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创业指南>市场营销>市场调查>

宏观经济分析方法

黄宇晴分享

  中国经济的大改革与大转型、世界经济的政策大转型与大改革、全球经济周期性力量的轮转这3大力量决定了宏观经济具有“底部修复”的运行特征。为此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宏观经济分析方法,欢迎参阅。

  宏观经济分析方法篇一

  宏观经济分析方法 国家信息中心 祝宝良 一、宏观经济分析 短期需求管理) 1、宏观经济调控四大目标(短期 短期 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是宏观经济调控的四大经济目标。 物价和国际收支为稳定指标、经济和就业 为增长指标 实际经济增长围绕潜在经济增长波动,目前,我国潜在经济增长率在 10%左右。 中国的四大经济指标组合:经济 8-10%左右,CPI 为 3%左右,失业率 5%左右。 中长期供给管理)

  2、我国经济结构优化目标(中长期 、 中长期 城乡二元结构和三农问题 区域发展结构 收入分配 产业结构 需求(投资、消费、出口)结构 要素投入结构:资源约束、环境环境约束、科技发展和管理落后、人力资本提升(教育、医 疗、社会事业发展) 。 经济主体结构:国有(垄断、市场准入等) 、集体、私有、个体经济发展

  3、主要调控手段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两大手段 产业政策、价格政策、投资政策、土地政策、环保政策、安全生产政策、社会政策 体制改革(价格、财税、金融、国有企业、政府管理、收入分配、农村改革、社会流域改革) 财政政策:财政收入、财政支出、财政赤字、国债规模 货币政策:中间目标 中间目标为利率、货币供应量(M1, M2)。政策工具 政策工具为,公开市场操作、法定准 中间目标 政策工具 备金率、再贴现率、基准利率、信贷规模控制、窗口指导 法律和行政手段

  4、支出法 GDP:投资、消费、进出口三大需求 投资:15%-25% 消费:实际零售额增长 10-12%左右 进出口:保持一定顺差

  5、生产法 GDP :一、二、三产业总量和结构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14%左右

  6、收入法 GDP :居民收入、财政收入、企业利润 7、商品服务和资产价格:居民消费价格、投资价格、工业品出厂价格、原材料购进价格、国民 生产总值平减指数、住房价格、股市价格 、投资、零售额、出口、进 8、总结:分析短期宏观经济,主要看:GDP、工业、能源(电力) 口、企业利润、CPI、PPI、M1、M2、新增贷款。 9、我国经济发展的决策机制

  宏观经济分析方法篇二

  统计数据分析

  1、现价与不变价的转换 现价与不变价的转换 年度数据转换 季度数据转换 月度数据转换

  2、经济增长速度 、 年度速度 季度同比、累积比、环比(季节调整问题) 月度同比、累积比、环比(季节调整问题)

  3、经济增长贡献 、 贡献率指某一因素的贡献量(增量)与总贡献量(总增量)之比乘 100%,指该因素的增长量占总 贡献率 增长量的比重。 贡献度是指某一因素的贡献率作为权数乘报告期总量的增速,通常表述拉动总量增长多少个 贡献度 百分点。 研究结构性的变化 三、经济预测监测和预警 专家调查法 经济景气方法 回归分析法方法 计量经济模型方法 投入产出方法 可计算一般均衡方法 组合预测

  经济景气方法 经济景气监测预警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利用不同经济指标变化的时间差,将经济指标分为先 行、一致、滞后指标,在此基础上构造先行、一致、滞后指数,用于监测、分析、判断经济景 气的状况。 时间序列数据因素分解:时间序列四要素 为了及时、准确地把握经济周期波动,一般都采用月度或季度数据来进行分析和预测,而 对于每个经济指标的月度或季度时间序列来说,都包含着四种变动要素:长期趋势要素(Trend)、 循环要素(Cycle)、季节变动要素(Seasonal)和不规则要素(Irregular)。 长期趋势要素代表经济时间序列长期的趋势特性。循环要素是以数年为周期的一种周期性 变动,它可能是一种景气变动,经济变动或其他周期变动。季节变动要素是每年重复出现的循 环变动,以 12 个月或四个季度为周期的周期性影响,是由温度、降雨、年中的月份,节假日等 引起的。不规则要素,其变动无规则可循,这类因素是由偶然发生的事故引起的,如:故障、 罢工、意外事故、地震、水灾、恶劣气候、战争、法令更改、测定误差等。 在经济分析中,季节变动要素和不规则要素往往遮盖或混淆了经济发展中的客观变化,给 研究和分析经济发展趋势和判断目前经济处于什么状态带来困难,因此需要在经济分析之前, 将经济时间序列进行分解,剔除其中的季节变动要素和不规则要素。 时间序列数据因素分解的基本方法:加法模型和乘法模型

  加法模型。 加法模型。 加法模型的一般形式为:Y=T+C+S+I 式中 T、C、S 和 I 均表现为绝对量。 乘法模型 乘法模型的一般形式为:Y=T×C × S × I 式中 T 表现为绝对量,C、S 和 I 均表现为相对量。 按周期长度区分为四类 基钦周期(Joseph Kitch) :持续时间大约为 40 个月。以库存调整为主。 朱格拉周期(Clement Juglar) :9-10 年的周期波动,以设备投资调整为主。 库兹涅茨周期(Simon Kuznets) :15-25 年(平均 18 年)的中长周期。

