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知识大全>知识百科>风水知识>

风水学有哪些学习的基础知识

谢君分享

  风水理论在我国的传承已有三千余载,是宝贵的传统文化,是一门研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学问。以下是由学习啦小编整理关于风水学基础知识,提供给大家参考和了解,希望大家喜欢!

  风水学基础知识要学习的东西

  风水学基础知识想要真正掌握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现在风水经常被人复杂化,原因之一,是很多风水师将风水视为绝学,刻意为风水制造神秘色彩。所以风水给我们印象常常都是玄幻的神秘的,要学习风水首先当然要认识罗盘,罗盘是风水师的宝剑,是用于发招的武器。罗盘即是指南针,原本最初只有南北两极,之后加进东、西成为东、西、南、北四个大方位。再与东西南北之间加进八个方位,一共成为十二个方位,这一种便是最早的罗盘。

  据古文化的学说,风水主要讲究的就是藏风、聚气、益丁、旺财,等方面,也就是说包括:居住房屋之人的子孙运、家中的人口平安,身体健康、往来贵人等。讲求的就是利用环境来改变环境。风水术实在是一种传统文化观,一种广泛流传的民俗,一种趋吉避凶的术数,一种有关环境与人的学问,同时也是调整和改造命运的最高玄学。从现代科学理论来看,风水学是地球物理学、地质学、环境景观学、天然生态建筑学、天体运行方位学等的一门综合类科学。

  风水知识之二十四山法

  中国风水学最大科学命题是天地人合一。中国风水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一套有关天地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具体操作方法,并综合概括在一个完整的操作工具之中棗罗盘。

  1)天运,即宇宙气场棗宇宙星空天体运转的周期变化特性。按照天体时空演变,中国风水学将天运概括为三元九运说。2)地运,即地球气场棗地球受日月星光之影响,其地质、地貌、物理场,因地理位置而千差万别,在地球表面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小气候。中国风水学将地运概括为龙穴、砂水说。3)人运,即人体气场棗人出生的年月日时和地理位置,受宇宙气场和地球气场的综合影响,产生了人的不同性格。中国风水学将人运概括为四柱说,即年月日时的天干地支。另外,因此又将人造物,建筑物奠基、封顶、店铺开业、乔迁等和人类活动,诸如:婚丧嫁娶、开业等的年月日时扩展为事物时运。

  综上所述,中国风水的具体操作,就是排布天运、地运、人运之间的相互关系,它们之间的相合相冲,取决于阴阳平衡和五行相生相克。由此便有了吉凶。

  如果说中国风水的操作技术因历史科技水平的限制,其中有不科学的成份,那么,中国风水将宇宙气场、地球气场和人体气场纳入了一个大系统中,并得出了它们之间的相干性、周期性、全息性。就是用现代观点来分析,这都是极其科学的。开展中国风水学研究,就是要求证出中国风水学中的科学性。

  应注意,中国风水学中的操作方法,很大成分由实践经验棗理论概括棗实践验证而得,这就为风水学上升为科学理论提供了丰富的基础材料和可能。现代科学的形成过程:试验棗经验公式棗理论定理棗再试验,正是由此过程不断完善的。

  《青囊·序》曰:"先天罗经十二文,后天再用干与维。"这里所指八干四维加十二支,共二十四数,就是指罗经上的二十四山,即二十四方位。这二十四方位因五行、卦理、以及干支的会合相冲,而有吉凶之别。

  1)二十四山中套用十二地支中国风水学的实用操作方法中,因研判对象是后天的,一般采用后天八卦,即"先天为体,后天为用"。

  地支中,子午卯酉在后天八势的四正位,分别代表坎(正北)、离(正南)、震(正东)、兑(正西)四个方位。十二地支,由坎位开始隔位依顺时针方向排列,根据十二节月运,由寅开始,寅、卯、辰在东方;巳、午、未在南方;申、酉、戊在西方;亥、子、丑在北方。

  十二地支对冲关系,在圆圈中相对的就是对冲,有六个组合:

