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知识大全>知识百科>百科知识>

护理小知识问答(2)

谢君分享

  26、输血前应做好哪些准备工作?

  答:1)采集血样进行血型鉴定,交叉配合实验2)病房护士与血库人员共同做好三查、八对。“三查”即查血的有效期。血的质量、和输血装置是否完好:“八对”即对姓名、床号、住院号、和血瓶(袋)号、血型、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血液种类和剂量。查给血者的姓名、血型、血袋号、血量、交叉配合试验结果。

  3)血液要现取现用,一般在取回30分钟内进行,以免放置时间过长,取血过程中避免震荡,以免红细胞破坏。

  4)输血前,须与另一护士再次进行核对,确定无误后方可输入。

  27、安全用血中三查、八对的内容是什么?

  答:三查:即查血的有效期。血的质量和输血装置是否完好;八对:即对姓名、姓名、床号、住院号、血瓶(袋)号、血型、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血液种类和剂量。

  28、输两袋血之前时如何处理?

  答:每两袋血之前用生理盐水冲洗后再换一袋。

  29、输血发热反应的原因是什么?

  答:1)致热源:保养液、输血用具被致热源污染。

  2)违反无菌操作原则,造成污染。

  3)多次输血后,受血者血液中产生抗体而引起发热。

  30、发生溶血反应的原因是什么?

  答:1)输入异型血;2)输血前红细胞已破坏;3)RH因子所致溶血。

  31、发生溶血反应后,余血如何处理?

  答:立即将余血连同输血器送血库,必要时重新采集血样进行血型鉴定和交叉配合试验。

  32、常见的输血反应有多少种?

  答:常见的输血反应有:发热反应、过敏反应、溶血反应、大量输血后反应。

  33、输血出现发热反应如何处理?

  答:1)暂停输入血液,给与生理盐水滴注,维持静脉通路2)对症处理,如病人畏寒、寒战时给予保暖,高热时给予物理降温或遵医嘱用药物降温。

  34、输血出现过敏反应如何处理?

  答:1)轻者减慢输液速度,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严重者立即停止输血。

  2)出现呼吸困难,给予氧气吸入;喉头水肿严重者立即行气管切开;出现过敏性休克时,给予抗休克治疗。

  3)根据医嘱给予0、1%盐酸肾上腺素0、5ML皮下注射或用抗过敏药物治疗。

  35、溶血反应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答:溶血反应的临床变现时恶心、呕吐、面部潮红、胸腰背部剧烈疼痛、四肢麻木、高热、寒战、血红蛋白尿,严重者呼吸困难、发绀、血压下降、休克甚至死亡。

  36、溶血反应的临床病理变现是什么?

  答:第一阶段:大量红细胞凝集成团,阻塞部分小血管,可引起头胀痛、四肢麻木、腰背部剧烈疼痛和胸闷。第二阶段:由于凝集的红细胞发生溶解,大量血红蛋白散布到血浆中,可出现黄疸和血红蛋白尿,同时伴有寒战、高热、急促和血压下降等症状。第三阶段由于大量血红蛋白从血浆中进入肾小管,遇到酸性物体变成结晶体,致使肾小管阻塞;又因血红蛋白的分解物产使肾小管内皮细胞缺血、缺氧而坏死脱落也可导致肾小管阻塞,病人出现少尿、无尿等急性肾功能衰竭症状,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37、溶血反应的概念是什么?分为几种?

  答:溶血反应的概念是指输入的红细胞或受血者的红细胞发生异常破坏,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分为两种:血管内溶血和血管外溶血。

  38、溶血反应的应急预案是什么?

  答:1)立即停止输血并通知医生,保留血瓶。必要时重新采集血样进行血型鉴定和交叉配合试验结果,安慰病人缓解恐惧和焦虑。

  2)维持静脉通路,以备抢救时用药。

  3)口服或静脉滴注碳酸氢钠,碱化尿液,防止肾血管痉挛,保护肾脏。

  4)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认真记录护理记录单,对无尿或少尿,按急性肾功能衰竭护理,出现休克症状时立即配合抗休克治疗。

  39、大量输血后反应包含哪些反应?

  答:大量输血后反应包含循环负荷过重、初学倾向、枸橼酸中毒反应。

  40自体输血有几种形式?

  答:共有三种。术前渔村自体血、术前稀释血液回输、术中失血回输。

  41、急性肺水肿病人乙醇湿化氧气的原理是什么?

  答:急性肺水肿病人用20%-30%乙醇湿化氧气,可以降低泡内泡沫的表面张力,使泡沫破裂弥散,改善气体交换,减轻缺氧症状。

  【病情观察及危重病人的抢救和护理】42、中枢性呕吐的特征是什么?常见于哪些疾病?

  答:特征为不伴随恶心,呕吐呈喷射状,常见于脑水肿、脑出血、脑炎、脑膜炎等颅内压升高的病人。

  43、消化道疾病所致呕吐的特征是什么?

  答:其特点与进食时间有关,发生时间有规律性,呕吐物中可发现治病菌且呕吐后可缓解不适感。

  44、如何判断呕吐物的形状?

  答:一般呕吐物含有消化液及食物,偶尔有呕吐寄生虫者幽门梗阻时,呕吐物常为宿食;高位小肠梗阻者,呕吐物常伴胆汁;霍乱、副霍乱病人的呕吐物为米泔水样。

  45、什么是一时障碍?分为几种?

  答:是指个体对外界环境刺激缺乏正常反应的一种精神状态。一般可分为:嗜睡、意识模糊、昏睡、昏迷。昏迷时最严重的意识障碍按其程度可分为浅昏迷和深昏迷。

  46、对意识状态如何观察?

  答:对意识状态的观察,应根据病人的语言反应,了解其思维、反应、情绪活动、定向力等,必要时观察瞳孔对光反应、角膜反射、对强刺激(如疼痛)的反应、肢体活动等来判断其有无意识障碍及其程度。也可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量表(GCS),对意识障碍及其程度进行观察与测定。还应观察意思障碍伴随症状与生命体征、营养。大小便、水和电解质、活动和睡眠。血气分析值的变化。

  47、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量表(GCS)有哪些项目?其分值为多少?

  答:包括睁眼反应、语言反应、运动反应3个项目。总分范围3~15分,正常为15分,总分低于7分着为浅昏迷,低于3分着为深昏迷。

  48、观察瞳孔要注意什么?什么是正常瞳孔?

  答:要注意两侧瞳孔的形状、对称性、边缘、大小及对光反应。

  49、什么是正常瞳孔?

  答:正常瞳孔呈圆形,两侧等大等园,位置居中,边缘整齐;在自然光线下,直径为2~5mm,调节反射两侧相等;对光反应灵敏。并于光亮处瞳孔收缩,昏暗处瞳孔扩大。

  50、什么是瞳孔缩小?常见于那些疾病?

  答:病理情况下,瞳孔直径小于2mm称为瞳孔缩小,小于1mm为针尖样瞳孔。双侧瞳孔缩小,常见于有机磷农药、氯丙嗪、吗啡等药物中毒;单侧瞳孔缩小常提示同侧小脑幕裂孔疝早期。

1276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