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创业指南>办事指南>政策法规>

2017年国内形势与政策论文(2)

嘉敏分享

  2017年国内形势与政策论文篇4

  当前我国外交的新理念新布局

  党的之后,尤其是今年“两会”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外交领域的大手笔一处接着一处,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赞誉。这一处处大手笔,凝聚着我们党对中国外交新环境的科学判断,展示了我们党关于中国外交的一系列新理念、新布局,也昭示着中国外交更加恢宏的新未来。

  环境是随着时间的转移而变迁的。环境具有继承性,同时也有变幻性。党的开启了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的伟大进军,也开启了共创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更加幸福美好未来的崭新征程。可以说,党的以来,中国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外交面临的内外环境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这些新的特征也必然对中国外交提出新的要求,从国内看,我国经济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生活也在持续改善,随着我国经济的深入发展,各项事业必然得到新的发展,有如此良好的基础,我们一定能够爱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完成“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即在我们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族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我们在发展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种种问题。我们现在处在改革开放的“深水区”,进入了解决“发展的问题”和解决“发展过程的问题”同步推进的阶段。

  从国际看,我国面临的国际环境更加复杂,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但是我们也要清醒的认识到,世界依然很不安宁,国际环境依旧动荡不安。 基于这样的国内国际环境,我们的外交也应该在站在历史的新的起点上。

  一、中国外交的新理念

  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应环境变化和历史要求,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鲜明时代特征、既契合中国利益又符合世界发展利益、既具有中国特色又具有世界影响的外交新理念。要者包括:

  第一,关于“中国梦”。同志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是中国人的梦想,但随着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一系列外事活动,“中国梦”的世界含义、“中国梦”

  作为中国外交新理念的特色越来越凸显。正如同志在非洲所讲的那样:“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离不开非洲,世界和非洲的繁荣稳定也需要中国。中非虽然远隔重洋,但我们的心是相通的。联结我们的不仅是深厚的传统友谊、密切的利益纽带,还有我们各自的梦想。13亿多中国人民正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10亿多非洲人民正致力于实现联合自强、发展振兴的非洲梦。中非人民要加强团结合作、加强相互支持和帮助,努力实现我们各自的梦想。我们还要同国际社会一道,推动实现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梦,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也正如主席明确告诉美国总统奥巴马的那样:“中国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中国梦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与包括美国梦在内的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相通”。

  第二,关于中国对外交往的旗帜。党的报告提出,中国将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坚定不移地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还提出,我们主张,在国际关系中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中国对外交往的旗帜。这面旗帜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合作共赢”的理念。合作共赢是国与国之间更好的、更和谐的共处方式,追求的是一种1+1 >2的和谐发展,既利人,又利己;既合作,又竞争;既相互促进,又相互激励;既不是逃避现实,也不是拒绝竞争,是以理性的态度追求共同利益的最大化。

  第三,关于新型大国关系。在国际关系中,大国关系是国际局势的导向性因素,也是国际格局的重要塑造性,因素。随着中国的发展壮大,中国的大国政策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最近两年来,中国倡导的新型大国关系成了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短短的时间,新型大国关系从理念变成了推动现实的巨大力量,凝聚着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世界局势的科学判断、对国际关系发展历程和中国外交实践的科学总结。这一理念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针对性强。第一,针对的是国强必霸、崛起必战的传统逻辑与思维;第二,针对的是意识形态偏见和零和游戏为代表的冷战思维;第三,针对的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国、包括大国之间利益交融的现实;第四,针对的是中美之间共生共存、既竞争又合作的复杂关系;第

  五,针对的是世界各国对中美关系未来的期许与担忧。针对这五个方面,新型大国关系理念作出了响亮的回答:中国要走自己的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的国家利益和社会主义制度,决定了中国无意称霸,更无意争霸;中美之间的共同利益远大于双方之间的分歧和矛盾;中美关系的本质特征,不是“你输我赢”的零和关系,而是互利共赢的关系;中美两国合作好了,就可以做世界稳定的压舱石、世界和平的助推器。

