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
危险的化学品一旦泄露,会给我们带来不堪设想的后果,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制定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呢?一起和学习啦小编看看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吧。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篇一
为了进一步增强应对和防范我公司危险化学品事故风险和事故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灾难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公司本着“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方针。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切实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各项目部在施工阶段因化学品容易产生泄漏、火焰辐射热、爆炸。所以项目部要指定区域对化学危险品进行存放,并有标识注明。 提供相关的预案、应急救援队伍、装备、物资等。根据危险化学品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将危险化学品事故分为:火灾事故、爆炸事故、易燃、易爆或有毒物质泄漏事故。一但发生事故发生后,启动应急预案;
一、 事故现场具体处理措施
1、隔离事故现场,建立警戒区。并在通往事故现场的主要干道上协助交警实行交通管制。
2、立即进行人员疏散把可能受到威胁的人员从危险区域转移到安全区域。应选择安全的撤离路线,一般是从上风侧离开,,必须有组织、有秩序地组织工人撤离危险区域。避免横穿危险区域。进入安全区域后,应尽快去除受污染的衣物,防止继发性伤害。
3、现场控制针对不同事故,开展现场控制工作。应急人员应根据事故特点和事故引发物质的不同,采取不同的防护措施。
4、各项目部应急救援人员根据危险化学品事故的特点及其引发物质的不同以及应急人员的职责,采取不同的防护措施:应急救援指挥人员、医务人员一般配备过滤式防毒面罩(包括人员、设备、设施和场所等)。如无防毒面罩应组织工人就地取材(如毛巾、湿布、口罩等),采用简易有效的防护措施保护自己。
5、交通车辆:除公司和项目部运输车辆外,还可组织社会车辆参与救援体系。
二、事故发生后的报告程序
1、发生事故后项目部项目经理、安全员应当日向公司安全生产办公或公司领导室作书面报告,并对伤员及时救治。并写出事故经过和调查处理意见。
三、应急小组成员名单:
贵州建工集团第八建筑工程公司
二、事故调查处理程序
1、公司安全生产办公室接到项目重大事故报告后,立即组织有关人员到现场指挥排除险情,保护好事故现场并进行相关取证工作。
2、轻、重伤事故,公司安全生产办公室接到报告后赶赴施工现场协助项目对伤员进行救治。
3、公司对重大伤亡事故,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及政府有关部门进行报告。
4、在上级主管部门及当地政府有关部门组成的事故调查组的指导下,公司安全生产办公室协助开展对事故的调查、取证工作。
5、公司安全生产办公室和工会、人力资源部、政工部协助项目部对事故死亡人员进行善后、安抚处理。调查、取证工作完成,公司安全生产办公室协助调查组编写事故调查报告。
6、按事故调查组规定时间,召开事故分析会,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对责任人按责任大小进行经济的、行政的处分,触及刑律的要追究刑事责任。
5、 群众的安全防护根据不同危险化学品事故特点,组织和指导群众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疏散程序(包括疏散组织、指挥机构、疏散范围、疏散方式、疏散路线、
疏散人员的照顾等)。 4.9 事故分析、检测与后果评估当地和支援的环境监测及化学品检测机构负责对水源、空气、土壤等样品就地实行分析处理,及时检测出毒物的种类和浓度,并计算出扩散范围等应急救援所需的各种数据,以确定污染区域范围,并对事故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事故发生地化学品登记办公室、区域化学事故应急救援抢救中心和安全监管总局建立联系,共享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相关信息,主要包括现场数据监测、应急救援资源分布信息、气象信息、化学品物质安全数据库、重大危险源数据库等。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相关信息可通过传真、电话等传输通道进行信息传输和处理。
