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知识大全>知识百科>动物知识>

蝉的幼虫怎么养蝉幼虫的营养

谢君分享

  采用人工养殖蝉的幼虫技术简单,投资极少,见效较快。以下是由学习啦小编整理关于蝉的幼虫怎么养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蝉幼虫的饲养方法

  蝉卵的采集

  在阳光充足的天气里,雌蝉多集中在枝叶葱绿繁茂的杨柳树和苹果树的当年枝条上产卵,又特别喜欢在白柳条上产卵。产卵后的树枝3天至10天便会自行枯萎,仔细观察便会看到有颗粒状的卵粒附着在枯萎的树枝上。用手采下枯萎的枝条即可做种苗孵化出蝉的小若虫。一根卵枝内大约有蝉卵50粒至100粒不等。每平方米可埋殖2枝至3枝卵枝。

  选择场地

  埋殖卵枝的场地应选择在杨柳树林、老苹果园和白柳条丛生的河滩地带。土质要求不沙化、不板结,无蚂蚁、鼹鼠的,疏松湿润壤土地带,还可选择上年出蝉猴较多的地方做埋殖卵枝的场地为宜。

  埋植卵枝

  可在河边或润泽地里采挖白柳条苗,栽在疏松的壤土地里,株距为35厘米,行距为90厘米,亩栽2300株。在白柳条的两行之间,搂沟3厘米深,埋入卵枝覆土3厘米;也可在杨柳树林里、老苹果园里,离主树干2米,开沟3厘米深,埋入卵枝,覆平土踏实即可。

  养殖管理

  蝉卵埋入地下后,雨季要注意排水防涝。旱天要给白柳条、杨柳树或苹果树浇水。在浇水的同时还要追施农家肥,以促使繁茂生长,给蝉的幼虫——幼蝉猴提供足够的营养源,使幼蝉猴生长发育旺盛,增大个体,提高产量。要严防人畜践踏和蚂蚁、鼹鼠等天敌的侵害。

  采收与加工

  埋殖卵枝2年至3年后,蝉猴使开始逐渐生长发育成熟。采收期一般在每年的夏至,如遇透雨,一个个膘肥体壮的蝉猴,便于凌晨的4时至5时开始钻出地面,使在雨过天晴后,蝉猴也会随时钻出地面,便很快寻找柳条或树干往上爬行。2小时至4小时后,便会蜕皮,变成蝉(知了)。根据蝉猴的这一点特性,在每年的夏至过后,如无雨干旱,可人工给养殖场地浇透水,引蝉猴成熟期前,可在离地30厘米的树干上围捆一圈光滑的塑料薄膜,使蝉猴不能继续往树上爬行。

  蝉幼虫的成长过程

  古人没见过蝉的幼虫是如何到达地下的,便认定蝉是由蜣螂或金龟子的幼虫变化而来。“蜣螂化蝉”的传说在古代广为流传,连以严谨著称的《论衡》也说:“蛴螬化为复育,复育转为蝉。”“蛴螬”就是金龟子幼虫。

  蝉的幼虫在地下度过它一生的头两三年,或许更长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它吸食树木根部的液体。然后在某一天破土而出,凭着生存的本能找到一棵树爬上去。它经过几年缓慢的生长,作为一个能量的储存体爬出地面。它用来挖洞的前爪还可以用以攀援。

  当蝉的幼虫的背上出现一条黑色的裂缝时,蜕皮的过程就开始了。蜕皮是由一种激素控制的。它的前腿呈勾状,这样,当成虫从空壳中出来时,它就可以牢牢地挂在树上。必须垂直面对树身,这一点非常重要。这是为了成虫两翅的正常发育,否则翅膀就会发育畸形。蝉将蛹的外壳作为基础,慢慢地自行解脱,就象从一副盔甲中爬出来。整个过程需要一个小时左右。

  蝉幼虫的食用营养

  营养价值

  一听到吃蝉,有些人可能觉得无法想像。不过,蝉是一种营养丰富的昆虫,幼蝉蛋白质含量比牛肉、鸡肉和猪肉的含量都高,另外它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和钙、磷、铁等多种矿物质。蝉的各种有益成分可促进生长发育,提高免疫力,对体虚患者康复有辅助治疗作用。但需要提醒对异种蛋白(鱼、虾等海产品)过敏的市民,最好少吃或不吃蝉,以免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蝉若虫(知了龟)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独特的口感,堪为食用昆虫中的极品,目前已经成为适应各种不同档次场合的著名菜肴,刚出土的若虫含蛋白质高达58.58%-70.2%。含脂肪10.23%,金钾0.3%,全磷0.58%,钙16.5毫克/千克。锌82.2毫克/千克是很难得的高蛋白低脂肪。

  食用疗效

  最普遍的食用方式为“油炸金蝉”、“香酥金蝉”、“椒盐金蝉”等。食用历史悠久,是难得的天然高级绿色食品,另外它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据《中国药材学》记载蝉蜕(蝉皮)富含甲壳素,常用于治疗外感内热等十余种病症,是中国一味常用的中药材,可以说黄金蝉全身都是宝。
看过“蝉幼虫的营养”的人还看了:

1.饲养蝉的方法

2.蝉为什么会叫

3.法布尔《蝉》教案教学设计

4.蝉蜕的功效和作用

5.蝉蜕的作用与功效

6.蝉花功效和作用

    176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