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地貌是怎么形成的
桂林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城市,举世无双的喀斯特地貌。这里的山,平地拔起,千姿百态;漓江的水,蜿蜒曲折,明洁如镜;山多有洞,洞幽景奇;于是形成了“山清、水秀、洞奇、石美”的桂林山水“四绝”。接下来就和学习啦小编一起去看看桂林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吧。
桂林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原因
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又称岩溶。通常指岩石裸露、草木不生,具有洞穴、落水洞、地下河而缺乏地表河流和湖泊为特征的地区。是地下水对可溶性块状石灰岩溶蚀的结果。
喀斯特一词原指亚得里亚海达尔马提亚沿岸的石灰岩地区,现已用于类似的一切地区。
喀斯特分布在世界上极为零散的地区,如法国的科斯、中国的广西、美国的肯塔基州等。
促使喀斯特发育的条件是:1、地表附近有节理发育的致密石灰岩;2、中等到较大的降雨量;3、地下水循环通畅。
石灰岩(碳酸钙)在略有酸性的水中容易发生溶解,而这种水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雨水沿水平的和垂直的裂缝渗透到石灰岩中,将石灰岩溶解并带走。由于地表物质也被流水带走,还没有被溶解的石灰岩就形成了石灰岩喀斯特面。沿节理发育的垂直裂缝逐渐加宽、加深,形成石骨嶙峋的地形。当雨水沿地下裂缝流动时,就不断使裂缝加宽加深,直到终于形成洞穴系统或地下河道。
狭窄的垂直纵向竖井与这些河道联通,使地表水得已顺畅地经地下河流走。世界上的大洞穴,大多数都是喀斯特区。我们在照片中常见到的岩沟、天生桥、石灰岩孤峰、石林等,都是喀斯特区特有的地形。如果洞穴足够大且顶部接近地表面,则洞顶会发生坍塌。这样就会产生名叫落水洞的洼地。落水洞是喀斯特地形的一种最有代表性的特征,常常合并成更大的凹陷,叫做坡立谷(俗称“天坑”),它常常是平底的,并由石灰岩中不溶残余特形成的土壤所覆盖。
有些地区的石灰岩中不溶解物多一些,留下来的物质形成可以耕种的土壤。在一些降雨量很大喀斯特地区,所有降水都完全渗透到地下,甚至使那一地区连生活用水都难以找到。另一些地方,地表则可能会出现大泉,以河流的形式流过地表面,然后再次消失于地底下。
根据不同分类原则,划分为许多不同的类型。
按出露条件分为:裸露型喀斯特、覆盖型喀斯特、埋藏型喀斯特。
按气候带分为:热带喀斯特、亚热带喀斯特、温带喀斯特、寒带喀斯特、干旱区喀斯特。
按海拔高度分为:高山喀斯特、高原喀斯特、海岸喀斯特、海底喀斯特。
按岩性分为:石灰岩喀斯特、白云岩喀斯特、石膏喀斯特、盐喀斯特。
按发育程度分为:全喀斯特、半喀斯特或流水喀斯特。
按水文特征分为:充气带喀斯特、浅饱水带喀斯特、深部喀斯特。
按形成时期分为:化石喀斯特、古喀斯特、现代喀斯特等。还有生物喀斯特等。
