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创业指南>办事指南>政策法规>

中美南海关系形势与政策论文

嘉敏分享

  南海问题是我国近现代边疆史研究中的主要问题之一,也是我国在维护主权方面所要考虑的重要时事问题之一。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2017中美南海关系形势与政策论文,希望你们喜欢!

  2017中美南海关系形势与政策论文篇1

  《浅析南海问题研究现状》

  [摘 要]南海问题是我国近现代边疆史研究中的主要问题之一,也是我国在维护主权方面所要考虑的重要时事问题之一。在国际间竞争激烈、局部动荡的今天,如何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是我们面临的紧迫任务。近年来,国内外学术界围绕南海问题的解决对策做了一系列的研究,为我国更好地解决南海问题提供了借鉴和方法。

  [关键词]南海问题;解决对策;中国政府

  近年来,国内外学术界围绕南海问题的解决对策在已有的理论上或有继承,或有创新,都为我国更好地解决南海问题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和方法,值得我们去进一步思考和研究。

  一、中国政府早期的解决对策

  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邓小平就开始提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战略思想。这一思想也为当时的中国解决领海问题包括南海问题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后来陆续有学者针对邓小平的这一战略思想进行研究与解释:其是在主权属我、维护我国国家主权的前提下,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也有学者认为,邓小平这一观点的提出和战略运用,主要是从解决利益争端、维护和平的海洋战略需要出发的,成为了解决祖国统一问题以及南中国海争端等问题的基本方针。而童伟华认为,我国近二十多年来的南海对策是“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但无论是“搁置争议”,还是“共同开发”,都未取得预期成效,南海主权争端反倒愈演愈烈。

  在这一决策基础之上,近年来国内外学术界围绕南海问题的解决对策又有了许多新的观点和论断。

  二、国内外学术界的观点

  (一)国外学术界的观点

  近年来,国外的许多学者围绕南海问题的解决对策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

  美国海洋政策专家Mark J.Valencia曾提议成立一个“南沙管理机构”,以此来和解争端。马来西亚的学者汉萨曾提出在南沙群岛的重叠海域的地区成立“共同开发署”的建议。在1992年越南提出了一个所谓的“U形方案”(即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和中国就南沙群岛领海划分的方案)。

  以上的这一系列方案都在在很大程度上抹杀了中国的主权地位,所以没能够得到具体实施。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发表的《南海共同开发:一种新的尝试》一文中提到,南海的政治情况十分复杂,牵涉到众多国家利益。

  (二)国内学术界的观点

  由于南海的重要战略位置极其丰富的油气和渔业资源,引起了周边国家及美等大国的重视。国内学者纷纷展开讨论:

  首先,多数学者从主权角度进行阐述。

  有学者总结了20世纪中国南海政策的演变。也有人提出关于中国政府建设南海秩序的政策建议像南海秩序应有中国主导等。也有学者认为,面对复杂的南海局势,在具体战术上应采取综合手段。

  其次,从对美政策的角度。

  有学者针对美国介入南海积极化、扩大化,提出中国的相应对策。也有学者认为,美国的介入,为南海周边其他国家创造了平衡中国影响力的机会,触发了区域外其他国家对南海资源及其战略地位的觊觎。郑华芳从法律、经济和军事手段及美国和台湾方面分别总结了南海问题的解决方案。也有学者认为,中国应在中美关系的战略背景下将对南海问题的相关政策进行谋划。

  再次,对东盟决策的角度。

  有学者主张睦邻政策,也有学者认为,针对东南亚国家南海政策的变化,中国未来的南海政策应该侧重在以下几点:继续将“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作为解决南海问题的基本原则;保持与东盟在南海问题上的沟通;力争中国在南海区域安全机制的构建和海洋安全维护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邹立刚提出了与周边国家和东盟持续合作、大力发展海洋经济以及与台湾联手争取南海权益和勘探开发等建议。

  三、研究的不足之处

  近几年来学术界对南海问题的解决对策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一些学者仍是立足于传统的观点。而就中国政府如何应对东盟的统一战线问题,实际上并未提出什么有建设性的意见。所以,针对南海问题的解决对策这一问题,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东西还有很多。

  结语

  由于南海的重要战略位置极其丰富资源,引起了我国周边国家以及美、日等的重视,在近些年来也是一直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中国政府现在的主要解决对策主要还是“和平谈判、协商解决;根据公平原则进行海洋划界以及做好预防外交,缓和南海紧张局势;努力研发勘探技术”等。所以,解决好南海问题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更具有明确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贺雪瑞,郭欣根.邓小平“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战略新思维论析.高校社科动态,2007.

