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淡泊名利的名人事迹(2)
淡泊名利的名人事迹(四)
不做官不要钱
高士其的名字原来不叫“士其”,是1935 年以后才改的。 朋友们问他改名是什么原因,他说: “ 我起字是烫了孔夫子的伙响。 孔夫子说,学而优则我早先的学习目的,就是为了做官。你看,仕的左旁有人字,的左劳有金字,意思是要升官发财吗?”他接着说:现在的,高士其好,去掉人旁不做官,去掉金劳不要钱。
高士其的这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引得朋友们笑俯后仰。从此以后,言行一致的高士其不图名利。 不做官,不要钱,走上了一条新的创作道路。
鲁迅金质奖章换成书和红辣椒
鲁迅在江南水师学堂第一学期结束后,考试成异,学校发给他一枚金质奖章他没有把奖章作炫耀自己的证据,却走到鼓楼街头卖掉了他用的钱到一家书店购买几本他心爱的书,回校路已买了一串红辣椒。每当夜深入静,天气寒冷,难以忍受之时,就把辣椒摘下—只,分成数片,放到嘴里嚼嚼,辣得硕上冒汗,眼里流泪,顿觉暖气,倦意消除,又捧起书读。
优秀知识分子罗健夫
航天工业部陕西骊山微电子公司工程师罗健夫,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中,他身处逆境,仍忘我无私地工作,带领科研攻关组于年研究成功我国第一台图形发生器。该项成1978 年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突。 有了成果。他名利,不摘技术封锁,在评技术职称,加工资、任命职务。派遣出国、分配住房等方面一再谦让,表现出高尚的情操。在癌症晚期,他仍一心想着工作,他心中装的,只有祖国的航天事业。
淡泊名利的名人事迹(五)
不以荣誉自诩的鲁迅和张海迪
1936 年春,《作家》编辑部要在刊物目录上瑞印一排世界著名文学家头像,鲁迅也在其中。他们去征求鲁迅意见时,鲁迅婉言拒绝了。
张海迪得到的奖状、奖品、纪念品不计其数。可是她房间里的桌上堆的,只是中文和外文书籍、国内外来信,以及正在整理的几大本书稿。至于象征荣誉的证书、奖状和奖章等物品则一件也看不到。
经理打的上下班
美国百事食品公司总经理刘小明曾在纽约华尔街当过四年多律师,那时他的律师费是每小时 250美元。如今他作为总经理,月薪数十万人民币。可他的衣食住行都挺“土”。他在北京没有自己的专车,公司为他提供的7 万美元车款分毫未动。他上下班都是打的,去天津出差,有时还乘大巴。 他说:“在北京的时间不太多,没有必要买豪华车闲搁着。平时必要的应酬,别的公司经理都坐着自己的专车去,我坐出租车,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对头。”
不为荣誉的吴健雄
著名物理学家吴健雄教授在著名的守恒定律的实验成功后,荣誉接踵而来。而她视名利淡如水。面对各种各样的捧场和赞美她说:“我在科学上不过有了一点小小的成绩。”当一位记者问道:“你对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奖有何感想?”她说:“大家都在为李政道和杨振教授高兴,我也是一样感到高兴。”记者说:“人们都知道这是因为您做了精心实验。才使‘李一扬假说’得到了证实,您的贡献是不容忽视的。”她平静地说:“我不是为了得到荣誉才去做实验的。”她表示不过是帮了李政道、杨振宁“一丁点儿忙”。
淡泊名利的名人事迹(六)
文征明不交权贵
明代文征明的诗文书画,名气很大。 他为自己的诗文书画定下三条戒律:一不为皇亲国戚作;二不为太监纪子作:三不为外国人作。此外,他生平还有三不:不近女色,不登官府门阶,不与地方官吏书信来往。 他真是苏州一个颇有骨气的奇才。
孙尚书恬淡自处
明嘉靖年间,徐阶与孙承恩同为尚书,他们住得也很近。徐阶家里宾客很多,应按不暇,而孙恩一向不爱交游,退朝回家就闭门不出。 一天,孙承恩身穿布衣,一面晒太阳,一面读书。家中仆人在劳窃窃私语:“都是尚书,他家车马盈门,我家相公门上鬼都不来,我们还有什么指望?”孙承思听了这话,把仆人叫过去,对他们说:“你们想到哪里,就去哪里好了。留下我一个人,让鬼背去算了。”
欧阳修号“六一居士”
欧阳修平生没有什么嗜好,惟独爱好收藏前人的金石图书。 他整理出版夏、商、周三代以来的金石遗文1000 卷,在校正史传百家谬误上,做出了不少贡献。 他在滁州做官时白号醉翁,老年退休自号六一居士。这是什么意思呢?他说:“我有金石逼文1000 卷,藏书一卷,琴—把,棋一盘,常备酒—壶,再加上生活在其间的我这个老头,这就成了“六—居士”了。
猜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