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心理方面的文章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关系到大学生个人的成长,而且对整个社会的发展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大学生排解心理障碍,培养健康心理素质,成为高等教育必须承担的时代使命。下面就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关于大学生心理方面的文章,希望大家喜欢。
关于大学生心理方面的文章一: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
人一生中,每进入一个新的环境,都会遭遇一系列新的问题,都会遇到一些成长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的新矛盾。人类成长智慧启示我们:成长中的矛盾,正是推动我们进行新的学习、获得新的适应能力的力量。本篇将择要介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般问题。希望这些知识能够帮助我们建立正确的健康观、人生观,能掌握正确理解社会、文化与自我的方法,学会有效筹划自已的大学生活,尽快适应环境,接受新的挑战,以清醒的认识、积极的心态、顽强的意志走上成才之路。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整体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人们在追求身体健康的同时,也关注着心理健康,作为天子骄子的大学生也不例外。现今的大学生具有开阔的视野,活跃的思维,追求个性化的生活方式,充滿着色彩浪漫的情感,但同时也面临着新的心理问题和冲突。
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财富。对作为天子娇子的大学生来说,心理健康更是学业成就、事业成功、生活快乐的基础。
心理健康是由心理卫生的概念延伸过来的。心理健康通常是指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心理卫生则是指一切维护心理健康的活动及研究心理健康的学问。
心理健康是指具有正常的智力、积极的情绪、适度的情感、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格品质、坚强的意志和成熟的心理行为等。心理键康与一个人的成就、贡献、成才关系重大。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成才的基础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心理健康水平的评定,一般参照四个标准:
经验标准,即当事人按照自已的主观感受来判断自已的健康,研究者凭自已的经验对当事人
心理健康进行判定;
社会适应标准,以社会大多数人的常态为参照标准,观察当事人是否适应常态而进行心理是
健康的判断;
统计学标准,依据对大量正常心理特征的测量取得一个常模,把当事人的心理与常模进行比较;
自身行为标准,每个人以往生活中形成稳定的行为模式,即正常标准。
二、大学生的心理过程
人的心理活动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心理过程有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倾向。在人的一生中,心理过程随着年龄的发展而展示出不同的特点。大学生作为特定年龄段、生活在特定环境中的社会群体,心理过程具有特殊性,主要表现在记忆、思维、想象等方面。如何根据这些特性来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摆在高等院校教师面前的重要任务。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和民族的希望,他们的健康成长事关国家富强、社会发展、人类文明。
三、大学生中常见的不良认知
大学生对自我的不良认知主要表现为自卑。典型想法有以下几种:
(1)我这么矮,别人肯定瞧不起我;
(2)我长得不漂亮,肯定没有人喜欢我;
(3)别人有几项比我强,我就只有认输了;
(4)我什么爱好也没有,也没长处,真是没用;
(5)我来自农村,家庭条件不好;
(6)我表达能力不好,别人都不怎么和我说话,我人际交往不行;
自卑有两种表现:一是与他人比较,觉得在知识、能力、体貌等方面,自已都不如别人;二是面对要做的事或试图达到的止标,怀疑自己的能力。自卑者的认知特点是:低估自已,只看到别人的优点,吸看到完成任务的困难,而忽视有利条件。把自已的成功归因于机遇,把失败归因于无能。在外表和家庭条件方面夸大他人的优势,贬低自已。这样的人生往往既自卑又自尊、敏感多疑、情绪压抑、心境烦乱、胆小怕事、优柔寡断。
大学生一方面要客观、全面地认识自我,既要看到自忆的优点长处,也要看到自己的缺点短处;既要看到别人的优点长处,也要看到别人的缺点短处。另一方面要悦纳自已,优点长处、缺点短处都要接受,一个人的长相、出生是无法选择的,只有悦纳自已,才是最实际明智的态度。
成功与失败不能简单归因。主观努力、个人能力强、机遇好、有外界力量相助、任务容易是获得成功的有利条件;而机遇不好、任务难度大、主观不努力、能力欠缺是造成失败的因素。要分析成功和失败的原因,扩大“视野”,既要看到自身因素,又要看到处部因素;既要看到客观条件,又要分析主观努力程度,从而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和相应的调整。
四、大学生的情绪心理
大学生的心理也需要释放,他们在学业、情感、经济等方面受者困扰,压力也可能失衡,例如马家爵就是典型例子,我们应正确释放自己的压力。