  中国倡导的新型大国关系始于中美关系,但远不止于中美关系。新型大国关系理念将成为引领中国发展未来与世界备大国关系的指针,也将成为中国对世界和平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外交新理念远远不止上述三点,“命运共同体”等新的理念同样引起国际舆论的广泛关注。中国外交的新理念必将催生中国外交的新面貌,推展中国外交的新局面。

  二、中国外交的新布局

  新的历史起点呼唤新的外交布局,新的外交布局必然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 第一,全方位。领导人的外交活动最能体现一国外交的宏观布局。最近一段时间,主席的两次出访、的一次出访和中国举办的国际活动、接待的外国领导人已经充分展现了中国外交的全方位布局特色。中国领导人的出访国有大国强国、也有小国穷国,有近在咫尺的邻国,也有远隔万里的非洲、拉美国家。中国主办了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主席也出席了在南非召开的“金砖国家”峰会。中国领导人出访的地区有国际热点地区,接待的外国领导人也有热点国家的领导人。中国领导人外交活动的每一个“点”都是有考究、有思量的,这些点串起来,就是中国外交的恢宏布局。兼顾了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兼顾了周边国家、相同或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兼顾了双边合作与多边舞台,也兼顾了公共外交与热点问题。

  第二,宽领域。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外交活动涉及政治、经济、军事、人文等各个领域。首脑外交既谈政治,也谈经济,既推动经贸合作,也推动人文交流,同样也会探讨人类共同挑战的应对之方和国际地区热点问题的解决之道。主席第一次出访是到俄罗斯和非洲。在俄罗斯,双方共签订32项合作文件,数额大,期限长,被称为“世纪合同”。仅能源领域的合作就涵盖油气、核能、电

  力、煤炭、新能源等多个行业,贯通上下游各领域产业。双方还就两国地方合作形成重要共识,开辟了中俄互利合作的新领域。和普京总统共同出席俄罗斯中国旅游年开幕式。双方商定明后年互办青年友好交流年,大幅增加互派留学生名额。主席访非期间共签署了40多个合作文件,包含一批有利于非洲国计民生的大项目。还宣布了一系列支持非洲的措施,包括加强对非援助、投融资合作、职业人才培训等。在非洲,还出席了我国援非医疗、文教等项目的启用仪式,鼓励中资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造福当地人民。2013年6月8日,主席同美国总统奥巴马举行中美元首第二场会晤。两国元首介绍了各自国内经济形势和经济政策,并就中美经济关系深入交换意见。这既是中美两国的相互交底,也是两国元首之间的一种治国理政经验交流。这在中国与其他大国元首之间的交流中并不多见。

  第三,多形式。多形式、甚至不拘泥于形式的外交活动往往能达到更好的效果。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外交事务成竹在胸、驾轻就熟,仅仅几个月时间,就通过多种外交形式,谱写了外交的开篇之作。首脑外交是重中之重。今年“两会”以后,主席作为国家元首、作为政府首脑,他们的出访带动了世界的“中国风”。短短80多天的时间,中国高层领导人已同世界上50多个国家领导人在双边和多边场合会面。特使外交承担重要使命。刘延东同志作为中国领导人的特别代表于今年2月赴韩国,出席了韩国新任总统朴槿惠就职仪式。今年5月,中国接待了朝鲜领导人金正恩的特使,在朝核问题山重水复的时刻,给维护半岛和平稳定带来了新的转机。“庄园外交”是近来国际媒体热炒的一个话题。6月7日至8日,主席同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安纳伯格庄园举行会晤。中美两国元首围绕共同努力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主题,就双边关系及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坦诚深入交换意见,达成了一系列重要共识,取得了重要积极成果。

  第四,谋长远。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外交工作重视战略思维,立足当前,但重点在于谋长远。主席在美国开展的“庄园外交”谋的就是中美关系的长远、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长远,是在做一件对中国、对美国、对全世界都利在千秋的大事。同样,主席访问非洲期间,非洲国家领导人提出,基础设施落后是当前制约非洲发展的主要瓶颈,希望中国支持帮助。

