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病患者应如何养生
心血管疾病是中老年人高发的一类慢性疾病,是老年人健康的一大敌人。那么我们平常应该如何应对并预防心血管病呢?下面就让学习啦小编来告诉你心血管病患者应如何养生。
心血管病人养生要点
一、少肉多豆。
这似乎已成了众人皆知的“秘密”。我们身边有不少“肉食动物”,汉堡、烤肉、烤鸭、红烧肉,顿顿无肉不欢。按“膳食平衡宝塔”的建议,一个人每天最好只摄入瘦肉75克,即一副扑克牌大小的一块。其中,体力劳动者、男性可以多吃红肉,脑力劳动者、女性及身体机能退化的老人,应多吃白肉。尤其是患有肥胖、心脏病、高血压等的人,更应少吃肉,多吃豆制品。豆子被称为“地里长出来的肉”,特别是用大豆做的各种豆制品,比如水豆腐、豆腐丝、豆腐干、豆腐皮之类,都是提供蛋白质的好食品。
二、少盐多醋。
盐不仅会偷走你身体里的钙,还会带走正常的血压。自家做饭时,除了少放盐,也要尽量控制酱油、番茄酱、辣椒酱、咖喱等调味品的摄入量。更要小心看不见的盐,比如餐馆中红烧菜、炖菜等菜品,薯片、罐头及快餐方便食品中都含较多的盐。醋则称得上是厨房里的保健调味品了,炒菜时不妨放一点,用米醋腌泡菜可以降血脂,用陈醋配着面食吃能助消化,做鱼和骨头汤的时候放点醋,还有助于其中钙质的吸收。
三、少衣多浴。
一提到少穿,自会让人想到“春捂秋冻”。其实,秋冻不是让人挨冻,而是指缓缓添衣。适当的凉爽刺激,有助于促进身体代谢,提高对低温的适应力。当户外早晚气温降低到10℃左右时,就应该结束“秋冻”了。洗个热水澡既能解乏,又助睡眠,最重要的是在洗澡时做点“小动作”,比如用手掌在腹部按顺时针方向按摩,并淋浴腹部,可以防便秘,在水流中搓脸能加速血液流动,能缓解疲劳。早晨起来最适合淋浴,可以唤醒身心,而睡前1至2个小时,最好在浴盆里泡个澡。水温应在40—50摄氏度,比体温略高。
四、少食多嚼。
想管住自己的嘴,不妨尝试以下几招:在感到有点儿饿时开始吃饭,而且每餐在固定时间吃;每次少盛一点,或使用浅盘和透明餐具;吃饭至少保证20分钟,因为从吃饭开始,经过20分钟后,大脑才会接收到吃饱的信号。一般来说,每口食物咀嚼15—20次,有助消化,避免发胖,还能缓解紧张、焦虑的情绪。不妨用小汤匙代替筷子,或者轮流使用勺子和筷子吃饭,即使想快也快不起来,保证每口食物都能充分咀嚼。
五、少药多练。
不管平时多大方,吃药时最该“抠门点”,遇到伤风感冒这样的小病,最好扛一扛,别随便吃药。老年人还应遵守“岁加量减”的原则,60岁以上的老年人,其用药量相当于成人用药量的3/4,不可自行增加,并且同时最多只能服4种药。如果没有养成锻炼的习惯,吃药也等于白吃。最新研究显示,只要每天坚持锻炼15分钟,平均可延寿3年,比如快走、慢跑、骑自行车等,都称得上最好的“药物”。
六、少车多步。
一项研究显示,有车一族越来越多,大约25%的人已经丢掉了走路的习惯。研究发现,整天开车到处走的人比喜欢走路的人,生病的时间长2倍。现代人以工作忙为借口逃避运动,其实,每天进行30分钟的有氧运动(如快走),免疫系统的工作效率更高。
七、少欲多施。
平时不妨多给予别人帮助,如借给陌生人纸、笔,给街头乞讨者食物或钱,参与募捐活动等等。小小的善行能让你感到自己生存的社会价值,给你带来情感满足,烦恼自然就烟消云散。另外,好吃的东西不要自己独享,分点给别人,不但与他人分享美味,一方面也控制了自己的热量摄入;别犯懒让同事帮你带饭捎东西,离开座位,自己跑一趟,看看可以为别人顺手做些什么。这样一来,不仅能活动筋骨,防止肥肉上身,还赚了个好人缘。
八、少虑多笑。
太看重位子,总想着票子,倒腾着房子,放不下架子,撕不开面子,眷顾着孩子……焦虑挂在每个人的脸上。为什么不尝试换种表情呢?4岁的孩子每隔4分钟就会笑一次,成人也应每小时都笑一笑。笑不仅能增进肺活量,还能帮你减肥,给心脏松绑。开怀大笑15分钟能够消耗40卡热量。如果每天都如此,一年可以减轻至少1.8公斤的体重。任何人都会有情绪失控的时候,不妨准备一个“心情急救箱”,比如看场电影、跑几圈、到某个地方吃点心、和孩子们在一起、购物排队时与别人分享笑容,让笑容如阳光般照亮生活,同时也“温暖”心脏。
心血管病人养生保健食物
玉米有抗血管硬化的作用。玉米所含脂肪和镁比米、面高5一6倍,脂肪中亚油酸含量高达60%以上,还有维生素E、卵磷脂等,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防治高血压,动脉硬化及防止细胞衰老、脑功能衰退的作用。镁能帮助血管舒张,维持心肌正常功能。
燕麦俗称莜麦,含蛋白质15%、脂肪9%,列粮食榜首。且富含亚油酸、多种话性酶、可溶性纤维、燕麦胶等,常食可降低旦固醇,是老年人、冠心病患者的优良食品。
大豆及豆制品含有皂草甙的纤维素,具有减少体内胆固醇的作用。
甘薯含糖类丰富,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也颇可观。它的特点是可供人体大量胶原及粘液多糖类物质,这类物质保持人体动脉血管的弹性,保持关节腔的润滑,防止肾脏结缔组织萎缩,避免胶原症的发生。常吃甘薯对防冶心血管脂肪沉着、动脉粥样硬化、减少皮下脂肪等均有稗益。