控制自己的情绪也是解决压力的正确途径,我们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不免要发生不愉快的事情,我们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遇到不愉快的事情要想开些,不要钻牛角尖,为了一些不值得的事情,生闷气,抽闷烟,甚至喝闷酒,这都是不应该的。
现在的大学已经不是某些人想象的那样了,太平凡了,但是同时,由于现在的大学里,已经形成了一个不好的环境,我们要适应他们,就要自己要有一种积极的心态去面对他,这是一个过程。总之,有一个好的心态去面对,要学会,自己乐,同时要做一粒快乐的分子,去调动你周围的积极因素,使你总可以在一种积极的环境中,去最大限度的发挥你自已的潜力。
五、如何正确地认识自我
我们时常在各种报刊杂志上看到目前大学生中存在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大学生中有心理障碍甚至精神病的人数还在不断增加。
大学生是从为数众多的中学生中选拔出来的佼佼者,在心理上有很强的优越感和自豪感。但是与此同时,大学生则承受着更大的压力和挑战。大学生往往自视甚高,很容易受挫折,并随之发生一系列心理卫生问题。从外部环境看,当前不断变化的思想观念、社会生活环境等都对大学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大学生必须快速适应紧张的社会生活节奏;就业竞争的加剧所带来职业选择的提前以及与之相关的高强度的心智付出等也使大学生的心理压力进一步加大。从大学生自身看,大学正是人生成长与发展的重要时期,大学生的生理、心理与社会化的协调发展中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矛盾冲突,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往往会发生矛盾。面对这些问题,如果大学生不能很好地适应环境解决问题,就会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障碍甚至精神疾病。
因此,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良好的人格品质首先应该正确认识自我,培养悦纳自我的态度,扬长避短,不断完善自己。其次应该提高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对挫折有正确的认识,在挫折面前不惊慌失措,采取理智的应付方法,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挫折承受能力的高低与个人的思想境界、对挫折的主观判断、挫折体验等有关。提高挫折承受能力应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境界,树立科学的人生观,积极参加各类实践活动,丰富人生经验。
关于大学生心理方面的文章二:大学生健康成长之心理健康
转眼间步入大学已经有大半年了。大半年?如噩梦般猛然惊醒,从去年的九月到今年的五月,成为大学生居然已经有九个多月了。光阴飞逝,在高中时候的欢乐时光还历历在目时,大学时光却也在不知不觉间过去了近四分之一了。神经也随之安宁了下来,泡一杯绿茶静坐阳台写下此篇总结大学以来成长的心理历程。
论到大学的心理,还需要把高中毕业以及毕业以后的两个多月时间的心理拉出来简单唠唠。首先结合自己的心理情况看来,高中尤其是高三,我们的心理犹如鸟笼中的小鸟,除了吃就是睡,偶尔天气不错或者心情不错叫两嗓子,之后依旧是沉沦在日复一日的无思想状态;然后呢随着高考的结束,就好比鸟笼的门被打开,我们扑通着一对小翅膀,对外面的大好河山无限喜爱,可是呢真到了踏出鸟笼的那一刻开始,便不知道下一个方向该飞往哪去?山高、海阔、碧空、大地任我选择任我翱翔,可是该去哪方向又在哪呢?于是我们进入了像个孩子一样想一出是一出的混思想状态;最后就是大学以来的这段时光,也正式拉开了以下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帷幕。
在大学至今的这段路上,我结合自己的亲身感悟把心理健康的成长总结成了三个问题:“我是谁”“今天要干什么”“为了什么”,只有在自己心中时刻对这三个问题有一个清晰的答案,我想大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就不会动摇,这三个问题也是由来自我对港大孙教授的那段句子的参悟——“大学,就应该是早起吃点早餐;跑跑步;专业课认真听;公共课看看自己喜欢的杂志;中午小睡一会儿;下午参加个社团活动或打打篮球;晚上陪着喜欢的人散散步;或去自习室安静地看看书。。。。。。”(也以此句送给那些在大学生活中迷茫的学生)
“我是谁”——在我看来,大学就相当于是密室和外界接触的一座桥梁,用句通俗的话来说,大学就是半个社会。早起的第一眼看到的是同学睡眼惺忪的模样,背上书包行走在同学们人来人往的林荫道,步入课堂老师粉笔在黑板上吱吱呀呀留下的笔记。。。。。。这些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显示了我们作为学生的最基本身份。另外我们还是社会的公民,大学相对自由的环境也给了我们很大的考验,我们要时时刻刻内省自己的一举一动,不做违背社会法律的事情,因为我们已经到了该为自己每一个行动负责的年龄了。另一方面,我们每天的生活潜藏着为人处世的道理,甚至会在大学阶段接触很多形形色色的社会人员,他们对我们的心理成长带动是不可忽略的。所以第一点,当我们在进行自我身份定位的时候,我们要十分明确的一点是,我们是学生,我们也是社会的公民。那么这样的身份定位对大学生活的心理健康成长有什么影响呢?我想答案其实是显而易见的,所谓心理健康的成长,最基础就是有对自己的感知,只有做自己的主人,我们才能对我们自己的心理有个认识和了解,这是心理健康成长的最前提,因为迷失的人是从不会知道什么事该做什么事做有意义。