喀斯特作用以外由其他不同成因而产生形态上类似喀斯特的现象,统称为假喀斯特,包括碎屑喀斯特(砾岩、角砾岩、砂岩)、黄土和粘土喀斯特、热融喀斯特和火山岩区的熔岩喀斯特等。它们不是由可溶性岩石所构成,在本质上不同于喀斯特。喀斯特地貌在碳酸盐岩地层分布区最为发育,该区岩石突露、奇峰林立,常见的地表喀斯特地貌有石芽、石林、峰林、喀斯特丘陵等喀斯特正地形,和溶沟、落水洞、盲谷、干谷、喀斯特洼地(包括漏斗、喀斯特盆地)等喀斯特负地形;地下喀斯特地貌有溶洞、地下河、地下湖等;以及与地表和地下密切相关联的喀斯特地貌有竖井、芽洞、天生桥等。喀斯特的研究在科学理论上和生产实践上都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喀斯特区有许多不利于生产的因素需要克服和预防。如有些地区因喀斯特发育使地表严重缺水,或在雨季时地表水来不及排泄,使一些喀斯特洼地积水成灾,影响农业生产;喀斯特洞穴导致坝区、库区发生渗漏;采矿或开挖隧道时发生涌水;喀斯特地下水位迅速下降,导致地面的塌陷;路基或铁路建筑物遇地下喀斯特泉水受淹等。但是,喀斯特区也有大量有利于生产的因素。如喀斯特洞穴是地下水运动和贮存的良好场所,可利用洞穴作为地下水库,进行发电和灌溉;喀斯特泉水水量充沛,水质良好,宜于灌溉、饮用,且有承压性,便于开发利用;喀斯特矿泉、温泉富含有益的元素和气体,在医疗上价值很大;喀斯特区的矿产资源较丰富,尤以喀斯特洞穴和古喀斯特面上的各种沉积矿产最为丰富。近年来,随着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和开采,发现古喀斯特潜山是良好的储油气构造;喀斯特区的奇峰异洞、明暗相间的河流、清澈的喀斯特泉等,是很好的旅游资源。
桂林的介绍
桂林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城市,举世无双的喀斯特地貌。这里的山,平地拔起,千姿百态;漓江的水,蜿蜒曲折,明洁如镜;山多有洞,洞幽景奇;于是形成了“山清、水秀、洞奇、石美”的桂林山水“四绝”。
桂林历来有“山水甲天下”之誉,是我国重点的风景游览城市和园林城市,又是国务院命名的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2003年,世界旅游组织将桂林与北京、上海、西安一起列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向世界旅游者郑重推荐。
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桂林,地势北高南低,海拔140~600米,为石灰岩岩溶地区。最早是在儿时的课本“桂林山水”一文中得知的。至今还隐约记得书中的描述──“桂林山水甲天下” ﹑“感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这样的山围绕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这样的山。”而今,在我亲临桂林之际,桂林以其旖旎的风光向我证明了这一切,书中所述实不为过。2009年,桂林漓江风景区以83公里岩溶水景入选世界纪录协会世界最大的岩溶山水风景区。成为中国旅游的又一世界之最。