洋葱可预防心血管疾病是近年发现的。它含能刺激血溶纤维蛋白活性成分,还是目前所知唯一含前列腺素的植物。洋葱具有扩张血管、降低外围血管和心脏、冠状动脉的阻力,对抗体内儿茶酚胺等升压物质以及促进钠盐排泄等作用。据实验,一般冠心病患者,每日食用50一70克洋葱,其作用比降血脂药还要强。
大蒜的药用功能,主要在于大蒜精油,其中含硫化合物的混合物,对血脂过高症有明显的防治作用,并可减少冠心病的发生和血栓的形成。
生姜降低胆固醇的作用机理,主要是姜油中的油树脂与胆酸螯合,阻止了胆固醇的吸收并增加了排泄,生姜中的辛辣和芳香气体挥发油,其成分为姜醇、姜烯、姜油萜、姜酚、拘橼酸等,具有增加血液循环和防止血液凝固的作用。
茄子富含多种维生素,紫色茄子还含维生素P。常食茄子可使血清胆固醇水平不致增高,茄子纤维已含皂草甙,它可提高微血管弹性,有利于心血管疾病的防治。
胡萝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原及多种营养物质外,还含有槲皮素、山奈酚等,临床医学已证明它能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降低血脂,促进肾上腺素合成,因此胡萝卜具有降血压、强心等效能。
韭菜含有挥发油精油及含硫化合物的混合物,并含有丰富的纤维素。现代医学已证明了韭菜的降血脂作用。
除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外,还含有挥发油、甘露醇等,具有健胃、利尿、降压、镇静等作用。
山楂所含三萜类和黄酮类成分,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和降压作用。山楂中的槲皮黄甙、金丝桃甙贰等,又有扩张血管,促进气管纤毛运动以及排痰平喘之功。
茶叶 饮茶能加强毛细血管韧性,促进甲状腺功能,减低血清胆固醇浓度,调整胆固醇与磷脂比值等,因此对防治动脉硬化,增强心室收缩,加快心率,改善心肌功能及削减脂肪等,均有效益。
菇类 蘑菇等食用菌富含高蛋白、低脂肪,不含胆固醇,具有明显的降脂降压作用。实验表明,黑木耳还能减少血液凝块,有防止动脉粥样梗化及冠心病的作用。
藻类 海带、紫菜、海蜇、石花菜等,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尤其是它们所含的褐藻酸盐类具有降压作用,淀粉类的硫酸脂为多糖类物质,具有降脂功能。
预防心血管病的养生方法
注意戒烟少喝酒
香烟中的尼古丁可损伤血管内皮,促进动脉硬化,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少量饮酒可降低血液里的“坏”胆固醇水平,提升“好”胆固醇水平,降低动脉硬化的机会,但长期的吸烟酗酒则可使血脂升高,同时会加重心脏负担,对心脏构成伤害。
防止病从“口”入
坚持低盐、低脂膳食,动物内脏、蛋黄、贝壳类的高胆固醇食品尽量不要食用。杂粮、米糠、干豆类、海带、蔬菜、水果等因含有的膳食纤维有降低血清胆固醇浓度的作用应适当增加食用。对于高脂血症患者,还可食用具有降脂功能的食品如洋葱、大蒜、香菇、木耳、芹菜等。其次,还应多吃豆制品,因为大豆富含多种人体所必需的磷脂,可通过改善脂肪代谢来预防心血管疾病。另外,鱼油具有明显的调节血脂功能,花生及其制品对降低血脂、预防心血管疾病也有很好的效果。一定要控制每日食盐用量。
科学运动更健康
适当体育锻炼能使血管的舒张和收缩正常化,使植物神经和内分泌功能得到改善。因此,应该每天坚持运动1小时,每周不少于5天,并且持之以恒。运动以不感到疲劳、身体轻松为准。避免在大量进餐后运动,也不应在大量运动后1小时内进餐,凌晨起床动作宜慢。
放松心情释开怀
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也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精神紧张易诱发高血压,增加游离脂肪酸,导致血管硬化。所以应避免刺激和紧张,做到情绪稳定、心态平和、宽容大度。
每天服药需坚持
对于已确诊为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的特殊人群,除了养成以上的生活习惯外,还需积极控制相关疾病。高血压患者应服用降压药,保持血压稳定,高血脂患者则要控制高胆固醇饮食并限制热量,服用降脂药。糖尿病患者应控制饮食,服用降糖药或胰岛素治疗。此外,还可服用阿司匹林,减少血液黏滞度。其中肠溶阿司匹林胃肠道副作用小,更适合长期服用。
定期体检早发现
慢性疾病早期症状往往不明显,坚持每年体检,有利于早期发现。尤其对于有心血管病家族史的35岁以上人群,更应提早预防。另外,需强调的一点是,绝经后妇女由于雌激素分泌的减少,如胆固醇、甘油三酯、脂蛋白等指标相比绝经前均会有明显升高,所以绝经后妇女对于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亦不可懈怠。
看过心血管病患者应如何养生的人会看:
1.女人应该怎样养生
2.老人养生秘诀
3.如何保健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