“今天要干什么”——大学以来我一直养成着一个习惯:每天晚上用笔记本记录下自己明天需要做的事情,然后到了第二天晚上在睡前花一些时间回想今天做的事情,看笔记本上记录的哪些事情没有完成,又有哪些事情是没有记录但做了的事,然后做一个简单的记录以及明天需要做哪些事的记录,如此周而复始,渐渐地笔记本已经写了两本,更重要的是每天都至少不会再迷茫,我给自己的要求不是要做一个怎样怎样的人,而是做好今天该要做的事,做好今天该要当的人。我曾经做过一项有关于此类问题的调查(调查范围为本班的二十人和一些关系比较好的朋友),根据调查普遍反映了一个问题:现在在大学生大多数处于迷茫和无所事事的状态,但值得引起注意的是,在这大多数人中的绝大多数人都表示我不知道今天应该干什么。比如在对这些同学的调查其中一个关于未来有什么想法的问题时,很多人都指出了我想如何如何,我想怎么样怎么样,但当我问及你今天应该做什么的时候,很大一部分人选择了闭口哑谈或者表示三分钟热度的现象,所以针对这一类同学,我得出的结论是他们的心理已经处于一种亚健康的状态,在我看来大学的自由空间是造成这种问题的最关键因素,过度的自由往往让一个人不知道在每一天都应该做些什么有意义的事。而要想戒除这种不健康的心理,关键还是要靠自己,对自己要有相对严格的要求,当感觉自己一个人有时候坚持不下来时,也可以选择三五好友相互监督,在勇往心理健康的路上互帮互助。
“为了什么”——那么,入学都快一年了,你真的想清楚了你来上大学是为了什么吗?这里不自觉让我联想到一件真实的发生在与一名大学朋友的对话故事。那次朋友特别打电话来说心里很难受请我出来聊聊,朋友说大学都上了快有一年了,有时候认真想想连来大学是为了什么都不知道,每天就那样稀里糊涂的过着也不显得空虚,可真到了很多个夜晚连上大学是为了什么都不知道就越发辗转反侧,之后终于下定了决心要坚持自己热衷的服兵役事业,在各种坚持下又终于说服了父母拿出了一笔视力矫正手术的费用。朋友说当兵是他的梦想,现在他终于可以距离自己的梦想更近了一步他非常兴奋,同时还有深深的对于父母的愧疚。我知道事情的原委后就对他说,如果你连来大学是为了什么都不知道这样下去你就真的废了才更要对父母愧疚,我对于他能找到自己想做的事野非常高兴,因为他真的在做决定那一刻就找到了自己,他明白了自己要为什么努力,他的心理也在那一些发生了本质的改变。故事就是这样,通过这个故事我想表达的就是我们要时刻明白自己想要追求的目标,我们要明白自己做一件事是为了什么,这样的心理才是健康的。可想而知一个连未来都没想过的人心里是怎样程度的一种扭曲。在此呢我也根据自己的看法总结了一些方法来至于这种心理扭曲的“病症患者”。大学在我看来是一个见多识广、提升自己思想的场所,我们最简单的方式是可以通过读各种各样的好书来找到自己在某些作者笔下的影子,在他们强大的思想理论下找到、升华自己想要追求的方向并在其思想指导下不断追寻探索。
以上就是我在这个思想阶段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拙见以及一些个人的健康培养方法,最后引用莎士比亚一句我个人特别喜欢的话来结束我的此篇作文——如果做好心理准备,一切准备都已经完成。以我对这句话的理解就是,当我们有足够能承担一件事所造成的任何后果的心理状态时,我们在乎的就已经不是结果了。所以这一切,都要求我们要培养十足健康并且足够强硬的大学生心理。
关于大学生心理方面的文章三:工学结合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工学结合背景下高职大学生心理状况
(一)对个人能力的不自信心理增强
高职院校对大学生的培养目标是高端技能型人才,大学生在校期间接受了较为系统的理论知识和基础专业技能,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在学历和能力方面都是佼佼者。但进入企业以后,大学生们会发现自己的职业素养、职业能力和企业员工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对岗位能力的要求适应起来还有一定困难,造成了对自我能力的否定和不自信。
(二)对企业的不适应感增强
一方面是对企业管理的不适应。大学生在校期间接受的是学校的基础性管理,相对单纯,生活节奏比较松散,进入企业以后,工作纪律、工作标准都比较严格,工作节奏很快,自主性控制的时间减少,造成了大学生心理上的不适应。另一方面是对企业文化的不适应。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文化,企业文化是一种精神,融入了工作的方方面面,但这种文化和学校文化有一定的差异性,也会给大学生带来一些不适应。
(三)对就业的焦虑感增强
虽然处于顶岗实习阶段,但高职大学生像企业正式员工一样,要真刀真枪地进行实际生产。随着对企业了解的不断深入,一方面担心个人能力不能完全满足企业的要求,在未来企业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另一方面随着对企业工作的认识不断加深,感到和自己的心理预期有一定差距,对现状不满意,对未来担忧、失望,焦虑感增强。
(四)自我管理和规划的压力感增强
学生在校期间,学校、辅导员等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教育和管理,进入顶岗实习阶段后,由于分散到了不同的企业、不同的岗位,顶岗实习的专兼职指导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和关注不再像学校那样具体明确,学生需要进行自我管理、规划。尤其是在工作期间,指导不再像基础教学那样细致,导致学生无所适从,压力感增强。
二、造成工学结合背景下心理健康状况的原因分析
(一)对工学结合背景下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视不足
