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安全知识_危险化学品安全常识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化工行业发展迅猛,危险化学品种类、产量及使用量逐年增加,化学品容易危害到人的健康需要特别注意安全。以下是由学习啦小编整理关于危险化学品安全知识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危险化学品安全知识
什么是危险化学品
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对人体、设施、环境具有危害的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化学品。
危险化学品的重要性和危险性
危险化学品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在日常生产生活中是很常见的,其危险性主要表现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和腐蚀性上。比如:每家每户使用的液化石油气、天然气,车辆使用的汽、柴油,家庭装修用的油漆、胶粘剂,美发用的发胶等,如使用或存放不当,容易引发火灾、爆炸;农民使用的农药,杀虫剂,家庭使用的老鼠药等化学品具有毒性,容易引发中毒事故;工业使用的烧碱、硫酸、盐酸等化学品具有腐蚀性,能把人体烧伤。
日常使用危险化学品要注意什么
许多危险化学品具有毒性和腐蚀性,因此在使用危险化学品时应尽量避免直接接触,不要用化学溶剂去洗手,更不要误服,特别是接触到腐蚀性化学品要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易燃易爆场所禁止使用明火,如果确实需要动用明火,如进行烧焊等,事先要得到批准,并做好充分的防范措施才能动火;在火灾、爆炸危险的工作场所,不要穿化纤服装或带铁钉的鞋,因为化纤服装会产生静电,鞋钉撞击地面会产生火花。危险化学品的搬运一定要小心,特别是硫酸等腐蚀性物品常用玻璃制品等盛装,搬运时如不慎容易引发意外;因工作需要购入危险化学品,不能搭乘公共汽车、火车、飞机等交通运输工具,也不能在邮件中夹带;对于没有使用完的危险化学品,千万不能随意丢弃,否则可能会发生意外事故:如往下水道倒液化气残液,遇到火星会发生爆炸;鼠药随意乱扔,可能会使其他人误服中毒。此外,还要按规定戴好防护用品,防止工作过程中人体受到伤害。
常用的应急处置措施
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如遇到危险、危害、有毒物质泄漏,切勿恐慌,应镇定自如,采取以下应急措施:
1、立即报警,向110、119、120报警台报警(在易燃易爆场所,禁止使用手机报警。如要使用手机报警,要离开危险爆炸区域,以免引起燃烧爆炸);
2、迅速通知周围人员、周边群众(特别是下风向居住区)撤离危险区域;
3、处于危险区域的人员要立即朝侧风向迅速离开危险区域,再朝上风向安全地带撤离;
4、从危险区域撤离时,要将手帕、衣服弄湿后,捂住口、鼻离开;
5、在危险区域绝不能使用明火和手机,也不能开电灯等电器设备;
6、受泄漏物危害的人员,事后要及时到医院诊治。
危险化学品知识问答
1、危险化学品的管理有哪六个环节?
答:生产、储存、使用、运输、经营、废弃物处置
2、化学品的爆炸有哪两种类型?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答:物理爆炸和化学爆炸。化学爆炸是氧化还原反应。
3、与危险化学品相关的法律有哪些?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爆炸物品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监控化学品管理条例》等。
4、事故的定义和特点是什么?
答:定义:事故是职业(生产活动)过程中发生的意外突发**件的总称,通常会使正常活动中断,造**员伤亡或财产损失。
特点:(1)因果性(物和环境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及管理缺陷);(2)必然性、偶然性和规律性;(3)潜在性、再现性;(4)可预防性、
5、对事故的正确态度是什么?
答:对事故的正确态度是: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常备不懈,居安思危,把工作重点放到预测、预防事故上来。
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有哪些?
答: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透水、放炮、瓦斯爆炸、火药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其他伤害。
7、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分别有哪些?
答:人的不安全行为主要表现为:①以不安全的方式、速度操作,如车辆超速行驶等②使用不安全的工具操作,如在易燃易爆场所使用铁器敲击③在不安全的位置操作,如在起重机臂下或无防护在高处作业等④在不安全的状态下操作,如在机械转动时清扫、修理、检查等⑤进行不安全的配置、混合或接触,如将两种可能发生爆炸反应的化学品混存等⑥不使用或不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如穿工作服没做到“三紧”、操作钻床时带手套等⑦擅自拆除安全装置或设施⑧误操作,如开错开关或阀门等。
物的不安全状态又可分为机具、材料和环境两个方面。其主要表现如下。
(1)机具、材料方面:①机具本身存在缺陷,如强度不够、车辆刹车不灵、“带病”运转等;②机械设备无必要的防护装置、设施,或者虽然有但不符合安全要求;③工件、材料、物品放置不当及物流方面的缺陷,如车间内外原材料运输线路混乱等;④作业方法导致的物的不安全状态,如垂直、交叉作业等⑤无必要的防护器具及个人防护用品,或者虽然有但不符合合要求;⑥使用、生产具有燃爆性、毒性、放射性及腐蚀性的材料、物料,且无防护。(2)环境方面:①室外不良气候,如高温、低温、风、雨、雪等造成的不安全状态②作业场所存在的各种职业危害因素及时间、空间方面的不安全状态,如照明不良、温、湿度不当、作业空间狭窄杂乱等。
8、四不放过原则指的是什么?
