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在线阅读>读后感>

于丹论语君子之道的读后感

炎玉分享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下面学习啦小编为您带来于丹《论语》第四章君子之道的读后感心得,欢迎阅读!

  于丹论语君子之道的读后感篇1

  于丹《论语》心得出版已有10年之久,《论语》更是历经千年,其中真谛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无论如何,不能否认《论语》的经典与伟大。之前为大家分享了心得之一:天地人之道;心得之二:心灵之道;心得之三:处世之道,今天接着分享心得之四:君子之道。

  君子的第一个标准:做一个善良的人。胸怀天下,奋发有为。

  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君子和小人的区别: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始终走的是一条正路。而小人则一心看重私利,在一己私利驱使下很容易走上邪路。

  君子和小人的不同表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君子每天牵挂的是自己的道德修养,小人则惦记的是自己的家乡;君子心中始终有一份规矩、法度,不得超越,小人则满脑子想的是一些小恩小惠,小便宜。

  君子的第二个标准:恒心。无恒产而有恒心。

  君子的第三个标准: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周”就是能够团结照顾到很多人,他以道义为准则与人交往,所以有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比”,字形像两个人紧挨在一起。小人是喜欢结成小圈子,他不会融入大集体。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与君子和小人相处的不同?

  “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说,同“悦”。一个君子,你很容易与他相处,但是你又难以取悦他。假如你想以不正当的手段取悦他,他反而不高兴。得到他真正使用你的时候,他就根据你的才干,给你安排一个合适的位子。

  小人的特点是你很容易取悦他,但是你很难与他相处。当他用你的时候,就会求全责备。

  君子的言行,应该如何?

  君子是“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君子在社会扮演的角色是变通的、与时俱进的。他不是作为一个器具存在的,也就是说不是为了某个职业存在的。孔子说:“君子不器”

  于丹论语君子之道的读后感篇2

  “君子”是孔夫子心中理想的人格标准,使许多人正在努力的方向与动力。提到“君子”一般都会与男子相联系,谁说女子中就不能有“君子”。“君子”并不是男子的惯用名词,所谓“君子”就是在星光大道上夺放异彩的人物,并不是从外表能看出来的,而是内心散发的一种无可彼及的光辉。

  称之为“君子”的第一标准是要做一个善良的人。所谓善良是攻于身,行于义。真正善良之人是渺小的,是默默无闻的,待人处世皆以善为本。所谓:“人生一日,或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说一善话,行一善事,此日方不虚生。”为善者不云利,逐利者不见善。善良之人是不求回报的,这种善是发于内心的。如果你挖掘它将不断涌出来。善良的心灵是园,善良的思想是根,善良的语言是茎,善良的行为是果,善良之人会使灵魂变得高尚,会对生活充满勇气,会对未来充满自信。

  称之为“君子”的第二个标准是要做一个有恒心的人。所谓“无恒产而有恒心”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成大事不再力量的大小,而在于坚持多久。一朝开始便永远能够将事业继续下去的人是幸福的。所谓:“绳锯木断,水滴石穿。”一但决定去做,就要把事情做到底,那怕是一件不大的事情,每有这种恒心的力量,就不可能认真的建设工作。有神么比石头更硬?有什么比水更软?然而,只有坚持不懈,软水可以穿透硬石。

  称之为“君子”的第三个标准是“矜而不争,群而不党。”所谓:“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合。”也就是说君子会人真的听取别人的意见,但也会有自己不同的见解。而小人呢,在别人提出意见时,只会高屋建瓴,深谋远虑,随声附和,没有自己的主见,也不能提出实质性的问题。

  如果具备以上三个标准,那么应该可称一为“君子”,要具备以上三点决非易事。

  这章随谈君子之道,似乎有些人会认为与生活太远,格格不入,不切实际,其实都是我们生活中要具备的一些品质,是息息相关的。

  于丹论语君子之道的读后感篇3

  所以什么人是君子,君子不去更多地苛责外在世界,而把更多有限的时间、精力、修养用来苛责内心,这就是孔子所谓的“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一个人内心对自己要求更严格一点,对别人相对会厚道一点。我们今天老说做人要厚道,什么人厚道,厚道不是窝囊,而是他的人格可以包容和悲悯别人很多的过错,可以设身处地站在别人立场上能够自内心厚道而去薄责于人,少苛责于人这就是君子,一个真君子,他那种坦荡情怀是一种由内而外洋溢出来的人格力量,所以君子从来不抱怨,不哭天抢地,这就是孔子所说的不怨天,不尤人,既不抱怨说老天爷不给我机会,也不抱怨这个世界没有人了解我,人能做到这样吗?不容易啊。

  其实我们经常会听到身边有人抱怨社会的不公,抱怨自己的怀才不遇,于丹教授认为,《论语》中对于学习的论述很有意思,它认为学习者有两个目的,一种是为君子学,一种是为小人学,难道在学习的问题上也有君子与小人之分吗?

  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其实这个观点后来在儒家的一个大师荀子《劝学篇》中又得到了发挥和解读。什么叫古之学问为己呢,说真正尊崇学问的人,远古的遗风是学术为了人心灵的建树,真正人去做学问是为什么,就像今天的读书,从小读到大,无非是学会一种把握幸福的能力,学会让自己成为一个有知识有教养,而且有内心忠诚的公民,再让自己能够在这个社会上安身立命,学习就是为了完成这么一个自我角色的建立和提升。那么那种为人之学又是什么呢,就是学了一点知识以后把它当工具,比如说去写文章、评职称,作为一种技能谋一份职业,用这样的知识和学问来取悦他人,在社会上为自己谋得一份福利,这就是被孔子所说的那种为人之学。所以孔子曾经直接了当跟他的学生说:汝为君子学,不为小人学。何谓君子学,就是让我们更超乎功利一点,让我们所学的一切,更多的不要想着实用,而要想着修养。因为一个人,只有你内心修养真正有了一种从容淡定,了解自己在这个坐标系上的位置以后,你才不能够有那样一种起起伏伏的欢喜或者沮丧。

  应该说这是孔子对于标准一个明确的界定。什么是君子,君子永远着眼于当下,君子永远要做自己内心一个完善的人,君子的目标从来不好高骛远,我们看到了,孔子从来不说君子就要象谁谁谁那样,孔子这里提出的君子永远是做一个最好的你自己。按照你自己的坐标系,从眼前做起,从今天开始学习,让自己成为心目中完善的自我。其实这让我想起一个小故事,说在一条小街上开了三家裁缝店,每一家都在想,我一定要招到最多的客人,所以就力图把自己说得非常非常大。第一家店说我是本省最好的裁缝,把这个大牌子挂出去了;第二家一看,觉得我要比他更高一点呢,所以做了一个更大的牌子,说我是全国最好的裁缝;第三家想了想说难道我还能做全世界最好的裁缝吗,想了半天,最后他做了一块很小的牌子摆在那儿,结果那条街上的所有客人都来了第三家,前两家变得冷冷清清。这第三家牌子写得是什么呢?他写得是我是这条街上最好的裁缝,也就是说,他把这个视线放回到眼前,从当下做起。


于丹论语君子之道读后感相关文章:

1.于丹论语心得君子之道读后感

2.论语心得君子之道有感

3.于丹论语心得理想之道读后感

4.于丹论语心得心灵之道读后感

5.于丹论语心得读后感

    194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