桂林的饮食
桂林米粉
桂林米粉以其独特的风味远近闻名。其做工考究,先将上好大米磨成浆,装袋滤干,揣成粉团煮熟后压榨成圆根或片状即成。圆的称米粉,片状的称切粉,通称米粉,其特点是洁白、细嫩、软滑、爽口。其吃法多样。最讲究卤水的制作,其工艺各家有异,大致以猪、牛骨、罗汉果和各式佐料熬煮而成,香味浓郁。卤水的用料和做法不同,米粉的风味也不同。大致有生菜粉、牛腩粉、三鲜粉、原汤粉、卤菜粉、酸辣粉、马肉米粉等。
冒热米粉:把烫热的米粉滤干,再配以锅烧猪牛肉片,卤牛膀、牛肝等,加卤水、花生油、酥黄豆或辣椒、蒜蓉,搅拌入味。这种米粉吃起来拂拂作响,声色味俱全。
原汤米粉:把切好调味的猪牛杂,放入小铁锅中煮熟,倒进盛有米粉的碗中,加上葱花、味精、胡椒、麻油。这种米粉味道十分鲜美。
醋水米粉:这是一种无肉的素粉,只加酸醋、酸刀豆、酸辣椒拌吃,经济爽口,妇女特别爱吃,夏天最受欢迎。
桂林米粉有许多种,最有名的是马肉米粉。它用特制的红烧马肉作配料,马肉鲜嫩味香,壮阳补肾。过去吃马肉米粉多用特制小碟来盛,米粉仅供一箸,上面有几片薄薄的马肉,再加以几粒油炸花生,拌以桂林辣酱,风味特佳。现在已改用大碗,滋味不变。
尼姑素面:相传月牙山尼姑庵所创流传到民间。其精华是汤,汤色金黄,味鲜而甜,清香四溢,面条用清水煮熟装碗,将汤放入,鲜香爽口,当真是健康而有营养的美食。
狗肉 又称地羊,是桂林传统名吃,盛行不衰。狗肉以黄狗为上,白狗次之,黑狗为下。其吃法也多种多样,既可以炖烂吃,亦可以红烧,夏天凉拌,冬季火锅。还有腊狗肉,春夏上市,其于柔韧中又带甘美,为下酒佳肴。狗肉有温补、滋阴作用。其烹制以桂北的灵川县尤为有名。
啤酒鱼 又称阳朔啤酒鱼,最早由个体摊点推出。当初只有几家,而今县城大小小的饭店,特别是阳朔西街,这个阳朔非常有名的一个品尝美食的集中地。很多大排档都有阳朔啤酒鱼这道菜。业主说,这是招客菜;食客说,这是味道菜。因而,连老外也时常“光顾”这道菜。更为可喜可贺的是,2002年5月阳朔啤酒鱼以外香内嫩,皮黄汁浓,入口唇齿留香在“奇山杯全国迷宗菜交流比赛研讨会” 上一举夺得金奖。由此,阳朔啤酒鱼堂堂正正地“游”进了京城。
尼姑素面 相传是桂林月牙山尼姑庵所创。天长日久,制作方法广为流传。桂林尼姑面的精华的汤,汤是用黄豆芽、新鲜草菇、香菇、冬笋等久熬而成。汤色金黄,味鲜而甜,清香四溢。面条用清水煮熟装碗,将汤放人,再加上桂林腐竹、黄菜、素火腿、面筋等素菜和佐料,鲜香爽口,色香味俱佳的尼姑面即可食用。尼姑面以七星公园内月牙楼的最负盛名。
糍粑 糍粑是桂林人喜爱的冬季糯米食品。制法是用糯米泡水蒸熟,然后用木棍舂成糯饭团,使其具有筋力。再制成圆形饼状晾干即成。糯米糍粑在冬天放入清水中浸泡,经常换水,可存放一个多月,吃法多样,可用炭火烤熟粘糖吃,亦可用油煎熟吃,切块用糖水煮熟吃,咸甜随意。
汤圆 桂林汤圆与众不同,其个体稍小,用上好糯米磨浆,压干成粉,再和成团做皮,以桂林特产桂花糖或麻蓉、椰蓉、豆蓉等做馅制成。煮汤圆可用黄糖或冰糖,也可配以糯米甜酒或鸡蛋。这样,汤圆滑爽、营养丰富,是小吃中的名品。
马蹄糕 主料为大米粉,把米粉装入壮如马蹄的木模,用黄糖粉、马蹄粉或芝麻粉包心,猛火蒸熟,取出即可食用,其制做简便,吃来香甜扑鼻,松软可口。一般多为个体摊担现做现买。散见于各处街头巷口。来往行人,即购即吃,甚为方便。