  [2]王历荣.论邓小平的海权思想及其实践.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2.

  [3]童伟华.南海对策中“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之冲突及其调整.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11.

  [4][5]转引自陈璐:浅析南海问题国外研究现状,改革与开放,2012.

  [6]刘志鹏.南海及周边地区的战略态势与中国对策.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4.

  [7]岳德明.中国南海政策刍议.战略与管理,2002.

  [8]陈彩云,邓周平.论南海纷争的中国对策.江苏科技大学学报,2011.

  [9]许利平,曾玉仙.试析南海争端及及其解决思路-基于国外学者观点的分析.太平洋学报,2012.

  [10]吴莉莉.关于美国在南海问题新变化及中国对策的探讨.南方论刊,2011.

  [11]陈剑峰.南海问题的复杂性及我国面临的挑战.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2.

  [12]郑华芳.南海问题解决方案研究综述.东方企业文化,2012.

  [13]韩凝.试论南海问题的当前发展及其应对策略.和平与发展,2011.

  [14]郭渊.从睦邻政策看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和主张.近代边疆史地研究,2004.

  [15]刘中民.冷战后东南亚国家南海政策的发展动向与中国的对策思考.南洋问题研究,2008.

  [16]邹立刚.南海问题与中国的对策.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

  作者简介:王杉羽(1989-),女,黑龙江大庆人,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共党史专业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共党史相关问题的研究。

  2017中美南海关系形势与政策论文篇2

  内容摘要:

  中国与美国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建交,建交后冷战的来临使中美之间的关系再次陷入冷淡,而且冷战时期美对华进行所谓经济制栽,随着苏联的解体冷战结束,对美略有回温,两国的外交只限于经济之间交之后我国同美国产生多次的摩擦根据党的三代领导人集审时度势积极谋求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针为特征的新大国关系,主张国与国之间应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寻求共同利益的会合点,扩大互利合作,共同对付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坚持对话不高对抗,从双方长远利益着想以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大局出发妥善解决彼此解决彼此之间的分歧我国同美国的外交在曲折中发展

  关键词:经济封锁 曲折中发展 互利互惠 世界格局 多极化

  我国自建国以来国力在不断加强,然饿而一国家综合实力的家强比顶会触及到其他大国的利益,而我国强大的人民力量粉碎了资本主义大国要把刚刚诞生的新中国扼杀在摇篮的企图,于是合理的搞好和我国的外交,便成为这些国家的唯一的途径而中美的外交历史便是有个很好的例证

  我国从建国开始便开始了漫长的外交之路,1953年中国在朝鲜和美国为首的联合军,展开了为期三年的战斗最后以我志愿军的胜利而宣告结束而告终。这次战争彻底粉碎了美国等国家妄图以朝鲜为跳台侵略中国的意图。但在以后的几年里美国依靠起强大的资本在中国的经济和外交等领域频频施加压力,只到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才有所好转,毛泽东在会见美国乒乓球对使说如果尼克松来中国我还是愿意和他谈的,次年尼克松访华,双方一在表示想要建交的意向。1973年中国和美国正式建交,中美的建交,而此时的建交是迫于国际的新形式和两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两国的建交仅仅限于领导人的互访和经济之间的往来,中美的建交对当今世界格局的变化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我国同美国之间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为两国的经济带来了新的发展动力。

  在中美建交后的不久世界陷入冷战状态美国对华进行经济封锁,给两国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打击,对当时我国刚开始的改革开放并不利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着冷战的结束世界多极化的格局形成,中美外交再度恢复对我国引进来的政策有积极的意义

