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优秀作品专栏>阅读推荐>

介绍哈萨克民族的散文:在那遥远而亲近的地方……

莉莎分享

  学习啦:在中华民族大家庭里,哈萨克族是少数民族之一,自古以来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下面让我们一起来阅读《在那遥远而亲近的地方……》这篇文章吧!

  “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位好姑娘;

  人们走过她的帐房,都要回头留恋地张望……”

  每当听到这首悠扬动人的西北情歌时,我的眼前总是幻化出一幅美丽的画卷:一望无际的草原上点缀着白云似的羊群,年轻漂亮的牧民女儿正在帐房前辛勤地劳作。大家知道,此歌正是有“西部歌王”之称的王洛宾在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的青海金银滩草原上,从哈萨克民歌中获取灵感改编而成的。她给内地的人们---尤其于我带来了无限的神往。

  那年初夏,我应邀参加了由中共海西州委宣传部、青海民族文化促进会、《大昆仑》杂志社联合主办的“全国著名作家、媒体采访团走笔柴达木”活动,第一次走进早已从课本和歌谣中熟知的柴达木盆地。由此,我对王洛宾先生编创的《在那遥远的地方》更加心仪。因为按计划,我们首先要去青海唯一的哈萨克民族村---大柴旦镇马海村参观采访,在那里是否会见到歌中唱到的那样戴着小花帽、有着“粉红笑脸”的好姑娘呢?

  一路阳光一路歌。汽车沿着茫茫戈壁荒原上的公路一路飞奔。蓦然,前边出现了一块块泛着绿意的草场,越来越密连成了片,间或有人放牧着成群的牛羊,还有几峰慢呑呑嚼着青草的“沙漠之舟”――骆驼。紧接着,一个有着整齐院落、平直道路的村庄出现在我们的视线里。村头空场上,飘扬着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陪同人告诉我们:马海村到了!

  我们兴致勃勃地下了车,早就接到通知的几位村干部迎上来一一握手,引领大家走进挂着两块木牌的一排平房。木牌上分别用汉文和哈萨克文印着:中共马海村支部委员会,柴旦镇马海村民委员会。会议室中间摆放着长条会议桌,周围一圈舒适的沙发椅,墙上挂着大屏幕彩电和写有“让民族团结之花竞相绽放”的宣传画标语。最为醒目的是正中高悬着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五位中共领袖的画像,令人印象深刻。

  村支书宝力德热情地招呼作家们坐下,用不太熟练的普通话介绍本村的情况。说真的,这正是我非常感兴趣的话题:因为哈萨克民族一般生活在新疆或中亚,为何单单在青海的大柴旦矗立着这样一个哈萨克村?他们有着怎样的迁徙史和命运起伏呢?当我们将这些问号一一打开之后,竟变成了一个又一个惊叹号!虽说当年“西部歌王”恰恰就是在青海的哈萨克人中汲取到艺术营养,但事实真相却远没有歌曲唱得那样甜美、那样娴静……

  在中华民族大家庭里,哈萨克族是少数民族之一,人口约160万,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阿勒泰、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和甘肃省阿克塞哈萨克自治县等地,自古以来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哈萨克人朴实勤劳,信奉伊斯兰教,常年按季节移居为其牲口――包括马、牛、羊和少数骆驼寻找牧场。

  上个世纪的三十年代中末叶,新疆镇西一带的哈萨克牧民,因反抗“新疆王”盛世才的残暴统治,受到严厉镇压,逃到甘、新、青三角地带的边界线上。1939年以后,又有数千人迁入青海,分散在柴达木盆地一带。西北军阀马步芳为达到分而治之的目的,采取挑拨离间的卑鄙手段,在当地蒙、藏和哈萨克之间制造民族间相互仇杀。由此,苦难的青海哈萨克人经历了一场不堪回首的梦魇,后来仅余百十户在柴达木、海西一带逃亡流浪。当时流传着一首歌谣,正是他们悲惨生活的写照:

