴深远。他的精神世界绚烂多彩,而且是精妙绝伦,世上这样的智者怕是中有些许吧。

  梭罗短暂的一生中,他试图鼓励人们要简化生活,将时间腾出来来深入生命,品味人生。他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告诉世人不要被繁纷复杂的生活所迷惑,从而失去了生活的方向和意义。做生命的舵手,扬帆远航。他认为:假如人们能过宇宙法则规定的简朴生活,就不会有那么的焦虑来扰乱内心的宁静。所谓明天,即使时间终止也永不会来临。使我们视而不见的光亮,对于我们就是黑暗。当我们清醒时,曙光才会破晓。来日方长,太阳只是颗启明星。 他提倡俭朴生活,并不是让我们要粗茶淡饭或是节衣缩食,而是想要让我们多听听新的节奏,这也许就是一个人的价值,只是孤独,恬静,没有任何的矫揉造作。

  作者在瓦尔登湖畔追求孤独,实际上也是在追求深刻,他想在孤独的心境中对人生进行思考和探索。孤独催生了他的深刻思想。“不必给我爱,不必给我钱,不必给我名誉,给我真理吧。”这是他的心里呼声。 去拜读这本心灵的教科书吧!它会让你不虚此行。 尽管我们不能够像梭罗那样去体味孤寂的山林生活,尽管瓦尔登湖已经永远的消失,但这些都不能阻碍我们在自己的内心里拥有一泓清澈的瓦尔登湖,时刻都能让心灵得到淘涤,按梭罗所说,到你的内心探险去吧!

  瓦尔登湖读后感

  一边读《瓦尔登湖》,会一边在脑海里刻画梭罗的样子:一双深邃的眸子,坚毅的面孔,沧桑的胡子。不禁会好奇,生命中怎样的经历,造就了这样深刻的一个人??

  梭罗的一生是寂寞的,而自己似乎又对这寂寞乐在其中。梭罗曾说:“我喜欢独处。我从没遇到过比孤独更好的伴侣”。

  1845年3月,他借了一把斧头,孤身一人,跑进了无人居住的瓦尔登湖边的山林中,自己砍材,在瓦尔登湖畔建造了一个小木屋,并在小木屋住了两年零两个月又两天的时间。来到瓦尔登湖畔之后,他认为找到了一种理想的生活模式。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梭罗自食其力,完全靠自己的双手过了一段原始简朴的生活。1847年回到康科德城。1848年,住在爱默生家里。此后他患了肺病,于1862年病逝于康科德城,年仅45岁。他笔下的《瓦尔登湖》正如他一般,也是寂寞而享受寂寞的。自1854年出世,它不仅没有引起大众的注意,甚至连一些本来应该亲近它的人也不理解,对之冷落甚或讥评。它似乎永远不会引起轰动和喧嚣,它始终默然地等待了一个世纪,依然不倦怠的孤独的不紧不慢的对每一个读者叙说着一个男人在湖畔寂寞的光阴。

  梭罗的一生是恬静的。他安然的沉思在瓦尔登湖春日生机盎然的晨光中,漫步在夏天湖畔虫声嘤嘤的小道上,记录下秋日里的落英缤纷、天高气爽,描绘出冬季雪花坠落的轨迹和冰晶的形状??他就这样“活过每一个季节;呼吸空气,喝水,品尝水果,让自己感受它们对你的影响”。《瓦尔登湖》记载着他在小木屋中度过的每一个恬淡、安详而简单的日子,文字如美梦中的呼吸一般轻盈,淡淡的味道让人心旷神怡,似乎是在安慰那些失神于世俗中的人们:“我虽不富甲天下,却拥有无数个艳阳天和夏日”。

  梭罗的一生是智慧的。隐逸的生活中,梭罗总沉心思索。对现代科技文明给人们带来的物质享受,梭罗并不排斥,只是批评我们没有很好地利用它,“弄巧成拙”,他这样评价。“我们接通了越洋的电缆,却用它询问阿德莱德王妃是否得了咳喘,并未用它交流人类的思想。我们建成了铁路,却坐着它去城里消磨时光。”但是,梭罗对社会的意义并非仅仅在于批判,而更在于指导。对社会中存在的问题他会毫不犹豫地揭露,同时也负责任地指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我们发现自己根本无法抵御今天这个纷繁复杂的物质世界的引诱,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简朴。客观世界和人类社会是复杂的,但我们的知识使我们能够选择一种正确的生活方式,而且有足够的勇气将其他多余的东西摒弃,全然不顾同时代人如何对我们指手画脚。《瓦尔登湖》中不乏分析生活,批判习俗处,见解独特,耐人寻味。它是一部蕴含了深刻哲理的散文。细细读过《瓦尔登湖》的人都有体会,人们应该探求怎样实实在在的生活,怎样体验与经历有意义的生活。

  梭罗短暂的一生中,都试图鼓励人们要简化生活,将时间腾出来深入生命,品味人生。他通过自己的生活实验,告诉世人不要被繁纷复杂的生活所迷惑,从而失去了生活的方向和意义。他认为:假如人们能过宇宙法则规定的简朴生活,就不会有那么的焦虑来扰乱内心的宁静。时至今日,在物欲横流的大千社会中,人们开始迷失和彷徨,梭罗精神变得更加珍贵和重要。一部《瓦尔登湖》中凝结的感悟与体会,值得用一生去参悟和实践。

  寻觅内心的平和与从容,如何感受寂寞中的快乐,如何从杂乱的人际网中脱身,重新审视自己,也许从《瓦尔登湖》中,你会得到启发??