  根据党的三代领导人集审时度势积极谋求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针为特征的新大国关系,主张国与国之间应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寻求共同利益的会合点,扩大互利合作,共同对付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坚持对话不高对抗,从双方长远利益着想以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大局出发妥善解决彼此解决彼此之间的分歧

  按照这些原则,我国与世界主要大国不断得到新改善和发展。在中美关系上,按照对美工作方针推动中美关系总体上保持发展势头。贯彻江泽民提出的增加信任扩大合作,减少麻烦,不搞对抗的原则,使两国关系在曲折中发展,保持相对稳定。1997年和1998年江泽民与克林顿总统成功互访。两国领导人决定共同致力于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1999年11月中美双方达成关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协议。2001年美国正式宣布给予中国永久正常贸易关系地位。长期阻碍中美关系发展的对华最惠国待遇年度审议问题宣告解决。2002年10月江泽民成功访美,进一步推动中美关系。目前,美国是我国第二大贸易伙伴,科技,文化人员等其他各方面联系不断发展。

  在努力发展对美关系的同时,我国对美侵犯中国主权,干涉中国内政行为作出了坚决回应。建国初期,美对我国领空多次侵犯,我国军队共击落u2侦察机达4架之多。1999年5月7日美国轰炸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造成重大伤亡。2001年4月,战机在我国领空与我国战机相撞,造成我方机毁人亡。2006年4月7日,吴仪与美国高层商务部长埃文思和贸易代表佐立克共同主持第15届中美商贸联合会议,共同商议中国对美倾销事件等其他对华商贸政策。

  谈到中美关系就不得不谈到当今的热门台湾问题。美国曾一度重审一个中国政策,但却多次未经中国政府同意,私自对台出售武器,美国再三的阻挠台湾的和平统一,而对大陆却一度重申一个中国政策美国的意图很明显是想保持这一状况从向台湾进口武器上谋取经济利益,和阻碍我国经济的发展。对于美国这一做法深深的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对于中美两国的经济和外交是不利的,紧接着在2007年11月美国小鹰号航空母舰向香港提出靠岸请求,美国航空母舰群有史以来在太平洋上的最大规模的集结,在台湾问题日益紧张化的今天,未曾不是一种挑衅,和威胁面对如此的行为只会激起中国人民的抵触情绪是美国的不当外交

  我国现阶段同美国的外交仅仅保持在经济和反恐问题上,至今并没有战略问题上的合作这对越来越国际化的今天是不利的,总之我国同美国的外交发展在曲折中发展,这同美国和我国不同时期的当局领导人,当时的国际形式是分不开的,在中美关系上,按照对美工作方针推动中美关系总体上保持发展势头。贯彻江泽民提出的增加信任扩大合作,减少麻烦,不搞对抗的原则,使两国关系在曲折中发展,保持相对稳定。努力建设战略伙伴关系是我国同美国外交的努力点,中美关系回朝着更友好,更和谐的方向发展。

  

  2017中美南海关系形势与政策论文篇4

  一、引 言

  近一两年,在我国南海频频出现领土争端。南海由于其重要的地理位置和能源储备现已成为兵家必争之地。不仅仅是东南亚国家,远在太平洋另一端的美国也插手南海。为什么会出现南海争端?目前南海态势如何?本文将分析各国战略目的进而论述之。

  二、南海的历史

  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分布在辽阔浩瀚的南海海洋上,是我国南海诸岛的主要组成部分,习惯上被合并称为西南中沙群岛。据古籍记载,远在秦汉时代,我国已经有了大规模的远洋航海通商和渔业生产活动,南海已成为当时重要的海上航路。从此,我国人民频繁航行于南海之上,穿越南海诸岛,最早发现了这些岛屿礁滩,并予以命名。

  我国政府对西南中沙群岛行政管辖和行使主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至迟在唐宋时期,南海诸岛就在我国政府的有效管辖之下。

