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时代楷模朱有勇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范文10篇(3)
学习时代楷模朱有勇事迹体会
在云南省普洱市澜沧县的一个“科技扶贫小院”门前,前来报名参加免费学习的“学员”络绎不绝,他们大多是当地拉祜族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想来“小院”听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讲授马铃薯的种植方法。村民们告诉记者,“朱老师来我们蒿枝坝不到一年的时间,就让我们的收入翻了好几番。”
朱有勇1955年生于云南省红河自治州个旧市的一个普通农户家庭,201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从农民子弟到工程院院士,朱有勇将论文写在了田间地头上,老乡们亲切地称他为“农民教授”。
在过去30多年中,朱有勇团队的农业科研成果已经造福上亿农民。他们研发的“遗传多样性控制水稻病害”技术在全国10省区市推广6000多万亩,荣获联合国粮农组织科研一等奖;他们研发的“物种多样性控制作物病害”技术,已在国内外应用于3亿多亩旱地作物。这两项技术都可以减少60%的农药使用,并能增产20%~30%。近年来,随着国家脱贫攻坚工程的实施,朱有勇又给自己定了一个新目标。
冬闲田种马铃薯 规模已超200万亩
2015年,朱有勇接到了去往与缅甸接壤的澜沧拉祜族自治县进行驻乡扶贫的任务。澜沧县是拉祜族的聚集地,由于拉祜族属于直过民族,因此该地区存在许多历史遗留问题,语言不通是朱有勇面临的第一大挑战。
“他们大多数人都不认识汉字,也听不懂汉话。我们调研了半年,2016年开始在田间地头上手把手给他们做培训,教他们怎么种庄稼。”据朱有勇介绍,澜沧县具有耕地面积大,人口少,降雨丰富,光照充足等自然优势。澜沧没有四季,只分雨季和旱季。雨季的时候农户在地里种植水稻,到了旱季大部分的土地都处于闲置状态。朱有勇在了解了情况以后,鼓励当地农户利用冬闲田种植马铃薯。
“马铃薯种植最怕遇上雨水,容易生病,而且只有无霜的热区才能种,澜沧县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就这样,朱有勇和团队开始在当地组织科学种植马铃薯的培训,免费为18至60岁的农民上课。
培训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学习的是开山、整地和施肥,“学完这个阶段的内容以后,我们会给学员一亩地的马铃薯种子,让他们拿回去按照我们教的方法去种植,这样成活率会更高。”第二个培训阶段主要是解决马铃薯种到地里以后的问题,如何锄草、追肥。在马铃薯收成之前,学员们还要接受第三阶段的培训,内容包括出土、分级、包装、销售等。完成培训的学员,马铃薯的亩产量达到2.5吨视为合格,3吨及以上则为优秀,最终还会获得一份“院士工作站培训证”,这个证书含金量很高,是可以拿到银行做抵押贷款的。“我们还给马铃薯做评比,谁用我们的方法种出了最大的马铃薯,有10000块钱的奖励。”
在朱有勇及其团队的技术指导下,农户利用冬闲田种出的马铃薯最大的有5斤重,一家农户一个冬天就有一万元的收入。澜沧县的马铃薯是12月份种,3月收成,而这时候其他地区的马铃薯还没上市,因此农户们从来不用担心销售的问题。说起这个,朱有勇自豪地说:“我们的马铃薯大都销往北京,你们吃的醋溜土豆丝,5盘里有4盘都是我们的马铃薯做的。”
据了解。截止到2108年,澜沧县的冬闲田马铃薯种植区已经超过200万亩,其产量与荷兰水平相当。
松林三七产量高 科技扶贫效果好
澜沧县地处横断山脉怒山山系南段,山峰绵延纵横,8807平方公里的土地里,有98.8%是山区、半山区。“竹子编的篱笆房四面透着风,一个三脚架支着一口锅,屋里放着几袋玉米,这就是他们的全部家当。”朱有勇告诉记者,实地调研时在农户家里看到的场景至今回想起来仍深深刺痛了他。朱有勇下决心,一定要想办法帮助山上的农民脱贫致富。
澜沧县森林资源丰富,拥有松林20万亩,人均约千亩。于是朱有勇便利用这得天独厚的优势,开始试验在松树林里面种植三七。三七怕光,对于生长环境有着特殊的要求。“目前人工种植的三七多采用搭建大棚的方式,无法自动调节环境的大棚种植往往会带来各种病害,农药也就随之而上,此外,为了保证产量,施肥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农残、重金属,‘量增质不保’成为当下三七产品的一大现象。”朱有勇告诉记者。
巧妙地利用贫困地区的松林资源,朱有勇尝试为三七的产业发展探寻出一条新路。“我们把树林里的腐殖土拢起来,在里面中上三七,让中药材回归到深山老林中,不打农药,不施化肥,不会导致土地富营养化,两年一亩树林就能有60~70公斤的收成。”据了解,天然无公害的三七,市场价已经能卖到5000元/公斤。
据朱有勇介绍,松林下种植三七成本颇高,目前采取的是合作社管理,“企业投资包销+贫困户出力”的运营模式,农户将松林承包给企业,每年除了承包费用,三七收成了以后还能参与分红。“我所驻的村子,有73户拉祜族人,其中70户都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我们鼓励他们上工,到三七种植地里锄草,每亩地每月付1000块钱工资。”
当地村干部告诉记者,在朱院士的帮助下,山上的农民这几年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房子变成了瓦房,各种家电也不断进入我们的生活中,很多人都买了摩托车。”
如今,朱有勇一年中有大半年的时间都住在澜沧县的乡下,他笑着说,“我是从庄稼地里走出来的农民,现在回归土地、回到农村我觉得很亲切,跟农民一起劳作、一起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真的是挺幸福的一个事情。”
学习时代楷模朱有勇事迹有感
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朱有勇将自己所获10亿元专利费,无偿、完全免费的送给了农民。自2008年以来,他还促进农民增收200亿元。
“见钱眼开”早已为人见怪不怪了,“见钱不眼开”似乎才让人奇怪,在人们的价值观里唯有“金钱”之后,看到这样一则新闻,使历经“铜臭”腐蚀的心灵,无疑得到了一次“春风化雨”的洗涤,清新、暖心、感动,难怪网友说“值得追寻的人”。
一句“值得追寻的人”,道出了广大网友对朱有勇的崇敬。由此看出,人们一直在追寻自己心目中的那个人,可是,不知道那个人在哪里,没想到,“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田间地头处”。
躬耕田亩,谋人民所谋,想人民所想,带领人民赶走苦日子,过上好日子,这就是朱有勇的本心,可是有多少人坚守了自己的本心?