5.0指挥和协调危险化学品事故现场救援指挥坚持属地为主的原则。事故发生后,发生事故的企业应当立即启动企业预案,组织救援,按照分级响应的原则由当地政府成立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按照相关处置预案,统一协调指挥事故救援。本预案启动后,安全监管总局协调指挥的主要内容是:
(1)根据现场救援工作需要和全国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力量的布局,协调调动有关的队伍、装备、物资,保障事故救援需要;
(2)组织有关专家指导现场救援工作,协助当地人民政府提出救援方案,制定防止事故引发次生灾害的方案,责成有关方面实施;
(3)针对事故引发或可能引发的次生灾害,适时通知有关方面启动相关应急预案;
(4)协调事故发生地相邻地区配合、支援救援工作;
(5)必要时,商请部队和武警参加应急救援。
5.1 通信与信息保障有关人员和有关单位的联系方式保证能够随时取得联系,有关单位的调度值班电话保证24 小时有人值守。
通过有线电话、移动电话、卫星、微波等通信手段,保证各有关方面的通讯联系畅通。安全监管总局开发和建立全国重大危险源和救援力量信息数据库,并负责管理和维护。省级应急救援机构和各专业应急救援指挥机构负责本地区、本部门相关信息收集、分析、处理,并向安全监管总局报送重要信息。
5.2 应急支援与装备保障
(1)救援装备保障。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按照有关规定配备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装备,有关企业和当地政府根据本企业、本地危险化学品事故救援的需要和特点,建立特种专业队伍,储备有关特种装备(泡沫车、药剂车、联用车、气防车、化学抢险救灾专用设备等)。依托现有资源,合理布局并补充完善应急救援力量;统一清理、登记可供应急响应单位使用的应急装备类型、数量、性能和存放位置,建立完善相应的保障措施。
(2)应急队伍保障。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队伍以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为基础,以相关大中型企业的应急救援队伍为重点,按照有关规定配备人员、装备,开展培训、演习。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依法进行监督检查,促使其保持战斗力,常备不懈。
公安、武警消防部队是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的重要支援力量。
其他兼职消防力量及社区群众性应急队伍是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的重要补充
(3)交通运输保障。安全监管总局建立全国主要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的交通地理信息系统。在应急响应时,利用现有的交通资源,协调铁道、民航、军队等系统提供交通支持,协调沿途有关地方人民政府提供交通警戒支持,以保证及时调运危险化学品事故灾难应急救援有关人员、装备、物资。
事故发生地省级人民政府组织对事故现场进行交通管制,开设应急救援特别通道,最大限度地赢得救援时间。
地方人民政府组织和调集足够的交通运输工具,保证现场应急救援工作需要。
(4)医疗卫生保障。由事故发生地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应急处置工作中的医疗卫生保障,组织协调各级医疗救护队伍实施医疗救治,并根据危险化学品事故造成人员伤亡的特点,组织落实专用药品和器材。医疗救护队伍接到指令后要迅速进入事故现场实施医疗急救,各级医院负责后续治疗。
必要时,安全监管总局通过国务院安委会协调医疗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医疗救治力量支援。
(5)治安保障。由事故发生地省级人民政府组织事故现场治安警戒和治安管理,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场所、重点人群、重要物资设备的防范保护,维持现场秩序,及时疏散群众。发动和组织群众,开展群防联防,协助做好治安工作。
(6)物资保障。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按照有关规定储备应急救援物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以及有关企业根据本地、本企业安全生产实际情况储备一定数量的常备应急救援物资;应急响应时所需物资的调用、采购、储备、管理,遵循“服从调动、服务大局”的原则,保证应急救援的需求。
国家储备物资相关经费由国家财政解决;地方常备物资经费由地方财政解决;企业常备物资经费由企业自筹资金解决,列入生产成本。