  以建筑业(房地产)调 整为主。 康德拉季耶夫周期(Nikolai D. Kondratieff) :50-60 年的长期波动。以技术创新为主。 经济周期波动的类型 古典周期 (Classical Cycle) 又上下称古典循环,表现为经济时间序列 “绝对水平”本身的周期 性波动。目前美国商务部发布的景气指数仍基于古典循环的概念。 增长周期(Growth Cycle) 经济时间序列围绕一上升趋势而波动。在古典周期波动的概念中, 增长周期 将趋势要素与循环要素视为一体而不加分离。在增长周期波动中却是将趋势要素和循环要素相 分离,把循环要素的变动看作是景气变动,即增长周期波动是循环要素的波动。 增长率周期(Growth Rate Cycle)经济指标增长率随时间而发生的波动。

  为了克服增长循环方 增长率周期 法中趋势估计不够准确的难点,20 世纪 80 年代,用增长率循环(Growth Rate Cycle)测度经济 周期的方法被投入使用。 经济周期的阶段划分 四阶段划分。衰退、紧缩、复苏、扩张。四个阶段依据 GDP 的趋势值和峰谷划分。GDP 从 初峰回落到趋势值为衰退阶段,从趋势值降低到谷底为紧缩阶段,从谷底到趋势值为复苏阶段, 从趋势值到峰值为扩张阶段。 两阶段划分。扩张阶段、衰退(收缩)阶段。 三阶段划分。衰退、复苏、扩张 经济周期波动的转折点 转折点是指经济时间序列的峰、谷日期。为了求出能反映经济周期波动的真正的的转折点需 排除季节要素和不规则要素的干扰。 基准分法。从景气指标的基准出发,高于基准线的称为景气期(Business Boom),低于基准线 称为萧条期(Business Depression) 。 方向分法。从景气指标的变化方向出发,从谷到峰的期间称为扩张期(Expansion) ,从峰到谷 的期间称为收缩期(Contraction) ,峰到谷或谷到峰的期间称为一个阶段,而两个相同转折点之 间的期间称为周期。

  先行、一致和滞后指标定义 先行指标(Leading Indicators) 先行指标是指在宏观经济波动达到高峰或低谷前,超前出现 。 峰谷的指标。 一致指标(coincident Indicators) 一致指标是指该指标达到峰谷的时间和经济周期波动的基 。 准日期的时间大致相同。 滞后指标 (Lagging Indicators) 滞后指标是指达到峰谷的时间晚于经济周期波动基准日期时 。 间的指标。 ◆国家信息中心月度经济景气指标

  宏观经济分析方法篇三

  宏观调控政策基本取向

  1、物价、就业等经济滞后指标还没有出现回升的迹象,短期内会稳定政策(吸取1999年的财政和新增贷款减少的教训)。可在第四季度决定是否再出台新政策。新政策着力点在调整收入分配、扩大消费、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激励社会投资。政府四万亿投资计划可提前到2009年实施。 2、投资政策:房地产投资是关键

  󰀂政府可继续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包括农村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文化教育医疗、城市水网、农村电网改造等)

  󰀂可进一步扩大保障住房投资和农村旧房改造。(每年130万套经济实用房、250套廉租房)。 󰀂商品房建设。发挥价格在调节供求关系中的基础性作用。

  󰀂新经济增长点。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三G产品、新材料、环保产品、生物制药、教育、医疗、文化、旅游等

  3、消费政策

  󰀂增加居民收入。国有企业分红、减个人所得税和减少企业个人社会保障支出? 󰀂多层次消费需求、多元化消费产品,消费券。 󰀂农村市场,家电下乡扩大到摩托车、空调等

  󰀂汽车消费政策,1.6升及以下车购置税减半。消费信贷、加速报废和以旧换新、消费税。 󰀂加大政府对医疗、失业、教育的支出。培育教育、医疗、旅游等新的消费增长点。

  4、对外政策:已出台六项政策 󰀂人民币汇率稳定

  󰀂完善出口信用保险政策,2009年安排短期出口信用保险承保规模840亿美元,2009 年安排优惠出口买方信贷规模100亿美元。 󰀂走出去,缓解企业困难,增加出口。 󰀂出口退税作为制度稳定下来 󰀂解决外贸企业融资难问题 󰀂减轻外贸企业负担 󰀂完善加工贸易政策

  5、推动有利于内需特别是消费增长的改革(十一项改革:转变政府经济管理职能 、深化垄断行业改革 、资源性产品价格和节能环保体制改革 、优化产业结构与所有制结构 、推进民生领域改革 、深化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制改革 、深化农村改革 、推进财税体制改革 、金融体制改革、涉外经济体制改革、推进综合配套改革试点) 󰀂国民收入分配体系。包括国有企业利润分配和职工收入等 󰀂价格改革

    3192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