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块边界类型及其所形成的地貌类型
喜马拉雅山脉、东非大裂谷等地理地貌奇观是怎么形成的呢?学习啦小编在此整理了板块边界类型及其所形成的地貌类型,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板块边界类型及其所形成的地貌类型
板块边界划分的主要依据是板块边缘的构造、活动性和板块内部的整体性。板块的边界有三种类型:离散型、聚敛型和剪切型板块边界。
依据板块之间的相对运动方向及其物质的生长消减特征,将板块边界划分为三种类型:
分离型板块边界(divergent plateboundary) 或称成生性边界、建设性边界。即两个板块沿边界相背运动,地幔对流物质不断沿边界涌出并添加到两侧板块边缘上,形成新的洋壳,故而也是板块生长的边界。大洋中脊和大陆裂谷系统属于这类边界;2)汇聚型板块边界(convergent platboundary)或称破坏性边界。即边界两侧的板块作相对运动,发生挤压、对冲或碰撞。进一步可分为两亚类:
(1)俯冲边界 相邻的大洋与大陆板块发生叠覆,由于大洋板块厚度小、密度大、位置低,大陆板块厚度大、密度小、位置高,因而一般是大洋板块俯冲于大陆板块之下。这种板块俯边界主要分布于太平洋周缘及印度洋东北缘,也有人称其为太平洋型汇聚边界。由于这类板块边界是由大洋板块俯冲潜没消减于地幔之中,因而也称为消亡型边界。
俯冲边界进一步分为两类:
a.岛弧一海沟型 指大洋板块沿海沟俯冲于以海盆相隔的岛弧和大陆之下。主要见于西、北太平洋边缘'如日本、琉球群岛等,故而又称为西太平洋型大陆边缘或沟(海沟)一弧(岛弧)一盆<海盆)体系;
b.山弧一海沟型指大洋板块沿陆缘海沟俯冲于山弧之下。主要见于太平洋东南部的南美大陆边缘,故而又称安第斯型大陆边缘;
(2)碰撞边界 又称地缝合线,指2个大陆板块互相碰撞,使大洋闭合,陆壳彼此受挤压形成高耸的山脉并伴随强烈的构造变形、岩浆活动及变质作用。如阿尔卑斯一喜玛拉雅山构造带,是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的碰撞边界,形成印度河一雅鲁藏布江地缝合线。
(3)平错(剪切)型板块边界(shear plate boundary) 即两个板块沿边界互相水平错动,两侧板块不发生褶皱、增生或消亡,即相当于转换断层,主要分布于大洋内,也可在大陆上出现,例如美国西部的圣安德烈斯断裂就是一条著名的从大陆上通过的转换断层。
板块的划分
地球科学家以上述板块边界类型为基础,将全球岩石圈划分为七大板块。即欧亚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板块、太平洋板块、南极洲板块、北美洲板块和南美洲板块。
这七大板块称一级大板块。它们决定了全球板块运动的基本格局。一级大板块通常既包括陆地也包括海洋。
除上述七大板块之外,根据全球地震研究资料可进一步划分板块。目前较流行的有划分成12个板块的方案。
地貌的概念
地貌即地球表面各种形态的总称,也能称为地形。地表形态是多种多样的,成因也不尽相同,是内、外力地质作用对地壳综合作用的结果。内力地质作用造成了地表的起伏,控制了海陆分布的轮廊及山地、高原、盆地和平原的地域配置,决定了地貌的构造格架。而外营力(流水、风力、太阳辐射能、大气和生物的生长和活动)地质作用,通过多种方式,对地壳表层物质不断进行风化、剥蚀、搬运和堆积,从而形成了现代地面的各种形态。
板块运动与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
喜马拉雅山脉是由印澳板块与欧亚大陆板块碰撞形成的。印度板块仍在以每年大于5厘米的速度向北移动,喜马拉雅山脉仍在不断上升中,同时还处于板块边界碰撞型地震构造带上。
早在20亿年前,喜马拉雅山脉的广大地区是一片汪洋大海,称古地中海,它经历了整个漫长的地质时期,一直持续到3000万年前的新生代早第三纪末期,那时这个地区的地壳运动,总的趋势是连续下降,在下降过程中,海盆里堆积了厚达30000米的海相沉积岩层。到早第三纪末期,地壳发生了一次强烈的造山运动,在地质上称为“喜马拉雅运动”,使这一地区逐渐隆起,形成了世界上最雄伟的山脉。经地质考察证明,喜马拉雅的构造运动至今尚未结束,仅在第四纪冰期之后,它又升高了1300~1500米。还在缓缓地上升之中。
喜马拉雅山脉是从阿尔卑斯山脉到东南亚山脉这一连串欧亚大陆山脉的组成部分,所有这些山脉都是在过去6500万年间由造成地壳巨大隆起的环球板块构造力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