  瓦尔登湖已不单是那一片湖,那些在生活中感悟真谛,追寻简单的人们梦中,都有不一样的“瓦尔登”。正如梭罗所说:“一本真正的好书教给我的远不止只是阅读它。我必须很快将它放在一边,然后按照它来生活。我始于阅读,终于行动”。相信我们都会到达梦中的瓦尔登。

  瓦尔登湖读后感

  翻开那墨绿色封面的《瓦尔登湖》这本书,就给人一种清新自然之感。正如徐迟这位译者所说:“《瓦尔登湖》是一本静静的书,一本寂寞的书,一本孤独的书,是一本寂寞、恬静、智慧的书。”虽然我读的是王义国翻译的书,但他们的翻译都有异曲同工之妙。在这个喧闹繁华的世界,要保持一份纯美的天性是很难的,但是唯有纯美的天性才能让我们快乐自由地生活。在半年之前,我曾经试图将她读完,但是这本书太晦涩难懂,我看了十几页就没有了读下去的勇气。而这次我读完了这本心灵之书,她让我的心灵为之震撼。梭罗本人在《结束语》中也意识到,这本书不乏晦涩之处,所以要读懂这本书就必须打好地基。

  《美国文学简史》中说:“梭罗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认为人要回到大自然中去寻找生活的意义。他的著作都是根据他自己在自然界广阔田地中的亲身体验写出来。”梭罗他来到这片树林是因为想过一种经过省察的生活,去面对人生最本质的问题。在这个土地越来越紧缺的现代社会,找到一片像瓦尔登湖这样的地方犹如海底捞针,但是只要我们有心,我们就可以在内心深处找到一片这样的地方,让自己在这片海洋中遨游。梭罗住进瓦尔登湖并不是逃避现实,而是以一种更好的姿态来面对生活。

  梭罗上的是最好的中学和最好的大学——康科德中学和哈佛大学,他从中学开始就对希腊罗马的古典作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在此书中引用希腊罗马神话是信手拈来,在书中他还引用了印度经典和孔孟之道,他对西方文学和东方文学同样精通。如此一本蕴含了大量的动植物学知识和广博的人文、地理、历史知识的书,怎能不叫我惊叹?在这优美的散文中阐发出来了人生哲理,体会他的思想,让我们的生活更充实、更有意义、更有趣味。《瓦尔登湖》是简单生活的权威指南,是对大自然的真情描述,是向金钱社会的讨伐檄文,她让我们在这个纷繁杂扰的社会更好地生活。梭罗本来想做个有所作为的人,然而在瓦尔登湖生活两年后,他看破了这个世界很多东西,他感到人世的荣华富贵不过是一个人的贪婪,如果我们少一些贪婪,少一些索取,如果人间多一处瓦尔登湖,人类就会多一条后路。如果要求一个人对生活无所求,这是苛刻的,但要求一个人对“所求”多一些节制,这是非常理性的。在灯红酒绿的社会里,读一读《瓦尔登湖》,让心在这片寂静的天空中飞翔,让我们多一分恬淡与洒脱,少一分浮躁,这是必需的。梭罗认为沉湎于物质享乐只会使人失去生活的真正意义,而当今社会人们却把物质享乐当作一种追求,我们难道不应该反省吗?

  这本书的主题思想是:人必须不顾一切地听凭良知来行动;生命十分宝贵,不应为了谋生而无意义的浪费掉;树林和溪流的世界是好的,而熙熙攘攘、街道纵横的城市世界则是坏的。这本书的主题思想是如此深刻,读过这本书的人都应该会感到心灵的慰藉。人不能总由欲望支配自己,要限制自己的欲望。我们并不是为了谋生而生活,而是为了能让自己的生命有意义而生活。在这个城市化程度越来越高的社会要想找到一片有着树林和溪流的世界是有点难度的,但我们可以在内心构筑一个这样的世界,让我们的心灵在里面涤荡。这本书有十八章,她的主题是很明确的——每一章都有小标题,我对作者清晰的思维感到十分佩服。作者巧妙的安排让全书熠熠生辉,例如在第一章中的“直视太阳”与第十八章中的“让我们目盲的光线,就是我们的黑暗”相呼应。作者他拥有既细致准确又雍容华贵的散文风格,他的文字是朴素的,但他的思维却是独特的。这本书适合在夜深人静、万籁俱寂时细心品味,在嘈杂的环境中是很难读进去的,每当夜晚来临,我都会在自己的房间仔细阅读这本被称为“能够塑造读者的书籍”的《瓦尔登湖》,当我行走在舒缓而纯净的文字中,我总会被突如其来的灵光打断,让我在思想的田野中狂奔,让我在广阔的草原上驰骋。在我们看似沉闷平淡的生活里,我们也可以看见那鸣叫的鸟儿、茂盛的植物、可爱的动物但前提是我们必须相信:我们正拥有一个更神圣的黎明。做一个自由的人是幸福又卓绝的,因为选择和放弃是困难的,它们都是我们必须面对的哥德巴赫猜想。在读完每一章的时候,我对每一章都有不同的感慨。

