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肉价格进入过度上涨一级预警区间
猪肉价格进入过度上涨一级预警区间的消息牵动着消费者的心,猪出栏量怎么影响猪肉价格?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猪肉价格进入过度上涨一级预警区间,以供参考,欢迎大家收藏并分享哟!
猪肉价格进入过度上涨一级预警区间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监测,10月10~14日当周,36个大中城市精瘦肉零售价格周均价比去年同期上涨超过40%,进入《完善政府猪肉储备调节机制 做好猪肉市场保供稳价工作预案》确定的过度上涨一级预警区间。为切实做好生猪市场保供稳价工作,近日国家将投放今年第6批中央猪肉储备,并指导各地加大力度同步投放地方政府猪肉储备。当前生猪价格已处于历史较高水平,建议养殖场(户)保持正常出栏节奏、顺势出栏育肥猪,不盲目压栏惜售,不盲目开展二次育肥,防范市场价格波动风险。
猪出栏量怎么影响猪肉价格
作为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养殖端的情绪(微观经济学中表述为预期)通过影响生猪的供应量(总量或结构),进一步导致不同时间段猪价的波动。从研究市场的角度来看,情绪只是一种表面现象,最终还是通过出栏量、体重等具象化数据,与市场价格产生联系。
基于农产品蛛网模型理论,养殖者对于生猪的供给可大致分为两部分——正常供给和非正常供给。正常供给与往期生猪价格呈正向线性关系,即上期价格上涨将影响当期的生猪供应增加;而非正常供给则与养殖者看涨及看跌的预期有关,由此产生的非正常供给则会进一步加剧传统蛛网模型下的价格冲击作用。生猪市场价格表现为不断发散,直至触及市场出清价格,即生猪供需达到均衡。尤其在非洲猪瘟后,猪价的超季节性运行通常是受正常供给和市场预期带来的非正常供给共同作用而形成。业内人士习惯将养殖端情绪作为比较重要的预期影响因素,常见的情绪有压栏惜售、二次育肥、积极出栏等。目前卓创资讯通过体重、出栏量及不定期调研数据对养殖端情绪进行监测。
影响生猪供应量的因素众多。从产能传递和生猪养殖周期来看,对应周期(一般为10-13个月前)的能繁母猪存栏量,以及养殖周期之初的仔猪补栏量,决定了当期的生猪理论出栏量。短期生猪供应则是由出栏日龄即体重决定,近年外三元的平均出栏体重在120公斤左右,养殖端多通过生猪价格与养殖成本线的综合比较灵活调整出栏体重。1-7月生猪平均出栏体重为120.27公斤,接近正常水平,与去年同期相比平均下降10公斤。相同季节生猪的日均增重是相对固定的,出栏体重增加意味着出栏日龄延长,即业内所说的“压栏增重”,并影响当期的实际生猪供应。
通过对2019年至2022年7月的历史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出栏体重、出栏量、供应量与交易均价皆为中度相关关系,但出栏量、供应量与价格之间属负相关关系,反映了出栏量对生猪供应的长期决定作用。而出栏体重与交易均价属正相关关系,反映出短期市场情绪对出栏体重的影响,以较小基数从另一个维度反映了总量的结构性问题。进一步分析发现生猪出栏量、供应量与生猪交易均价的线性方程的拟合度(图中R平方)均高于0.8,二者对生猪价格的可解释程度较强,并且影响逻辑近两年来始终保持一致。
今年3-7月生猪价格反弹,是众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总结来看,是连续亏损直接导致养殖端出现一致的看涨预期,进而通过降低出栏体重的结构性来减少供应。同时农业部进行13次收储,类似经济学中“最低保护价”的政府调节措施。所以养殖端的情绪是通过供应端影响价格的,情绪与价格并不直接发生联系。从市场需求来看,二季度及三季度初是猪肉需求淡季,难以消化快速上涨的猪肉价格,且农业农村部多次召开“稳价保供”会议,通过类似“最高限价”进行政府干预。
养殖端情绪对价格的反映也存在时滞,由于生猪产品存在天然的供应周期特点,所以情绪过度发酵后通常会使短期市场走势出现与基本面偏离的情况。如2021年2-3月,业内人士通过北方市场常规疫病,认为生猪出栏量存在明显减少预期,随后市场出现较为一致的压栏操作。但南方市场的产能扩张大于北方的降幅,所以生猪实际出栏量不增反降。据卓创资讯监测数据显示,2021年3-6月监测样本的生猪供应量最大增幅为69.57%,生猪交易均价最大降幅为47.13%,出栏体重增加近6公斤。供应增量是业者预期的真实反映,猪价下跌是市场需求对供应的反馈结果。
综合来看,在猪周期底部,当市场调节与政府干预(最低保护价)的方向在时间和空间上一致时,生猪价格存在上涨趋势且有一定持续性;当市场调节缺少供需面支撑或政府同向干预时,猪价上涨趋势难以维持,且涨幅回吐的几率较大。所以研究生猪价格变化要基于较为客观、稳定、持续的数据监测体系,养殖端情绪只是影响生猪供应的一个表面现象,其背后是较为基本的供需关系及经济学原理,且“情绪”表述为“预期”更为准确。
肉猪养殖方法
1、及早进行去势
一般建议养殖户们在7~10天的时候进行仔猪去势,这个时候去势应激反应最小,且仔猪恢复快降低感染风险。去势后猪性情变得温顺,易于管理,最关键的是去势后可减少猪之间打斗和活动量,极大提高了饲料报酬率和生长速度。
2、合理进行分群
等仔猪生长到1.5月龄后便要进行合理分群,将日龄、体重相差不大的猪划分到同一圈舍,最好将同窝猪分到同一圈舍。合理分群有效避免猪群间争斗,大猪欺压小猪,小猪抢不到食等问题,以免强者越强弱者越弱。分群后一段时间,还应该对特别强或特别弱的猪从新进行分群。
3、定期进行驱虫
当生猪患有寄生虫时,便会大量消耗采食营养降低生长速度,出现干吃不长的现象。养猪场应根据寄生虫病流行情况,定期进行驱虫工作。一般将驱虫定在春、秋两季,这是寄生虫病高峰期。
4、健胃并适当添加粗饲料
生猪长期采食大量精饲料,且运动量不足,很容易造成消化不良等问题。可定期饲喂健胃散或长期在饲料中添加健胃散,以提高生猪消化能力。同时还可在饲料中添加一定比例(3%~5%)粗饲料,如大豆秸秆粉、草粉、酒糟等均可,也可提高生猪消化能力。
5、做好猪病免疫
当生猪发生疾病时,不仅会影响生长速度,还可能造成较大的伤亡。应根据当地猪病流行情况,制定科学有效的免疫程序,并严格按照免疫程序开展免疫工作。其中猪瘟疫苗、猪肺疫疫苗、猪伪狂犬疫苗、猪口蹄疫疫苗等必须要做,因为这几种疾病发病范围较广且发病率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