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创业指南>办事指南>政策法规>

2017杭州科技创新政策

嘉敏分享

  科技创新的新方向是什么,关注科技创新有哪些值得关注的新消息。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2017杭州科技创新政策,希望你们喜欢!

  2017杭州科技创新政策

  为提高杭州市十大产业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以创新驱动产业快速发展。近日,杭州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扶持我市十大产业科技创新的实施意见》。《意见》明确提出四方面具体措施:

  一是进一步加大全社会科技投入。

  1.落实国家税收优惠政策。对被认定为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的十大产业领域企业,给予15%企业所得税减免和研发费用150%加计扣除。

  2.支持重大科研创新活动。对研发自主知识产权项目的十大产业领域企业,按研发经费给予25%资助,单项资助最高500万,其中太阳能光伏、半导体照明、电动汽车技术领域(以下简称三大领域)企业资助比例达到30%,单项资助最高1000万。

  3.鼓励企业承担重大科技项目。对承担国家、省重大科技项目十大产业领域企业,按国家、省下拨经费总额给予30%资助;对作为第一承担单位,承担三大领域项目并获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立项的本市企业,按国家下拨经费总额给予1∶1资助。

  4.完善科技金融结合机制。

  二是进一步完善创新产品应用示范机制。

  1.资助购置重大关键装备。对首次购置十大产业领域企业生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重大关键装备的企业,按购置价20%给予财政补助,最高500万元。

  2.推进创新产品应用示范。鼓励优先采购十大产业领域资助知识产权产品,并在市重大科技创新项目中,择优支持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大领域应用示范项目。

  3.奖励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对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国家、省科学技术奖(包括国家一等奖、二等奖,省一等奖),并且项目成果产业化年利税500万以上的十大产业领域企业给予最高500万元的奖励。

  4.支持科技知识转化为产业。建设“知识市场”,做好知识资本对接;此外,市雏鹰计划、青蓝计划、创业启动资金、种子资金等优先支持十大产业领域企业。

  三是进一步强化企业主体作用。

  1.加快培育企业研发机构。市级企业研发机构优先认定十大产业领域企业研发机构,对从事三大领域研发生产的企业,放宽注册时间、企业规模等条件;对被认定为国家级、省级和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企业研究院、企业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的十大产业领域企业研发机构,分别给予500万元、200万元、60万元的资助。

  2.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鼓励十大产业领域企业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组织模式、运行机制等方面先试先行。

  3.建设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支持太阳能光伏、半导体照明、电动汽车、物联网、生物医药等产业建设市级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最高给予500万院地建设与运行费用补助,三大领域市级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最高可给予1000万。

  4.鼓励开展产学研合作。重点支持十大产业的高层次研发机构,按创建研发机构市级总投资额(不含土地成本)的15%给予资助;引进大院名校研发机构的所在区、县(市)给予不少于1∶1的配套资助。

  四是进一步健全知识产权工作机制。

  1.完善企业知识产权制度。对十大产业领域的企业,其专利产品年产值等符合市专利试点(示范)条件的,优先纳入市专利试点(示范)企业培育计划,优先支持其建立和运用专业专利(文献)数据库,优先提供相关领域核心技术专利检索与分析服务。

  2.鼓励企业掌握核心技术专利。企业发明专利国内授权资助5000元、个人发明专利国内授权资助1500元、企业申请国外(欧洲、美国、日本)专利资助50000元;其中,对三大领域企业的技术与产品以企业名义申报国内外发明专利并获授权的,在现有资助基础上,每件增加资助2000元。

  3.鼓励制定重大技术标准。对国际标准、国家标准第一起草单位,每项分别给予不超过200万元、60万元的奖励;第二、第三起草单位,每项分别给予不超过40万元、12万元的奖励。

  4.创建自主知识产权品牌。对从事三大领域研发生产企业的产品,优先推荐申报中国专利奖。

  科技创新发展

  当今之世,科技创新能力成为国家实力最关键的体现。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一个国家具有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就能在世界产业分工链条中处于高端位置,就能创造激活国家经济的新产业,就能拥有重要的自主知识产权而引领社会的发展。总之,科技创新能力是当今社会活力的标志,是国家发展的关节点,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是一活百活的胜负手。

  科技创新能力的形成是一个过程,需要一定的环境。如果人们自觉而明智地去塑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环境,就能激发科技创新的社会潜能,就能缩减从科技创新到产业运用的时间进程。学习各国在科技创新上的经验,无疑是提高上述自觉性的很好方式。

  从各国的经验看,科技创新能力的形成有赖于如下因素:

  一种良好的文化环境。例如,有一种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有热爱科学的社会风气,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追求真理、实事求是的学术教养和规范,等等。没有一个良好的软环境,就很难形成科技创新能力生长的土壤。当前,世界各国都出现了一些科技诈骗、学术腐败的案例,尽管这类事在急功近利的风气下难以避免,但必须加以有效地扼制。[2]

  一个较强的基础条件。在科技创新的基础条件中,最重要的恐怕是教育体系。中国的传统教育体系偏重于知识传授,厚重有余,活力不足,在某种意义上不利于创造能力的形成。中国的教育在课程设置、教授方式、考评方式等方面均有诸多待兴待革之处。

  一种有效的制度支持。国家对自主科技创新的制度支持应是全面而有效的。例如,有有效的项目评估和资金支持体系,有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政府采购制度,有明智的产业政策,有合理的知识产权制度,有有利于科技创业的社会融资系统,等等。

  在人类社会中,做成一件事的条件无非是人、财、物。在三个条件中,人是主体、是最活跃的因素。在科技创新中,人的因素第一,人才第一,体现得更为突出。当然,人的因素并不仅仅指个人的才智,也包括人的社会组织水平。另一方面,有人而无财、物,便是英雄无用武之地,也是做不成事。因此,所谓科技创新的环境创造,就是让人、财、物能自然地结合、有效地结合,实现一种“人能尽其才,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的和谐状态。

  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主要是指科技创新支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能力。近现代世界历史表明,科技创新是现代化的发动机,是一个国家的进步和发展最重要的因素之一。重大原始性科技创新及其引发的技术革命和进步成为产业革命的源头,科技创新能力强盛的国家在世界经济的发展中发挥着主导作用。自然,一项新技术的诞生、发展和应用,最后转化为生产力,离不开观念的引导、支持和制度的保障,可以说,观念创新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制度创新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保障;但发明一项新技术并转化为生产力,创造出新产品,占领市场取得经济效益,这是只有科技创新才能实现的。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国际竞争更加激烈,为了在竞争中赢得主动,依靠科技创新提升国家的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建立国家创新体系,走创新型国家发展之路,成为世界许多国家政府的共同选择。纵观当今世界创新型国家,他们的共同特征是,科技自主创新成为促进国家发展的主导战略,创新综合指数明显高于其他国家,科技进步贡献率大约都在70%以上,对外技术的依存度都在30%以下(我国的对外技术依存度达50%以上)。因此,科技自主创新方能体现出国家的创新能力,只有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才能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不断迈上新的台阶,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从自由贸易的角度来说,科技自主创新是无效率的,拿中美来说,科技在某种意思上说也可以是商品,根据比较优势理论中国是不用自主创新的,因为美国在科技方面占优势.

  但是站在国家角度来说,科技自主创新是维持国家安全和独立的必要手段。

2017杭州科技创新政策相关文章:

1.2017杭州科技创新政策

2.2017科技创新政策

3.2017年杭州扶持创业最新政策法规

4.2017年杭州最新扶持创业优惠政策

5.2017杭州创业扶持优惠政策

    3486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