工学结合是近些年来高职院校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产生的一个新的课题,在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尚末得到重视。首先,从大环境上来说,高职院校大都重专业技能轻心理素质,重思想政治教育轻健全人格培养,重障碍咨询轻发展辅导,心理健康教育并未真正得到重视。一些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目的就是保稳定、不出事。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费、人员、硬件设施等投入只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并未真正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其次,从管理体系上来说,工学结合是实践教学形式,管理上归属教务部门。教务部门在安排指导教师等问题时侧重于教学管理,没有真正把心理健康教育统筹考虑进去。再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不够。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缺乏系统的研究,没有整体的规划和安排,没有深入的研究就很难真正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不完善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项渐进的、长期的系统性工程,需要有一支专业能力很强的师资队伍。由于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时间还不长,师资队伍总体上还比较薄弱,数量和质量都还不能完全满足师生的实际需要。在工学结合顶岗实习阶段,学生又分散在不同企业,心理教师根本无法满足实际需求。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应当是由专业教师、辅导员、心理委员等共同参与的一个完整的队伍体系,队伍体系的不完整给工学结合背景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三)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体系不完整
课堂教学是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渠道,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当前,高职院校基本上都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必修课或选修课来开设,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普遍接受了心理健康教育。且教学内容体系包括了自我认识、情绪管理、意志培养、环境适应、人格塑造、人际关系、恋爱与性心理、危机识别干预等常规内容,但真正体现高职大学生特点,尤其是工学结合模式下的大学生心理教育的内容还有欠缺,比如:高职大学生职业规划引导、工学结合模式下的人际交往等,这些针对性很强的内容没有在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中突显出来。
(四)心理健康教育机制还不健全
现在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体制和机制是不完善的,总体上是零碎的、趋易性的。不完善、不系统的教育机制使当前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还处于头痛医头、脚疼医脚的状态,没有真正形成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
三、建立工学结合背景下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几点建议
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重要内容,是日常教学工作的组成部分,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要相应进行调整和延伸,做到覆盖大学生教育教学全过程。
(一)建立科学的工学结合背景下的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
1.建立组织保障。商职院校党委要高度重视工学结合顶岗实习阶段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把顶岗实习阶段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总体范围,进行统一规划和考虑。同时,明确职责,确定专人在学生实习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保障顶岗实习期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费的落实,对顶岗实习过程中开展心理健康指导工作的辅导员、指导教师给予政策倾斜,可参照教学标准计算工作量或给予合理报酬,并在评优评先等工作中优先考虑,充分调动和激发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建立四位一体的工作网络。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非常细致具体的工作,粗线条大格局的工作框架显然不能适应工作的开展。因此,在工学结合背景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建立由学校、企业、班级、宿舍组成的四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四个层面相互协作,及时沟通,具体开展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及干预工作。