  河边的白杨树被风吹倒了,白杨树的花尖枯萎了,

  哈萨克人踏遍了深山积雪,流浪的生活没有个尽头……

  听听,这里边已经根本没有了王洛宾所编创的草原牧歌式的旋律了。

  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在党和人民政府的关怀下,格尔木阿尔顿曲克地区的哈萨克人民,才告别了漂泊生活,过上了安定的日子。时光的河水流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日新月异,他们已发展到200多户400余人,强烈的思乡情结又泛起了浪花。是啊,故土难离,叶落归根。哈萨克人提出了回归新疆的愿望。

  本以为,经过近半个世纪颠沛流离,这些哈萨克人会回到祖籍地安居乐业,幸福生活。不料,由于历史的变迁岁月的磨砺,当年的故乡已由畜牧经济转化成农业经济,来自青海的哈萨克牧民从生产到气候都远不适应,就好像已经拔出根须的草木,再也无法扎回原地生存了。一两年后,不少牧民陆陆续续变卖家产,又回到了青海省的格尔木地区。

  令人悲催的是:他们是整体牵移离开的,销掉了本地户口,草场、土地,这些走而复来的哈萨克人成了“黑户”,只能为当地人放牧、打工,维持生计。时光好像走了一个轮回,命运多舛的哈萨克兄弟啊,竟在二十世纪的新时期里,似乎重又过上了居无定所的生活。然而,时代毕竟不同了,我们党和政府不会看着自己的人民遇到困难不管。2001年,青海省政府决定将海西大柴旦的马海农场划出部分土地和草场分配给哈萨克族。并且投资2700万元,新建了白墙红瓦住宅,修通30多公里村级砂石路面,将散落在青海各地的哈萨克牧民83 户 374 人,迁徙定居在这里,成立了马海哈萨克村。至此,青海哈萨克牧民史掀开了崭新的一页。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详细了解了马海哈萨克村的来龙去脉,我和所有参加采风的作家们一样,心如潮涌,久久不能平静,就想深入到牧民家里去看看。村支书宝力德爽快地一挥手,带领着我们出了村委会,沿着整齐干净的水泥小路进入村中。

  正值一场小雨过后,蓝天白云,空气清新,村庄像一朵莲花盛开在阳光里。一排排样式统一、颜色统一的房屋,被几条硬化道路分成几排,每家一个独立的小院,门前绿树成荫,洁白的墙壁上用汉语、哈萨克语书写着标语:“民族团结你我同创,幸福生活大家共享”等等。远处矗立着一座圆锥型的马海村清真寺,绿色穹顶与蓝色天空融为一体,庄严肃穆……

  我们随意走进一家院子,只见几位身着民族服饰的哈萨克族妇女正在忙碌着,有的在清洗刚刚宰杀的羊肉,有的在灌装当地人喜爱的血肠,还有一位少女在旁边厨房里烹炸油果。旁边的村干部介绍:快到放牧转场的季节了,牧民们准备宜存放又有营养的传统食品。走进正屋,墙上挂着、地上铺着带有漂亮图案的民族织毯,电视机、电冰箱一应尽有,显示着哈萨克牧民的生活已经紧跟时代步伐了。

  大家随口闲谈着:“村民们生活好了,孩子们上学怎么样?”

  “很好啊,村里有小学,镇上有中学。谁家孩子考上了,国家还发给生活补贴。如今马海村已经有八个孩子考上大学了。”

  这使我们十分兴奋:原先返青的哈萨克牧民像无根的浮萍一样,连户口都没有,小孩子中只有两三个投亲靠友上了学,大部分跟着父母游荡在牧场上。现在这个新兴的哈萨克村子,不但普及了中小学教育,竟然培养出了大学生。这是青海哈萨克人安居乐业、走向文明的典型标志。我提出现在正是放暑假的时候,能不能到有大学生的人家去看看。