  子午相冲(鼠马相冲);卯酉相冲(兔鸡相冲)

  辰戌相冲(龙狗相冲);丑未相冲(牛羊相冲)

  寅申相冲(虎猴相冲);巳亥相冲(蛇猪相冲)

  2)二十四山中套用十天干十天干的排列方式,是由天干五行属性所决定的。

  甲、乙为木,甲为阳木,乙为阴木,东方为木,故甲乙排在东方。甲为阳,居卯之左方;乙为阴,居卯之右方。同理,丙丁排布在午的左右,庚辛排布在酉的左右,壬癸排在子的左右。而戊为阳土,己为阴土,排布在中央土的位置,一般省略。

  为什么阳干要排在地支的左方呢?因为"阳"从"左"边团团转的缘故;而阴干排在地支的右方,便是"阴"从"右"路转相通了。

  3)二十四山中套用八卦位《青囊·序》谓:"后天再用干与维"。干是指天干,前面已论述;维者是指四维。

  将"四维卦"排人空了的一山,便刚好成了完整的二十四山了。或问为何只用四维填二十四山内,而四正卦则不用呢?原来四正卦的山位,已有子、午、卯、酉四字,故不能再将四正卦套入这四山之内。在中国风水学中,子、午、卯、酉也就代表了坎、离、震、兑四卦和正北、正南、正东、正西四个方位。不影响八卦含义在其中的运用。二十四山,便将八卦的八方扩充为二十四个方位,用现方位名词相配。

  二十四山,精细地表示建筑物的坐向与天地宇宙的相互关系,并由此,可展开明阳五行相生相克,八卦卦变爻变的吉凶辩证关系的论证。在中国风水学中,二十四山应用比较普遍,既可论门、房、灶的方位吉、凶,也可用于择日,诸如:坐午向子的阳宅,假如择日搬迁,则不宜选择子日,因为子日冲坐山的缘故。

  《诹吉便览》一书将二十四山分为十二吉位和十二凶位,并分别标示星位,代表了象征意义。这种方法在阳宅风水规划设计中,沿用甚久而屡见奇效。二十四山法常常与东西四宅法混合使用。

  风水知识之截路分房法

  对于多组院落纵横交织形成的组群宅院,宅形复杂,难以直接用上述三种方法规划设计。一座院落之中,往往有很多居住者,确定福元便成为难事,也更难以排布九星。截路分房法就是将组群宅院分隔为独立宅院,然后再用上述方法进行规划设计的方法。

  如《阳宅十书》中所说:"其法凡宅中有墙隔断,墙间开有门,其九星即当从此院起,与别院并无关涉。……故一宅之内各分各院,各取吉凶。"这就是中国传统民居大宅院,一般都用墙分隔成多个独立的小院落的原因。

  对于复杂的大院落,可适当增设门墙分隔使之成为多个独立的小院落,对每一套院,则可依各自的仪门为伏位,顺布游年九星或穿宫九星,仪门以外则互不相干。现代楼房的单元房实际上就是复杂大院落,必须按穿宫九星"善层",或按截路分房法,以各自的主房门为伏位顺布游年九星。

  例如:山西襄汾县丁村某民居 主房坐北朝南,因地形限制,门设在东北方。

  第一步,分析,以主房为伏位,按大游年法顺布九星,则宅门为"五鬼廉贞火星",大凶;宅门与主房吉凶矛盾。

  第二步,调整,运用截路分房法,把宅院划分为两进,外院设有三个照壁,一座小牌坊和一间下房,而进内院的大门则调整到属内院东侧的震位上,星位为:"天医巨门土星",中吉。

  第三步,综合分析:经上述调整,再以内院的大门为伏位而顺布游年九星,主房的星位依然是"天医巨门土星",中吉。这样,宅门与主房之间的吉凶矛盾,便得到较好解决。


猜你感兴趣:

1.企业档案管理基础知识

2.路由技术基础知识详解

3.2017年公共基础知识复习题库及答案

4.坟墓风水知识口诀:来听听这些顺口溜

5.现代风水学知识

    814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