3.建立考核机制。要加强对工学结合背景下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考核,把顶岗实习阶段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纳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考核的范围,进行考核。进一步完善考核体系和标准,建立健全顶岗实习阶段学生心理监控体系、信息沟通渠道、工作过程体系等,实行合理监控,确保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二)完善工学结合背景下的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1.把职业规划内容纳入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体系中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新形势下需要具备的能力。当前,高职院校在就业指导工作中开展了职业规划,通过组织举办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职业规划,这些措施对学生的职业规划能力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工学结合背景下的高职大学生真正来到企业,以准员工的身份和企业员工一起进行实际生产时,就产生了和当初在学校时进行的职业规划不相符合的想法和心理。如果再遇上一些困难和挫折,难免会产生畏难情绪。因此,要用心理学的理论和视角进行职业规划教育,结合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心理变化,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用积极的心态正确面对。
2.把现代企业文化内容纳入到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体系中去。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精髓,是不同于别人的文化理念。高职大学生在进入企业顶岗实习期间经常会发生对企业文化不相适应的现象,因此,要把现代企业文化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融入到高职大学生日常教学中去。如济源职业技术学院针对高职大学生对企业文化不了解,导致对企业不适应这种现状,开发了《现代企业文化与职业道德》课程,并且作为必修课开设,使高职大学生对企业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同时,要在顶岗实习前有针对性地分别对到不同企业去的学生进行教育和培训,让学生熟悉企业的文化和理念。这样学生到企业以后,有了一定的心理准备,接受起来会比较容易。
3.把积极心理学的内容纳入到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体系中去。积极心理学是近年来兴起于美国的新的心理学研究领域,是致力于研究人的洞察力、乐观、智慧、幸福感、创造力等人类力量和美好心灵等积极品质的一门科学。近年来,积极心理学已经成为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向。积极心理学认为,个体自身具有了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就能够很好的预防问题的产生。因此,在工学结合背景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要用积极心理学来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注重对高职大学生积极自我观念、积极心态、抗挫能力的培养,要通过培养使大学生能够用积极的心态和积极的观念去面对生活和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使其达到身体和心灵和谐健康发展,有效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三)丰富工学结合背景下的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
1.充分利用网络教育平台。新一代大学生交流的主要平台是网络,微博、微信、QQ、飞信等都是学生经常使用的网络手段,可以说,网络已经成为当前学生沟通交流的主要平台和方式。顶岗实习阶段,学生们远离学校,有的甚至和同学、朋友都不在一起,所以,很多同学比平时更加依赖网络。因此,要抓住这一特征,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平台,利用网络手段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引导。网络一方面突破了地域空间的限制,为顶岗实习期间的心理教育带来了便利。另一方面,网络交流避免了面对面交流时的尴尬,可以更加敞开心扉,使教育引导更加具体明确。
2.充分利用校企结合平台。学生来到企业以后,周围环境以及生活习惯都发生了很大改变,对企业环境、周围人和事都会感到陌生。从心理学角度来讲,会有强烈的不适应,缺乏归属感。因此,要校企联动,并结合学生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开展活动增进企业员工和学生之间的融合,增强彼此之间的信任感,增进企业的凝聚力。另外,企业和学校联合,开展文艺活动、素质拓展训练活动,企业组织顶岗实习的学生参加企业的文化活动、参观企业等,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使学生感受到企业的温暖,使学生的归属感不断增强。