豆蓉糯米饭 将上好糯米蒸熟做成饭团,以甜豆蓉为主馅,再拌以炒香的芝麻、夹入些葱花、油,米饭柔韧,馅心鲜香,饶有风味。现又有以香肠、煮牛肉等做馅的咸糯米饭,亦别有风味。为桂林人早餐常见小吃。
桂林水糍粑 制做工艺精细,将上好糯米蒸熟后,用猛力杵打,直到糯米饭全融,宛若棉团状,方取其细细的糯浆做成圆团入笼蒸熟而成。水糍粑多放内馅,如豆蓉、莲蓉、芝麻桂花糖等,再加上糯质地细腻柔韧,洁白晶美,如趁出笼时热气腾腾,再裹上些许白糖或熟豆粉,更是色美味鲜,口感细滑沁甜。为桂林名小吃之一。
桂林松糕 用糯米掺粳米适量磨成粉,稍掺些黄糖水拌匀,再将半干半湿的米粉层层撒人蒸桶中蒸一至二小时熟透即成。其味松软爽口,香甜宜人,若再配以荔浦芋头丁,其味更佳。桂林习俗,松糕一般用于喜庆场合,如生日贺寿、得子、新屋上梁等,常赠以松糕,以示庆贺。为桂林的著名风味小吃,今市场上亦不时有售。
桂林三宝 “桂林三宝”之一-三花酒桂林三花酒是中国米香型白酒的代表,被誉为为酒之王,是桂林人的骄傲。桂林三花酒以其历史悠久,工艺独特、品质优良而倍受中外游客的青睐。三花酒酒质清澄透明酒味醇厚芳香。桂林三花酒相传始于明朝,也有人说始于清代。至于为何名为“三花”,众说不一。一种说法是:在摇动酒瓶明,只有桂林三花酒会在酒液面上泛起晶莹如珠的酒花。这种酒入坛堆花,入瓶要堆花,入杯也要堆花,故名“三花酒”。另一种说法是说桂林三花酒因为要经过三次蒸馏而成,故旧名“三蒸酒”、“三熬酒”。大约是文人墨客们觉得这名字太土气了,为了增点文化气,才叫成了“三花”。三花酒之所以优质,除了与采用清澈澄碧,无怪味杂质的漓江水、优质大米、精选的酒曲有关外,还因为桂林冬暖夏凉的岩洞所构成的特有的贮存条件,才使酒质愈加醇和芳香。行家们作出了“蜜香清雅,入口柔绵,落口爽洌,回味怡畅”的评价,正是对三花酒的肯定,难怪酒友们深爱三花!
“桂林三宝”之二-豆腐乳桂林豆腐乳是白腐乳的代表,一句话如是说:“桂林山水甲天下,山水豆腐香万家”。远在宋代,桂林的豆腐乳已很出名。桂林豆腐乳历史悠久,颇负盛名,是传统特产“桂林三宝”之一。桂林豆腐乳制做工艺细腻严谨,从磨浆、过滤到定型、压干、霉化都有一套零乱选材也很讲究。制出豆腐乳块小,质地细滑松软,表面橙黄透明,味道鲜美奇香,营养丰富,增进食欲,帮助消化是人们常用的食品,同时又是享饪的佐料。做乳猪、扣肉、狗肉、红烧肉、白切鸡等,均宜用腐乳作配料,香味四溢。用以凉拌豆腐、皮蛋、椿芽、小笋等,更是风味别具,回味无穷。白腐乳蜚声海外,受到港澳、东南亚及日本人的欢迎。
“桂林三宝”之三-桂林辣椒酱桂林辣椒酱以独特的风味冠压群芳,不仅走俏国内,而且畅销港澳及东南亚,与桂林三花酒、桂林腐乳一起被誉为“桂林三宝”。桂林辣椒酱因配料有别而品种有异。以大蒜头为配料的是蒜蓉辣椒酱。再加入豆鼓就成为豆鼓辣椒酱,通常是选用优质红辣椒、大蒜头等剁碎,拌入豆豉,加入三花酒和细盐等,密封入坛,数月之后始成。桂林辣椒酱油润鲜辣,香醇可口,既可食用提味,还可作调味用。“桂林三宝”商标的“桂林三宝”礼品盒,集桂林三花酒、桂林豆腐乳、桂林辣椒酱三种名优产品为一体,小巧别致,便于携带,深受中外游客的喜爱。
猜你感兴趣:
2.描写桂林的谚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