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语文学习>词语大全>典故>

关于人事部冤怨的诗词典故(5)

广达分享

  【空赋白头吟】

  参见文明部·诗词“白头吟”。唐李绅《新楼诗二十首·城上蔷薇》:“风月寂寥思往事,暮春空赋白头吟。”

  【绝弦】

  参见文明部·礼乐“高山流水”。宋黄庭坚《次韵奉送公定》:“尘埃百年琴,绝弦为钟期。”

  【班女怨】

  汉班婕妤《怨歌行》并序:“昔汉成帝班婕妤失宠,供养于长信宫,乃作赋自伤,并为怨诗一首:‘新制齐纨素,鲜洁如霜雪,裁成合欢扇,团圆似明月。出人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风夺炎热,弃捐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指妇女因失宠而哀怨。唐窦牟《元日喜闻大礼寄上翰林四学士中书六舍人二十韵》:“忽思班女怨,遥听越人吟。”另参见器用部·日用“团扇”。文明部·诗词“纨扇词”。人物部·妇女“班姬”。

  【吞炭】

  参见人物部·人杰“豫让”。明张煌言《羁恨二首》之二:“暂将吞炭恨,并作茹荼怜。”

  【博浪飞椎】

  《史记·留侯世家》:张良求客刺秦王,为韩报仇,“得力士,为铁椎重百二十斤。秦皇帝东游,良与客狙击秦皇帝博浪沙中,误中副车。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求贼甚急,为张良故也。良乃更名姓,亡匿下邳。” ◆喻报仇雪恨。清朱彝尊《彭城道中咏古二首》之二:“博浪飞椎后,圯桥进履车。”另参见地理部·土石“博浪沙”。武备部·兵器“博浪椎”。

  【禽填海】

  《山海经·北山经》:“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喻申冤报仇,或喻献身大业。唐杜甫《寄岳州贾六支巴州严八使君两阁老》:“浪作禽填海,那将血射天。”另参见地理部·水流“精卫填海”。地理部·土石“衔石”。动物部·飞禽“精卫鸟”。人事部·志趣“填渤澥”。

  【鞭尸】

  《史记·伍子胥列传》:伍子胥之父兄为楚平王所害,他立誓要报仇,逃到吴国,帮助吴王阖庐攻破楚国的郢都。时楚平王已死,伍子胥“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然后已。” ◆喻泄愤报仇。唐李白《酬裴侍御对而感时见赠》:“鞭尸辱已及,堂卜罗宿莽。”另参见人物部·将相“鞭平王”。

上一篇:古代诗词典故:人事部雅逸

下一篇:古代诗词典故:人事部志趣

192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