  第一章《节俭》对我的影响最大,她使我思考:我们是否真的应该按作者所说的那样节俭的生活?虽然我们的天性的最优秀的品质,就像果实上的粉霜一样,只有在搬动的时候非常小心翼翼才能保留下来,但是节俭我们应该不辞辛苦的完全保留。这一章中有一句话让我感慨颇多:一个人对自己的看法,决定了他的命运,更确切地说,是指出了他的命运。这句话与我们的一句名言很相似,即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别人决定不了你自己,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主宰。

  瓦尔登湖读后感

  最近清华大学校长推荐《瓦尔登湖》这本书的事备受关注,前段时间我恰好也读了这本书。起初对这本书的了解来自语文课本上的选段,当时并没有发现那段文字有什么不同,仅觉得那是缺乏情节的无聊散文,但真正当我捧起这本书时,有了完全不同的感受。

  放暑假之后在家很少出去,外面炎热的天气也让我畏惧,但人毕竟耐受不住寂寞,很快我就被无聊所围困。无聊的人终于捧起了那本自认为无聊的书,散漫的翻阅了起来。但就是那朴实的文字,一下子向展现了我北美丰富多彩且富有野性的画面。我的心跳开始加速,这正是我几年前读《鲁滨逊漂流记》是的感觉,似乎自给自足的生活从一开始就能勾起我探索的欲望。但让我吃惊的是这是本生活随笔,是作者梭罗所亲身经历的,这似乎使我产生了某种嫉妒的心理。

  对,湖,就是湖。北美大陆最多的就是湖,而中国北方最缺的就是湖。渐渐地,我似乎被记忆带走了,书中冬天到来时,我彻底掉进了记忆的漩涡。在几年前,离家不远还有个不大的湖,那时候的湖仍保持着比较自然的状态。秋天水位会下降,但是格外清澈,露出湖边极为平坦的地面。冬天以后,湖边泥土被冻硬,我时常会绕着湖边散步。那段时光格外美好,而梭罗的文字似乎在告诉我我们是知音。于是我就继续漫步,追赶着前方的山鸡和野兔。似乎将那些非自然的东西抹去更符合我的审美,我也就这样被《瓦尔登湖》迷住了,我更希望,我就是梭罗。 但第一遍读时,我是随着内心的感受和回忆进行的,在意的是瓦尔登湖这个湖本身,而对于梭罗想要表达的更深层思想还缺乏一些思考,为此,我又一次翻开了这本书。目录上那一串字格外醒目:经济篇、我的生活所在、我的生活追求、阅读、声音 、孤独 、访客、 种豆 、村子、湖、 贝克田庄、更高的法则、禽兽为邻、 室内取暖、 昔日的居民、冬天的访客、冬天的禽兽、冬天的湖、春天。

  这串文字似乎暗含了梭罗内心不断的变化,显然是从现实出发,然后是对自己的思考,这是一个普通人惯有的思维。但当独自一人看待社会时,在感受中对那熟悉的社会就多了几分厌恶,同时对于自然就会有深深的喜爱。梭罗对人总会带着批判与讽刺,虽然对弱者他会带着同情,但毕竟只有完全自然的东西会引发梭罗全身心的热爱。经历了收获的秋,漫长孤独的冬季往往是大多数人所厌恶的,然而梭罗却享受在其间,通过劳动来享受生活。

  梭罗在独自居住的过程中,书是他重要的伙伴,让我惊讶的是,他读过的书中有中国古代的经典,而当时正值中国清末国力衰微之际。似乎可以看出,真正思想高深的人永远不会只向高处寻找出路,抛弃一切表面形式寻找其中最本真的东西才是他们的最高追求,就像捞起湖底洁白的沙。

  纯净的自然是一幅画,是清澈的湖水,远离喧嚣,更是对待生活的态度。梭罗是幸运的,那曾是他所拥有的财富,也是我梦中的桃花源。


相关文章:

1.瓦尔登湖读书笔记1500字

2.关于《瓦尔登湖》读后感5篇

3.关于《瓦尔登湖》读后感600字5篇

4.关于《瓦尔登湖》读后感800字7篇

5.《瓦尔登湖》精选读书笔记

    37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