  宝力德支书爽快地应道:“叶尔肯刚回来,不过他们全家不在村里,都到镇上哈萨克民族风情园搞旅游饭店去了。”哦,原来大柴旦还有哈萨克风情园。富有浪漫气质的诗人作家兴趣来了,纷纷要求前去看看。陪同人满口答应,让大家上车,一阵风驰电掣,沿着戈壁滩上的公路向镇上驶去。

  一个小时过去了,中巴越野车离开公路,驶进一处水草丰茂的草场。我们依次下车,搭眼望去,蓝蓝的天空白云朵朵,沉默的祁连山脉卧在远方,碧绿的草地上,搭建着一顶顶圆圆的白色毡房,几匹骏马和骆驼悠闲地吃着草,等待着游人光顾。一块写着“哈萨克草原饭馆”的招牌映入眼帘,下边一行小字:特色主食、新鲜手抓、风干羊肉。哈,难道这就是马海村民开办的?

  一位身穿绛红色运动服的小伙子正在毡房外边忙碌,我走上前去攀谈。果不其然,他正是村支书介绍的那位回家渡假的大学生“叶尔肯”,利用暑假协助父母操办自家的特色饭馆呢!不愧是当代大学生,他讲着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彬彬有礼,侃侃而谈,对于本民族的历史和现状有着理智的认识:

  “我今年21岁,父亲叫阿代,母亲叫库丽巴哈提。我是2012年考上四川文理学院的,现在上大四,是我们村的第二个大学生。在我6岁的时候,草原上很多孩子随父母游牧,无法上学。后来政府把我们迁移到了海西州大柴旦马海村,安排在盖好的房子里住下来,落了户口,上学就有了保障。我相信,我们的日子会越来越好。作家老师,我希望通过你们的文章,让更多的人知道在海西州大柴旦马海村,还有这样一个淳朴而快乐的哈萨克民族!”

  正说着,一位壮实的中年大叔笑着走过来――他就是叶尔肯的父亲阿代,热情地邀请到他家做客。好啊,我们一行八、九人兴致勃勃地走进一座毡房。嗬,别看外表普普通通,里边布置的堪称富丽堂皇,墙壁和穹顶上全是具有哈萨克特色的装饰画,中间一张铺着美丽台布的大桌子,周边是美丽花纹的坐毯,角落衣架上挂着哈萨克衣裙、民族乐器冬不拉。顿时,我们被浓浓的哈萨克风情包围了……

  主人招呼我们围着方桌坐下,叶尔肯像变戏法似地将一个布包放到桌上,解开一看,盛满了哈萨克人喜爱的食品――包尔沙克(油炸面果)、风干羊肉,还有一盘盘的奶饹,散发着浓浓的香味。接着,他又分给每人一个纸杯,冲上热腾腾的奶茶。我们跑了半天也感到累了,坐在毡房里享用着香喷喷的美食,心里感到十分惬意和美好。

  此时此刻,我不禁想起了当年的王洛宾先生,是否就是在这样的青海草原上,遇见了那位美丽热情的哈萨克姑娘,从而诞生了流传后世的《在那遥远的地方》?只不过歌中所表现的哈萨克人的幸福感,在那个悲惨动荡的年代里并不存在。如今七十多个春秋过去了,在新中国这个多民族大家庭中,在大美青海的海西州土地上,这首美妙动听的歌曲才从天上落到了人间。对于我们这些来自内地的参观者来说,那遥远的地方不再遥远,而是就在身边,充满了亲近美妙的情感。

  我们频频同主人举杯,祝福哈萨克人的明天更美好!

  一片欢歌笑语中,两位年轻的男女诗人兴之所至,乐呵呵站起来,换上哈萨克服装,跳起了哈萨克舞蹈,在大家的拍手赞赏中照相留念。我也深受感染,戴上一顶漂亮的小花帽,走上前去,与阿代、叶尔肯父子俩留下了一张难忘的合影……

  (本文为“化泉春杯”全国散文征文大赛参赛文章)

  公众号:化隆文联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学习啦


    3947697