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编三绝的成语故事典故_字词解析_造句
韦编三绝的典故:
孔子是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同时他也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他的祖先是宋国贵族。孔子本人多才多艺,学识渊博,人格高尚,被后世尊称为圣人。
孔子曾说过他的学问都是通过刻苦钻研得来的。孔子幼年丧父,家境十分贫寒,没能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只能通过自学来获得知识。孔子从十五岁开始发愤读书,因为没有人教,在学习上碰到难题就多方请教。而且他总是虚心学习,他不耻下问,他请教过做官的人,也请教过普通老百姓,还请教过白发苍苍的老人,连头上梳着小辫儿的儿童他也会请教。由于孔子虚心好学,学无常师,所以他三十岁时便成为当地较有名气的学者。
那时由于生产力低下,没有纸张,所以制作书籍的主要材料是竹子。这种做法一般是把竹子削成一片一片的竹签,刮去上面的青皮,用火烘干后在上面刻字,这样的书籍被称为“竹简”。竹简有一定的长度和宽度,一根竹简只能写一行字,多则几十个,少则八九个。写成一部书要许多竹简,书的内容全部写上去以后,要用牢固的牛皮绳子把这些竹片按顺序编联起来,就可以阅读了,这样的过程就叫做“韦编”。但是由于一片竹简只能写很少的字,所以如果一部书的字数很多的话,那就需要几十斤甚至上百斤的竹片。像《易经》这样的书,当然是由许许多多竹简编联起来的,因此相当沉重。
不过孔子是到了晚年才开始学《易经》的。《易经》是一部很难读懂的古书,孔子下了很大的功夫,才把它全部读了一遍,但他只是基本上了解了《易经》的内容。对于《易经》的解释孔子还不是很明白,所以为了弄懂这本晦涩的书,孔子又读了第二遍,读完以后他掌握了《易经》的基本要点。
初步掌握《易经》的要点之后,孔子越发觉得《易经》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于是孔子又读第三遍,这时他对书中的精神和实质有了比较透彻的理解。此后,为了深入研究这部书,同时也为了给弟子们深入地讲解,孔子不知翻阅了多少遍《易经》。
随着孔子这样读来读去,竟然把串联竹简的牛皮带子也给磨断了好几次,所以他不得不换上新的再读。即使读《易经》到了这样的地步,孔子还谦虚地说:“假如我能多活几年,我就可以深入理解《易经》的文字与内容了。”正是这种孜孜不倦的求知精神使孔子的学问越来越精深,也使他的学派越来越壮大。
不过孔子一生中还编著了不少书籍,其中有《诗》、《书》等几部,还有根据鲁国的历史材料编成的史书《春秋》。这对古代文化的保存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而这些典籍也成了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被后来的儒家学子仔细地阅读与传承。
韦编三绝的汉语词典解释:
韦,指熟牛皮。古时用竹简写书,竹简用牛皮带编联起来,称“韦编”。三绝,多次断开。这个成语用来形容读书刻苦勤奋。
●《汉书•儒林传序》:「盖晚而好《易》,读之韦编三绝,而为之传。」
●晋葛洪《<抱朴子>自叙》:「圣者犹韦编三绝,以勤经业,凡才近人,安得兼修。」
●唐杨炯《中书令汾阴公薛振行状》:「在邛笮十余载,沉研《易》象,韦编三绝,赋诗纵酒,以乐当年。」
●元耶律楚材《过天德和王辅之》之四:「韦编三绝耽羲《易》,萧散风神真隐人。」
韦编三绝的近义词/反义词如下:
近义词:悬梁刺股、三绝韦编、牛角挂书
反义词:偶一为之
用韦编三绝造句:
1. 刘老先生读书有韦编三绝的精神,所以他对每一本书的内容都瞭若指掌。
2. 我们读书如果能做到韦编三绝,就一定会取的很大进步.
3. 哥哥读书总是习惯反覆研读,简直到了韦编三绝的地步!
4. 要想把这本书吃透,没点儿孔夫子韦编三绝的精神还不行!
5. 少年毛泽东韦编三绝,在文学上有很深的造诣。
6. 十几年来,他潜心道家研究,韦编三绝,终于成为这一领域的大师。
猜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