  民国时期,1911年辛亥革命后,广东省政府宣布把西沙群岛划归海南崖县(今三亚市)管辖。1921年,南方军政府又重申了这一政令。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根据1947年中英美三国的《开罗宣言》和1945年7月《波茨坦公告》的精神,中国政府指派高级专员,前往西沙群岛进行接收,在岛上举行接收仪式,重竖主权碑;并在南沙群岛中最大的岛屿太平岛驻军队和设立渔民服务站。

  战后相当长时期内,并不存在所谓的南海问题。南海周边的地区也没有任何国家对中国在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行使主权提出过异议。越南在1975年以前明确承认中国对南沙群岛的领土主权。菲律宾和马来西亚等国在70年代以前没有任何法律文件或领导人讲话提及本国领土范围包括南沙群岛。美国与西班牙1898年签订的巴黎条约和1900年签订的华盛顿条约曾明确规定了菲律宾的领土范围,但并未包括南沙群岛。1953年菲律宾宪法、1951年菲美军事同盟条约等也对此作了进一步确认,而马西亚只是到了1978年12月,才在其公布的大陆架地图上将南沙群岛的部分岛礁和海域标在马来西亚境内。

  不少国家政府和国际会议的决议也承认南沙群岛是中国的领土。例如,1955年在马尼拉召开的国际民航组织太平洋地区航空会议通过的第24号决议,要求中国台湾当局在南沙群岛加强气象观测,会上没有任何一个代表对此提出异议或保留。许多国家出版的地图也都标注南沙群岛属于中国。例如,日本1952年由外务大臣冈崎胜男亲笔推荐的《标准世界地图集》,以及1962年由外务大臣大平正芳推荐出版的《世界新地图集》,1954年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出版的《世界大地图集》,1956年英国出版的《企鹅世界地图集》,1956年法国出版的《拉鲁斯世界与政治经济地图集》等都明确标注南沙群岛属于中国。越南1960年、1972年出版的世界地图及1974年出版的教科书都承认南沙群岛是中国领土。二十世纪以来,许多国家权威性百科全书,如1963年美国出版的《威尔德麦克各国百科全书》,1973年的《苏联大百科全书》和1979年日本共同社出版的《世界年鉴》都承认南沙群岛是中国领土。

  三、南海争端原因

  (一)历史原因

  上文中已说明,南海以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并在上世纪80年代前已得到世界多个国家包括越南的承认,问题再明白不过,那么南海又为何惹纷争呢?

  首先我们从二战时签订的《开罗宣言》谈起。《开罗宣言》关于南海的归属权问题,原文为:“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东北四省、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华民国”(日本当时占领的南海岛屿包括黄岩岛、中兴岛、西沙群岛、东沙群岛、南沙群岛) 。显然,开罗宣言只是规定了日本在二战时期窃取的中国领土归还给中华民国,也就是如今的台湾,并不是规定还给我们现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虽说台湾和大陆都是“中国”,但在南海问题这样的国际纠纷上,《开罗宣言》并不能给大陆对南沙群岛的拥有权提供法律依据,同时也给越南等国钻了空子。而我们所谓的《波茨坦公告》,也仅仅是重申《开罗宣言》的条件必须实施。

  (二)经济原因

  我们知道,现在中国大陆方面占领着中沙、西沙群岛,台湾占领东沙群岛,而南沙群岛名义上主权在中国,但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越南、文莱、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南海周边国家提出主权要求并非法占据了南沙群岛的部分岛礁。在南沙已命名的189个岛、礁和暗滩、暗沙中,有43个岛、礁分别被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占据。其中越南占据29个岛礁,菲律宾占据9个岛礁,马来西亚占据5个岛礁。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这些国家开始分别在所占据的岛礁上修建飞机跑道,建渔港、灯塔和旅游观光点,并纷纷与外国石油公司合作,开采南沙地区的油气资源。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南海争端,就是因为南海周边国家都瞟准了南海的旅游观光和能源资源等巨大的利益。一些国家自从涉足这一海域后,短短十几年时间,已从南海获取了重大经济利益。到90年代末期,这些国家已经在南沙海域钻井1000多口,发现含油气构造200余个和油气田180个,仅1999年年产石油4043万吨、天然气310亿立方米,分别是我国1999年整个近海石油年产量和天然气产量的2.5倍和7倍。南海,确确实实是块另每个南海周边国家都垂涎的肥肉。