翻开时下的报章杂志、打开各种各样的网页APP,无不有“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充满中国智慧的传统文化字样,可是,真正做到“格物致知”者有几人?“诚意正心”者又有几人?
即使做不到“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你在背后如何“蝇营狗苟”,表面上不要装出一副“义正辞严”的样子,对着群众脸不红心不跳地说“我是你们的服务员”,以免恶心自己而让别人作呕,可偏偏就有这样的“人民的服务员”。不过,最终应了诗人臧克家的诗句,“他的下场可以看到”,事实上,两年前就已经看到了。
其实,对于朱有勇的坚守本心,带领人民奔好日子,无需从过高地解读他什么,只需知道他是贫困农民家庭的孩子,他小时候挨过饿就足矣。不曾有过饥饿的人,根本不知道何为苦难,不曾忍受过贫穷的人,根本不理解邻里互助,同舟共济。
朱有勇一直致力于自己所学的专业,就是因为自己经历过饥饿、自己经历过苦难,深知乡亲们对吃饱肚子的渴望,对过上幸福生活的渴望,那种渴望是刻骨铭心的,所以,即使自己住进再豪华的宾馆,也没有家的感觉,也一直把自己当做是一个农民。
这正是初心,这个初心使他没有忘记当初刻骨铭心的渴望,正因如此,他扎根在农村去教乡亲们种庄稼,而人民也把煮熟的鸡蛋、红薯、玉米等早点、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挂在他的门门口,这正应了农民最朴实的一句话“人心换人心”,你心里有我,我自然心里装着你。
学习时代楷模朱有勇事迹感想
前一阵子,袁隆平团队屡屡建功,让大家把目光又重新投回生养我们的大地。而就在昨天,一位来自云南,默默无闻地做着扶贫事业的农业院士——朱有勇院士,获得了中宣部授予的“时代楷模”荣誉,他的事迹这才为人们所知。
“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朱有勇院士说:“我们习惯了把论文写在纸上、发表在刊物上,现在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让一家家农民富起来、一个个村寨脱贫!”
自从2014年我国吹响了精准扶贫战役的冲锋号角,整片中国大地都在热火朝天之中稳步迈进。朱有勇院士深入我国西南贫困地区,以身作则,深入群众,一干就是5年。这5年来,朱有勇带领自己的团队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扎根于广袤的贫困地区之中,依靠科技战胜贫穷,让农民们过上了好日子。
真正的学术,从来都是由理论诞生,再反哺于现实。朱有勇院士的事迹让一个个名不见经传,奋斗在扶贫第一线的新时代扶贫攻坚手的形象,跃然于纸上。扶贫从来不是一句空话,还有许许多多以此为事业的“平凡人”在扶贫的战场上奋战,也正是他们,令贫困逐渐消失,也许将来,贫困将会成为一个历史名词被收藏在博物馆里。
10亿专利无偿赠送
2016年,朱有勇在当地推广林下三七,作为脱贫产业。据澜沧县林业部门调研,全县有50余万亩思茅松林,其中适宜三七生长的有40余万亩。假以时日,林下三七有望成为澜沧县一个支柱产业。
“林下种植三七”,能不用农药就解决三七易生病的难题。对于这项专利技术,曾有企业开出10亿的天价转让费,但朱有勇院士婉言谢绝了,转头将“林下种植三七”这项专利无偿赠送给了当地贫困农民。他说,让农民受益就是自己最大的心愿。他还说,自己也只是一个会种地的农民。
我们身上流着共同的血脉,我们都是大地母亲的子女。让每一个农民都过上好日子,不再受贫困折磨,就是朱有勇院士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
时代楷模,扶贫为志
2019年12月2日,中宣部在北京向全社会宣传发布朱有勇院士的先进事迹,号召大家向院士学习,并授予他“时代楷模”的称号。
这份荣誉对于朱有勇院士来说实至名归,是对他投身扶贫事业的肯定和高度赞扬,也让大家看到,只要一心为民,哪怕只是种地,也能得到全社会的认可与尊敬。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全国还有无数的先进事迹与模范人物深耕于自己的领域,为我们共同的事业添砖加瓦。中华巨龙,腾飞在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