必要时,地方人民政府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及时动员和征用社会物资。跨省(区、市)、跨部门的物资调用,由安全监管总局报请国务院安委会协调。
5.3 技术储备与保障安全监管总局和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技术人才资源和技术设备设施资源,提供在应急状态下的技术支持。
应急响应状态下,当地气象部门要为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应急救援决策和响应行动提供所需要的气象资料和气象技术支持。
根据重大危险源的普查情况,利用重大危险源、重大事故隐患分布和基本情况台帐,建立重大危险源和化学品基础数据库,为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提供基本信息。根据危险化学品登记的有关内容,利用已建立的危险化学品数据库,逐步建立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信息系统,为应急救援工作提供保障。
依托有关科研单位开展化学应急救援技术、装备等专项研究,加强化学应急救援技术储备,为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提供技术支持。
4、事故原因分析: (3)所需的泄漏应急救援处置技术和专家;
(4)确定泄漏源的周围环境(环境功能区、人口密度等);
(5)确定是否已有泄漏物质进入大气、附近水源、下水道等场所;
(6)明确周围区域存在的重大危险源分布情况;
(7)确定泄漏时间或预计持续时间;
(8)实际或估算的泄漏量;
4、火灾事故处置方案
⑤派有关人员和专家赶赴事故现场指导救援;
⑥,组织专家咨询。
(2)确定引起火灾的物质类别(压缩气体、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物品、自燃物品等);
(3)所需的火灾应急救援处置技术和专家;
(4)明确火灾发生区域的周围环境;
(5)明确周围区域存在的重大危险源分布情况;
(6)确定火灾扑救的基本方法;
(7)确定火灾可能导致的后果(含火灾与爆炸伴随发生的可能性);
(8)确定火灾可能导致的后果对周围区域的可能影响规模和程度;
(9)火灾可能导致后果的主要控制措施(控制火灾蔓延、人员疏散、医疗救护等);
(10)可能需要调动的应急救援力量(公安消防队伍、企业消防队伍等)。
4.6.3 爆炸事故处置方案要点
(1)确定爆炸地点;
(2)确定爆炸类型(物理爆炸、化学爆炸);
(3)确定引起爆炸的物质类别(气体、液体、固体);
(4)所需的爆炸应急救援处置技术和专家;
(5)明确爆炸地点的周围环境;
(6)明确周围区域存在的重大危险源分布情况;
(7)确定爆炸可能导致的后果(如火灾、二次爆炸等);
(8)确定爆炸可能导致后果的主要控制措施(再次爆炸控制手段、工程抢险、人员疏散、医疗救护等);
(9)可能需要调动的应急救援力量(公安消防队伍、企业消防队伍等)。
4.6.4 易燃、易爆或有毒物质泄漏事故处置方案要点
(1)确定泄漏源的位置;
(2)
(9)气象信息;
(10)泄漏扩散趋势预测;
(11)明确泄漏可能导致的后果(泄漏是否可能引起火灾、爆炸、中毒等后果);
(12)明确泄漏危及周围环境的可能性;
(13)确定泄漏可能导致后果的主要控制措施(堵漏、工程抢险、人员疏散、医疗救护等);
(14)可能需要调动的应急救援力量(消防特勤部队、企业救援队伍、防化兵部队等)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篇二
为了加强对危险化学品事故的有效控制,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危害程度,保障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保护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国务院《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局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预案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发生因爆炸品、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毒害品和腐蚀品等引起的化学品事故或险情。
二、应急救援工作原则
事故应急救援应在预防为主的前提下,遵循学校统一领导、部门分工负责,分级管理、单位自救和社会救援相结合的原则。组织配备专业或兼职抢险、救援队伍及救护设备设施,承担本单位危险源发生事故时的抢救、救援和处理处置工作,并及时报告事故情况。