  2017年国内形势与政策论文篇5

  《浅谈中国的周边局势》

  摘要:曾几何时,中国的周边安全局势一直是我国值得称道的外交成就。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提出了“安邻、睦邻、富邻”的指导思想,积极落实“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政策,大力发展同周边国家的关系,创造了我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的最好时期。21世纪第一个十年过去了,中国的周边关系又如何呢?对于这个问题,目前方方面面都在关注,甚至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一个重大焦点和热点问题。掌握中国周边局势的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预测其发展趋势,不仅对我国处理好周边关系有重要影响,而且对我国宏观外交也会产生重要作用。

  关键字:周边关系;中美关系;发展

  在2011年年初,有学者总结2010年的中国外交,用了3个“年”——“周边年”、“海洋年”、“危机年”。2011年12月,中国社科院召开了一个专题研讨中国周边局势的会议,会后发布了《中国周边安全形势评估报告》,报告指出,“与2010年相比较,本年度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并没有明显改善,特别是以非传统安全为主要内涵的海上安全问题极为突出。”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两个结论:一是中国周边安全基本形势总体相对稳定,二是消极面增多、矛盾复杂、动荡加剧。

  影响中国周边安全形势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总结起来有三点:美国战略调整是最直接,最明显的影响因素;中国的发展是更深层次的影响因素;中国周边环境的变化是重要因素。

  面对不可改变的变化,我们该怎么办?这是问题的关键。我觉得应在下面几个方面加以注意:

  (一)正确看待美国及美国的“高调重返”

  1、中美差距依然很大,别不把美国当回事

  2、放眼世界,别把美国太当一回事。不要把眼睛老盯着美国。我们过去太在乎美国,美国的一举一动,皱个眉撇个嘴,我们都要琢磨半天。不要把美国太当回事。美国是我们对外关系的重中之重,但不等于我们一切都围着它转。我们要把它放在一个适当的位置。要把眼光放到全世界,放到俄罗斯、德国、法国、英国、欧洲、非洲、亚洲、大洋洲、拉丁美洲,全方位友好,周边也是全方位友好。跟全世界的关系理顺了,反过来,也有利于发展与美国的正常关系。

  3、正确对待中美关系:中美是对手,未必是敌人。美国对中国的战略疑虑加深,美国要把中国的崛起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绝不允许中国挑战美国的领导地位。但并不意味着美国已经视中国为敌人。美国在恐惧中国军事崛起对美国构成挑战的同时,也希望中国能够和美国合作来维持国际秩序。

  4、“高调重返”难以短期实现。美国面临的问题是很多的,西方困境并为真正解决,美国经济的问题,财政赤字、政府债台高筑。这些对它来说是比较深层次和长期的制约,使得它难以顺利地推进它“重返”的计划,有很多因素还在制约着它,所以我觉得对美国重返亚洲还是应该理性、冷静地看待,而不要过高地估计它,认为它是完全冲着我们来是、对我们完全不利等等。

  (二)淡定从容,韬光养晦,做好自己的事

  解决问题,关键在自己。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是应对外部挑战的最根本的法宝。

  1、不回避、不着急。周边问题是中国崛起的必经阶段,必须要过这一关,躲不过去的,不能回避。现在问题来了,或者挑战来了,就得去坦然面对,去有效应对,否则永远不会真正的崛起。

  2、要有发展战略,要有自知之明。对自己的政策要做调整。2010年,我国提出了要“塑造周边”,但是要怎么塑造,我们自己先得有个计划,得先有个模子。连模子都没有怎么塑造?这方面我们得学学美国!

  3、“韬光养晦”与“敢做敢为”并重。做任何事情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在整个过程中,“韬光养晦”一定要坚持,与此同时我们也要加强“有所作为”、要有威严的一面,就是不能只做“老好人”或是“和事佬”,要能让一些国家觉得中国难以挑战、难以侵犯、难以“忽悠”。

  4、要讲“巧实力”,对周边国家区分对待。

  (三)政经合一,协调周边关系

  在周边问题上,中国以经济促政治合作在过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现在单纯的经济让利已经不能解决摩擦。中国应该一方面通过继续深化经济联系,巩固与周边关系。同时也要增强周边外交中经济手段和安全政策的协调性,善于将经济手段战略化以实现自身的政治目的。通过发展军事力量加强对国家利益的支撑作用,并适度运用硬实力的威慑力以争取和创造更好的周边环境。

