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语文学习>词语大全>典故>

关于老子留下五千言的典故讲了什么

书荣分享

  老子思想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道德经》是全球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老子留下了五千言,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关于老子留下五千言的典故讲了什么

  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老子则是道家的创始人。他是春秋时代另一位伟大的思想家。

  历代不知有多少人考证过老子的姓名、字号。

  按照《老子内传》的说法,他生下来就是满头白发,所以号为“老子”。

  《神仙传》说,老子的母亲是在李树旁生下他的,当时指树为姓,所以就姓李。

  概括地说,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去世后追谥(shì)为聃(dān)。也有人认为,老子就是太史儋(dān)或老莱(lái)子。

  老子是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厉乡曲仁里人,做过周朝管理藏书的史官,相传孔子曾到他这里查阅资料,并向他请教许多问题。

  有一天,孔子又来拜会老子,问道:“我研究了《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自以为非常精通了。可是我周游列国,用这些学问去游说诸侯,谁也不采用,这是什么道理呢?”

  老子谦逊地说:“也许你的学问不合时宜吧?”

  孔子道:“是的,我也经常在想一些问题:谷子种在田里会长成禾苗,鸡蛋可以孵(fū)出小鸡;母亲怀了弟弟,做哥哥的就哭——我自己不投入变化,怎么去变化别人呢!”

  老子点点头,似乎表示同意,随后露出微笑,向孔子张开嘴,问他:“你看,我还有牙齿吗?”

  “没有了。”孔子回答说。

  “你再看看,我的舌头还在吗?”

  “在的。”

  “你知道我的意思吗?”

  “您的意思是说:硬的容易掉,软的却能保留?”

  “你很聪明,是可以大有作为的。”老子说。

  “那您不是更有学问,可以更有作为吗?”孔子说。

  “不。你有为,我无为。道不相同。你走向朝廷,我走向山野。”

  后来东周王室发生内乱,老子便决定退隐,丢下官职走了。

  老子经过函谷关(在今河南灵宝东北)时,守关的官员尹喜认出了他,热情地把他请到关上。尹喜亲自打开城楼上的大厅,请老子坐下,端茶倒水,忙个不停。

  老子不卑不亢地坐下,朝窗外一望,只见黄土平原延伸到天际,苍苍茫茫,没有尽头。函谷关地势险要,关外左右都是土坡,夹着中间一条路。路上人来车往,一目了然。

  尹喜恭敬地对老子说:“学生仰慕您的道德学问,想拜您老为师。”

  老子道:“我已老了,肚子里的那些货色也很有限,而且说话又七颠八倒的,怎么好意思开口教人呢?”

  尹喜见他推脱,便半开玩笑半正经地说:“您满腹经纶,如果不留下些东西来,恐怕很难走出这个函谷关的。”

  老子知道无法推脱,便接过尹喜递上的笔,一口气在竹简上洋洋洒洒写下了五千个字,这就是后世称为《老子》的一部书。因为这书上篇开卷谈“道”,下篇首章谈“德”,所以又称《道德经》。

  尹喜拿起老子刚写好的书稿,认真地拜读起来。老子连忙提醒道:“时候已经不早,请您放我出关。”

  尹喜再三挽留老子多住几天,见他不答应,只得马上放行;可心里有些遗憾,因为自己还没有读懂老子的这部书稿,正想慢慢请教呢!

  老子终于出了函谷关,骑着青牛扬长而去,谁也不知道他去了哪里。

  道教创立后,奉老子为尊神,称作“帝君”、“太上老君”。到了唐代,道教在太清、玉清、上清“三境”的说法上,安排了三位大神各主一方,形成了“三清”的说法。这样,太上老君也就被称为“道德天尊”,与元始天尊、灵宝天尊组合在一起,成为道教的最高神。

  唐代皇帝姓李,便尊老子为李氏祖先,追封他为“太上玄元皇帝”;宋代又加号老子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

  老子的神化过程,完全是一个学派的传人变化为教派的祖师的过程;也是道教形成、发展,然后逐渐趋于统一的过程。老子从人到神、从太上老君到太上玄元皇帝,他的地位的变化,可以看做是道教发展的缩影。从前每逢农历二月十五日老子诞辰,不少道教徒都会去道教庙观奉祀一番;连一些铜匠、铁匠以及烧窑的盆碗匠人等,也会在这一天用酒食祭祀老子。这是因为道教有炼丹之术,相传太上老君炼丹有方,便被后世以烧炼为业的匠人奉为祖师爷了。

  关于老子的生平介绍

  老子(约公元前571年-公元前471年):字伯阳,谥号聃,又称李耳(古时“老”和“李”同音;“聃”和“耳”同义),出生于周朝春秋时期陈国苦县,关于的老子出生地有多种说法,包括河南鹿邑说、安徽涡阳说。

  曾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官”(管理藏书的官员),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被道教尊为教祖,世界文化名人。老子思想主张“无为”,《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老子》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是为“反者道之动”,“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一,“有、无相生”,而“无”为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他关于民众的格言有:“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他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中国2000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关于他的身份,还有人认为他是老莱子,也是楚国人,跟孔子同时,曾著书十五篇宣传道家之用。

  老聃长寿,一百零一岁仙逝,邻里皆来吊唁。老人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念老子顺民之性、随民之情、与世无争、柔慈待人的大德大恩,皆悲不自胜。老聃好友秦佚来吊唁,至老子灵旁,不跪不拜,拱手致意,哭号三声即止。待其欲转身回去时,邻人拦住问道:“汝非老子好友乎?”秦佚答道;“当然。”邻人道:“既为老子好友,如此薄情少礼,可乎?”秦佚道;“有何不可?”邻人闻言,由怒转,大声责问道:“其理何在?”秦佚笑道:“吾友老聃有言,生亦不喜,死亦不悲。汝可闻乎?昔日老聃之生也,由无至有,聚气而成,顺时而来,合自然之理,有何喜哉?今日老聃之死也,由有归无,散气而灭,顺时而去,合自然之理也。有何悲哉?生而喜者,是以为不当喜而喜也;死而悲者,是以为不当悲而悲也,放生时贵生,死时怕死,皆是以己之意愿而强求生来、强求死去也,皆背自然之理而任己之情也。如安时而处顺,则哀乐不能入也。而背自然、违天理,合于道乎?不合于道,可为老聃好友乎?老聃好友者,遵其言而动、顺于道而行者也。吾既为老聃之友,故能以理化情,故不悲。”

  邻人闻之,似有所悟,又问:“汝既不悲,何以哭号三声?”秦佚笑道:“吾哭号三声,非因悲也,是与老聃辞别也。一号,言其生而应时,合自然之理也。二号,言其死而应时,合自然之理也;三号,言其在世传自然无为之道,合自然之理也。老聃举足而应时,动止而合道,吾有何悲哉?”众邻闻之,皆言秦佚乃老聃真友,故推其为主葬之人。合土之时,秦佚颂悼文道:“老聃大圣,替天行道,游神大同,千古流芳。”

    3991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