三、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及职责
(一)事故应急领导指挥小组
组长:王明(13943102261)
组员:赵中志、李忠武、李殿波、于明成、胡春风、张广平、李娜、唐士锋
职责:负责统一部署、协调、组织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实施;决定预案的启动和终止;指挥参与应急救援的专业队伍开展工作。
(二)抢救组
组长:赵中志(13404767000)
组员:孙昭君、曹铁东、张庆学、韩如忠、刘永国
职责:负责组织抢险物资和工具、器具和救治药品的供应,组织车辆运送抢险物资和人员。
(三)医疗组
组长:李忠武(13596430239)
组员:李清莲、李娜、唐士锋
职责:负责现场对伤员进行伤情判别,依据不同伤情施行紧急抢救,现场处置和安排转运伤员。
四、应急救援程序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一般包括报警与接警、应急救援队伍的出动、实施应急救援、事态监测与评估、后期处置等几个方面。
(一)事故报告与报警
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或可能发展成为重特大危险化学品事故时,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向局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火灾事故同时向119报警,报告或报警的内容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企业名称、危险化学品的种类、数量、事故类型(火灾、爆炸、有毒物质的大量泄露等)、周边情况、需要支援的人员、设备、器材、交通路线、联络电话、联络人姓名等。
(二)启动应急救援预案
1、领导小组办公室接到危险化学品事故或险情报告后,应迅速向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汇报,由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决定启动本《预案》,指定应急救援现场总指挥,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办公室和有关成员单位相关负责人应迅速赶赴事故现场,在事故现场设立现场指挥部,总指挥由领导小组指定人员担任。指挥部负责发布和解除应急救援命令;确定应急救援的实施方案、警戒区域;组织指挥应急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汇报和通报事故有关情况。
2、现场指挥部设立后,要立即了解现场情况及事故的性质,按危险化学品事故类型确定事故应急救援具体实施方案,布置各专业救援队伍任务。
3、各专业救援队伍到达现场后,服从现场指挥人员的指挥,采取必要的个人防护,按各自的分工开展处置和救援工作。
(三)危险化学品事故现场处置基本程序
1、防护
根据事故现场所涉及危险化学品的特性及划定的危险区域,确定相应的防护等级。全部进入防护区的相关人员必须按相应防护标准采取相关防护措施。
2、询情
(1)遇险人员情况;
(2)容器储量、泄漏量、泄漏时间、部位、形式、扩散范围;
(3)学生、周边居民、地形、电源、火源等情况;
(4)消防设施、工艺措施、到场人员处置意见。
3、侦检
(1)搜寻遇险人员;
(2)使用检测仪器测定泄漏物质、浓度、扩散范围;
(3)测定风向、风速等气象数据;
(4)确认设施、建(构)筑物险情及可能引发爆炸燃烧的各种危险源;
(5)确认消防设施运行情况;
(6)确定攻防路线、阵地;
(7)现场及周边污染情况。
4、警戒
(1)根据询情、侦检情况确定警戒区域;
(2)将警戒区域划分为重危区、中危区、轻危区和安全区,并设立警戒标志,在安全区视情设立隔离带;
(3)合理设置出入口,严格控制各区域进出人员、车辆、物资,并进行安全检查、逐一登记。
5、救生
(1)组成救生小组,携带救生器材迅速进入危险区域;
(2)采取正确的救助方式,将所有遇险人员移至安全区域;
(3)对救出人员进行登记、标识和现场急救;
(4)将伤情较重者送交医疗急救部门救治。
6、控险
(1)启用单位喷淋、泡沫等固定、半固定灭火设施;
(2)选定水源,铺设水带,设置阵地,有序展开;
(3)设置水幕或屏封水幕墙,稀释、降解泄漏物浓度,或设置蒸汽幕;
(4)采用雾状射流形成水幕墙,防止泄漏物向重要目标或危险源扩散;
(5)根据现场泄漏情况,研究制定堵漏方案,并严格按照堵漏方案实施;
(6)若易燃气体泄漏,所有堵漏行动必须采取防爆措施,确保安全;
(7)关闭前置阀门,切断泄漏源;
(8)根据泄漏对象,对不溶于水的液化气体,可向罐内适量注水,抬高液位,形成水垫层,缓解险情,配合堵漏;
(9)转移较危险的瓶(罐)。
7、救护
(1)现场救护
将染毒者迅速撤离现场,转移到上风或侧上风方向空气无污染地区;
有条件时应立即进行呼吸道及全身防护,防止继续吸入染毒; 对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挤压,采取心肺复苏措施,并给予氧气;