3.充分利用科学研究平台。总体上来说,工学结合背景下的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还不深入、不具体、不系统。就当前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主要集中在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和研究、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研究、加强和改进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研究等几个方面,但对工学结合背景下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非常少。做好理论研究是解决问题的前提条件,因此,要重视这一问题并进行研究、探讨,对工学结合背景下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情况进行充分调研,全面掌握校外顶岗实习期间大学生的心理情况,构建科学合理的工学结合背景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等。
(四)建立合理的工学结合背景下的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
1.组建专兼结合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一是积极引进专职心理健康专业教师。心理学是一项专业性非常强的学科,要积极引进心理学专业教师和具备相关学历和专业资质的人员担任专职心理教师。二是培养兼职心理健康教师。专职辅导员、思政课教师等都肩负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是高职院校的兼职心理健康教师。要积极为兼职教师创造条件,参加各级各类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培训,参加相关职业资格考试,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和水平。
2.组建校企共同参与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顶岗实习期间,学生分散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个人所处的环境、岗位都不同,随之会因为和企业文化的不相适应、人际关系的不相适应、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等等问题感到困扰。对于学生在这一期间所产生的种种心理问题,如果仅凭学校的心理辅导教师或辅导员来解决的话,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学校应该在发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同时,同企业结合,在企业选配一些适合担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员工担任兼职教师,进行教学辅导的同时协助辅导员进行心理引导。兼职教师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进行辅导,同时还可以掌握第一手信息并及时反馈。专职辅导员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进行心理疏导,校企合用、专兼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是做好这一时期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
3.组建师生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据调查,高职大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遇到困扰时,37%的同学会通过参与心理辅导、心理咨询等方式来缓解或解决,有52%的同学表示愿意和同学进行交流,以此来舒缓情绪。可以看出,有一大不部分同学愿意和同学交流。所以,在工学结合背景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建立由心理教师和学生组成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以班级和宿舍为单位,培养班级心理委员和宿舍心灵护航员。组建由心理辅导教师、辅导员、班级心理委员和宿舍心灵护航员的队伍,从各个层面了解大学生心理情况,积极主动地进行问题疏导和心理干预。
四、总结
工学结合背景下的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高职院校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积极探索工学结合背景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长效机制,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对于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将产生积极的影响,有利于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协调发展。
看过“关于大学生心理方面的文章”的人还看了:
1.大学生心理的文章
2.大学生心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