  目前,南海的形势是,越南基本控制了南沙西部海域,菲律宾基本控制了南沙东北部海域,马来西亚基本控制了南沙西南部海域。印度尼西亚和文莱两国虽没有直接占据南沙群岛岛礁,但印尼单方面宣布的专属经济区深入我国传统海疆线5万平方公里;文莱则对我南沙群岛的南通礁提出领土要求,企划分我3万平方公里的海域。

  (三)政治原因

  南海问题,在经济层面上看,是中国与南海周边国家的较量。但东南亚国家本来力量弱小,与中国不是一个级别,再加上内部矛盾,不可能一条心对抗中国,这也就决定了此次由越南“领衔”的争端,不会走得太远。但从政治层面上看,美国希望通过南海问题牵制中国发展,故南海问题,也可以说是中美两个大国的博弈。

  1.迅猛发展惹眼红

  中国南海海域蕴藏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而中国又是当今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这些巨大储量的油气资源必将成为中国经济的又一个强大推动力。对此,作为世界 “强国霸主”的美国是很不乐意看到这种局势的。同时,南海周边一些国家对中国的态度也极为复杂,他们既想从中国崛起中获得利益,又担忧中国过于强大而受掣肘,便寄希望有外来势力来与中国抗衡。美国抓住南海一些国家的这种矛盾心态,就不断派出高官要员频繁穿梭于南海诸国,或以“关心南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为借口,或以“南海地区的航行自由”为借口,或以“维护国际法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权威性”而自居,从中挑唆中国和南海周边国家的关系。近几年,越南、菲律宾等国毁坏中国在南沙无人岛礁上的主权标志,在侵占的岛礁上大肆开采掠夺本属于中国的石油资源,甚至还抓扣或以武力驱赶中国此海域作业的渔民。2011年 6月,美国国务卿希拉里访问菲律宾进一步明确“承诺”,美国要在“所有问题”上都将同菲律宾政府和人民“站在一起”,包括眼下最热的南海问题。而且单独给美国国防官员“一个我们保卫自己领土需要的武器清单”,使菲律宾“不再受中国欺负”。按照美国的逻辑,“南海问题”则是由于中国“欺负了周边国家”才使这些国家肆无忌惮的在中国的领土上胡作非为的了。

  2.笼络小国树霸权

  美国号称东南亚国家的“后台老板”,是南海诸国的“保护神”。在南海问题上,沿海一些国家予以要借美国势力抗衡中国,恰好为美国也予以借“南海问题”遏制中国创造了机会。然而,毕竟美国远离南海1.2万多公里,美国要插手南海问题,并要在中国苦心经营的势力范围内给与中国争执南海主权的一些国家做后盾,也有担心“这些国家能否结成对抗中国联盟”的后顾之忧。所以说,美国一方面对有求助于自己的国家时常给些小恩小惠予以感情上的笼络,尽量避免这些国家过多的倒向中国。另一方面,极力摆脱南亚战争和国内军费开支的困扰,进一步修补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并通过“密切”与南海周边国家关系,趁机扩大在南海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存在,“胁迫”南海周边国家,从中寻觅美国在南海所谓的“国家利益”。今年5月,盖茨最后一次以美国国防部长身份在新加坡很直率地表白:“美国对亚洲盟友的承诺和对亚太地区安全事务的参与不会减少”,美国“不会从亚洲分心”,这对美国南海盟友们来说既是“恩惠”,更是威胁,他言外之意就是让南海区域所有的国家共同努力,把中国的南海水域打造成为美国在东南亚的又一个霸权舞台。

