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红袍跟水仙的区别
我们都知道红茶、绿茶、黑茶,却很少人知道大红袍属于什么茶。其实呢,这大红袍和水仙一样都只是茶品的一种别称,它们都同属于乌龙茶。既然如此,那水仙是大红袍吗?下面就跟着学习啦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大红袍和水仙茶有什么区别
关于水仙,还有一个美丽的故事:早在远古时期,一位福建人在寺庙大树上偶然采摘的一株扭曲的树干带回家中精心培养,竟然能够培育出能够冲泡好茶的茶叶,闽南语“水”就是美的意思,故此人将此茶命名“水仙”,流传至今。这水仙是大红袍吗?武夷山的水仙产量极大,大红袍已成为武夷岩茶的代名词。
那么水仙是大红袍吗?我们可以从两者的性质而言来看看。水仙和大红袍都隶属于武夷山岩茶。但就口感而言,水仙较为清淡,水感较好,对于刚接触武夷山岩茶的人来说易于喜爱。大红袍有“中国乌龙茶之极品”的称号,也是武夷山岩茶的“王者气派”。
水仙是大红袍吗?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概括,他倆的关系就如同同胞兄弟一般。水仙的特点是“三红七青”,大红袍的特点是“三红七绿”即三分红边七分绿。水仙和大红袍都是乌龙茶属于半发酵茶,介于红茶和绿茶之间,无绿茶的苦涩也无全发酵红茶的热性。
水仙是大红袍吗?现在市面上主推的武夷山茶都叫大红袍,但实际上茶叶市场上的大红袍很多都是拼配的大红袍,里面夹杂了水仙等相似成分的武夷山岩茶。所以说现在市面上的大红袍成分不纯,对于一些购买者而言产生一些售后的影响,使得大红袍的市场容易出现一些鱼目混珠的混乱局面。
大红袍和水仙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大红袍:
原产九龙窠,植株适中,树姿半开张,分枝较密,叶片呈水平状或稍上斜状着生。叶长6.5cm,椭圆形,叶色深绿,有光泽,叶脉沉,叶面微隆起,叶缘平或微波,叶身稍内折,茸毛尚多,节间短。花径3.5cm,多为6瓣。花柱3裂。春茶适采期5月上旬末至中旬初,成茶条索紧实,色泽油润带宝色,汤色橙黄明亮,叶片红绿相间,香气高雅、清幽馥郁芬芳、微式桂花香,滋味醇厚甘甜,“岩韵”显。正岩水仙:
植株较高大,树姿半开张,分枝中等偏稀。叶片呈稍上斜状着生。叶长7.7cm,长椭圆形或椭圆形,叶片深绿,叶身稍内折,叶质厚软,叶面平或微隆,叶齿密浅锐,叶尖钝尖,有开裂。芽叶肥壮、淡紫绿色。花径3.9cm,7-8瓣。柱头比雄蕊稍长,多为4裂。春茶适采期5月下旬,成茶条索紧结卷曲,似“拐杖形”、“扁担形”, ,色泽乌绿带黄,似香蕉色,内质汤色橙黄或金黄清澈,香气清高细长,兰花香明显,滋味清醇爽口透花香,叶底肥厚、软亮,红边显现,“岩韵”显。
大红袍肉桂老丛三者的区别
1.老丛,干看条索壮大,紧结中。干闻青苔感,炒豆香交织显锐。1至3泡,青苔感明显,有鲜微腥之青苔味,清凉甘甜;4至9泡,茶汤更加感觉清甜润活,期间兰花香为主,逐渐转入粽叶香为主;10泡至20泡兰花香或者甜花香逐渐转为熟粽叶香和青粽叶香,此时要适当延长冲泡时间。就算水色淡,仍然有浓浓的饮糯米汤的感觉,所谓古人言:水色淡而味仍存,曰厚。冲泡过程,茶汤颜色由金黄色转化成深金黄色(4到9泡),又转成金黄色(10至15泡),浅黄色(15泡以后)。茶汤混合在玻璃杯中似金黄色果冻或凝膏油亮。汤水入口感觉甘甜润滑,清凉回甘,饮后精神为之一振,如洗身心。
2.肉桂,干看条索壮结(和一般肉桂条索紧细有所不同)。干闻有浓厚桂圆香。冲泡和老丛比较,有更深的汤色,更浓厚的味道,也有明显的青苔感或者木质感。有人说,这款肉桂初饮似水仙,因为茶汤甘甜润滑有青苔感或者木质感,3,5泡以后才感觉到更像肉桂,10泡以后感觉跟水仙有趋同现象,事实上是一款有老丛水仙的厚度的肉桂,主要体现为甘甜耐泡,肉桂特征显,茶味足。喜好肉桂的人会喜欢这款肉桂不同于一般肉桂的深沉含蓄,自内而外的款款深情。注视杯中明艳的汤色,感受茶香茶味,饮后,让人有经历沧海桑田的感觉。
3.大红袍,干看条索壮结,干闻奶香,米香显锐。大红袍和前两款茶比较,是更具鲜爽度和活力,茶香茶味茶韵更加具有变化感,给人活力四射的感觉。此时,就算前两款茶,让您有历尽沧桑的感觉,但总体还有一个始终如一的味外之味在其中;而大红袍,让您无法预期他的变化,他的香气和味道是复合的,美好的,茶汤也是也是更加有空间感的,明艳的,酥酥的,绵柔的,甜甜的,有张力的……似乎像是一位中年人,但他又光彩照人,明艳夺目或活力四射,让您无法预知他的准确年龄。大红袍有另类的沧桑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