  2017年国内形势与政策论文篇6

  《南海争端的探讨》

  摘要:自20世纪70年代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张的领海南海区域发现大量油气资源以来,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等周边国家在该区域内对部分岛礁进行了军事控制和资源开发,从而引发了该区域的主权争端。40年来,围绕南海的主权和资源争端一直处于未解决状态,并时有紧张态势。2017年,菲律宾单方面组成的中菲南海争议仲裁庭做出了所谓的“最终裁决”,上演了一出政治闹剧。中国已多次阐明“不接受、不参与”的立场。这一立场具有充分的国际法依据。南海问题的“裁决”导致南海地区的进一步军事化,危害该地区的安全与稳定。也使菲律宾与中国长期以来的友好关系降至冰点,影响两国经济发展。

  关键词:南海争端 主权 权益 周边稳定 发展

  一、南海争端的历史

  1946年,根据《开罗宣言》和《波兹坦公告》精神,中国(当时政府为中华民国政府)内政部派遣南沙群岛、西沙群岛专员接管南沙群岛和西沙群岛并树立主权碑;1947年,中国内政部对包括南沙在内的南海诸岛全部岛礁沙礁进行了命名,实际上对南海海域宣示了主权,在当时没有任何国家提出异议。1951年的《旧金山对日条约》明确规定日本放弃南沙和西沙的权利,却没有明确两者的主权归属。同时南越则在参与制定该条约的会议上声明对南沙、西沙群岛的“权利”,这为后来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被动局面留下了根源。

  20世纪60、70年代,在南海发现了储量丰富的油气资源。随后菲越马等国家开始了对南海海域内岛礁的占领和控制,并强调对南沙等区域拥有全部或部分主权。越南自1973年起开始占领南沙的岛礁,1975年发表白皮书对南沙、西沙宣示主权,至1991年共侵占南沙岛礁27个。1971年,菲律宾声称8个岛屿不属于南沙,也不属于任何主权范围;1994年菲律宾宣称对黄岩岛拥有管辖权,进而宣称主权。马来西亚在1979年发布的地图中将部分南海岛屿纳入版图;1983年侵占弹丸礁;随后不断扩大侵占范围,至1987年已达17万平方公里。这些国家初期各自为战,而后逐渐以集体的姿态提出在南海的权利主张。例如,1992年第25 届东盟外长会议通过了《东盟关于南中国海问题的宣言》,在南海资源的争夺上联合一致对抗中国。

  中国在南海问题上一直处于被动状态,长期未能收回被侵占岛礁的控制权。一方面,中国有限的海上军事力量不足以对南海海域进行控制;另一方面,由于1982年通过的《国际海洋法公约》没有对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进行明确的划定,使得中国在依法捍卫领海方面缺乏强有力的支持。

  二、南海争端的现状

  当前,中国在捍卫南海主权方面仍未取得实质性进展,上述国家对南海岛礁和领海的侵占仍在加强。例如,2008年,时任马来西亚副首相纳吉在南沙燕子岛宣示主权;2009年,时任马来西亚巴达维在南沙的弹丸礁和光兴仔礁宣示主权。越南国会于2012年6月审议通过了《越南海洋法》,将南沙、西沙群岛包含在越南的“主权”和“管辖权”范围内,目前实际控制的南沙岛屿达到了30个。

  同时,南海问题的国际化趋势日益明显,除了菲越马等国以国际团体(东盟)的姿态联合发声外,美国、日本、印度等大国的介入程度也在加深。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加强了其在南海的军事存在,公开以“保障航行自由”和“维护地区稳定”等为借口,密切与南海诸国的政治、军事、外交合作,加强对南海及其附近海域的控制。日本则呼吁东盟四国联合对抗中国。印度宣称“从阿拉伯海的北面到南中国海,都是印度的利益范围”,并与越南签订了《国防合作协定》。菲、越、马等国也积极与美、印进行以军事为主的合作,建立利益关联。

  在这些大国中,美国在南海的影响力无疑最强,表现也最为活跃。2010年提出的“重返亚太”显示了美国夺取亚太地区的控制权,对抗中国崛起的企图,对于南海问题的介入是其中的一个环节。借助美日联盟的基础和菲律宾提供的驻军许可,美国在南海一带的军事存在明显强于其他国家。