  2017中美南海关系形势与政策论文篇5

  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提出了“安邻、睦邻、富邻”的指导思想,坚持和平发展的外交政策,大力发展同周边国家的关系,旨在为我国创造一个比较稳定的发展环境。21世纪第一个十年过去了,我国在这个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功,增强了与其它国家的经济合作,但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例如:印度大力扩军,妄图称霸南非,美国在新加坡部署近海舰,越南就南海问题进行抗议,20xx年中菲黄岩岛对峙??此类国家安全问题对我国的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所以掌握中国周边局势的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预测其发展趋势,不仅对我国处理好周边关系有重要影响,而且对我国宏观外交和社会发展也会产生重要作用。

  在评估我国周边安全形势时,不能只是看到表象,我们要认真的去分析。社会上很大一部分人看到我国经济发展的很迅速,就想当然的认为这是我国与世界其他国家有很好的外交关系的结果。其实这是极不负责任的观点,像近期的湄公河事件、中菲黄岩岛对峙事件、钓鱼岛事件等等,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其它各国对我国的敌对态度。

  2017年5月,中国社科院召开了一个专题研讨中国周边局势的会议,会后发布了《中国周边安全形势评估报告》,报告指出,“与20xx年相比较,本年度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并没有明显改善,特别是以非传统安全为主要内涵的海上安全问题极为突出。”从中我们可以分析出这样的结论:中国国家周边环境总体相对稳定,但不稳定因素增多。

  (一)中国国家周边环境总体相对稳定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中国国力增强,中国维护国家安全与周边稳定的能力增强了;第二,周边国家对我国友好合作任然是主流,地区和平发展的基本态势并没有改变;第三,周边国家比较认同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

  (二)不稳定因素增多

  21世纪以来我国周边发生了很多对国家安全产生影响的事件,国家安全环境恶化比较严重:

  1、 海上问题矛盾激化

  从上个世纪开始,我国与周边国家就出现了海上纠纷。进入21世纪以后,纠纷加剧,矛盾不断升级。尤其是最近两年来,矛盾已经突破双边关系的范畴,成为公开的、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

  在东海,有中韩渔业资源之争、中日钓鱼岛主权之争和东海资源之争;在南海,中国

  几乎与所有的东盟国家都有领土争端。对此我国在抗议的同时做了两件比较有分量的事一是瓦良格号航母试水;一是9月x日发表了《中国的和平发展》政府白皮书。瓦良格号航母的试水是向外国彰显我国实力的一个表现,即我国有能力捍卫国家主权。《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首次界定了中国核心利益,包括领土完整、国家统一、国家主权、国家安全,而我国也只是在台湾问题和西藏问题上谈到过核心利益。由此我们可以推导出中国对南海和东海问题的态度,即捍卫领土主权的决心。而国际社会则对此进行了片面的解读,导致周边国家对我国的崛起表现出忧虑,使得我国与周边海洋国家的争端不断加剧。

  2、半岛局势僵局难破,未来走向不明

  20xx年,“天安号事件”和“延坪岛炮击事件”的先后发生,使朝鲜半岛局势出现了19xx年朝鲜停战以来最严重的危机,将朝鲜半岛推向了战争的边缘。朝核问题阴云不散 朝鲜仍然坚持核试验,六方会谈终止。20xx年x月x日,金正日去世,年轻的金正恩接班,半岛局势的不确定性变得更大。

  对此,中国政府游说于涉事诸国之间,并提议迅速开始六方紧急磋商,但遭到美、韩,日三国的拒绝。中国在东北亚面临着安全威胁与外交压力的双重挑战。

  3、日本“远交近攻”,加强美日同盟,中国成其主要防范对象

  日本国土面积小,采用远交近攻战略,中国首当其冲。中日关系在一直存在许多问题,尤其是在小泉任期内,由于其一意孤行地参拜靖国神社等不负责任的做法遭到中国等的强烈反对以及日本“入常”的失败,日本“归罪”于中国,中日之间出现冰冻关系。后虽经安倍的“破冰之旅”和温总的“融冰之旅”,但“政冷经热”成为中日关系的一大特点。