答:“四不放过”原则:事故原因查不清楚不放过;责任得不到追究不放过;职工受不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得不到落实不放过。
9、危化品事故的危害有哪些?
答:①引发火灾爆炸事故②引发急性中毒和窒息事故,并可能导致职业病导致中毒或职业病的化学物品:如铅、苯、汞、海绵、硫化氢等生产性毒物中毒,甚至致癌等③造成环境污染。如果危险化学品流失,可能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进而影响人的健康。
10、预防事故和职业病的对策——3E原则:
答:工程技术(Engineering)、教育(Education)、强制(Enforcement)
危险化学品安全小知识
一、民用液化石油气钢瓶为什么不能卧放?
因为当钢瓶立放时,瓶内的下部是液体,上部是气体,当打开角阀时,冲出的是气体,随气体的逸出,下部液体又逐渐汽化,使瓶内上部气体始终保持一定的压力。如果钢瓶卧放,则靠近瓶口处多是液体,当打开角阀时,冲出的液体迅速汽化,体积大约扩大250倍,这样多的气体,大大超过灶具的负荷,一种可能是,窜起很大很高的火焰,引着附近可燃物,另一种可能是,气体来不及安全燃烧,就有发生爆炸的危险。源自:《北京市消防局》
二、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储运原则是什么?
1、爆炸性物品;必须专库储存、专人保管、专车运输,不能同起爆药品、器材混储混运。搬运过程严格遵守有关规定,严禁摔、滚、翻、撞和摩擦。避免存放在高温场所。
2、氧化剂:除惰性不燃气体外,不得同性质相抵触的物品混存混运。避免摩擦、日晒、雨淋、漏撒。
3、压缩气体和液态气体,不能混储混运,即使都是瓶装的气体或物质也不能混储混运。易燃气体除惰性气体外,助燃气体除不燃气体无机毒品外,均不得与其他物品混储混运。要轻装轻卸,避免撞击、抛掷、烘烤等。
4、自燃物品:单独储存,与酸类、氧化剂等隔离,远离火源及热源,防止撞击、翻滚、倾倒、包装损坏。如黄磷应浸没于水中,三异丁基铝应防止受潮。
5、遇水燃烧的物品:包装严密,存放地点干燥,严防雨雪,远离散发酸雾的物品,不与其他类别的危险品混储混运。如金属钠应浸没在矿物油中保存。
6、易燃液体,:单独储运,远离火源、热源、氧化剂、氧化性酸类,防止静电危害,邻近的电气设备要整体防爆。
7、易燃固体:包装完好。轻装轻卸,防止火花、烘烤。
8、毒害品:包装严密完好,单储单运,远离火源、热源、氧化剂、酸类、食品,存放地点应通风良好。
9、腐蚀物品:容器具有耐腐蚀要求,严密不漏。氧化性酸远离有机易燃品。酸类腐蚀品应与氰化物、遇水燃烧品、氧化剂隔离,不宜与碱类腐蚀剂混储混运。
10、放射性物品:包装严密,内衬防振材料,装在屏蔽材料制成的容器内,严防放射线渗漏污染。仓库须有吸收射线的屏蔽层,按卫生部门的要求建造。
三、易燃易爆化学品堆放要符合哪些要求?
1、货物堆码不得超高、超宽、要做到稳固、整齐,便于清点检查。
2、堆垛要做到“五留距”,既留墙距、柱距、顶距、垛距,确保货物的安全。
3、货物堆垛底下应衬垫。爆炸物品一级易燃液体、一级氧化剂等,不得使用水泥制品、石块以及摩擦碰击容易产生火花的材料衬垫。
4、允许露天堆放的货物堆场,要根据不同的包装和物品需要,除堆码底下有衬垫外,还要有遮盖布。不宜采用芦席、油毡等苫盖。
四、厂内运装易燃、易爆、剧毒等危险品货物应遵守哪些规定?
《工业企业厂内运输安全规程》第3、3、10款要求:装载易燃、易爆、剧毒等危险货物时,应遵守下列规定:
1、必须经厂交通安全管理部门和保卫部门批准,按指定的路线和时间行驶。
2、必须由具有5万公里和3年以上驾驶经理的驾驶员驾驶,并选派熟悉危险品性质和有安全防护知识的人担任押运员。
3、必须用货运汽车运输,禁止用汽车挂车及其他机动车运输。
4、车上应根据危险货物的性质佩带响应的防护、消防器材,车厢两端上方须插有危险标志。
5、应在货车排气管消音器外装设火星罩,易燃易爆货物专用车的排气管应装在车厢前一侧,向前排气。
6、车厢周围严禁烟火。
7、装载液态或气态易燃易爆物品的罐车,必须挂接地静电导链;装载液化气体的车辆,应有防晒措施。
8、装载氯化钠、氯化钾和用铁桶装的一级易燃液体时,不得使用铁底板车辆。
9、装载剧毒物品的车辆,用后应进行清洗、消毒。
10、 不得与其他货物混装;易燃易爆物品的装载量不得超过货物载重量的2/3,堆放高度不得高于车厢栏板。
11、 两台以上车辆跟踪运输时,两车最小间距为50M,行驶中不得紧急制动,严禁超车。
12、 中途停车应选择安全地点,停车或未卸完货物前,驾驶员和押运员不得离车。
看过“危险化学品安全知识“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