立即脱去被染污者的服装;皮肤污染者,用流动清水或肥皂水彻底冲洗;眼睛污染者,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
(2)使用特效药物治疗;
(3)对症治疗;
(4)严重者送医院观察治疗。
8、洗消
(1)在危险区与安全区交界处设立洗消站;
(2)洗消的对象
轻度中毒的人员;
重度中毒人员在送医院治疗之前;
现场医务人员;
消防和其它抢险人员以及群众互救人员;
抢救及染毒面具。
(3)使用相应的洗消药剂;
(4)洗消污水的排放必须经过环保部门的检测,以防造成次生灾害。
9、清理
(1)少量残液,用干砂土、水泥粉、煤灰、干粉等吸附,收集后作技术处理或视情倒至空旷地方掩埋;在污染地面上洒上中和或洗涤剂浸洗,然后用大量直流水清扫现场,特别是低洼、沟渠等处,确保不留残液;
(2)现场环境检测合格后,清点人员、车辆及器材;
(3)撤除警戒,做好移交,安全撤离。
应急救援结束后,由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对救援情况进行评做,对险情或事故的损失情况进行统计,将评估结果报应急救援指挥部,妥善做好善后工作。
五、附则
(一)任何部门和教师都有参加危险化学品事故抢险救灾的义务。原则上不组织学生参与抢险。
(二)对不及时按本预案报告危险化学品事故险情、事故。不及时服从指挥、调度或临阵逃脱的部门和个人,依法追究主要负责人和有关责任人的责任。对在事故救援中有突出贡献的部门和个人,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篇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要求,为保证我公司安全生产、全公司职工和周边环境的安全。迅速、有效地控制危险化学品事故,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与环境损害。本着 “自救为主,外援为辅,统一指挥,当机立断”的原则,特制定本公司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
一、本单位及周围地区概况
1.本单位概况
1)
2)面积:公司区占地面积30亩,建筑面积6100平方米,于1999年6月投入试生产,2000年3月正式生产
3)职工情况:本公司现有职工51人,夜间工作及值班人员共2人,建有兼职义务消防队及兼职急救人员。
4)主要产品:碳酸钙,无毒无害。部分化验试制有毒,但用量极少。
2.周围地区概况:
二、重点部位和危险源的确定
根据本公司生产、使用、贮存化学品、气瓶的品种、数量、危险性等综合情况,把贮存有毒试剂的化验室定为本公司化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
重点部位和危险源。
1、氰化钾
本公司氰化钾存放在公司区化验室的保险箱中,平时由化验室负责管理,日常由化验室使用,允许最大贮存量为 2公斤。年耗用量125克。 氰化钾有抑制呼吸酶,造成细胞内窒息。吸入、口服或经皮吸收均可引起急性中毒。口服50~100mg即可引起猝死。非骤死者临床分为4期:前驱期有粘膜刺激、 呼吸加深加快、乏力、头痛;口服有舌尖、口腔发麻等。呼吸困难期有呼吸困难、血压升高、皮肤粘膜呈鲜红色等。惊厥期出现抽搐、昏迷、呼吸衰竭。麻痹期全身肌肉松弛,呼吸心跳停止而死亡。长期接触小量氰化物出现神经衰弱综合征、眼及上呼吸道刺激。可引起皮疹、皮肤溃疡。
2、氧气
本厂使用的氧气为瓶装工业用气,存放在机修组,由机修组负责管理和使用,最大贮存量为1瓶,年耗用量12瓶。
氧气能助燃,与可燃气体(氢气、乙炔、甲烷等)混和达到一定比例容易发生爆炸,高温或撞击可能会发生爆炸。
3、乙炔
本公司使用的乙炔气为瓶装用气,存放在化验室外部和机修剪,由机修组和化验室负责管理和使用,最大贮存量为2瓶,年耗用量10瓶。 乙炔气与空气混和到一定比例会发生爆炸,高温或撞击可能会发生爆炸。
三、应急救援机构的组成、职责和分工
1、机构设置
由公司部、公司办、生产技术科等部门的人员组成本公司突发事件救援领导小组,公司总经理为组长,公司副总经理为副组长,组员由相关科室负责人担任。一旦发生意外事件,由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统一指挥,实施应急救援。
2、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职责
⑴、制定、修改化学、火灾等突发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⑵、组建本公司应急救援队伍,组织实施应急救援训练和演习,并检查、督促。
⑶、发布和解除应急救援信号,组织应急救援队和全公司的应急救援行动,必要时请有关单位支援。