  4、战略忧虑刺激军备竞赛

  近来我国发展迅速,国力日益增强,国家的正常发展却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恐慌,在军事上美国在中国周边国家加紧驻军,在经济上美国对中国实行各种制裁,口口声声说跟中国无关,但是个明事理的人都看得出它的意图:全面围堵中国,对中国实行战略大包围,从而遏制中国的发展。其它国家也是加紧扩充军备,整个世界开始了一场军备竞赛,对此我国应保持警惕。

  5、非传统安全威胁上升,恐怖主义挥之不去。

  缅甸之变不仅导致难民潮,而且影响到中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缅甸叫停密松水电站,实际上变成了政治问题;印度与巴基斯坦在存在领土争议的克什米尔地区长期发生交火,印巴关系将长期成为地区稳定的不确定因素;美军从阿富汗撤军会增加中国反恐和打击分裂主义的压力;湄公河事件凸显航道安全问题;还有诸如此类的很多问题都会对中国周边安全形势产生很大的影响。

  针对种种问题我们应该有自己的对策问题摆在那里,我们不能乱了阵脚,应该淡定从容,韬光养晦,做好自己的事。解决问题,关键在自己。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是应对外部挑战的最根本的法宝。

  1、不回避、不着急。周边问题是中国崛起的必经阶段,必须要过这一关,躲不过去的,不能回避。现在问题来了,或者挑战来了,就得去坦然面对,去有效应对,否则永远不会真正的崛起。

  2、要有发展战略,要有自知之明。对自己的政策要做调整。20xx年,我国提出了要“塑造周边”,但是要怎么塑造,我们自己先得有个计划,得先有个模子。连模子都没有怎么塑造?这方面我们得学学美国!

  3、“韬光养晦”与“敢做敢为”并重。做任何事情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在整个过程中,“韬光养晦”一定要坚持,与此同时我们也要加强“有所作为”、要有威严的一面,就是不能只做“老好人”或是“和事佬”,要能让一些国家觉得中国难以挑战、难以侵犯、难以“忽悠”。

  4、要讲“巧实力”,对周边国家区分对待。

  2017中美南海关系形势与政策论文篇6

  论文摘要:周边安全环境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最重要的外部条件。我国周边多个方向频繁出现异常状况,我国周边安全问题关乎到国家安全形势的发展和国家主权的维护,我国必须要塑造相应的国家安全意识,迎接即将面临的诸多问题,努力营造良好的周边安全环境

  论文关键词:中国周边安全稳定动荡

  近期,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新变数与新“乱子”有所增加,不稳定与不确定性有所上升,在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中,一些争议和摩擦连续出现,如中日钓鱼岛之争、中印边界领土争端、中菲黄岩岛对峙事件等当前中国周边环境总体上呈现“东缓”、“西安”、“南乱”、“北稳”之势。

  1、中国南海海洋权益之争

  在我国周边安全诸多的挑战中,最近一段时变现得最为突出的无疑是我国与南亚五国(越南、文莱、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南海主权之争和中日钓鱼岛之争等。菲律宾驱逐我国在黄岩岛作业的渔民、越南挑衅我国台湾驻太平岛士兵、日本无理扣押我国在钓鱼岛附近作业的渔民等。事实,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南海之争,不仅存在岛屿之争,还有海域划界和资源开发之争。中国和日本除了钓鱼岛的主权归属之争外,还有专属经济区和东海大陆架划界问题,中国和朝韩在东海域划界问题上也有分歧,这些问题都是关于资源和地缘优势争端,而这些海洋权益一旦丧失,将危害中国国土安全。

  我国与南亚五国、日本、韩国、朝鲜等国的海权之争,实质是这些国家我国海洋资源的窥视、无理占有欲掠夺。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随着能源资源短缺的问题日益严重,人们渐渐地把更多的目光转到海上资源。因为南海蕴藏这大量丰富的石油、鱼类等资源,所以我国周边各国都想来捞一手。