  三、南海争端的解决方法 有关南海问题的争端最早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在此之前,并不存在南海争端问题。南海的战略价值凸显。南海地区所蕴藏的战略价值使南海地区的周边国家对南沙诸岛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这些国家也纷纷以种种借口抢占和争夺我南沙诸岛。

  20世纪80年代,为了和平解决本不存在任何主权归属问题的南海争端,中国政府提出了“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主张。但时至今日,南海问题不仅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反而变得异常复杂,中国在处理南海问题上也变得越来越被动。

  综合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制定一下解决南海问题的策略。 首先,改变韬光养晦的外交政策。一味的妥协是没有止境的。国家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历来是不能有半点模糊的。经济上,我们可以让渡一点利益,但是领土上,我们不能有任何的绥靖政策。“主权在我”,就要切实去实现真正的驻军、控制,就是要在领土被侵占的时候,通过必要手段,收回控制权,就是要在我国公民在自己的领土上,被他国侵犯的时候,切实有效的进行保护。并不要害怕战争,有时战争是解决问题的必要手段。50年代的抗美援朝战争,为中国赢得了巨大声望和和平。对于像越南这样的国家,既然你占领我的南海,我就占领你的陆地。迫使他不敢觊觎南海诸岛,吐出吃到嘴里不该由他来吃的肉。对于像美国这样的大国,则要综合考虑。两个国家都是核大国,美国不会在这些小岛屿上实行真正的军事占领。

  其次,继续发展强大的经济实力与军事力量。一来穷国不一定打败仗,这一点,毛主席时代通过几次重要边境冲突都证明了。二来经济强大不一定打胜仗。过去大宋朝经济强大无比,最终被金国和蒙古骑兵所灭。而讲过初期国内一穷二白,也打败了美国侵略朝鲜。总有一些人担心打仗会阻碍经济的发展,事实上并非如此。经济发展和军事发展必须相辅相成,才能铸就强大的国家。从国外看,美国经常要打仗,因为大炮一响,黄金万两,美国借机刺激经济,发大财;大炮一响,美国人都团结在总统周围。从国内看,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战争,不但没有让经济停滞,还奠定了改革开放的基础。

  发展强大的军事力量,是维护国家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的必要条件。我们必须要重视军队的建设和国防现代化建设。在打造一支强大陆军的同时,建立一支强大的空军和一支强大的海军。发展性能先进的战略和战术武器装备。解决航空发动机的瓶颈问题。海军方面,作战能力强大的航母舰队是必不可少的。

  最后,安定团结的国内环境。所谓“攘外必先安内”,用在中国现阶段,是有一定道理的。国内矛盾较多,问题较复杂。担心两国开战后,国内不稳定。依我看,国内稳定的根源不在于是否同外国打仗,而在于国内百姓对政府是否满意。当前,由于贫富差距过大,住房、养老、医疗、教育等压得大部分老百姓喘不过起来,使得老百姓对政府严重不满;另一方面,政府官员严重腐败,公信力尽失。我们的官员,有多少人整天算计怎样弄到很多钱,怎样弄到钱后不让人知道的秘密转移?有多人关心国家大计,有多少人在为国家领土主权完整而鞠躬尽瘁呢?因此,惩治腐败,建立公正公平的财富分配机制,是建立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基础。改变现有的愚民政策,让老百姓知道目前南海的局势,知道真相,万众一心,去争取胜利。

  四、总结

  我国与菲律宾等国家的南海争端问题,实质是这些国家我国海洋资源的窥视、无理占有欲掠夺。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随着能源资源短缺的问题日益严重,人们渐渐地把更多的目光转到海上资源。因为南海蕴藏这大量丰富的石油、鱼类等资源,所以我国周边各国都想来捞一手。而南海作为我国国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在各个方面的重要性不允许我们随意忽略,对于南海的主权的维护和管理是当务之急。


猜你感兴趣:

1.2017年形势与政策论文

2.2017形势与政策论文1000字

3.2017年国际形势形势与政策论文

4.2017年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论文

5.2017国内形势与政策论文

352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