⑷、按规定向上级有关部门如实报告,必要时向友邻单位通报情况。 ⑸、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和公安、消防部门,组织调查事故发生的原因,总结应急救援的经验教训,提出防止事故的措施,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加强宣传、教育与培训。
3、应急救援现场指挥网络系统和分工
总指挥:协调全公司的应急救援工作,按规定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并保持联系。
副总指挥:事故发生后,负责报警并向有关方面通报情况,指挥事故现场抢险抢修、医疗救护、物资供应运输等工作。
成员(办公室主任、安全主管):协助正、副组长做好事故报警、报告、
通报情况和事故处置工作;负责事故现场的灭火、治安、警戒疏散和保证通讯联络设施的有效畅通;负责联络事故现场受伤、中毒人员的救援工作;负责对有关后勤必须品的组织和供应。
成员(生产技术经理、设备科科长、质监部经理):事故发生后,及时对生产进行调度指挥;负责摸清有关化学及火灾事故的具体情况,提出相应的措施、方案,为事故现场救援提供第一手资料;负责事故现场抢修指挥。
成员(人力资源部经理):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组织各支应急救援队伍到达现场,听从现场指挥,投入应急救援。
四、应急救援队伍的组成和分工
1、通讯、运输队: 4人组成,由公司办公室主任和人力资源部经理分别负责,担负各队之间和对外的联络,同时担负现场治安、交通指挥、警戒疏散等事项。
2、义务消防队: 5人组成由公司安全主管、生产技术科科长分别负责,摸清有关化学及火灾事故的具体情况,提出相应的措施、方案,负责事故现场灭火抢救工作,指导事故现场人员的疏散。
3、抢险、抢修队:5人组成,由设备主管、质监部经理共同负责,担负事故现场受损设备、设施的抢险抢修,负责事故现场受伤、中毒人员的撤离。
五、事故处置方法和程序
1、一旦公司重点部位、危险源发生应急情况,最早发现事故者必须立即向公司办报告,每日的16:30至次日8:30和节假日向当班值班长报告,并积极、妥善处置。
2、公司办或值班长在接到报告后,立即向公司应急救援指挥系统总指挥报告,由总指挥带领系统成员赴现场了解情况,并决定是否启动公司应急救援程序。
3、应急救援程序一旦启动,应立即报警,公司应急救援系统的成员按各自职责进入工作状态,投入抢险。
4、事故发生的部门在报告的同时,应立即组织力量,根据不同性质的事故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抢险,尽可能地减少事故的损失。
5、当日在公司的通讯、运输队队员,必须迅速赶到事故现场,听从总指挥的统一指挥,派人到路口迎接救援车辆,迅速布置警戒线,防止闲杂人员进入事故现场,影响抢险救援工作。
6、义务消防队在接到现场总指挥的指令后,应迅速赶往事故现场,按预定的处理方案对不同的事故果断采取相应的措施。
7、抢险、抢修队在接到现场总指挥的指令后,应迅速赶往事故现场,尽快采取措施,将危险品(氧气瓶、乙炔瓶、氰化钾等)迅速运离事故现场,同时应尽力将受伤、中毒人员撤出事故现场,并积极抢救重要资料、贵重物品,控制事故的发展,减少损失。
8、尽可能保护好现场,为事后调查工作提供方便。
9、事故得到控制后,按有关规定立即成立由公司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成员和事故发生部门相关人员组成的事故调查小组,调查事故的原因、落实
防范措施;同时成立由生产技术科、机电组组成的抢修小组,研究抢修方案,并立即组织抢修,竟快恢复生产。
六、信号规定
公司应急救援信号是长时间汽车鸣号。
七、有关规定和要求
为能在事故发生后迅速、准确、有条不紊地采取应急救援措施,尽可能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平时必须做好应急救援的准备工作,落实岗位责任制和各项制度,具体措施如下:
1、成立公司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本着专业对口,便于领导和开展救援的原则,组成应急救援指挥网络系统和应急救援队伍并确定分工,人员变化及时调整,确保组织落实。
2、按照各队的分工,做好各种防护器材和救护器材的准备,如:通讯、报警、消防、抢修、交通等设施的筹备和测试,上述各种设施、器材应指定专人保管,并定期检查、保养,使其处于良好状态,各重点部位的应急救援器材柜,也应由专人保管以备急用。
3、定期组织救援训练和演习,各队按分工分别进行1-2次的全公司综合性应急救援演习,提高指挥水平和救援技能。
4、对全公司职工进行经常性安全、应急救援的常识教育。
5、建立健全各项制度:
⑴、培训制度:对各类应急救援人员提供训练,确保本公司各项安全、
应急救援制度的有效运行。
⑵、值班制度:建立昼夜值班及夜间巡查制度,遇有紧急情况及时作出相应处理,并与有关人员联络。
⑶、检查制度:根据生产、设备的具体情况,定期进行检查并及时作出相应调整。
猜你感兴趣:
1.应急预案管理制度
2.安全生产应急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