  2、美国“重返”亚太

  美国战略东移的实际展开,东亚和中亚地区都将成为美国军事部署和战略争夺的重点,这在客观上也势必加大对中国的军事压力。

  目前,美国全球战略重心正在由大西洋向太平洋转移,其军事部署的重点也在随之调整,大量先进的海空力量逐步部署到东亚地区。同时,为了控制中亚地区的能源资源,美国也加快了谋势中亚的步伐,既和俄罗斯争夺势力范围,也对中国形成钳制。中美之间尽管在经济合作领域日益密切,政治对话也不断加强,但作为当今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美国决不会改变对中国的防范立场。美国的战略非常注重前瞻性,不是考虑三五年的事情,而是预谋一二十年甚至二三十年的事情,他们不可能对快速发展的中国完全放心,军事上的未雨绸缪是应有之义。在此情况下,中美之间在东北亚、东海和南海以及中亚地区的“战略相撞”难以避免,这些问题如果处理失当,不仅会造成中美双方的磨擦甚至冲突,也会影响中国周边地区的稳定。

  面对复杂的周边环境应采取的对策

  面对复杂多变的周边环境,中国应加快谋划“大周边战略”,区分陆地与海洋的不同情况,统筹各大地缘方向,针对地区热点,创新运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韬武略”,破解美国的“巧实力”及个别邻国的“小伎俩”

  (一)“大周边战略”应强调以下两大原则

  一是“刚柔并济”,周边战略切忌“阴柔有余、阳刚不足”,包括在南海问题与南沙争端上。对内对外都要讲清楚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完整含义,和平发展绝不排除为捍卫自身正当利益的自卫反击,应让周边个别国家尽早“清醒”过来,打掉其幻想与错觉,以免其日后因挑衅中国被惩罚而“后悔莫及”。与此同时加快“硬实力”建设,重点提升海空远程防卫打击能力。

  二是“政经相辅”,“政”指政治与安全事务。应正视中国与东盟一些国家在南海存在的安全利益冲突,美国因此才有机可乘。中国与邻国之间经济利益基本吻合,但安全利益。则存在冲突(领土与海洋权益争端等),这些邻国因而“经济上靠中国、安全上靠美国”,在安全上利用美国“制约”中国。破解这一困境须对症下药、“以长补短”,经济是中国的优势与“强项”,安全则是中国的劣势与“短板”,应一面扩大经济共同利益,一面妥善化解安全利益冲突,应将经济与安全联系起来,以经济手段来促进安全合作或抑制安全冲突,包括对侵犯中国权益的国家实施经济制裁、相关制裁应准确打到对方的“痛处”与要害。

  (二)努力保持中美关系的稳定

  美国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对全球事务和亚洲地区的事务有着巨大的影响力。美国的态度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可以影响日本、韩国、澳大利亚以及东南亚很多国家的政策。在我国周边许多热点问题的背后,都有美国的影子。由于我国被美国认为是最有潜力在未来挑战其主导地位的国家,美国对华政策中防范的一面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能消失。但美国在保持中美关系的稳定方面也有着重要的利益,在很多国际事务上,美国需要我国的合作。因此,只要双方做出足够的努力,中美关系可以维持一个相对稳定的局面。

  三、发展睦邻外交,拓展我国在周边国家中的影响力

  综合实力的增强,使我国营造有利周边环境的能力也相应增强。我国虽然在周边地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但与我国综合实力相比,两者之间并不相称。现在,我国与很多周边国家的关系中,最重要的支柱还处于经济合作的层面,如何加强我国与一些周边国家在政治、战略层面的合作,建立起高度稳定的、经得起国际环境变化考验的战略关系,还是一个需要努力加以实现的目标。

  此外,针对外界对南海问题的炒作与曲解,宜适时明确界定中国在南海的维权“底线”。

  放眼未来,周边是中国崛起必须经历的“大考”,也是一道必须迈过去的“坎”,谋划中国对外“大战略”,务必优先“经营”与“料理”好“大周边”。


猜你感兴趣:

1.2017中美关系形势与政策论文

2.2017年中美形势与政策论文

3.2017大国关系形势与政策论文

4.2017论中美关系论文

5.2017有关中国海上问题的形势与政策论文

    3505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